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阳 马春燕
(华北科技学院 河北廊坊 065201)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快速发展,以“大智移云物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改变着要素市场供给结构。“财务共享”“会计智能化”“业财融合”等新业态对会计人才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用型本科作为生产一线会计人才供给的主力,必须积极面对“大智移云物区”给会计学专业带来的挑战和冲击,主动迎合智能财务时代的社会变革,大力推进“数智”技术深度融入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作为应用型本科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专业综合素质、专业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目前多数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与“数智”时代对会计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实训案例、实训素材与企业真实的情景存在差异,不利于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综合判断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更加开阔的视野对实训内容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价。(2)实训软件的开发缺乏宏观层面的战略规划,不同名称的实训软件、实训平台内容大同小异,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影响了教学单位对实训软件的选择和使用效率。(3)实践教学内容没有跟上“数智”时代发展的步伐,实践教学整体滞后于企业最新的财务实践。(4)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薄弱,具备高学历、交叉学科学习经历、丰富实践经验的实践教师数量严重不足。(5)管理理念超前的高层次实践教学管理人才短缺,严重制约了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6)专业教师参与实践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不高,实验室教师缺乏紧跟时代脚步改革实践教学的动力,实践教学的引导作用很难得到充分发挥。(7)实践教学缺乏科学的质量保障体系,评价标准粗放,成绩差异不明显。(8)实践教学环节缺乏战略层面的整体规划,不同实践教学环节之间的联系不紧密,教学内容的协同性与逻辑性不强。
对接会计职业需求,完善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强化专业技能、提高“数智”技术能力、创新能力与专业综合素质是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与现实选择。
(一)分析应用型本科自身的特点,积极应对“数智”技术给会计学科带来的挑战。多数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文科生所占比重较大,学生的数理基础和计算机技术能力较为薄弱,无法照搬一流院校会计学专业侧重计算机技术开发或财务智能开发的教学模式,应探索符合学生素质、生源质量的教学方案。实践教学内容要充分体现应用型本科的特点,侧重培养学生财务智能背景下的“数智”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和熟练应用各种财务智能工具高效率地完成会计工作、给财务决策提供技术支持的能力。
(二)厘清“数智”技术给会计实务带来的挑战,有的放矢深化实践教学改革。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快速发展,数据来源将更加多元化,会计信息日益呈现出海量数据处理、实时云计算、会计智能化决策等新型会计业务特征。标准化、同质化、重复性的会计核算工作将逐步由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与财务机器人完成,财务共享服务提升了会计核算处理的效率,降低了成本、加强了管控,使财务人员从重复、低附加值的基础核算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集中精力去从事业务型财务和战略型财务。未来会计职业发展也将呈现三大趋势:一是专业边界越来越模糊,专业融合在不断增强。会计核算从事后报表转向实时化信息。二是随着会计与“数智”技术的加速融合,基础会计核算工作将有很大一部分被计算机和机器人所取代,对大数据分析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助力企业“创造价值”的管理型会计将成为时代的“新宠”。三是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国际交往越来越频繁,对具有国际视野和海量数据加工处理能力的会计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重新审视未来会计学专业人才的核心竞争能力,有的放矢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目前我国已成为大数据、智能化、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应用领先的国家,财务共享、移动支付、财务机器人在很多企业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大智移云物区”的迅猛发展给传统财会领域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和挑战,在可预见的将来,很多财会工作将严重依赖PRA机器人、大数据可视化等新兴技术工具。为了积极应对“大智移云物区”等会计实务变革给会计学科带来的挑战,培养与“数智”时代要求相匹配、服务社会生产一线、具有会计专业知识和智能化思维的管理型高素质会计人才,必须在影响和制约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全面深化教学改革、重构实践教学内容。
(一)打造与“数智”技术相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数智”时代,企业产生的海量数据已经成为一种基础性战略资源。会计实训应尽早与会计智能化、财务数据可视化、大数据与风险控制专题实训等内容进行融合,实现人才培养与“数智”时代职业能力需求紧密对接。构建“数智”技术条件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为培养适应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时代需求、能够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搜集和分析各类财务数据、准确有效地展示和诠释数据处理结果的管理型人才奠定基础。其核心内容如下:第一,保留体现会计学科特色的财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夯实学生的会计核算能力。第二,增加体现“数智”时代特点、与会计职业需求对接比较紧密的会计智能化实训,突出对“数智”技术能力、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会计管理能力的培养。第三,增加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环节,强化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第四,构建体现专业性、综合性、前瞻性和创新性的综合拓展应用实训,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素养、全局思维、职业判断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重构后的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二)从教和学两个维度制订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考核评价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不仅能帮助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也能有效检查教师的授课水平和授课效果。粗放的、整齐划一的实践教学考核方式很难对诸如学生参与度、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等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成果进行客观公正评价,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由于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的多元化和复杂性,可以尝试从教和学两个维度对实践教学进行考核,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和教师教学准备、教学效果的考核等方面。为了切实提升实践教学效果,应该提前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实训准备、实训资料进行考核,重点考核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实训准备是否充分,实践教学内容是否与经济发展、社会需求紧密联系。实习结束后再对实训效果、实训指导等方面进行考核,重点考核实训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考核标准如图2所示。
