连洪燕,王雪娟,肖 晴,鲍勇健
安徽科技学院建筑学院,安徽蚌埠,233000
寺观园林是我国三大古典园林类型之一,为佛家寺庙与道家宫观或其他宗教建筑形式的附属性园林,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目前国内对寺观园林的研究多集中在建筑空间[2]、造园意匠[3-4]、艺术特征[5]、植物配置技法[6]等方面,运用评价方法对寺观园林景观美学质量进行评价的文献尚未见到。本研究首次对凤阳龙兴寺的景观美学质量进行量化评定,进一步拓展了寺观园林的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景观美学质量评价常用的方法有SD语义法、比较评判法、AHP层次分析法、SBE法等,各方法均有其适用领域类型及优缺点[7],其中SBE法是建立在心理物理学基础上被学术界认为比较成熟的景观评价方法[8]。该方法最早运用于植物景观评价,但随着研究领域的逐渐深入与扩展,目前在公园[9]、景园材质[10]、乡村景观[11]等评价中的应用也越来越频繁。根据多位学者研究发现,SBE法评价范围大,对景观数量没有要求,能客观进行量化分析评价,评选出受公众认可的优秀景观,为其他景观的营造提供借鉴。因此本研究拟采用该方法对凤阳龙兴寺景观美学质量进行客观评定分析,主要侧重寺内建筑景观与植物景观或两者的结合,解决过去对该寺景观评价太过主观随意的问题,为龙兴寺景观美学质量的提升提供重要依据,也为改善皖北地区其他寺观园林的景观质量提供参考。
研究选取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城北的龙兴寺,占地约2.5公顷,属城市型寺院,1383年由明太祖朱元璋下令修建[12],是明代皇家寺院。其主要建筑为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亭、龙兴寺殿、藏经楼、五百罗汉堂、七佛宝塔等。寺内外风景优美,是皖北地区重要的寺院之一。
1.2.1 样本选定
结合龙兴寺现状,实地调研分析,将其景观空间分为前导空间、宗教空间、园林空间与僧众生活空间(图1)。前导空间位于东华路与山门之间,主要建筑为龙兴牌坊;园林空间包括山门与天王殿之间的线性道路景观与大悲亭两侧的四块方形绿地景观;宗教空间为寺内主体空间,是信众上香祈福之处;僧众生活空间为龙兴寺内僧人日常起居生活之处,为一单独院落。根据现状调查,共采集了25个具有代表性的景观样本(图2)。
1.2.2 照片拍摄
根据前人结论,受访人员到现场打分与以照片为依据打分差异很小[13-14],故为节省研究成本,采用“照片拍摄→受访人员对照片进行打分”的方法。
照片拍摄于2020年11月7日10:00-15:00,当日天气晴朗,光照充足,气温适宜,体感舒适。相机品牌型号为佳能(Canon)EOS6D,拍摄时为保证照片效果与可评价性,相机高度与拍摄者人眼高度持平,相机端正,闪光灯关闭,共拍摄照片231张,最终挑选有代表性的照片25张并依次进行编号。
1.2.3 受访群体
本次调查问卷的对象分为风景园林专业教师与学生、非风景园林专业教师与学生、周边生活的居民三个群体,共计105人。风景园林专业的教师和学生来自安徽科技学院建筑学院,其中教师10人,2018级风景园林专业学生35人;非风景园林专业教师学生来自安徽科技学院信息与网络工程学院,其中教师10人,2018级网络工程专业学生35人;周边居民采用随机访问的形式,共15人。
1.2.4 评分等级
评分采用七级制。要求受访者根据个人喜好程度,对每张景观样本照片按照非常喜欢、喜欢、较喜欢、一般、不太喜欢、不喜欢、很不喜欢七个等级进行评分,对应的分值依次为3、2、1、0、-1、-2、-3。为保证评分客观性,照片统一采用幻灯片播放的形式,每张播放的时间为20秒且不重复播放。
1.2.5 数据处理
按照SBE标准化计算公式,对105位受访人员的每张照片的分值进行标准化计算,计算方法如下:
由表1可知,在25个景观样本中,SBE值为正值的15个(占比60%),表明样本地景观质量较好,负值的10个(占比40%),表明样本地景观质量较差。正负值数量比为3∶2,说明龙兴寺景观质量整体一般。
表1 各景观样本的SBE值
