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话语推进外国文学课程思政

2022-04-22 22:06王影君
关键词:外国文学课程思政人才培养

王影君

关键词:外国文学;课程思政;中国话语体系;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895X(2022)01?0054?05DOI:10.13256/j.cnki.jusst.sse.2022.01.009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开局之年,为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有效践行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要求,大力促进上海市外国文学学科的深入发展,加快构建上海市外国文学学科创新发展新局面,也为积极响应上海市社联举办“学会学术活动月”系列活动的号召,2021年10月30日,恰逢上海理工大学建校115周年校庆日之际,上海市外国文学学会的“外国文学与课程思政”学术研讨会在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成功召开。

会议由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院长刘芹主持,上海理工大学张华副校长代表学校致开幕辞。他总结了上海理工大学近年来在课程思政工作方面的具体举措与心得体会,并向与会嘉宾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沿革和取得的重大成就。此外,张华还与李维屏等与会专家在会间就外国文学课程思政的基本理念与课堂实践等话题进行了进一步交流。上海市外国文学学会会长李维屏教授在开幕辞中以新时代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为指向,强调高等教育要立德树人,要求学会在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推进外国文学课程思政建设,提高人才培养的效度与质量。他认为课程思政建设是贯彻教育强国方针的首要任务,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举措,在当下具有高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本次会议主办单位为上海市外国文学学会,承办单位为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协办单位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英美文学研究论丛》编辑部。会议分上下两场,主要进行了5场主旨发言。会议同时通过腾讯会议和AVA网站进行全程直播,线下线上共有来自于全国各地高校的200余位专家、学者、教师和研究生参加。

一、主旨发言概述

在中国的“十四五”期间,外国文学学科所担当的外语人文类人才培养的任务仍然是国家建设的迫切需求,是国家发展战略的必不可少的需要。2021年5月,习近平提出:“要加强国际传播的理论研究,掌握国际传播的规律,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提高传播艺术。要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1]这些作为都离不开外语人,尤其是有人文学养的外国文学学科培养出的人才,这些人借助传播渠道可以更好地发出中国的信息,说好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为了实现这样的国家战略需要,外国文学学科体系的课程思政建设尤其紧急,格外重要。本次学术会议很好地承担起了这样的育人行动使命。

学术研讨会在精神上以国家发展战略为立意、宏旨和支撑,在场次上分为上、下半场,分别由上海市外国文学学会秘书长、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张和龙教授和上海市外国文学学会教学研究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的孙建教授主持。大会主旨发言的五位专家分别来自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和上海理工大学。他们就外国文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思想意识、精神引领、情感机制、身心健康、课程内容、教材选择、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效果、课程评估等各个方面展开了富有创见性和建设性的学术分享、交流与研讨。

(1)精神引领及课堂实践。上海师范大学的朱振武教授以“课程思政的融入性、及时性和自然性”为题,通过课堂案例,对如何实现教师的精神引领和思政内容及时有效的融入做了精细分析。他认为,外国语言文学文化课程是以中国语言文学文化为参照,以外国语言文学文化为主要修习内容,以培养有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的学子为旨归的教学行为,思辨与思政应该在自然、自如和自在的情况下进行,应该避免呆板说教、生搬硬套甚至简单僵化。外国语言文学文化课程,从精神层面来说,国家主体精神引领下的思辨与思政应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要在课上、课下与学生互动的各个环节,随时渗透给学生正面积极的精神引导,使他们更好地确立自己的三观,更主动积极地学好专业知识,担当起家国责任。正如朱振武和袁俊卿在一篇文章中所说:“要自觉清理与反思作为政治无意识的各现代学科中的‘西方中心主义,同时增强话语建构的自我意识。中国的文化传播、文化外译毫无疑问要以自我为主,为我所用。惟其如此,中国文化才能更好地走向世界,中国故事才能得到原味讲述,中国形象才能得到精准传播。”[2]其实,不止是外译的对外传播如此,在对内的英语文学教学中,道理也是一样的。在文学教学中同样要“以自我为主,为我所用”,进行积极的主体立场上的教学引导,增强中国自身学术话语建构的自觉性。