图2 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考核标准(教师维度)
对学生实习效果的考核很难通过简单的定性或者定量评价进行考核,需要建立全面的、客观的、多维度的考核评价标准。考核标准的制定通常要兼顾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创新性评价三个维度,并且要逐步提高形成性评价和创新性评价的权重比例,为了使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全面和客观,考核办法可以从考核主体、考核方式和考核依据等多个方面进行规范,其中考核依据应该包括实训结果、实训过程、实训质量三个方面。可采用图3所示方法。
图3 会计学专业实践环节考核(学生维度)
(三)提升专业师资队伍的“数智”技术能力。实践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改革的难点在于教学思维和教学技术手段的变革。要进行实践教学改革,首先要着力提升教师与“数智”技术相融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专业教学能力,下大力气培养一支教学质量高、实践能力强、改革创新意识突出、精通“数智”技术的复合型专业教师队伍,从根本上解决教师素质能力与“数智”时代要求不匹配的问题。
1.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实时关注与智能化、信息化相关的业务信息,定期派遣教师参加“数智”技术业务培训;有计划地选派骨干教师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进修,鼓励教师获取各种与“数智”技术相关的高等级资格证书,大力提升教师实践教学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
2.为专业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实践提供机会。有计划地安排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不定期的挂职锻炼,并定期选送专业课教师在寒暑假走访企业、事务所,了解现代企业的财务工作现状,并将新形势、新观念、新技术带到课堂教学中去,将到企业挂职的经历作为专业教师职称晋升的基本条件。
3.健全人才引进机制。设置一定比例的实践教师岗位,在引进实践教学师资时适当降低学历门槛和科研能力要求,重点考察是否具有实际工作经验,是否具有信息技术等交叉学科学习经历,重点引进具有会计、计算机、数学、大数据科学与应用等交叉专业教育背景的专职或兼职教师,熟悉Python、R语言、SQL编程环境,有Java、Hadoop工作背景的优先引进,形成跨界融合的会计教育师资队伍。
4.改革职称评审制度。为了提高实践教师潜心研究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在职称评审时可以设置一套能够衡量实践教师实践水平的指标来替代科研考核指标,或者为实践教师单独设置职称晋升通道。
5.拓宽师资渠道。从大中型企业聘请实务工作经验丰富的一线财务人员担任实践教师,由校内教师和外聘人员共同授课,促进校内外教师的交流合作,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校内教师全程协助外聘人员完成教学任务,并负责学生的管理和协调各部门为外聘人员授课提供最大的便利。
6.鼓励教师开展会计大数据和会计智能化的相关研究。鼓励讲授与大数据相关课程的教师参加大数据课程的培训,并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对外交流,尝试将大数据技术与会计实务结合起来,鼓励组建大数据会计课程团队,走科研成果支撑教学服务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四)加强与“数智”技术融合的实训教学基地建设。实践基地是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切入点”,是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支撑。构建“配置先进、功能齐全、校企共赢”,并能满足学生实训需要的集专业性、仿真性、综合性、前瞻性于一体的,与“数智”技术相融合的实训教学基地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推动实践教学变革的重要保障。
在“数智”技术创新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会计生态环境发生了深刻变革,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本科院校应综合运用校内外资源,全面升级和更新原有的软、硬件设备,大力引进或与企业共建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的优秀智能化教学平台,大力推动与行业部门、企业共同建设实践教育基地。为了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基地在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方面的作用,会计学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应根据会计学科的特点,充分考虑不同学习阶段的实践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以及实习单位的财务会计智能化水平、业务规模大小、管理水平高低等情况,选择诚信经营、管理规范的单位建立长期校企合作关系,实现校企双方的“共赢”。实践教学基地的实践教学内容建议采用“问题导向”原则,遵循“循序渐进式”教学思维,针对不同实践教学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差别化设计。为了巩固对会计学基础课程的学习,应当将学生置于以企业为背景的真实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到在真实的会计机构从事会计工作的氛围,充分体会理论与实践的差异,以及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现实意义。生产实习基地的建设,需更多地打造与会计管理职能相关且智能化水平较高的实训场景,实习内容尽可能与会计岗位、会计管理职能对接,使学生熟练掌握财务工作实际岗位的操作规范并能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体会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敬业精神在会计实务工作中的深刻内涵,潜移默化地重塑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毕业实习基地需要满足对专业学习内容进行系统实践的要求,还需要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提供写作素材,对实习单位的规模和业务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构建富有时代气息的多元化实习基地,将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敬业精神等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会计业务的实际操作中,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学生的“三观”,努力探索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由于实习基地的智能化水平、业务内容的多少、管理水平的高低都会对学生能否进行科学化、正规化的实训产生直接影响,在选择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时,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提供的相关数据资料进行全面分析,选择智能化水平较高的正规财务公司或会计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基地对专业胜任能力培养和高质量就业的提升和推动作用,坚决摒弃商业价值观不正确、管理不正规的单位入围,坚决杜绝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重数量、轻质量”的做法。
数据资源被视为是国家的一种基础性战略资源,已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发展、重塑国家竞争优势、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源泉。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与综合素质等的关键环节。应用型本科院校只有抓住“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机遇,解决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滞后于“数智”技术实践的现实问题,才能为专业的长久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还处于探索阶段,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方面需要理论界、实务界、高校教师共同研究并逐步完善,另一方面需要各级教学管理部门持之以恒地给予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