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飞 , 张雅欣 , 马继刚
(1.北京联合大学 旅游学院,北京 100101; 2.英国诺丁汉大学,诺丁汉 NG7 3LP; 3.云南财经大学 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昆明 650221)
线性文化遗产研究于19世纪下半叶在欧美国家兴起,其概念指向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提出的“文化线路”概念;二是源于20世纪60年代绿道运动、而后被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用作区域保护实践的“遗产廊道”概念。进入21世纪后,我国景观生态学和文化遗产学先后将上述两个欧美概念引入中国[1-2],结合本土化实践对其进行深入解读和现实应用[3-4],同时延伸到更广泛的学科领域。除欧美概念外,我国线性文化遗产研究经常出现的概念有文化线路遗产、廊道遗产、线路遗产、文化走廊、遗产走廊、文化廊道等,为了概念一致性,本研究将不同的研究概念统一于“线性文化遗产”之下。
近年来,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中华文化中最具张力的文化遗产得到了充分的价值挖掘和功能重构。以线性文化遗产为代表的大型遗产聚落成为承载民族文化诉求的宏大载体。在这一背景下,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京杭大运河、滇越铁路、北京城中轴线等一批线性文化遗产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学界重点的研究对象。2013年,我国政府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其文化基底正是丝绸之路和海上丝路这两条线性文化遗产,由此掀起了国内线性文化遗产研究的热潮。2019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具有国家身份识别功能的线性文化遗产成为国家顶层战略设计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线性文化遗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地理空间结构、民族文化、跨区域合作、遗产旅游等领域。
滇越铁路是全世界唯一一条仍在使用的米轨铁路[5],自1910年全线开通至今已有110余年的历史。滇越铁路虽为帝国主义侵略的产物,但它对西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民族融合与边疆稳定,地方身份认同和跨文化交往均发挥过重要作用,并且部分功能延续至今。近年来,滇越铁路在现代化交通路网建设中遭遇停用威胁,其交通运输功能逐渐弱化。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滇越铁路这条跨国线性文化遗产的价值正重新被重视和挖掘。旅游业发展有利于滇越铁路沿线民族地区民族自觉意识的建立与提升,有利于跨文化交流和国际交往,以旅游复兴滇越铁路的探讨与倡议越来越受到研究者和地方管理者的重视。
在研究线性文化遗产时,学者们曾用到文化线路[6]、遗产廊道[7]、历史路径、文化廊道、线性遗迹等概念。线性文化遗产是指拥有特殊文化资源结合的线性或带状区域内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族群[8]。具有欧洲特色的文化线路和美国的遗产廊道是线性文化遗产的两种主要形式[9]。
21世纪以来,王志芳等率先从西方引入文化线路和遗产廊道概念[1]。此后我国逐渐形成线性文化遗产研究的热潮。单霁翔对线性文化遗产的定义被多数学者认可[10]。俞孔坚等归纳出交通线路、军事工程、自然河流与水利工程、历史主题事件4种类型线性文化遗产,尝试构建国家线性文化遗产网络[11]。任唤麟根据跨区域线性文化遗产特点提出旅游形象提升策略[12]。
我国线性文化遗产数量较多,随着丝绸之路和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线性文化遗产相关研究也逐渐增加。刘庆余[13]、李麦产等[14]、徐奇志等[15]分别对京杭大运河保护开展研究。胡光提出基于国际法视野的跨国线性文化遗产专业性、规范性保护方案,并以此为契机完善我国相关法律制度[16]。龚道德等借鉴美国运河国家遗产廊道模式,从保护技术、组织管理和精神理念三方面论述了对我国线性遗产保护的启示[17]。王丽萍以滇藏茶马古道为研究对象提出线形遗产区域保护策略,探讨了具体保护措施和方法[18]。在研究方法和发展模式方面,刘蒋提出线性文化遗产所包含的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和文化线路本身“三位一体”的保护模式[19];陈韵羽再次探讨了“三位一体”保护模式并应用于剑门蜀道的案例研究[20];童瑞雪等为茶马古道设计出包含5个层次统摄下的保护与利用操作方案[21]。从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入手,曲蒙等从不同角度和层级进行理论转译和概念梳理,为遗产保护研究提供了新思路[22]。
