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诚翰
现阶段,数字技术呈现出较快的发展趋势,此项技术的成熟使得普惠金融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对数字普惠金融予以大力发展能够保证金融弱势群体在金融服务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个问题可以有效缓解。然而从数字普惠金融的应用现状来看,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本文主要针对这些问题展开深入探析,以期寻找到可行的应对之策。
目前,我国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视程度较高,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为中小企业铺就良好的发展之路,然而从其发展现状来看,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受到的约束较大,这就导致自身发展受限。国内不少的专家、学者对此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认为普惠金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其可以保证小微企业在资金方面的需求真正得到满足。从研究结果来看,普惠金融的发展速度雖然较快,但是行动落后于理念,导致此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普惠金融需要投入较高的成本,效率相对低下,而且服务平衡有待提升。在数字技术出现后,这些问题的解决更为简单,对大数据技术加以应用就可完成信用风险评估工作,成本投入大幅降低,风险控制效果也更为理想,而这就为普惠金融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随着普惠金融发展速度持续加快,数字普惠金融成为了主要的发展方向,相关人员必须要对此展开深入探究,了解其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能够起到的实际作用。
一、数字普惠金融概述
(一)普惠金融
我们国家对普惠金融的重视程度较高,2013年将其作为国策提出。对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所要达成的目标就是确保相关人员能够真正享受到和自身需求相适应的金融服务,覆盖范围要进一步扩大,保证中小微企业、中低收入人群在金融服务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以期使得生产、生活明显改善,并能够实现快速、稳健的发展。
(二)数字普惠金融
1.数字普惠金融的内涵。互联网技术呈现出较快的发展趋势,这就为万物互联奠定坚实的基础,而数字普惠金融就是在此背景下诞生的,简单来说就是对数字技术加以充分利用,使得金融能够真正呈现出普惠性,保证金融弱势群体在金融产品、金融服务等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
2.为了使普惠金融水平能够有大幅提升,要对数字技术加以充分利用,尤其是要寻找到合适的应用途径。具体来说,首先是对金融产品、运营模式进行创新,金融服务的范围适当拓展,并保证服务效率大幅提升。在现阶段,电子银行、第三方支付、小额信贷已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这就使得金融服务更为便捷,相关人员在平台上就能够完成业务接洽,这样就可保证资金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即使身处偏远地区,只要拥有移动设备就可以享受到转账、支付等金融服务,便捷性大幅提升。其次是要对服务范围予以扩大,将服务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保证金融服务呈现出可得性。将互联网技术予以充分利用可以使得金融服务出现明显的改变,尤其是可以完全打破时间、空间带来的限制,这样一来,就可保证服务范围有大幅拓展,而且不需要增加场地、人员等方面的投入,尤其是偏远地区享受到的金融服务质量会有明显提高。数字普惠金融的出现可对金融服务的成本投入进行压缩,且能够保证金融供给大幅增加,这样一来,相关企业、人群在金融服务方面的实际需求就可得到满足。
(三)国际普惠金融发展经验
各国的制度不同,经济、科技等水平也有差异,因而金融结构必然有所不同,提供的金融服务也就不可能相同。从我国的现状来看,为了使得普惠金融能够保持稳健发展,应该要对国外一些国家现有的成功经验予以借鉴,并针对其进行适当创新。在发展中国家,普惠金融出现的时间并不长,现行体系还在不断完善,中小微企业、居民除了能够获得基础性金融服务,对数字普惠金融模式是更为期待的。当然,不少国家在数字普惠金融方面积累起丰富的经验,有些成功案例时值得借鉴,具体来说,例如,一是孟加拉国在对数字普惠金融予以推广时,将贷款对象予以确定,也就是此类贷款的服务对象为穷人,属于不需要提供担保抵押的人群。金融服务涵盖的区域只限于贫困乡村,选择的商业模式则为会员制。由于贷款金额不大,而且个人信用审查较为严格,这就使得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大幅降低,并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是墨西哥的发展模式是该国在展开金融改革时对相关的法规条例进行了细化,并提出相关措施保证数字普惠金融服务能切实提高质量,消费者享有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护,效果是较为理想的。
