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煜华 胡晓慧
摘要:作为封建统治者维护皇权、巩固统治的工具,儒释道三教对古时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具有重要影响。自唐代以来,西津渡渡口建立,承担通商行旅的职责。面对渡口的风起浪涌,以“平安和谐”为内核的宗教文化成为人们的精神寄托。因此研究津渡宗教文化,了解当时民众的信仰状况,对把握西津渡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儒释道;津渡文化;历史文化内涵
首先,国内现有的各类对西津渡文化进行考察研究的著作中,其关注点大多集中于西津渡的发展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传承开发等内容,研究视角相对较为宏大,如刘博敏、夏丝飔先生《可持续语境下的历史地区保护方式的思变——以镇江市西津渡为例》一文,从保护对象评价、保护机制及历史价值等方面研究西津渡的街区保护;刘建国先生《西津渡历史文脉及文化价值探析》一文,从历史事件、渡口建设及官设机构等方面探析津渡文化。目前国内的研究成果虽然也有关于津渡儒释道文化的文献,如周小儒先生《浅谈西津渡佛塔的特色及文化内涵》,但其主要研究佛塔建筑的构造,并没有具体阐释津渡佛教文化的内涵。
西津渡作为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的“文脉”所在,文化基础深厚,衍生出多种文化现象,如“救生会”慈善文化以及宗教文化。在古代渡江遇险频繁的情况下,人们祈望平安和谐,由此以铁柱宫、天妃庙、观音洞、昭关石塔为载体的宗教文化得到人们信奉。因此研究津渡宗教文化,以具体宗教艺术反映明清时期西津渡宗教信仰状况,是对中国儒释道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补充。
其次,国内外已有这方面的研究文献,如发表在中国宗教期刊上的《明代山西寺观壁画——儒释道融合的艺术呈现》和《儒释道合祀庙宇与中国宗教文化传统》,分别从宗教艺术的角度呈现民众宗教信仰状况。再如韩国学者Shin.Hyun Seung在《明末浙江禅文化的盛况与儒教的应对—以静坐为中心-》一文中也对中国宗教在民间的表现进行了研究,反映了在佛教渐盛的情况下儒学的适应与应对。这些资料为津渡儒释道文化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意义。
最后,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思想和宗教文化的重要支柱,三者之间的交流融合基本贯穿中国思想史,对中国社会具有深远的影响。但长期以来,海内外学者对思想义理层面的“儒释道融合”更为关注,对其在民间信仰实践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但以儒释道为主体的中国宗教文化传统的“兼容并包”的特质,在基层民众的祠祀实践中表现突出,因此加强对儒释道在民间信仰实践方面的研究有其必要性。
一、唐代以来的儒释道发展概况
儒、释、道三教并存互补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基本格局。北周武帝时期,首次产生“三教讲论”的说法;唐代出现唐初重道、武后重佛、中唐儒佛对抗、晚唐排佛重道的此起彼伏的社会思潮,三教不断冲突融合,相互借鉴,至中晚唐时初步形成三教鼎立的格局;宋代理学思潮兴起,儒士多援佛入理,儒佛二教相互交融,联系更加紧密。
明代由于统治者独特的生活背景以及特殊的政治社会环境,儒释道的融合至晚明已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潮,而由此带来的“佛道世俗化”与“儒学通俗化”对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了重要影响。
明太祖朱元璋早年出于生存需要入寺为僧,僧人的生活经历使他对佛教的思想义理有更为深刻的了解。同时,道士刘伯温、周癫等人在夺取政权时期为他出谋划策,做出巨大贡献。登基后,帝王成为儒家思想的代言人,朱元璋为巩固统治,利用道教神力,宣扬天授皇权,并提出“三教并用”的思想主张,即“于斯三教,除仲尼之道,祖尧舜,率三王,删诗制典,万世永赖。其佛仙之幽灵,暗助王纲,益世无穷。”由此可见朱元璋一生深受三教影响,对“三教并用”十分推崇。