(2)教材选择与教学设计。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王岚教授以“外国文学教学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为题,提出教师要通过生动的文本进行隐性教育,将思想与文学文本充分融合,发挥盐溶于水那般的功效,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使命感和高尚情操。教师的价值观在教学中对学生具有引领作用,针对当下国内外重大事件、学生在论文和回答问题时可能出现的一些值得关注的思想或倾向,教师要予以及时引导,避免情绪化和仇恨教育。教师要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关键是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培养批判性思维。教师在文本选择方面,不但要勇于打破英美文学学科属性的束缚,在强调英語基本功、英语写作学位论文的同时,也要注重多样化文本选择、多角度阐释,全方位立体地进行教学的设计。在王岚的发言中,文学批评中的中国立场、外国文学课程隐性教育的混融特性得到了彰显和强调。事实上,任何文学文本都不可避免地会蕴含文化的信息,而自18世纪中叶之后,英美资本主义势力在全球的经济掠夺和文化殖民,英语文学中蕴含的一些文化信息携带着文化歧视和文化偏见,裹挟着“西方中心主义”的色彩,在设计讲授这样的文本时,要注意以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引领学生,比如可以借助萨义德《东方学》这样的批评理论进行比较、辨析与批判,在批判中建构起学生的文化视野和文化自信。《东方学》告诫世人:真正的东方并不在场,充满惰性的负面的“东方”是被人为所建构出来的[3]。那么,如何祛除被西方所歪曲的文化印记?就要站在中国文化自信的文化主体性立场上,对教学环节进行设计,并从中国的视角出发,对教材进行鉴别、辨析和评判。

(3)课程内容与思想意识。复旦大学的戴从容教授以爱尔兰诗人谢默斯·希尼为例,从具体文本案例论析了“文学的社会力量”,认为文学中的诗歌文本是具有美德追求的。她说:“对于诗人,诗歌具有自我挑战和升华的功能;对于社会,诗歌可以通过批判或见证,纠正错误,维持平衡;对于人类个体,诗歌既是存活的工具,也能扩大认识和表述的范围,使头脑和心灵获得解放。”“(希尼)也从未把诗歌视为自我愉悦和情感抒发的工具,相反,诗歌正是他与社会和人类历史交流的媒介。”[4]戴从容认为:“希尼的这些诗论不仅有助于说服学生,而且有助于帮助整个当代社会认真思考诗歌的价值和力量。”[4]在其发言中,充分揭示了诗歌的社会教化功能。事实上,诗歌的社会教化功能,诚如古今诗论的共识,诗歌所激发出的真、善、美,可以解放人性,彰显德行,有利于立德树人。人思想的高远,意志的坚定,精神世界的乐观向上,都可以从诗歌的学习和欣赏中获得教益。中国自古就有孔子“兴于诗”[5]的诗论,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5],从诗歌里可以探知社会人情,可以体察民生情状,可以听到民间心声。诗歌以艺术的美,升华为道德的至善与崇高,发挥文以载道的社会功效,用现代话语来说就是可以通过诗歌感受历史进步,关注国家和民族命运,反映人民群众心声。

(4)教学设计与情感机制。华东师范大学的金雯教授以“浅谈启蒙时代的文学如何研究和讲授”为题,提醒人们注重在具体历史语境中考察人类情感机制,认为建立“人的科学”的工程必须要对具体人类社会所处的自然和社会语境做出细致考察。她指出,厘清启蒙时代有关主体与环境关系和文化多元性的理论对我们有选择地延续启蒙思想,重新构想跨文化共同体有着重要意义,这也应该是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启蒙时代思想和文学的主要思路。统观金教授的发言,可以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评价其情感机制的本质属性。根据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人作为社会关系的存在,个体的生存离不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所建构出的特定的社会制度,那么在当今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体生命的现实价值和历史使命自然要回应时代的需求,个体的情感也离不开时代的影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思想上客观需要的启蒙是更深刻的家国情怀和民族文化身份的自信,在个体情感欲求和公共理性上需要共情共融,而中华民族特有的家国一体的爱国、爱家、爱人、爱己的多维度有机密织的情感伦理机制,可以有效地解决西方启蒙时代造成的私人个体与公众社会的分裂。