从发达国家的状况来看,普惠金融已经推行一段时间,金融体系也相对完善,因而其能够提供水平更高的金融服务。数字普惠金融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小微企业、个体经营户,虽然这些国家的整体经济水平较高,而小微企业融资难依然存在,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途径就是税费减免、政府补贴以及担保贷款等[1]。比如,美国已经建成专业组织来提供贷款服务,保证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得到满足;韩国的金融机构则建立起创新创业基金会,由其来为中小企业服务;德国的金融服务模式是较为完善的,可以依据中小企业所处发展阶段来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融资服务,这样可以保证问题顺利解决;日本将株式会社、金融公库结合起来,前者的功能是为投资方提供咨询等服务,并完成规划工作,后者则负责提供贷款服务,如此可以使得中小企业获得的帮扶更为全面,自身的成长也会更加稳健。发达国家对数字普惠金融的重视程度较高,而且多是通过专职管理服务部门来负责此项工作,分工细致,服务也更加专业,尤其是构建起了行之有效的服务机制,这对中小企业发展可以起到促进作用。
二、数字普惠金融创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优势
我国在推进普惠金融时从国情出发,并将其它国家的成熟经验加以借鉴。当下的主要发展方向就是数字普惠金融,原先的小额信贷指向的就是信贷业务,而数字普惠金融则能够提供更为多元的服务,而且呈现出明显的包容性,和传统模式进行比较可知,其具有的优势明显,具体如下:
(一)融资渠道变宽
众所周知,中小企业的规模不大,抵御风险能力较为薄弱,因而融资难度较大,国有银行为其提供贷款的概率不高。从传统金融机构的角度来说,信贷风险、坏账风险会造成明显影响,如果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话,坏账准备的计提必然大幅增加,而这就会使得审核成本明显加大[2]。而审查成本一般会转化为利率,由中小企业来承担,这样就会使得贷款成本提高,对中小企业产生较大影响。对数字技术予以应用,可以使得服务成本有明显降低,网点、人工等产生的限制也可得到解决,这样一来就能确保有需求群体享受到适合的金融服务。另外,将第三方平台等加以充分利用,能够让民间资本得到充分利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可以切实缓解。这些平台还具备较强的信息搜索能力,这样就能够对借贷风险加以控制,交易成本也可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信息不对称问题也可得到有效解决。
(二)服务覆盖范围变广
在对数字普惠金融予以发展的过程中,科技水平的提高可以确保其展现出良好的可获得性,和传统金融服务进行比较可知,金融服务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等方式提供,而且能够切实消除时间、空间产生的限制,这就使得覆盖范围大幅拓展,简单来说,个人拥有移动设备、网络就能够随时随地享受服务。从相关机构的调查结果来看,数字技术并不需要投入过高的运行费用,与传统营业网点进行比较,在资金投入方面的优势明显,因此说,充分利用金融科技可以使得普惠金融服务投入的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三)提高融资效率
数字普惠金融相较于传统金融有着明显的优势,对客户信息、征信数据进行收集是较为便捷的,利用云计算技术就可完成数据分析,这样就可对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有切实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对信贷资金予以分配就会更加合理,且资金利用率也会有明显提升[3]。另外,互联网征信体系和相关部门的系统直接相连就能够保证信息获取更加方便,信贷审核就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费用支出也会大幅减少,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审核程序更加简单,效率明显提升,融资成本能够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三、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表现和原因
(一)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表现
国内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问题得到解决,可有效落实大众创新创业。提高金融机构在主观上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主动性,很多的中小型企业在申请的过程中需要提交大量的材料,审核周期较长,获得的贷款额度不高,增加了企业成本[4]。对中小型企业而言,只能选择其他方式来获取所需的生产经营成本,内部集资、民间借贷、社会融资就成为了主要的筹集方式,但这使得企业面对的风险大幅增加,资金需求也很难得到充分满足,企业发展自然就会受到限制。
(二)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原因
1.中小企业拥有的资产并不多,而且治理结构存在很多问题,抵御风险的能力薄弱,其还款能力不强。中小企业的经营者通常采用的高杠杆经营方式,如果有问题出现,资金链极有可能断裂,最终走上破产之路。另外,企业利润无法保持稳定状态,也难以提供抵押担保物,偿还贷款的能力明显不足,这就导致其融资难度较大。
2.中小企业对财务会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相关工作的严谨性不足,财务报表和规范要求不相符。内部审计未能得到严格监督,这就使得财务信息在完整、透明、准确等方面达不到要求,债权人、企业获得的信息明显不对称,甚至会使得债权人利益受损。
3.中小企业贷款呈现出的主要特点是数额较小、频率较高,发生不良贷款的几率较大等。金融机构能够从中获取的收益相当低,而且审查工作较为繁琐,后续跟踪管理有一定难度,这就使得成本投入较大,风险的发生概率增加,尤其是预期收益、风险并不能相对称,造成的结果就是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意愿大幅降低[5]。金融机构正式放贷前会对中小企业进行严格审核,而投入的成本则会由中小企业来承担,如此就会使得融资贵的问题越发严峻,这对中小企业融资产生的约束较大。