受统治者意志影响,以宋濂为代表的士人深受佛道二教影响,并以同佛、道人士交往为荣。明代罗钦顺评宋濂“一生受用,无非禅学而已”足见当时朝堂对佛道二教的重视程度。此外,明朝初期统治者奉行极端皇权,大兴文字狱,陈献章、庄昶等山林派代表人物吸收道家无为的思想理念,将儒、道思想兼收并蓄,一定程度上为明中叶王阳明心学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明初三教融合的风气在士人中已渐趋成熟。
至明中期,王阳明心学思想的不断壮大发展推动了三教融合的进程,佛道二教不再是流于表面的维护封建皇权的工具。王阳明通过将佛、道的思想义理同儒家思想融合创制心学,使儒学融合佛道的哲理色彩,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等思想主张。清代学者张履祥认为“‘三教合一’之说莫盛于阳明之门,察其立言之意,盖欲使墨尽归于儒”。
同时,随着明代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商品经济的初步发展,人们对自身世俗欲望的关注更加强烈,以李贽、公安三袁等为代表的士人更加关注个性情感的抒发,李贽提出“三教归儒”的主张,袁宏道则认为“一切人皆具三教”,由此可見,三教合一在士人中已获得很大的认同。
至晚明,林兆恩创立的“三一教”通过融合儒释道思想,将三教合一向民间传播,使三教融合在民间获得极大的认同感。顾大韶认为“三一教”“以儒为表,以道为里,以释为归,故称三教也。”“三一教”的创立标志着三教融合由一股思潮向民间宗教的方向演化,由此“三教合一”成为广受民众认同的普遍观念。
二、儒释道精神在津渡文化中的体现
津渡文化,即指自唐代西津渡渡口建立以来,于西津渡地区航行人们对平安慈航的渴求及所做的行为。镇江作为一个兼收并蓄、多元并包的城市,在其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多方思想与文明的影响,形成了集儒、释、道三教于一体的建筑布局形式。
(一)佛教建筑:昭关石塔
昭关石塔居于西津渡古街的制高点和正中央,是我国年代最久,唯一现存的过街石塔。它通体呈灰白色,由下部的云台和上部石塔构成,通高约8.635米,分为塔座、塔身、塔颈、塔额、塔顶五部分,全部用青石分段雕刻而成。在建筑学领域,昭关石塔的形制被称为“覆钵式”,是藏传佛教喇嘛塔典型的建筑式样。同时,石柱塔身均有各种雕饰和刻文,如东面两石柱外侧刻有“当愿众生,受天人供”,两侧边款则有“法轮常转”“佛日增辉”等汉字及梵文,四个塔柱内侧刻有“南无大方佛华严经”。
据考证,昭关石塔的建成时间在元代,大约1311年。
公元1277年,来自中亚地区古城撒马尔罕的马薛里吉思,被元世祖忽必烈任命为镇江总管府的副达鲁花赤(当时镇江的最高行政长官)。作为一名虔诚的也里可温信徒,马薛里吉斯致力于修建也里可温十字寺,为此占用了金山寺位于云台山上的部分土地;公元1307年,元武宗海山皇帝转变前朝宗教政策,不再推崇也里可温教,转而尊儒重佛。由此金山寺应声长老向朝廷状告也里可温教徒侵占金山寺地产的行为,海山皇帝为调和矛盾,减轻民怨,下令拆毁云台山上的也里可温寺,并征召一名叫刘高的工匠帮助金山寺修建般若院等。
刘高参照元大都喇嘛塔的样式在西津渡打造了一座形制相似的白塔作为改建寺院的一部分,昭關石塔也融合了中原文化的影子和梵式建筑的风格,塔的横梁下沿刻有汉族云纹图案;塔身须弥座是喇嘛教繁复的折角形纹路;塔柱雕刻着汉传佛教经典的名字。
《佛祖历史通载》记载:“外邦进贡佛舍利放在过街石塔内,让来往的众人同享佛舍利的佛缘和福分。按照佛教的解释,塔就是佛,所以从塔下券门经过就是礼佛。”元代西津渡已成为南来北往、商旅运输的重要港口,面对波涛汹涌的长江,来往人们对平安和谐的祈求强烈,昭关石塔位于古街高处,蕴含着人们对平安的祈求以及佛教信仰。
(二)儒家思想:“三官一民”的救生会组织
位于镇江的救生会组织是世界上最早的专业人命救助机构。西津渡作为南北运输通行的重要交通枢纽,江运情况变化无常。唐天宝十年(751),数十艘舟船沉没;宋绍兴元年(1113),一艘渡船遇到风涛,45名渡客无一生还;明万历年间,千艘漕船和民船被摧毁。由此出现了以渡江救人为己任,关注民生安全的救生会组织。该组织前后分别由官府和民间操办,主要管理人员为官府行政人员及当地乡绅。
