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进展

2022-04-21 00:11吴红英
医学前沿 2022年4期
关键词:危重患者急诊危险因素

摘要:危重患者是指生命体征不稳定,病情变化快,两个以上的器官系统功能不稳定,减退或衰竭病情发展可能会危及到生命的一类病人。急诊危重患者经急诊治疗后需要立即院内转运,院内转运虽然时间短,但涉及病情,转运人员,设备等多个环节步骤,存在诸多危险因素,如果转运过程没有好的护理措施很可能伤及患者的性命。因此,本文综合了国内外有关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进展的研究,旨在提高护理人员对于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护理重要性的认识并为广大相关医护人员提供思考,使急诊危重患者得以安全的进行院内转运。

关键词: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危险因素;护理干预

急诊危重患者在急诊处理后往往需要进行医院内转运而进行下一步的诊断和治疗,在急诊转运过程中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往往会发生各类风险事件。临床研究表明,院内转运的时间较短往往只有10—20分钟的时间,但是各类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却较高,可达到70%以上。廖飞娥以及张建芳等在相关研究中指出,急诊科是危重患者的首诊科室,患者经初步抢救、复苏后,常需要到其他科室接受进一步的检查、诊断和治疗,在转运的过程中可能因患者病情不稳定、检测设备限制、人员素质差异等导致患者出现意外事件,导致患者死亡。

一、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危险因素

1.1病情因素

急诊患者院内转运是检查诊断与治疗的需要,常转运到检查科室、手术室或相关治疗科室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卓小华在研究中指出,院内转运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转运能够使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致死率比平常高出9.6%。陈双婵 以及李亚欣,陆琴 等在相关研究中指出,急诊科是危重患者抢救的前沿,其工作重点是抢救生命,稳定病情,安全转运,任何一个环节都对患者的抢救成功与否都起着决定性作用,为此三者缺一不可,而对急诊护理安全转运是关键,也是最容易引起起隐患和纠纷的环节。

在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相对集中,在转运途中可能因病情不稳定、监测治疗设备限制和人员不足以及责任心不强等因素,导致患者发生危险事件。杜丽凤等在研究中指出,危重患者转运时发生的不良事件中,31%是与患者病情相关,包括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

1.2转运因素

选择的搬运工具不当,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缺氧、肺动脉栓塞、颈部和肢体的损伤、骨折加重以及伤口裂开、坠床,还可造成人工气道、输液导管、胃管、导尿管等滑脱或异位。周代鹏,胡娅兰.周燕妮,陈晓蕾,皇甫淑娇 等在研究中指出,搬运中体位的改变也会导致监护探头、血压袖带移位,仪器的抗干扰能力下降,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护士对病情的判断。此外,如果转运过程缺乏人性化设计,都会延长转运时间,增加转运风险。

1.3人员因素

由专业人员进行转送,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相对较低。而在危重患者的转运中,只有75%配备了足够的医护人员。黄淑贤.马莉,王志稳,葛宝兰等在研究中,转运时如果没有安排合适的、足够的医务人员护送,或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不熟练、工作责任心不强,就会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

1.4药物及设备因素调查发现

在急诊患者转运发生的意外事件中,45 .9%与设备有关。如果危重患者转

运途中缺少可携带的监护设备和相对完善的急救设备以及药品,使医务人员不能及时、持续监测病情,并做出有效的应急处理,则会贻误抢救时机。较常发生的与药品、设备相关的危险事件包括:使用氧气枕使氧流量很难调节或在放射检查等过程中无人看护,使氧气不能准确或连续供给;没有配备简易呼吸气囊或呼吸气囊漏气;药物配备不足、静脉通路不畅或堵塞;监护仪功能异常、电池电量不足、干扰、屏幕显示不清;吸引设备无负压吸引或吸引力不够等。

1.5沟通因素

患者转运前,转运人员未能与接收科室或患者家属沟通病情、转运的目的和风险;转运时医护人员的协调欠妥当;接收科室的床单元、监护设备和吸氧装置等准备不完善,不能及时、顺利地接收治疗和监护,就会影响安全转运,甚至出现送错科室的情况;而运送人员将患者轉到后,如果与接收科室的医护人员交接不严密细致,使接收科室的医护人员不能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治疗措施、心理状态等,也会影响患者下一步的治疗和护理。