(5)身心健康与人性异化。笔者以“大数据时代外国文学课程思政的问题探讨”为论题,指出现代大学教育是抵制人性异化的一股力量。人工智能和量子信息技术给整个人类带来便捷,正在兴起的区块链技术给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带来便捷,但是也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前所未有的沉浸式挑战。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安全被广泛注意,但是人的心理安全常常被忽略。人作为大数据的一粒“量子”,在数字为技术王者的算法时代,衍生出主体性生存的意识危机,自我会不自控地沉迷在数据链接的模块中,成为被区块链异化的空壳人。课程思政是对抗技术异化新症候的育人途径,它可以使人升华出坚定的自我责任感和社会意识,有效地抵制精神意识上的主体性的不作为所导致的不自控的危机。外国文学更是可以发挥自身独有学科优势,深刻揭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意涵,增强人性的身份认同,抵制被大数据拓殖的技术性异化。通过对比、借鉴和批判,外国文学课程思政应以深化情感体验、延承家国使命和拓展天下大义为己任,深度激发受教育者的信仰、担当和爱心,使之免于成为大数据时代的不能自识、自觉、自控的“空壳人”。

二、会议评述

本次会议的特点是高度的创见性、精准的时效性、积极的引领性、前沿的学术性和深远的启发性。会议提出的“建构中国话语体系”,在大的层面上响应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再次提出的“堅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6]的号召。外国文学课程要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然要建构中国人自己的具有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主体性话语体系。“建构中国话语体系”是学术体系上的前沿创新,不但具有高度的创见性,而且具有积极的引领性,将其践行于外国文学课程和研究领域则体现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能更好地为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人才培养服务,能很好地满足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需要。正如习总书记所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7]在外国文学课程领域“建构中国话语体系”,无疑高度体现了我们坚定不移的民族文化自信,同时也并不有违世界学术共同体范式的批判精神。相反,“建构中国话语体系”体现了世界级学术理应具有的独立精神,这种主体性的独特定然会为世界主义文学共同体贡献出独具中国特色的学理内容和研究批评范式。

同时,会议以对接国家发展战略构建当代外国文学课程建设的中国话语体系为主旨,围绕着外国文学课程思政建设从理论到实践的多重维度,分别展开全方位立体的学术研讨,实际上也回应了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所对应的关于课程思政建设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将课程思政建设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组织实施和条件保障”等九大核心问题[8]。会议覆盖的问题面较全,精细的纵深度相信也会在日后的实践中获得很好的反馈。会议通过教学的实践交流与前沿的学术问题研讨,进一步提升、巩固、完善了学会成员单位对外国文学课程思政的思想认识。与会者认为外国文学课程思政的课堂建设全过程,实际上也涵盖了教师对外国文学的研究与批评,这些领域必将随着课程思政的不断深入促成中国主体性话语体系的建立、发展、完善与成熟,这也同样符合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诉求和国家发展战略。

由此,会议达成共识:紧密对接国家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以建构中国自身的话语体系为目标,包括建构中国主体性的外国文学教学、外国文学研究和外国文学批评等话语体系,以此全方位推进外国文学课程体系的思政建设。

三、会议回响及影响预期

中共第十九大代表、上海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的卢丽安教授致闭幕辞,她肯定了本次会议卓有成效的成功举办,认为本次会议就外国文学课程思政问题既从理论层面进行了高屋建瓴的探讨,又在教学的实践层面进行了富有启发性的经验交流。主持人刘芹总结说:“虽然会议很短暂,研讨的话题有限,但它对我们从事文学教学和研究的启迪将无限深远。”经会后采访,李维屏会长认为:本次会议是一次圆满成功的会议,为上海市外国文学界交流思想、分享经验、共同探索外国文学与外语课程思政的关系提供了良好机会。

本次会议在社会上亦引起了持续的广泛的影响,先后有多家媒体进行了及时报道:如《东方教育时报》、第一教育、劳动观察、东方网、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官网、上海理工大学校园网等。其中,《东方教育时报》11月17日的文章《完善外国文学课程思政建设的中国话语体系,这个研讨会在上理工举行》,全文入载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此后,此次学术会议于12月被评为上海市社联第十五届(2021)“学会学术活动月”的优秀会议。可见,“外国文学与课程思政”学术研讨会是上海市外国文学学科在课程思政建设中一次富有成效、影响深远的学术盛会。会议提出的在外国文学课程思政的体制化建设中,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建构中国话语体系将成为上海市外国文学界今后在高等教育方面育人和学术研究与批评的战略目标。

猜你喜欢
外国文学课程思政人才培养
The Land They Lived on: Reading The Bluest Eye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ThePatriarchalSocietyofChinatowninEataBowlofTea
ContrapuntalReadingofJaneEyreandWildSargassoSea
《外国文学动态》复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