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如何有效开展幼小衔接工作

2022-04-22 15:51:52刘宁梅
幸福家庭 2022年1期
关键词:幼小教师应绘本

刘宁梅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良好的幼小衔接可以增强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让幼儿顺利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为幼儿将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幼儿园越来越重视幼小衔接,但在实际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幼小衔接的效果。基于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探讨了有效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的方法,以期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幼儿园和小学是相邻的两个教育阶段,但这两个教育阶段的作息时间、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幼儿进入小学后容易出现不适应的情况。因此,幼小衔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但部分幼儿园在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影响了幼小衔接的质量。

一是学习内容“小学化”,有的幼儿园过度迎合家长的需求,没有合理安排幼小衔接的内容,“小学化”倾向明显,只注重知识的衔接,没有培养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导致幼小衔接工作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二是作息时间衔接不到位,部分幼儿园没有重视作息时间的衔接,导致幼儿无法快速适应小学的学习进度和时间安排,学习效率低下。

(二)解决措施

针对学习内容“小学化”的问题,首先,教师应向家长普及幼儿教育方面的知识,让家长明白“抢跑式教育”对幼儿成长与发展的危害,以转变家长陈旧的教育观念;其次,教师要与家长进行密切的交流与沟通,让家长感受到“去小学化”的重要作用;最后,教师应向家长说明幼儿园各项活动的教育价值,让家长明白这些活动虽然不属于小学阶段的教育内容,但对幼儿将来的发展和成长具有重要作用,以缓解家长的焦虑心情,让家长支持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模式。

针对作息时间衔接不到位的问题,幼儿园应合理安排幼儿各项活动的时间,逐渐衔接小学的作息时间,以便幼儿可以快速适应小学的时间安排。此外,教师应采取恰当的方法,充分利用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培养幼儿良好的时间观念和时间管理能力,以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

二、幼小衔接工作包含的主要内容

(一)培养幼儿各方面的能力以及习惯

第一,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幼儿园侧重让幼儿在游戏和活动中学习和掌握各项技能,而小学则更加重视知识的传授。因此,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教师应转变以往的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式,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幼儿小学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

第二,培养幼儿的生活能力。幼儿园和小学对幼儿的生活能力具有不同的要求。在幼儿园,教师会重点关注幼儿的生活情况,帮助幼儿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但进入小学后,幼儿需要自行解决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对幼儿的生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幼儿的生活能力,以便幼儿能独立解决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从而更好地适应小学的生活与学习。

第三,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是幼儿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径,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让幼儿受益终身。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教师应采用各种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幼儿的阅读能力。比如,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幼儿阅读的绘本,带领幼儿开展集体阅读活动。教师还可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鼓励家长带领幼儿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再如,教师可以建议家长将幼儿每天睡前的半小时作为亲子阅读时间,为幼儿讲故事或与幼儿共同阅读绘本故事,以拓宽幼儿的知识面,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此外,教师也可在教室的角落设置一个阅读区,为幼儿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幼儿进行自由阅读,以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幼儿的学习能力,为幼儿小学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全面衔接小学课程

1.学写书信,衔接小学写作活动。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学写书信,让幼儿了解书信的格式,学会口述日记、符号记录、随手日记以及绘图书信等多种简单的表达方式,培养幼儿基础的写作能力。教师还可让幼儿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给父母、亲戚、朋友、老师写信,给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写信,给动画片或影视剧中的人物写信,等等。例如,在带领幼儿观看动画片后,教师可以引导和鼓励幼儿用彩笔在纸上画出动画片中的人物形象,并在空白处写下自己想对该人物说的话。幼儿的识字量有限,无法很好地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对此,教师可以指导幼儿用拼音或符号代替文字。教师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幼儿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为幼儿步入小学后的写作活动奠定基础。

2.利用音乐游戏,衔接小学音乐课程。教师可以将小学的音乐知识融入游戏,增强音乐课程的趣味,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使幼儿主动学习音乐知识,以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为幼儿更好地学习小学的音乐知识奠定基础。节奏是音乐的第一要素,在利用音乐游戏衔接小学音乐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各种方法培养幼儿的节奏感,以增强幼儿的节奏感知能力。例如,教师可以为幼儿播放节奏明显的音乐,让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打节拍。