二、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护理干预对策

2.1认真评估转运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包括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转运前不测生命体征未通知相关科室做好接收准备;转运前未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患者、药物、仪器等);静脉输液护理不到位;氧气供给不足;运送方式不当等。

2.2转运途中的安全护理

转运前主管医生和护士应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包括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Sp0等,并评估和了解转运途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向患者或家属说明检查的必要性和转运过程中的利弊,并签署转运知情同意书。马莉,王志稳,葛宝兰,刘叶等在研究中指出,对待意识清醒的患者,要做好解释工作,给予心理安慰,取得患者的配合;昏迷患者应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护呼吸道通畅,防止分泌物、呕吐物堵塞呼吸道引起窒息。保持各种管道的通畅,休克患者建立2~3条有效的静脉通路,最好选用浅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敷贴上注明穿刺时间,贾艳萍等在研究中指出,途中如果输液不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抢救和治疗,应尽量避免普通静脉针输液;对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应检查人工气道的固定是否通畅,可加固原有固定,以保持管道位置正确、通畅,防止运送过程中不慎将插管滑脱;各种引流管、胃管、尿管衔接处妥善固定,防止扭曲、折叠、受压;烦躁患者及时给予保护性约束。刘亚平,周艳, 李宏元等在研究中指出,护送途中保持患者安全合适的体位,应用铲式担架搬运,有条件者整床转移,转运床备有床栏,避免因搬运造成管道滑脱,甚至加重病情;过床、推车要平稳,避免剧烈震荡,上下坡时保护头高位。曾淑华, 张玉蕊,陈欢欢等在研究中指出,根据不同的病种及病情轻重,备好气管插管盒,相应的急救药物如肾上腺素、阿托品、多巴胺、可拉明、洛贝林、利多卡因等,以便途中患者病情变化时,及时给药抢救治疗。

2.3 保证氧气供给

危重患者在转运过程中需要不同程度的供氧,因此,一般缺氧者转运途中可用氧气袋,林美凤,赖梅月,刘先凤, 黄燕君等在研究中指出,用时轻压氧气袋,以保证氧气一定的流量。对于严重缺氧者,可携带氧气袋及简易呼吸气囊,必要时用小氧气筒供氧,保证充足的氧气供给。

2.4接收科室准备

急诊科在转运危重者前应与相关科室及有关部门联系好。电话通知,认真交待患者病情,使接收科室迅速作好各项准备工作,避免因工作不协调延长患者等待的时间而加重病情。刘盎,孟倩倩,张洪磊, 金婉婉等在研究中指出,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具有服务面广、工作量大、应急性强和技术精细的特点。要求转运单位装备精良,具备高速移动中监护救治急诊危重患者的高超技术条件;运筹周密,保证安全和快速的效果。发达国家和地区将危重救护转运系统归入消防部队体系,主要是因为军队卫勤学的伤病员紧急救护运送技术体系素以装备优良、技术过硬、服务精心、制度严明、反应快速为特征。

2.5转运规章要求

转运人员填写《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途中观察记录表》,负责转运患者的护士有高度的责任心、准确的判断能力,并且有独立的工作和应急处理的能力。王哲涛等在研究中指出,若患者生命体征不平稳,需要医师和护士共同护送,并做好各种应急抢救准备,避免盲目转运。

三、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护理干预重要性

急诊护理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用最少数据,最短时间和最佳技能来挽救患者生命,减轻患者痛苦的专业艺术,它直接体现了医院的综合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李旭蓉以及李亚等在相关研究中指出,急诊患者中大多数为危重患者,发病突然,病情凶险,变化快,随时可能危及生命,必须分秒必争进行抢救。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护理管理涉及人、物、环、法4个方面,医院需要持续质量改进,全面控制风险。伤后60分钟是决定伤员生死的关键时刻,属危重抢救阶段,被称为抢救的黄金时间,要求医护人员把有效的初步急救措施,以最快的速度送到患者身边,进行基础生命支持和抢救,以维持其生命。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护理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风险因素主要包括患者因素,体位因素,医疗因素,当前普遍采用转运评估单用于风险的识别管理。