单样本SBE最高值为0.641 5(样本H1),位于七佛宝塔附近,为银杏孤植,属宗教空间。因拍摄时间为11月初,正值银杏金黄,宝塔秀丽,景色宜人,数值能客观反映此样本采集点的景观美景度情况。单样本SBE最低值为-0.192 3(样本B5),位于天王殿西北方向,为毛竹成林,外围海桐镶边篱植,但因缺乏较好地管理养护,海桐长势欠佳,且林前有一废弃篮球架,对该样本地景观质量负面影响较大,故分值较低。
SBE平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龙兴寺殿前>大悲亭前>方形园林绿地景观>七佛宝塔及周边>五百罗汉堂前>藏经楼及周边>大雄宝殿前>线形道路景观>山门前>天王殿及周边>僧众生活院落景观。最高数值为0.366 4,位于龙兴寺殿前,此样本地有两株体量高大的国槐于殿前对植,胸径达30 cm,高达12 m,树体葱翠,壮干虬枝,景观美学质量较佳;最低数值为-0.191 5,位于僧众起居生活院落,此样本地植物种类较丰富(龙柏+桂花+枇杷+月季),但常绿种类偏多,落叶种类偏少,且因该院落建成不久,植物皆为小苗,整体稀疏零落,未形成较好的景观效果,故分值较低。
由表2可知,龙兴寺内不同景观空间的SBE值差别较大,3项为正值,1项为负值,数值从高到低依次为园林空间(0.164 7)、宗教空间(0.101 7)、前导空间(0.064 6)、僧众生活空间(-0.191 5)。说明寺内景观美学质量最好的为园林空间,植物种类较丰富,群落结构复杂,种植形式多样,景观美学质量较佳;最差为僧众生活空间,植物搭配不够合理,树种观赏性欠佳,故该空间得分最低。
表2 各类受访者的龙兴寺各空间SBE平均值
同时,不同受访人群对龙兴寺各空间的景观美学质量评价也有差异,2项为正值,1项为负值,数值从高到低依次为周边居民(0.069 8)、非风景园林专业教师与学生(0.056 8)、风景园林专业教师与学生(-0.022 0)。周边居民多年生活于龙兴寺周边,对龙兴寺景观接受度包容性较好,而风景园林专业的教师与学生更多地从专业角度去评价景观美学质量,标准较严格,故SBE分值最低,非风景园林专业的教师与学生对景观的接受度介于上述两个群体之间。
2.3.1 现状特征
通过以上评分结果发现,龙兴寺各类SBE值分布在0左右,25个样本采集点SBE值差异不大,平均值为0.110 1,各类受访者的SBE平均值为0.034 9,说明受访人群对龙兴寺整体景观美学质量评价并不高,故龙兴寺呈现出各空间景观美学质量差异不大且整体质量一般的特征。
2.3.2 存在问题
通过本研究发现,龙兴寺景观存在问题如下:
(1)寺院对各景观空间存在差异化对待,对各类空间的重视程度不同。如园林空间中位于大雄宝殿后大悲亭两侧的方形绿地景观,地块面积较大,在景观规划时作为重点空间进行建设,故景观美学质量较高;而僧众生活空间基本只有寺内僧人或其他工作人员进入,游人香客难窥其貌,因此在景观建设上受重视程度不够,景观美学质量不佳;前导空间与宗教空间以建筑景观为主,缺少植物景观效应,SBE分值介于上述两空间之间。
(2)寺院对景观的管理维护不够到位。如前导空间中的龙兴牌坊,年深日久风吹日晒致使表层漆面脱落褪色,斑驳难观。植物景观缺乏较好的修剪整形、杂草清除等工作,如方形绿地景观(样地J1、J4)中香樟移栽时间不长,长势欠佳,修剪不当致使树形不够美观;大雄宝殿前(样地C)与藏经楼后沿阶草与牛筋草、稗草等杂草混生,这些都极大影响了景观美学质量。此外寺内还存在杂物胡乱摆放等问题,如天王殿西北侧(样地B5)中的废弃篮球架,处在通往大雄宝殿的主要通道上,不仅与宗教氛围格格不入且因废弃时间过长,架体生锈歪斜,视觉效果极差;大雄宝殿前花台边缘随意摆放僧鞋、扫把等,这些也对景观美学质量影响颇大。
该空间景观内容简单,从东华路到山门之间仅有龙兴牌坊,靠近山门东侧仅有千头柏篱植,植物景观也较单一。建议在龙兴牌坊附近和山门两侧摆放与佛教相关的盆栽植物,如罗汉松等,丰富前导空间植物景观,同时针对牌坊视觉效果差的问题,定期对其进行漆面装饰,使其色彩明艳、图案完整,保持景观效果。
