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
摘要: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模式受到政府要求的影响,随着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出台,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体系也得到了发展,国家要求事业单位完善预算管理体系,促使财政资金管理体系趋于完善,使有限的资源实现优化配置,确保财政资金得到合理使用,减少浪费的问题。但是当前还有很多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使预算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因此有必要针对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展开研究。本文在分析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问题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改进对策,并提出了全面预算管理优化的保障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研究提高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水平。
关键词:事业单位;全面预算;优化
在事业单位改革的大背景下,预算管理的改革成为事业单位改革中的重要环节,2019年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提出了建立新的预算管理体系,预算管理也迎来了重要的发展。在事业单位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很多事业单位还采用计划经济的预算模式,预算管理效率较为低下,影响了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和长远的发展。因此对事业单位的全面預算管理体系进行研究,能够促进事业单位实现稳健发展,对事业单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
一、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建设不力
大部分事业单位在内部没有形成固定的预算管理组织,预算管理主要由财务部门负责,没有预算管理的领导小组,其他部门缺乏对预算管理工作的参与。一方面,单位内部的各部门对自身预算管理工作中的职能定位不够清晰,各科室没有认识到自身在预算管理工作中的管理要求。另一方面,部分事业单位虽然设立了预算工作领导小组,但是预算工作领导小组仅负责预算的编制工作,在每年预算编制完成之后解散,没有对预算的执行、调整、决策等工作开展管控,无法对预算管理全过程开展统筹管理,导致预算管理缺乏各部门的积极参与,使预算管理工作缺乏权威性。再加上单位没有预算的监督机构与考评机构,预算执行有效性不足,容易导致预算管理流于形式。
(二)预算的编制存在缺陷
首先,预算编制的时间不够充分。很多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时间较短,在较短的时间内需要进行编制、汇总、形成初稿、上报等一系列工作,因此预算管理的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同时各部门对于自身未来工作中的管理情况没有进行充分的了解,财务部仅对预算管理情况进行大致汇总,无法对预算管理进行细致检查与评估,无法确保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其次,预算管理的内容不够全面。例如,单位对车辆燃油消耗的预算编制没有结合单位下一年度的业务量安排采用零基预算编制,仅采用增量预算编制,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再次,很多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仅通过基数预算的方法开展预算编制,没有充分通过零基预算法开展编制,虽然增量预算的方法省时省力,但是可能会使不合理的费用延续,还可能使预算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导致预算缺乏合理性。
(三)预算的执行和调整缺乏控制
预算的执行和调整是预算管理过程中的日常工作,事业单位需要严格按照预算编制的目标对预算进行执行,当发生特殊情况时对预算进行调整。但是很多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缺乏刚性,在各项工作开展过程中缺乏事前规划,导致预算工作执行的期间,可能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导致项目难以延续时,单位对项目的预算调整较为随意。同时,部分单位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缺乏事中的监督,没有针对执行的进度开展定期分析评价,只有决算时才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没有按月度、季度对预算执行的情况进行统计,影响了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缺乏预算的差异分析和考评存在不足
首先,缺乏有效的预算差异分析方法,很多事业单位对预算差异的分析不到位,在预算分析过程中没有针对预算执行的结果进行差异分析,即便开展差异分析也仅简单采用比率分析的方法,没有采用多种分析方法相结合的分析方式,导致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问题没有制定行之有效的改善方案。其次,绩效考评体系不完善。事业单位在完成决算之后,仅由单位负责人与各科室的负责人进行谈话分析预算差异的原因,没有落实考评与激励机制,没有将预算执行的情况落实到责任人的绩效工资、奖金当中,不利于调动全体成员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
二、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改进对策
(一)健全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
