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乡村公共空间生态治理研究

2022-04-21 21:47黄成贤宋美贞王冰涵
国际商业技术 2022年4期
关键词:绿化村民生态

黄成贤 宋美贞 王冰涵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国内美好乡村生态环境规划发展历程以及江苏宝堰村的生态现状调研分析,分析宝堰村发展现状以及其在生态环境,包含绿化以及河道等方面的需求。通过对村庄绿化、河道治理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综合考虑乡村生态公共空间治理需求,明确治理目标,提出生态空间发展建设蓝图指引,结合村民实际需求规划发展。由此在美丽乡村规划背景下,坚持从村民的利益出发,总结实际的问题,为宝堰村的生态公共空间治理提供参考,同时为周边村落乃至其他各地的村庄生态治理提供示范作用。

关键字:美好乡村建设;公共空间;治理与维护;生态

1.全国村庄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城镇化进程不断发展,但同时乡村生态问题也接踵而来。我国作为农业大国,生态坏境在农业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生产的可持续性以及乡村城镇化发展的速度,由于发展过程中乱排乱放、乱砍乱伐,错误的生产方式以及缺乏生态保护的意识,农村目前的生态环境每况日下,污染形势严峻。因此,改善人居环境,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加快乡村生态坏境的治理迫在眉睫。

2.宝堰村现状分析

2.1区位分析

宝堰村,位于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处于镇江市南郊,是宝堰镇集镇所在地,总面积达到1861亩,分为万鸡山、上桥、堰东、戴巷四个自然村。其北与南宫村相邻,东与团结村相望,南与前隍村为伴,西与句城镇南塘庄村接壤。宝堰村距镇江市丹徒区政府35公里,距镇江市丹徒区最南部的荣炳盐资源区仅7公里,是丹徒区、丹阳市、金坛市和句容市的交汇点。

2.2自然环境

宝堰村周边自然生态环境优良,且临近区域分布着国家级生态保护景点。其属于北亚热带南部气候区,季风性特征较明显,温暖湿润,四季分明,热量充裕,雨水丰沛,光照充足且具有较长无霜期。年均温度为15.6℃,年均降雨量1088.3mm,年均无霜期可达220天。

宝堰村的植被种类丰富,以落叶阔叶树种为主。从生态学角度来看,其主导功能是水源涵养,由于宝堰村植被退化、生态环境破坏,导致部分地区水土流失、轻度易旱以及轻度土壤盐渍化。宝堰村长期存在着农田侵占、土壤肥力下降、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等问题,同时,村中缺乏专门的绿化管理督察小组,也没有相对的林业局技术人员的指导教学,从而导致监察疏松,种植不科学,没有根据当地独特的气候和土地发展有利于气候生长的植物,导致植物存活率不高,土地分配不均,闲置无树的情况数见不鲜,天然林的保护也不够到位,无人管理。

2.3河道治理

宝堰村居民日常生活行为的不规范也对环境造成了极大地破坏,污水随意排放、垃圾随意堆放、农药喷灌、烽烧秸秆等,这些行为都对自然生态造成极大地隐患。就从河道治理方面来看,宝堰村属于大运河流域,周围分布有多条水系,但是部分河流都是死水,无法流通,在夏季会有强烈的异味存在,河内多有绿藻,水葫芦等水生繁衍力较强植物,塑料瓶等塑料垃圾也会出现,村民偶尔也会向河内导入污水,也没有人定期清理,长此以往,不仅产生空气和环境污染,而且对于村庄整体美化造成严重影响。

3.宝堰村公共空间发展需求

3.1绿化环境保护建设提升的诉求

宝堰村植物种植不科学,没有根据当地独特的气候和土地发展有利于气候生长的植物,导致植物存活率不高,土地分配不均,闲置无树的情况数见不鲜。同时村庄绿化单一且没有特色,只有少数的道路种植了单一的行道树,其余的多数植物都以食用性植物为主,主要由村民自种自用,种植没有规划。基本没有专业人员对行道树等植物进行定期的修剪和维护,村民缺乏专业的种植知识,鲜有人养护,形状各异,苗木的质量不高,没有专人定期勘测,导致一些苗木有病虫现象,且有扩大的趋势,对村里的环境美化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有关单位和村民对土地和环境保护不够完善,造成大量土地闲置的同时,还让一些家用垃圾和“白色”垃圾未能及时进入垃圾中转站,而是被村民随意扔至田间或路边,造成一些土地贫瘠、污染,树木存活率降低以及对树木的外观健康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公共空间绿化治理需要成立专门的绿化管理的督察小组,完善监督机制;选取具备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教学,合理专业的进行乡村的绿化环境治理,定期检查植物的种植情况,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强化村民对村庄绿化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护林造林的意识以及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将村庄绿化和庭院绿化相结合,鼓励并且规范村民进行庭院种植,将庭院绿化列入村庄绿化的范围内进行统一标准,按照农村传统种植一些乡土树木,把绿化和增收有机结合起来。

