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水利厅调水管理处
河北省水资源严重短缺,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及降水量持续减少,河湖径流明显减少。与1956年—1979年系列相比,海河流域重要河流代表站2001年—2016年系列年均实测径流量减少幅度超过80%,滹沱河、永定河等重要河流干涸断流40余年。我省生态水量严重不足,引发河道干涸断流、湖泊湿地萎缩、泉域流量衰减等水环境问题。南水北调中东线、引黄入冀补淀等工程相继建成后,缓解了华北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为实施生态补水创造了工程条件。
为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恢复河湖生态功能,改善我省生态环境,2018年9月,水利部、省政府联合启动了滹沱河、滏阳河、南拒马河3条河流地下水回补试点工作。此后,省水利厅不断探索补水机制,统筹利用引江水、引黄水及本地水库水在全省范围内系统开展了河湖生态补水。4年来,我省河湖生态补水工作实现由试点向系统实施的转变、由个别河段向全域河道补水推进的转变、由相机向常态化补水的转变、由单一水源向多水源统筹的转变,累计向河道生态补水154亿m3,向白洋淀补水28.56亿m3,明显地改善了河湖生态环境。
2018年9月,水利部、河北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华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河湖地下水回补试点(2018-2019)》,选择河北省境内的滹沱河、滏阳河、南拒马河3条典型河流的重点河段,开展为期一年的河湖地下水回补试点工作,为总体推进治理行动提供经验和示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试点工作在实施河湖地下水回补试点工作中,着重抓好“清、补、管、测”4个方面的工作。
试点期自2018年9月开始至2019年8月31日结束,共补水353天,3条试点河段共计补水14.03亿m3,其中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补水8.77亿m3,水库补水及区间入流4.45亿m3,再生水0.81万m3,共形成有水河长477km。3条试点河道补水前水面面积21.73km2,补水后最大面积45.54km2,较补水前增加23.81km2。各河段通水期间水质普遍得到改善,地下水位最大升幅分别是1.91m、1.70m、1.08m。
通过一年的地下水回补试点,3条试点河段恢复了河流基本功能,改善河流水体水质,地下水回补效果明显,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总体推进华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行动提供成功的经验和示范,达到了试点目标。
为全面开展河湖生态补水,促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2018年开始,在3条河试点的基础上,我省统筹引江、引黄、水库水,在全省范围内系统谋划开展了河湖生态补水工作。根据水库蓄水和预测来水,在满足生产生活用水的前提下,提出生态补水目标,逐年制定生态补水方案。2018年11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印发〈河北省主要河流生态补水实施方案(2018-2019年)〉的通知》,2020年1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印发〈河北省2020年调水补水实施方案〉的通知》,2020年12月省水利厅印发《河北省2021年主要河流生态补水实施方案》。为推进雄安新区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2019年4月省水利厅印发了《白洋淀生态补水工作方案》。一系列河湖生态补水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实施生态补水的制度保证。
充分发挥各级河长湖长作用,落实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体责任,对全省1386条河道全面排查河湖“四乱”问题,持续推进主槽和滩地清理,开展河道内垃圾、障碍物、违章建筑清理,确保主槽内垃圾、障碍物等动态清零;开展河湖生态廊道建设,系统推进河湖廊道自然生态修复,恢复河湖自然形态,加强水域岸线空间分区分类管控,实施河湖空间带修复,构建沿河沿湖绿色生态廊道。通过主槽疏浚、砂坑整理等措施,实施河湖空间形态修复,基本恢复河道规整、畅通。2018年以来,全省累计清理整治河道“四乱”问题4万余个,清理建筑和生活垃圾488万t、清理非法林地34467亩、拆除违法建筑2134.8万m2,长期以来形成的“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实施河道整治2300km。
省水利厅积极组织开展河流生态补水工作。一是积极部署,周密安排。每年年初召开专题会议,总结上年度生态补水经验,向各市水利局安排部署生态补水工作,落实生态补水任务。二是分级负责,加强督导。省水利厅负责引江、引黄生态补水及岗南、黄壁庄、桃林口水库调度管理,其余水库生态补水按照工程管理权限由各市负责实施,在实施过程中,省水利厅加强检查督导,要求按照方案确定的时间、水量完成生态补水任务。三是定时统计,适时调度。实行补水信息日报制,各市定时将补水水量、流量、有水河长、水面面积等信息报送水利厅,省水利厅及时掌握补水情况,对未完成补水阶段任务的水库实施协调调度。