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作为事业单位工作的重点,能够实现对各类资源的合理配置。事业单位需要科学规划预算管理目标,才能明确事业单位的发展方向,确保工作具有质量。在国库集中支付的背景下,高效的预算管理体系对于优化事业单位的管理流程十分重要,事业单位需要通过构建完善的预算管理组织,让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各项管理环节得到有序控制,通过环环相扣的管理体系提高预算管理的效果[1]。通常而言,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分为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决策层由单位高层组成预算管理领导小组,负责预算管理的最高决策工作,对于事业单位年度预算草案、预算差异分析等进行审批,由事业单位的负责人担任预算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管理层主要由财务部门负责,承担预算管理的日常管控工作,负责审核预算管理的各项材料,并汇预算资料,对预算的日常管理进行监督。执行层是事业单位内部的各部门,各部门要严格按照预算管理工作的要求制定预算草案,对于发生预算调整事项的提出预算调整申请,通过明确预算管理工作的要求,落实自身的管理责任。
(二)优化预算编制
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工作的起点,单位需要充分落实各层级岗位预算编制工作的要求,采取统一的格式开展预算编制,确保预算编制的内容科学、完整,为预算的执行奠定基础。
第一,在预算编制工作之前需要明确编制原则。预算编制工作应该在下年度开始之前完成,留出足够的预算编制时间,确保预算编制科学合理,将事业单位的各管理环节都考虑到其中,科学编制预算绩效指标,确保各项预算数据和实际情况相贴切,避免预算目标不切实际或不具可操作性的问题,充分通过零基预算的方法,在遵循各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开展编制,确保预算编制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
第二,优化预算编制流程。财务部门需要会同其他部门开展预算编制,通过上下结合的方式开展预算编制。首先,预算管理领导小组根据各部门新增的支出项目召开预算编制会议,要求各部门对预算管理的相关政策进行学习,掌握最新的预算编制方法。其次,各业务部门在预算管理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编制本部门的收入和支出预算,并经过财务部汇总之后形成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草案报送给财政局,财政局对草案进行统一审批之后,在全盘考虑财政支出的前提下,对各单位的预算支出提出修改建议,并将预算要求下达,财务部门根据财政主管部门下达的初审数调整全面管理的数据,经过预算管理领导小组审核之后再次上报,单位的预算管理经财政主管部门批复之后,财务部门将预算指标下达到各科室,并对相关信息进行公示。
第三,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需要落实预算编制主体的责任,要求各部门充分参与到预算管理工作中,做到早计划、多调研,为预算编制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且掌握预算法和财政主管部门的政策文件要求,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积极沟通,主动学习相关管理要求。財务部门要根据财务制度规定使各项预算支出都科学、合理,为单位工作目标的实现发挥作用。同时,单位也需要针对预算编制各环节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分析和检查,判断单位内部的预算编制方法是否合理,分析内部成员是否履行了预算编制的责任。
(三)优化预算执行与调整
预算的执行和调整是预算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人大批复预算之后,单位的财务部需要将预算细化分解到各执行部门,各执行部门要严格按照预算管理要求执行预算。预算调整指的是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若外部环境或政策发生重大改变,预算管理难以继续执行时,需要对预算工作进行调整。预算调整要具有严肃性的特点,避免随意调整的问题,要确保预算调整的证据充分,保障预算调整过程的严格性。
第一,确保预算执行具有严格性。为避免预算执行和预算编制相脱节的问题,单位内部的各部门需要定期上报预算执行的情况,单位财务部对预算执行的情况进行监督,分析预算管理的落实情况,并分析是否存在执行差异,对于重大专项资金项目执行存在问题的,需要及时纠偏,确保预算目标的达成[2]。同时,预算调整环节也要具有严肃性,要明确预算调整管理的要求,防范随意调整的问题。
第二,事业单位需要定期对预算的执行进度进行分析,单位内部的各部门要严格按照预算执行编制执行进度表,并根据预算执行的进度统筹安排预算管理工作。事业单位通过建立预算执行监督的分析机制,财务部要对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定期的监督和反馈,清晰掌握各项经费执行的进度,对于执行进度过快或过慢的部门需要予以提醒。财务部需要对各部门的预算执行进度定期通报,对执行情况好的部门进行奖励,对表现效果差的部门加强督促。
第三,制定预警机制。在预算项目预警方面,主要是根据预算中的主要项目目标值的执行偏离情况进行分析,当存在较大偏离时需要落实原因,由相关责任人提出改进方案。在业绩指标预警方面,对各部门的关键业绩指标进行监督,并由预算管理办公室在每个季度终了分析业绩指标之后,审查预算目标与执行之间的差异,并纠正问题。
第四,要严格落实预算执行过程中各部门的责任要求。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各执行部门需要和财务部通力配合,每月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预算资金的执行进度是否存在较大差异。在预算调整时,各部门也应该按照实际情况提出调整申请,认识到预算调整作为弥补预算编制环节不足的工作,要确保预算调整具有严肃性。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各部门要积极和财务部沟通,让财务部了解预算执行工作中的困难与问题,端正自身的预算工作态度。