3.2河道治理提升的诉求

乡村河流多有水闸,将小型河水与大河分开,使小河无法流通成为死水。宝堰村河流部分为死水,在夏季会有强烈的异味存在,河内多有绿藻,水葫芦等水生繁衍力较强植物,塑料瓶等塑料垃圾常会出现,村民偶尔也会向河内导入污水,河道没有人定期清理,长此以往,产生空气和环境污染,对于村庄整体美化造成严重影响。河道治理急需进行专人治理,成立专业小组,完善治理机制,管理水闸开闭;在河边种植树木用以隔绝异味,将绿化与河道治理相结合;强化居民对于河道水流的保护意识,规范垃圾处理。

4.堰村发展规划蓝图

4.1生态转型

宝堰村定位为生态型传统发展村落,统筹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为一体。加强对村庄的环境治理和管理,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提升水质、土壤、空气质量,提高人居环境的舒适度,改善村容村貌,打造绿水青山的美丽乡村。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打造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全新特色乡村。

4.2提升公共服务

宝堰村发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打造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全新特色乡村,提升宝堰居民居住热情与幸福感。提升公共服务,完善社會服务建设。以完善乡村文化、卫生、教育设施为主,在深刻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的基础之上突出乡村特色,挖掘文化,文化唤醒流于血脉之中的深层记忆,提升人民居住的自信与自豪感,人民居住的幸福度自然有所提升。引进先进的设备,完善服务设施与社会制度,加强社区自我管理,提升乡村卫生服务水平,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发展差距。普及文化教育知识,采用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居民系统、完整地进行科学教育以及知识宣传。

4.3完善基础设施

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否完善是农村在进行城市化进程中重要的参考标准之一。由于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相较于城市而言具有诸多问题,例如说公共设施缺失,或年久失修,或使用不够便捷等。本研究对于宝堰村的规划将基础设施的建设摆在重要位置,除了以上重点指出的生态建设,还有交通设施建设、水利设施建、能源与资源设施建设与文卫教建设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便民的,有利于大众的,是乡村居住的人民喜闻乐见的,同时也是乡村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必要要求。

5.结语

在现在美好乡村建设政策实施的大环境下,农村的公共空间环境治理日益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乡村公共空间的生态环境建设与维护,现在也成为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本次研究,希望对乡村生态公共空间治理做出以下指引:加强环境治理规划,重视绿化以及河道治理;提高村民的规划保护意识,加强乡村环境保护力度,建设乡风文明;以问题为导向,针对现有问题实事求是提出针对性对策,及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为了提高国家整体发展水平,国家的视线不再一直聚焦于城市,乡村空间也受到重视。城乡发展一体化成为建设的主流。国家开始重视对乡村生态公共空间的治理的研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乡村环境治理发展,笔者进行本次研究的意图,也是为美丽乡村建设事业贡献微薄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韦晓娟,施林坡,严玲.乡村振兴视域下的美丽乡村公共空间设计[J].工业建筑,2021,51(10):244.

[2]王嘉伟.乡村公共空间典型设计案例分析[J].中国果树,2021(09):126.

[3]刘佳雨,陈思楠,邢晓娟.基于儿童友好城市理念的通学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以咸阳市杨凌区为例[J].绿色科技,2021,23(15):192-196.DOI:10.16663/j.cnki.lskj.2021.15.056.

[4]龔亚峤. 基于人文情怀的乡村公共空间设计[D].苏州大学,2019.DOI:10.27351/d.cnki.gszhu.2019.000381.

作者简介:

黄成贤(2000-),女,汉族,泰州人,江苏大学本科在读,环境设计方向。

基金项目:

本文系江苏大学第19批大学生科研课题立项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9C564。

猜你喜欢
绿化村民生态
西瓜种植让村民过上“甜蜜”日子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我爱绿化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盱眙生态藕
小猴栽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