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远亮 刘荣荣 霍成龙 石懿斌 刘鑫浩
摘要:美育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是一种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一种教育过程。但是高校美育现今应当融入地方民族特色,以发展中华民族文化为主。近年来,农民画在各类民族画种之中脱颖而出,它不仅展示了我国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也进而弘扬了农民画文化。因此,农民画融入高校美育是对人文科学教育的一大重要突破。农民画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当代大学生多积累、多探索,深入农村多学习,着重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对于农民画的思想意识,从新农村中发掘这种艺术宝藏,从高校入手,传承农民画的艺术种子。
关键词:农民画;美育;文化
在当今时代飞速发展的过程中,高校美育逐渐登上了新时代教育的大舞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新时代对人才发展的要求,而美誉承担着文化传承、润物无声的审美陶冶和促进德、智、体、劳协同发展的润滑剂。所谓美育就是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一种教育过程。随着非遗的火热与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高校美育应当依据地方文化特点,融入地域优秀民族文化,使大学生在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完善。
近年来,高校都在挖掘传统美术和传统手工艺,而最具民族文化地域本色的农民画却没有系统的在美育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农民画不仅展示了我国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也展示了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生活习俗和文化特点。因此,将农民画融入高校美育教育中是对地方文化的弘扬和美育教育的有效推动。
当前农民画在大学生层面的主要现状:
1.目前,当代大学生对农民画的认知普遍较为模糊,很多大学生甚至不清楚不明确农民画为何物,更没有接触过所谓的农民画,这种现状表明农民画在高校美育教育中是相对缺位的,没有发挥农民画通俗易懂易学易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功能,更别说了解农民画中的精神寄托和地域文化特点。如果不提高和增强大学生对农民画的认知程度,那么最接地气最具乡土气息的农民画将无法更好发展下去。
2.由于高校专业较多,涉及领域较广泛,部分大学生不具备审美能力或对美术方面不感兴趣,加大了农民画融入美育的难度。事实上农民画的色彩纯度较高、造型朴素天真、技法多色块平铺,相较于油画和水彩较易掌握。如果将农民画融入高校美育教育教学实践,相信会有很多学生愿意学习,这样不仅促进了农民画的发展也起到了对美的陶冶和教育。
3.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高度开放的市场,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已经从物质追求上升到精神追求,人们意识到精神消费的重要性。目前这种消费现状将高校美育教育推上了时代潮流,各种艺术品手工艺品得到了 人们的认可和喜爱,农民画也包括其中。相较于手工艺的工艺复杂和技术性,农民画本身的特点使其适合没有基础的同学学习,并通过自己的理解能够完整的表现出来,这种特征融入高校美育教育教学之中,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美育作用和效果。农民画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不在青年学生中生根发芽,将不利于其有效传承和创新发展。
高校对于农民画接受程度的问题:
1.不同地域的高校美育教育发展不平衡。据了解,大多数高校不够重视美育教育教学,有些美育教育教学才刚刚起步,对美育教育教学的资源开发不足。高校中除了专门研究农民画方向的教师外,大部分教师和高校对农民画的研究相对缺乏,加大了农民画资源转化成美育资源的难度。在大部分院校教育中,美育没有达到智育、德育、体育那样的重视程度,导致了高校中美育教育教学专业教师的缺乏,加之教材少之又少,也没有相关经费的大力支持,使高校很难短时间挖掘地域农民画资源并转化为美育教育教学的案例等。
2.高校开设关于农民画课程凤毛麟角,如今高校不注重关于美育方面的课程开设,导致了大多数学生不能更广泛深入的了解农民画资源,对于农民画的理解停留在表面。高校应收集各类民族特色画种编入教材,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的审美特点转化为美育教材或者案例,以促进大学生的美育教育,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作为新时代从事美育教育和学习的人来说,应把握好文化发展机遇,传承好民族非遗,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其中侗族就有独特的农民画,简称侗画,地方高校应立足地区资源整合农民画美育教育教学资源。