第五,明确预算调整的原则和程序。当前部分事业单位存在预算调整的原则不明确,调整的程序不清晰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事业单位在执行预算过程中无法按照既定的要求开展执行,甚至部分事业单位存在预算调整过于随意的情况,主要原因是事业单位没有明确预算调整的原则和程序,调整方式不规范。首先,事业单位需要优化预算调整的原则。预算调整目标不能背离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制度体系,在保障收支平衡的前提下进行调整,并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开场调整,调整工作不能过于频繁,只有当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导致预算无法继续执行时才能进行调整,否则不能随意调整。其次,明确预算调整的程序。事业单位在预算调整时,要严格按照调整程序执行调整规划。事业单位需要根据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提出调整要求,财务部门在对各部门的调整工作进行全盘考虑的基础上,对预算调整进行审批,并经预算领导小组审核后上报。
(四)加强预算差异分析与考评
预算考评作为预算管理工作的最终环节,在这一环节能够发现预算管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缺陷进行改进,帮助事业单位的各部门对预算管理的结果进行评价,通过实现对预算工作的激励达到调动全体员工参与预算工作积极性的效果。
第一,单位要制定完善的预算差异分析与绩效考评流程。单位内部的各部门需要将本部门预算执行资料提交给财务部,财务核对数据进行差异分析,对于差异较大的需要相关部门说明原因,并提交给单位的管理层制定管控措施。事业单位的预算考评流程必须要科学、合理,针对预算管理过程中的管控要求进行动态优化,以适应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要求。
第二,预算差异分析要综合多种差异分析方法,不仅需要采用预算达成率的比率分析法,还需要通过支出节约率、支出差异率等多种差异分析方式开展差异分析,由预算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差异分析与考评工作。在差异分析结束之后,将差异的原因予以落实并明确责任。
第三,确保考核制度的严肃性。为强化预算绩效管理责任,将预算绩效结果纳入政府绩效和干部绩效考核体系中,作为单位领导选拔任用、年终考核的重要参考或依据。如果预算考核机制不到位,那么预算可能会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无法帮助单位发挥预算应有的作用,因此事业单位需要认识到考核机制的要求,并在工作过程中主动落实考核管理措施。
第四,单位需要通过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跟踪评估,分析收入支出预算达成率、支出节约率、各项支出差异率等方面的情况,并以此开展对责任人的奖惩。同时主管部门要对预算执行情况较好的单位发放年度奖金,并针对表现优秀的单位颁发精神文明奖,提高单位开展预算管理的积极性。对于表现不佳的需要予以批评,并在之后工作中要求其改正。
三、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优化的保障措施
第一,创建良好的预算管理环境。首先,事业单位内部的管理层要认识到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预算管理理念,用制度来规范事业单位的各项管理工作,在规章制度中明确预算管理工作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事业单位内部的预算管理办法,严格按照预算管理办法开展预算管理工作[3]。其次,预算管理工作要强调全员参与,各层级的人员需要明确自身在预算管理工作中的责任,事业单位也需要利用内部的门户网站等方式宣传预算管理工作的要求,并要求单位内部的各部门阅读政府的相关制度和管理办法,并撰写心得体会,从而让全体成员了解预算管理工作的政策要求。事业单位需要认识到,单位所面临的政策环境是在动态变化的,单位只有不断学习最新的政策要求,才能确保单位的人员素养跟上时代发展。再次,财务部门要有意识地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事业单位需要组织财务部门定期参加学习,并聘请外部专家或高校教师到单位内部进行讲课,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同时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要主动参与专业知识的学习,并取得相关证书。通过保持终生学习的理念,为预算管理工作提供良好保障。
第二,合理实施定员定额标准。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要实行定员定额管理标准,结合单位的发展需求确定定额标准的对象,并制定各项支出定额标准。同时事业单位需要全面实行零基预算的管理方法。为确保预算编制具有科学性,应将零基预算法全面应用,零基预算不以基期的预算数据为参考,每个预算周期重新开始编制数据,能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开展管理,并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需求降低成本,确保预算的制定更加接近于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
四、结束语
全面预算管理是当代事业单位所应用的有效的管理方式,是事业单位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工具。在事业单位改革的大背景下,全面预算管理被事业单位广泛应用。本文认为事业单位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问题,未来事业单位需要通过优化预算管理环境,确保预算编制具有科学性,完善预算执行与调整,改进预算分析与考评,来实现对预算管理工作的优化。事业单位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需要針对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预算管理体系,促使预算管理工作为事业单位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连聪銮.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商讯,2020 (09):168+170.
[2]张卫平.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商讯,2021 (01):178-179.
[3]李玉玲.全面预算视角下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对策[J].财会学习,2021 (03):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