幼儿天性活泼、好动,爱好表演。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开展音乐表演游戏,以培养幼儿的音乐能力和表演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在班级开辟一块单独的区域,将其作为音乐表演区,并为幼儿提供相应的道具,让幼儿根据自己对音乐内容和情感的理解,进行自由的表演。教师还可将幼儿感兴趣的绘本故事改编成舞台剧,并播放合适的音乐,让幼儿在表演过程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3.利用区域游戏,衔接小学德育。区域游戏是指教师在教室划分出不同功能的游戏区域,并投放相应的游戏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游戏区域、游戏材料、游戏伙伴,自主开展游戏的一种游戏形式。区域游戏是一种兼具预设性与生成性的游戏,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让幼儿掌握更多的知識与技能。教师可以在区域游戏中融入德育内容,在增强幼儿各项能力的同时,培养幼儿良好的思想品质。例如,在“过家家”游戏中,教师可以让三名幼儿分别扮演爸爸、妈妈和孩子,并在这个“小家庭”中放置一把坏椅子,让扮演爸爸的幼儿利用各种方法修好这把椅子,以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在椅子修好后,教师可以引导扮演妈妈和孩子的幼儿,对扮演爸爸的幼儿表示感谢,以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让幼儿感激父母对自己的付出。

此外,教师还可利用区域游戏,让幼儿学会谦让和等待,为幼儿将来的人际交往奠定基础。例如,教师可以开展“球球快跑”游戏,先准备一个细口瓶和四个刚好能单独通过瓶口的、中间有孔的小球,再用细线将小球绑好放入细口瓶内,最后,让四名幼儿捏着绳子,将小球从细口瓶里拉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四名幼儿如果同时拉动绳子,四个小球会把瓶口堵住,从而无法将所有的小球顺利拉出来。幼儿如果能互相谦让,一个接一个地拉动绳子,就可以顺利、迅速地完成任务。在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教育和引导幼儿,让幼儿深刻理解谦让的意义,明白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品格。

4.举办阅读活动,衔接小学语文课程。阅读是提升幼儿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带领幼儿阅读绘本故事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相应的画面和音乐,并有感情地朗读故事,让幼儿深刻理解绘本故事的内容,领悟绘本故事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在幼儿熟悉故事内容后,教师可以让幼儿领读绘本故事,并鼓励幼儿根据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在朗读中融入相应的情感,以加深幼儿对绘本故事的印象,增强幼儿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

教师还可根据绘本故事的内容,设计一系列问题,以问题引导幼儿自主阅读绘本故事。比如,在带领幼儿阅读绘本故事“小猫钓鱼”时,教师可以根据绘本故事内容和幼儿的接受能力设计一些问题,如“小猫总共走了多少次”“为什么小猫钓的鱼没有妈妈钓的鱼多”“小猫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吗”等。幼儿只有认真阅读绘本,才能回答上述问题。如果有的幼儿无法答出问题,则说明该幼儿没有认真阅读绘本故事。对此,教师可以适当提醒并鼓励幼儿再次阅读绘本。当幼儿熟悉故事内容后,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表演绘本故事中的某些情节,以加深幼儿对绘本故事的印象,提升绘本阅读的效果。教师让幼儿带着问题阅读绘本故事,可以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同时,教师以问题形式引导幼儿阅读绘本故事,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从而有效地培养幼儿的专注力。

5.利用建构游戏和角色扮演游戏,衔接小学數学课程。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而大班幼儿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他们难以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因此,在开展幼小衔接工作过程中,教师应设法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以便幼儿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建构游戏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充足的积木,并在形状相同的积木上标注1到20的数字。接着,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在积木区开展一系列的区域游戏,让

幼儿了解相邻数、序数、单双数等基础的数学知识。教师还可利用游戏结束后的整理环节,让幼儿牢记20以内数字的顺序。例如,在建构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按照积木数字的大小排列积木,并记录好积木的数量,防止出现遗漏的情况。

教师还可利用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学习人民币的相关知识。例如,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一个购物的情境,并提供相应数量的人民币教具,让幼儿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扮演顾客的幼儿需利用手中的人民币教具购买自己想要的物品。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认识人民币的面值和单位。教师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既可以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地学习人民币的相关知识,还可以锻炼幼儿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良好的幼小衔接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增强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教师应重视幼小衔接工作,并根据幼儿的发展需求和兴趣特点,科学、合理地设计幼小衔接的形式和内容,以有效提升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幼儿的个性特点和学习情况,适当调整幼小衔接的形式和内容,以培养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和习惯,让幼儿顺利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

(作者单位:东莞市塘厦凤凰幼儿园)

猜你喜欢
幼小教师应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02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6:22
幼小衔接真正该做什么
商周刊(2018年18期)2018-09-21 09:14:48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启蒙(3-7岁)(2018年8期)2018-08-13 09:31:14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7:28
幼小衔接,学前准备知多少
启蒙(3-7岁)(2016年3期)2016-11-24 12:43:50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