小结

危重患者送检、转科治疗的目的是为了更明确的诊疗和护理,但转运可能导致患者生命体征的改变,甚至加重病情,引发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林淑端等在研究中指出,转运成功的关键在于预防为主、防护结合,应于平日加强护理人员急救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设备应用、法律知识的培训,培养护士高度的责任心。同时转运工作是一项各个科室部门间协作的工作,应与各科室部门协调配合,增加默契,保证患者转运的通畅。同时需要加强监护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对减少投诉和医疗纠纷具有积极的意义。我院将许多最新研究成果应用于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廖飞娥,刘宝仪,范小龙. 院内安全转运护理模式在急诊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J]. 辽宁医学杂志,2021,35(1):76-78.

[2] 张建芳. 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34(2):321-323.

[3] 卓小华,廖秀芳,陈小婷. 安全转运护理模式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临床价值[J]. 中国医药科学,2021,11(7):137-140.

[4] 陈双婵. 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管理[J]. 中国社区医师,2021,37(33):116-117.

[5] 李亚欣,陆琴. 急诊危重病人院内转运中全程安全转运及前瞻性护理干预的应用分析[J]. 当代临床医刊,2021,34(1):55,6.

[6] 杜丽凤. 便携式呼吸机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J]. 医疗装备,2021,34(2):181-182.

[7] 周代鹏,胡娅兰. 风险管理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民康医学,2021,33(17):104-105,121.

[8] 周燕妮,陈晓蕾,皇甫淑娇,等. HFMEA在急诊外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管理中的应用[J]. 护理管理杂志,2021,21(5):375-379.

[9] 黄淑贤. 多学科协作护理对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时间及转运不良事件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20):155-157.

[10] 马莉,王志稳,葛宝兰,等. 急诊科危重病人院内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及风险因素分析[J]. 护理研究,2019,33(21):3676-3680.

[11] 马莉,王志稳,葛宝兰,等. 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前核查单的编制及应用[J]. 中国护理管理,2019,19(9):1388-1394.

[12] 刘叶. 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风险因素分析及预防[J]. 基层医学论坛,2021,25(23):3390-3392.

[13] 贾艳萍. 便携式呼吸机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中的积极效果[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1,27(12):154-155,159.

[14] 刘亚平,周艳. 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17):191-193.

[15] 李宏元. 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措施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6):203-204.

[16] 曾淑华. 护理安全管理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医药前沿,2020,10(4):166-167.

[17] 张玉蕊,陈欢欢. 规范院内护理转运流程在急诊科危重患者转运中的应用研究[J]. 黑龙江中医药,2020,49(5):308-309.

[18] 林美凤,赖梅月,刘先凤. 急诊科危重患者MEWS评分及院内安全转运和无缝对接模式探讨[J]. 中外医学研究,2020,18(17):163-165.

[19] 黄燕君. 改良早期預警评分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J]. 中国乡村医药,2020,27(22):65-66.

[20] 刘盎,孟倩倩,张洪磊,等. 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质量评价指标的构建[J]. 中华护理杂志,2021,56(3):336-341.

[21] 金婉婉,李博,梁敏,等. 急诊患者实施院内转运的风险及其影响因素[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2):2136-2140.

[22] 王哲涛. 急诊危重患者转运护理研究——评《急危重症患者预见性护理》[J]. 中国医学装备,2020,17(7):204-205.

[23] 李旭蓉,杨强,程林英,等. 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卫生统计,2019,36(6):928-929.

[24] 李亚,留静,李超男. 加强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护理管理探讨[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7):58-59.

[25] 林淑端,陈夏冰. 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风险评估及安全护理研究[J]. 黑龙江中医药,2021,50(3):322-323.

作者简介:姓名:吴红英,出生年月:1979.10,性别:女,民族:壮族,籍贯:天等县,学历:本科,职称:主管护师,科室:急诊科,,研究方向:急诊急救护理

猜你喜欢
危重患者急诊危险因素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急诊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护理措施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研究微创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ICU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危重患者皮肤压疮护理预防
无创通气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危重患者32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