为寺内主体空间,以建筑景观为主,植物景观为辅,景观美学质量尚可。随着龙兴寺近年的不断扩建,建筑数量增多,景观质量将会进一步提升,但应注重建筑定期的维修保护,尤其是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等主体建筑的外墙粉刷与柱梁装饰等。同时加强植物的管理养护,对天王殿前的大叶黄杨、西北侧的海桐等进行定期修剪,保持树形整齐。清除大雄宝殿前与藏经楼后绿地里的杂草,对影响景观质量的废弃篮球架等杂物进行移除,同时强化寺内管理规章制度,杜绝僧衣僧鞋等生活用品随意摆放的现象,对扫把等清洁工具统一收纳管理,营造寺内良好景观环境。
寺内景观质量最高,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建议线形道路两侧中段与末段增加石楠球,与道路前段保持景观统一性与秩序性;桧柏、广玉兰、银杏等行道树外侧增加耐阴的乔灌木或地被,如小叶女贞、八角金盘、吉祥草等,丰富道路景观。加强方形绿地景观中植物的土肥水管理,增强树体长势,尤其是尽快恢复香樟等新移栽树木的健壮生长,同时重视植物的整形修剪及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使其发挥较好的美学功能与生态功能。此外应进一步丰富该绿地的植物种类,重视草本花卉类,如玉簪、萱草、葱兰、紫露草等植物的应用,提高园林空间的观赏性。
寺内景观质量最差。建议增加体量较大的观赏植物,如白玉兰、鹅掌楸、紫叶李、毛竹等,同时结合桂花、山茶、碧桃等植物进行组团式种植,改变单一的列植形式,提高景观质量。同时对原有植物进行精心管理养护,尽快发挥其更好的景观功能。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龙兴寺整体景观美学质量一般。各类空间中景观美学质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园林空间>宗教空间>前导空间>僧众生活空间;各类受访群体对该寺景观美学质量评价由高到低依次为周边居民>非风景园林专业教师与学生>风景园林专业教师与学生。单样本SBE值最高与最低值均出现于宗教空间,故七佛宝塔及周边景观最优,天王殿西北侧景观最差,其余样本采集点景观美学质量介于两者之间。
本次研究较为客观地对龙兴寺的景观美学质量进行了量化分析,评定出了最优景观及存在明显不足的景观,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善措施,解决了过去对该寺景观评价过于随意主观的状况,为后期进一步提升其景观质量提供了参考。
目前随着SBE法应用越来越广泛,更多的学者应用该法进行不同景观类型的美学质量评价,但目前寺观园林尚未有类似文献资料可供探讨。与同地域其他类型景观比较发现,龙兴寺各类空间SBE分值处于中等水平。如姚雪晗等人对合肥市翡翠湖公园植物群落的美景度评价发现该公园景观质量比较高[15],其复层结构群落样地SBE分值最高为1.120 2,平均值为0.410 8;园林专业教师与学生SBE平均值为-0.043 2,非园林专业教师与学生SBE平均值为0.095 4,附近居民SBE平均值为0.253 7,多项数值都高于龙兴寺且数值间差异较大。范志强等人对桐城市龙眠河公园植物景观进行评价[16],结果显示SBE值最高为邻水植物景观0.939 1,最低为建筑小品旁植物景观-1.292 1,各项数值差异较大,与龙兴寺对比明显。
与其他地域相比,龙兴寺地处皖北凤阳,景观质量与皖南、江浙等地存有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受访群体尤其是风景园林专业教师与学生的评分。建议寺内管理人员多外出走访学习,参考借鉴优秀寺院的景观营造方案,更好地提升龙兴寺景观质量。
本研究量化分析了龙兴寺景观美学质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数据成果,但项目开展过程中也存在个别问题:一是虽然以照片作为媒介与受访者身临现场评分差异不大,但相机并不能完全替代人眼现场观察感知,故存有一定的局限性;二是本次样本照片采集于11月,正值秋季,其余春夏冬三个季节的景观美学质量尚不能得到客观评价,这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补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