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小说《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的自我救赎

2022-04-21 03:13裴春宝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2年4期
关键词:自我救赎追风筝的人阿米尔

摘要:《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成名作,小说描述了普通男孩阿米尔波折传奇的成长故事。小说展现了阿富汗移民群体遇到的种种问题,胡赛通过阿米尔展现这类群体的内心缺失与焦虑。文章以小说主人公阿米尔为中心,以自我救赎为主题,探讨了阿米尔自我救赎的原因与方式及其深层隐喻。同时简要分析了作者在小说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倾向和救赎意识。说明社会病态的改变需要民众的道义自觉、民族道义甚至是人性的反省和精神世界的净化和升华。

关键词:《追风筝的人》;阿米尔;自我救赎

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德勒·胡赛尼因创作《追风筝的人》而家喻户晓,作品以阿富汗为背景,作者凭借儿时的记忆,塑造了阿米尔与哈桑等人物,并以风筝为关键词,讲述了阿米尔从背叛到忐忑,继而出逃美国,又回国实现自我救赎的故事。小说一经出版便大获好评并跃居全美各大畅销书籍排行榜,2006年,因其产生的巨大影响力,胡赛尼获得联合国人道主义奖。

阿米尔自我而救赎的原因

他的童年与父亲、伙伴哈桑形成了紧张的三角关系。哈桑对阿米尔忠诚无比,后来还为他守护家园,甚至最终为此失去了生命。阿米尔有着对父亲的自卑感和对哈桑的愧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开启了自我救赎之路。阿米尔自我救赎的原因很复杂,一部分是因为对父爱的困惑,正是因为父亲对哈桑的欲爱不能的表现引发了阿米尔对哈桑的嫉妒。而这嫉妒又正是阿米尔所犯所有错误的根本原因。对于阿米尔自我救赎的原因,学者们有多种看法,有人认为是“一种焦虑与希冀、痛苦与欣悦并存在主题体验”[1],也有人认为“身份认同是一种归属感,是个体对整个文化和社会体系的认同”[2]。阿米尔很难做到勇敢承认自己的错误,用欢颜麻痹自己,同时也欺骗别人。所以无论是父亲去世时还是婚后不育时,阿米尔都将其视为对自己的惩罚。直到接通从巴基斯坦打来的电话,才让事情有所转变。拉辛汉告诉阿米尔,“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于是阿米尔踏上了自我救赎的路。

小说看似是阿米尔家族的恩怨纠葛,但实际上背后投射出的却是作者对社会秩序的反思与疑惑,因此对社会秩序的困惑也是阿米尔走上自我救赎之路的重要原因。阶级的差异导致阿米尔与哈桑是两个世界的人,阿米尔代表了阿富汗上流阶级,而哈桑不能接受教育,只能唯唯诺诺给阿米尔做仆人。他们有着诸多的共同经历,无话不谈,但这却永远无法打破他们之间主仆关系的现实,对这一点两人心里都很清楚。因此通过小说我们能看到阿富汗各个阶层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二十多年后,阿米尔从美国回到阿富汗寻找索拉博时,他发现民族矛盾在这个战火中重建的国家依然存在。这样以来我们就挨不难理解,为什么阿米尔对社会秩序如此困惑,并因此而踏上自我救赎之路。