四、数字普惠金融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在数字普惠金融诞生后,可以使得融资成本大幅降低,融资渠道也会进一步拓宽,能够切实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如此就可使得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问题明显缓解。国内不少的专家、学者针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重点关注的是其对中小企业融资能够起到的具体作用,从所得结果来看,缓解效应是明显的,然而也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
(一)风险防控机制跟不上创新步伐
为了使得数字普惠金融的推行更为顺利,监管机构必须要发挥出自身的效用。监管机构加强了解新兴金融产品及对金融平台运行的熟悉程度,做好前瞻性分析,就可降低金融风险的发生几率。但有时监管措施不够完善,使得监管工作难以有序展开,发现问题之后难以寻找到可行的措施予以解决,一旦发生重大风险事件的话就直接清退,如此就使得新经济业态受到限制。
(二)征信体系不健全,信用信息比较分散
在对数字普惠金融予以推进时,将数字信用体系构建起来可以使得信息不对称这个问题有效解决,而且审核的流程更为简便,成本也大幅降低,只要中小企业拥有良好的信用,金融机构的贷款意愿就会提升,中小企业面对的融资约束问题自然就可消除。然而从国内的现状来看,征信体系的完善程度是有待提升的[6],信用信息通常是来自于中国人民银行的信息数据库,当然,市场征信机构建成的信用信息库也可作为补充。目前,互联网当中的相关信息则呈现出分散的状态,而且完整性不足,规模较大的科技公司已经对信用信息进行垄断,如此就会使得信息查询平台的公信力较低,在进行信用考察时依然要采用人工方式,这样方可保证采集信息的准确性及真实性。
五、数字普惠金融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对策及建议
(一)鼓励数字金融创新,完善监管体系
相关部门应该履行好职责,对数字金融的创新提供助力,确保数字普惠金融能够实现稳健发展。通过数字化升级可以使得融资手续更为简便,服务成本则能够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小额信贷供给也会大幅增加。另外,数字金融产品、金融服务能够真正实现创新,中小企业就可从更为合适的渠道进行融资。当然,监管机构加强对数字普惠金融风险的监控和防范,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监管责任主体,建立完备的风险提示和披露机制,提升对新兴业态的风险识别和管控能力,以加强人们对数字普惠金融的信心,保障中小企业的融资行为。
(二)健全征信系统
政府要激励和引导市场相关主体加大对云计算、大数据等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资金投入和技术研发,提高大数据信息整合能力,同时也要破除某些公司和部门在信用信息方面的垄断和不透明,促进互联网金融信息、政府行政部门信息与征信系统内信息的互通与融合,以便加快构建一个开放共享的信用信息平台,健全征信体系,减少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三)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地区制度环境
相关部门要加快各地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地区制度环境,完善金融市场化程度,进而最大化地发挥出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7]。
六、结语
本文介绍了普惠金融和数字普惠金融的内涵,以及利用数字技术促进金融普惠性的三个途径,并梳理了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表现,指出了中小企业融资难、渠道单一、周期长、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最后结合个人工作经验,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整个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推动中小企业发展方面的重要价值。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大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力度,为中小企业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参考文献:
[1]严晶.数字普惠金融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上海商业,2021(8):32-33.
[2]宋子旭.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影响研究[J].时代金融,2021(4):48-50.
[3]李强.普惠金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约束中的错配问题研究[J].质量与市场,2020(19):148-150.
[4]滕磊.数字普惠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机制与路径[J].调研世界,2020(9):27-35.
[5]喻平,豆俊霞.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吗[J].财会月刊,2020(3):140-146.
[6]鄧珊珊.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影响的研究[J].智库时代,2019(37):62+82.
[7]高菲.数字普惠金融与中小微企业融资互促机制研究[J].商讯,2019(19):44-45.
作者单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