1.广西侗族农民画历史悠久,种类丰富,有独具一格的地方特色,是地方高校开设美育教育课程的优秀资源。为了更好的传承发扬侗族农民画,当代大学生可以依托各种渠道,比如农民画文创产品的创作、农民画的基本绘画方法学习、走进农家生活实际探索、将农民画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等。只有创建好了我们独特的民族品牌,才能更好的融入社会,推动高校美育潮流。
2.一个好的美育文化品牌,离不开专业团队的指导,随着近年来我国对美育方面的重视程度稍有提高,各高校的美育方面的老师也具有较强的专业素养。但还需大力发展农民画工程教育,让高校老师首先成为农民画的学习者、传授者。
遵循时代发展规律,创新发展农民画文化:
1.目前,中国对于传统民族画种的发展进行了各方面大力扶持,从各方面来说,农民画技术也是日渐成熟。由于我国脱贫攻坚战略的实施,新农村、新文化、新思想即将面临新机遇与新挑战。那么,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抓住机会,进行农民画大创新,深入了解当代新农村发展道路,以新时代新农村为背景,谱写乡村美丽新画卷。高校应引导和鼓励大学生以“农民画”为主题创新创业活动和社会实践,形成一种高校美育与美丽乡村文化结合发展的新形势。
2.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文化富民成为一种有效手段,也是乡村发展的根基,农民画不仅能够有效弘扬民族文化,也能够增强文化自信,更改能够使当代大学生感受美、创造美。高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将农民画画融入到美育教育中,为高校美育课程发展提供实践基础,形成一定的案例基础,同时高校的美育教育课程对农民画的发展能起到推动的作用。
农民画价值的提高加快了融入高校美育的步伐:
1.中国农民画已经有了千年历史,农民画也从之前农民表达情感的画作变成了市场需求的商品画,也从一种群居文化改变成了个体创作文化。以此看来,农民画价值不断提高,在社会层面、教育层面、文化层面都有利于农民画融入高校美育。这种教育性的重视,对民间艺术的开发指明了发展方向,使得农民画从民间艺术之中脱颖而出,也即将成为新时代民族文化的新形态。纵观以上价值,农民画融入高校美育不仅弘扬了民间的传统文化,也将提升大学生对于民族作品的审美价值和认知面貌。
2.中国农民画在当代大学生中也有一定的精神性价值,农民画的历史较长,给了我们大学生一种精神性的追求,这种追求能够让我们在学习农民画创作中提升视野,加强我们对艺术语言的理解。农民画进高校是一种精神传承,表达了我国农民的生活情趣和理想追求。农民画是符合当今时代的文化符合,这是不可比拟的文化宝藏。
农民画产业的兴起逼迫高校美育进行产业化思考:
1.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已经开始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建设。我国共产党也提出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的精神,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把发展文化产业列入了战略目标。在国家政策的强力支持下,全国各地掀起了发展文化產业的浪潮,这也大幅度提升了农民画的价值和商品地位。
2.农民画产业化是新时代大趋势下的必然发展方向,它将农民画产业推上浪潮,也在市场上得到了很大的反响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农民画在市场上的价值也宣告了这种文化的转型成功。但是还需要农民画融入高校进行大力宣传,促进这种文化实现自己的价值。才能最大化实现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双赢。
结论
农民画要想融入高校美育,需要各高校创造有利条件引导高校美育教师关注农民画资源,并通过专题研究创新农民画题材和表现形式,使其成为当代大学生喜欢的美育课程。作为当代大学生需要多关注农民生活、关注身边的市区,通过调研实践、探索,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对于农民画的喜爱和兴趣,从农村中发掘民族文化艺术宝藏,从高校入手,传承农民画的艺术种子。相信在高校、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下,农民画融入高校美育教育,走进生活之中是发展的趋势,也对高校人文社科类课程实现大突破。
通讯作者:
丁远亮(1986-),男,汉族,安徽阜阳人,硕士研究生,讲师,传统工艺传承与创新方向。
基金项目:
2021 年广西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广西侗族农民画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项目编号:202110606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