二、阿米尔自我救赎的方式

阿米尔是含着金汤匙降生的,长期受到众人呵护,但他在成长中变得自私、懦弱,因为渴望父亲的关注,同时也怕身体受到伤害,他开始隐瞒、说谎,走上有罪之路。此后噩梦一直伴随他,随着年纪与阅历的增加,他意识到自己必须自我救赎,想要不再逃避开始直面问题,在拉辛汗的帮助下,他飞回阿富汗寻找哈桑,继而又寻找哈桑的儿子索拉博,并正式踏上那条“再次成为好人的路”。自此,阿米尔终于再次回到喀布尔,脱离了罪的循环,找到了善的初心。而想要使索拉博获救,阿米尔就必须打败阿塞夫。小时候,阿塞夫拿着不锈钢圈套,宁无数孩子畏惧,可哈桑却不怕它。在阿塞夫一次次重拳之下,“自1975年冬季以来,我第一次感到心安理得”[3],阿米尔放声大笑,这笑象征着他已经找回了自我,这与阿塞夫的对抗让阿米尔心病得到了治愈,这是他自我救赎所必须经历的。历经坎坷,他战胜了自己懦弱、自卑的性格,为自己也为爸爸挺身而出,终于将索拉博带回了美国。阿米尔历经自我追寻,实现了自我救赎,完成了精神的成长。这说明阿米尔只有通过努力,克服怯懦、直面问题,才能找到真实的自我,才能从一个一直企图逃避的懦夫变成勇于承担责任的勇士。此后,阿米尔意识到了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义务,也勇敢的扛起了肩上的担子。

三、自我救赎的隐喻

《追风筝的人》中,作者使用了大量的隐喻,多次出现的隐喻形成了层层嵌套的环节。胡赛尼运用或隐蔽或明显的手法将故事情节步步推进。阿米尔婚后详尽办法却依然不能怀孕,被诊断为“原因不明性不孕症”,无子的结局具有深刻的隐喻,阿米尔的嫉妒让哈桑失去了生命,当他因为自我救赎去寻找哈桑的儿子并收他做养子,轮回到此而止,阿米尔不仅完成了自我救赎,他们的家族也以为内索拉博被救而延续了下来。哈桑为了维护阿米尔被阿塞夫强暴,鲜血流在雪地上,象征着他为阿米尔献出了自己的一切,也暗示了后来阿米尔背叛哈桑的深重罪过。“风筝”是小说的主要象征物,以它作为牵引,将阿米尔、哈桑、索拉博等人物关系交织在一起,风筝在阿富汗是成功与名誉的象征,风筝总是在空中飘忽不定,而人们却在追逐它,因此它也成了回忆的象征,成为了个人成长经历的象征,以至于后来阿米尔遠居美国,时隔二十多年又一次放飞风正时,感到“当风筝又一次翱翔在蓝天上的时候,一切阴霾都烟消云散”。小说通过无子的结局、血的仪式、漂在天空的风筝等意象来完成阿米尔的自我救赎。此种隐喻让小说的内涵更加深化,也使阿米尔对自我救赎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小说中的隐喻以阿米尔为中心,但基本涵盖了小说中所有人,比如他的伙伴兼仆人哈桑的儿子以及敌人阿塞夫。正是这些隐喻吸引了读者的关注,提升了小说结构的完整性和情节的丰富性,使得这部小说历久弥新,充满魅力,由小说改编的电影也成为了不朽的经典。

文章以《追风筝的人》主人公阿米尔的自我救赎为主题,从救赎的原因、方式及其深层隐喻三方面自我救赎做了解读,实际上阿米尔的自我救赎从深层次来讲,是作者对阿富汗乃至全球和平问题的思考,这也促使我们更全面、深刻的去认识这部不朽的经典。

参考文献:

[1]李争,张秀丽.身份认同的焦虑与找寻——读《追风筝的人》[J].学术界,2013(2).

[2]陶家俊.身份认同论[J].外国文学, 2004(2).

[3]卡德勒·胡赛尼, 李继宏译. 《追风筝的人》[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67-68.

作者简介:裴春宝,女,武警警官学院基础部讲师,文学硕士。

猜你喜欢
自我救赎追风筝的人阿米尔
为你,千千万万遍
不一样的风筝
罪与赎
《追风筝的人》:一本畅销书的十年
《追风筝的人》的心灵疗治与救赎反思
“摸金”中的自我救赎
寻爱之路,自我救赎
评《追风筝的人》中哈桑的悲剧人生
电影镜头中寂然独立的女性身影探究
论《追风筝的人》中的友情与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