外流域调水是弥补我省水资源不足的重要途径,也是河湖生态补水的主要水源保障。我省建有引黄入冀补淀、位山、潘庄、李家岸4条引黄线路,可向邯郸、邢台、衡水、沧州等市调引黄河水。同时,利用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向邯郸、邢台、石家庄、衡水、沧州、保定、廊坊及雄安新区、辛集、涿州市调引江水。为加大外调水力度,省水利厅一方面加强与黄河水利委员会及山东省、河南省的沟通协调,实现了3个突破,一是引黄水量连续实现突破,2018年以来引黄水量累计达到46.5亿m3,引黄水量连续实现突破,其中生态补水达到24亿m3;二是供水时间的突破,由冬4月延伸至全年非主汛期,实现了调水常态化,保障沿线主要河流常年有水;三是应急补水向常态化补水转变的突破,实现白洋淀、衡水湖常态化补水转变,确保了白洋淀、衡水湖生态要求。另一方面,加大引江工作力度,积极向水利部汇报,争取国家支持,利用汛前丹江口水库腾库迎汛及汛期弃水等有利时机,积极协调南水北调中线局利用南水北调总干渠富余输水能力,加大输水流量,在保障生产生活用水前提下,力争多引多调多补,2018年以来累计利用引江实施生态补水近53.7亿m3。
在充分利用引江、引黄等外调水实施生态补水的同时,充分挖掘本地水库水资源,在满足现状用水户前提下,结合大中型水库汛期调度运用计划,科学调度我省大中型水库实施生态补水。2018年以来调度岗南水库、黄壁庄水库等18座大型水库;野沟门水库、东石岭水库等13座中型水库,累计实施生态补水76.3亿m3。
按照《白洋淀生态补水工作方案》,省水利厅统筹引江水、引黄水及本地地表水向白洋淀实施生态补水。2018年以来,统筹引黄水、引江水、水库水和再生水向白洋淀补水,共计入淀28.56亿m3,白洋淀正常水位保持在7.0m左右,白洋淀生态水位保证率达到100%。
2021年根据水利部、省政府安排,利用汛前水库腾库迎汛有利时机,省水利厅组织开展“清河道、控水位、补水源、严管护、强监测、做好宣传”等工作,调度引江水、本地水库水,集中实施滹沱河、大清河(白洋淀)生态补水,实现了滹沱河—子牙新河、子牙河及大清河的全线贯通,有水河长达到627km。2018年以来我省调度引江水、引黄水及水库水,先后实现了滏阳河、滹沱河、南拒马河、潴龙河、南运河、七里河、府河、孝义河唐河、东洋河、洋河、戴河等多条河道贯通,复苏了河道生态。
通过生态补水,增加河湖水动力,水体自洁能力显著增强,河湖水质明显改善,形成有水河长4119km,水面面积225km2。滹沱河、滏阳河、泜河等一批河流相继恢复了河畅、水清、鱼游、蛙鸣的勃勃生机,尤其是白洋淀水位始终保持在7m左右,白洋淀水质从Ⅴ类、劣Ⅴ类提升到Ⅲ类,达到近10年来最好水平,绝迹多年的芡实、白花菜等多种沉水植物和浮叶植物已重现白洋淀,一度大量死亡的野生鱼类也在快速恢复和繁殖,再现了“华北明珠”水天一色、碧波荡漾的秀美风光。
广大群众特别是河湖周边的群众对清河补水非常拥护和认可。沿河两岸成了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有的甚至成了网红“打卡地”,群众来遛弯、拍照留念,纷纷表示“开展清河补水、打造幸福河湖”是一项真正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河湖补水回补地下水后,补水河段平均入渗率达60%~70%,超采区深层、浅层地下水位分别同比回升5.12m、1.87m,超采区全部深层超采县和98%的浅层超采县地下水位实现止降回升。
近年来通过以自然水系和引调水河道为动脉的骨干水网,构建当地水、再生水、外调水“三水互补”的生态水量保障体系,流域水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有效提升。《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社、经济日报客户端、光明日报客户端、人民网、央视新闻客户端、央视《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等栏目、央广网、中国网、中国日报网、《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澎湃新闻、封面新闻、长城网、《河北日报》等20多家媒体持续跟踪报道。
科学推进河湖生态复苏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南水北调工程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生命线的作用,优化调度各类水源,实现补水河湖“有形态、有水量、有补给”,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填补地下水亏空水量,系统推进河湖生态修复与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
加强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联合调度,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优先使用本地水,科学利用非常规水,用足用好引江水,相机增加引黄水,充分利用汛前汛期弃水,尽可能增加补水量。
统筹考虑防洪安全与供水安全,加强多水源联合调度,优化补水模式,推进河湖生态补水常态化,持续稳定小流量补水,最大限度回补地下水;充分利用防洪腾库弃水有利时机,开展重点河湖大流量集中贯通补水,实现河湖全线有水,增加水生态空间。
针对年度河湖生态环境复苏成效,开展动态跟踪与效果评估,定期掌握各项治理措施动态进展,建立健全完善的效果评估指标体系,科学评判河湖生态环境复苏成效,总结实施经验,发现存在问题,提出调整优化建议,为后续工作提供依据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