明末以前,救生会由官府负责,南宋蔡洸、元代段廷珪、明代周忱为救生事业作出贡献,但官渡主要负责南来北往人员及其货物的渡江运输,兼及救生;明末战乱频繁,官办救生难以维持,兴化绅士李长科主持修建救生红船10只,奖励救生者,其创建的玉山避风馆由明及清,未曾中断;清康熙四十一年,蒋元鼐等十五人集资在西津渡创办了京口救生会,此后,蒋氏家族连续七代共160多年致力于救生事业,自筹捐款,专门打捞沉船和江上救生,属于慈善机构。
救生会的创办,体现了传统儒家知识分子对民生的关注,是儒家人文思想影响下的产物,对当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三)道教遗存:铁柱宫、紫阳洞等建筑群
铁柱宫于明代修建,清康熙年间重修,是净明道的宫观。净明道于宋元兴起,是一个兼容性极强的教派,它融合儒道思想,以忠孝神仙、强调世俗伦理为主要特色,以忠孝济度为主要精神,全称“净明忠孝道”。
街区内的观音洞、紫阳洞分属佛、道,以铁柱宫为轴紧密相靠,这样的宗教文化布局十分可贵。清朝李葂《再过铁柱宫》亦言“金山江上寺,铁瓮海边城。僧老曾留榻,尤能道姓名。”最后两句诗即可证明铁柱宫僧道兼容的问题。
由此可见,镇江西津渡对宗教极强的包容性以及各种宗教思想杂糅于此,共同承担当地人“同登觉路”,“共度慈航”的心理愿景。
三、儒释道精神融于津渡人民心中的原因及其对当地人生活的影响
儒释道思想在封建社会不同时期,受统治者思想意志的影响,其地位此起彼伏、相互融合发展,对古代人们的心理观念及生活方式产生了重要作用。
古时西津渡服务于军事政治、商旅客货,是重要的交通咽喉和军事要地,但渡口泛滥,风起浪涌,危害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大家对平安的祈求十分强烈。以平安和谐为核心的儒释道精神便成为大家的心灵寄托与宗教信仰,由此儒释道在当时得以发展且为人尊崇。
当今铁柱宫、昭关石塔等建筑已经成为当地人祈求圆满、婚姻幸福、前程似锦等的重要物质寄托,古时人们对平安和谐的祈求也在津渡人民心中留下了共同的记忆,有利于强化当地的历史记忆和地域认同,扩大当地的文化影响力;
其次,随着“经济民俗”热和文旅融合的发展,大量游客走进西津渡,了解津渡文化与历史,这不仅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还使当地的文化信仰不断传播,从而增强当地人的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对地域文化的认同。
综上所述,儒释道精神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对西津渡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深刻影响着当地人民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活动。了解西津渡的历史,对了解我国历史上各个时期官方对待宗教的态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重视明代儒释道精神的发展状况,对把握西津渡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宝良:《明代儒佛道的合流及其世俗化》,浙江学刊,2002年第2期.
[2]寇磊:《明代“三教合流”思潮的发展与演变——以儒道僧的交游活动为视角》,老子学刊,第十四辑.
[3](明)张履祥:《杨园先生全集》卷二十八《愿学记》,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764页.
[4]滕建锋:《西津古渡》,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26页.
作者简介:
刘煜华(2001-),女,汉族,山西临汾人,江苏大学本科在读,民间文学方向。
基金项目:
江苏大学2021年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110299654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