遗产地居民感知研究是旅游研究的主要领域之一,因为旅游业的发展会影响到遗产地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23]。居民对文化遗产地开发的支持程度直接影响到旅游业在当地的可持续发展。有学者认为,如果没有居民的支持,这些旅游地的魅力会大大降低[24]。国外对旅游地居民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产出了诸多相关成果[25-26]。我国因该领域理论研究起步较晚,21世纪以前基本沿用国外相关理论的研究范式。
近年来,我国关于居民感知的研究呈现出多层次、多角度、多领域的特点。卢松等通过聚类分析,将旅游地居民分为热爱者、矛盾支持者、理性支持者、中立者和反对者5种类型[27];江增光通过研究旅游地居民感知与空间权能,认为不同开发管理模式下的旅游地会形成截然不同的空间利益关系格局[28];许振晓等着重研究居民地方感与其支持区域旅游发展间的关系[29];王会战等研究了中国情境下文化遗产地社区居民旅游增权[30]。
文化旅游地居民感知与态度研究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多位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居民感知与态度进行研究分析,如王德刚等选取胶东渔村进行实证研究,探讨社区居民积极的旅游感知态度形成的影响因素[31];余意峰等认为,文化的原真性是民族旅游地居民地方依恋的重要影响因素,提升居民对自身文化原真性的感知有助于建构居民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32];卢松等对西堤景区进行历时性探究,并与九寨沟景区进行比较分析[33-34]。此外,学者们还针对不同遗产区域,如古村落地区[35]、农业文化遗产地区[36-37]、少数民族山区[38]、非物质文化遗产地[39-40]等进行居民感知研究。
旅游与遗产资源的交互作用构成了遗产旅游经历[41]。作为旅游活动的核心和主体,旅游者及其心理需求、旅游行为和旅游体验对于文化遗产旅游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国外游客感知研究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42-43],游客感知会影响旅游满意度,进而影响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44]。旅游者希望居民保持其原生文化,不赞成文化的商品化[45]。
目前,我国对游客的遗产感知研究侧重于感知差异。有学者创建了遗产旅游者感知价值测量量表,建立了感知质量-感知价值-满意度-忠诚度的游客感知链理论模型,对比分析中西方游客、旅游者游览前后以及不同类型景区的游客感知差异[46-47]。还有学者通过问卷调查和交叉分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游客感知差异和旅游需求进行研究[48]。此外,郭凌等基于扎根理论,对建设文化遗产地旅游解说系统提出建议[49];吴承照等[50]、王亚欣等[51]、张希月等[52]分别对物质、非物质遗产旅游开发和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研究;徐薛艳等对照片编码和拍摄地点进行分析,归纳游客对江南水乡古镇的感知意象特征[53];刘娟等基于网络点评信息从游客感知视角探析遗产旅游价值的实现状况和提升策略[54];胡烨莹等运用因子分析法划分游客对乡村公共空间的感知维度,探讨乡村公共空间感知与游客地方感的内在影响关系[55];王敏以网络文本为分析对象,研究安阳殷墟的游客感知[56];关巧玉等探讨了游客在遗产旅游中的真实性感知与怀旧心理之间的联系[57]。以上研究成果对从居民和游客双重感知角度进行线性文化遗产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2010年是滇越铁路全线通车整整100年的纪念之年,也是滇越铁路研究的分水岭。2010年以前,滇越铁路研究多涉及铁路本身的历史及其对地方经济、商贸的影响。而此后,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对滇越铁路的社会贡献、文化价值、当代功能、遗产保护和旅游利用等进行全方位研究。比如,罗海麟等从时空演化视角探寻滇越铁路的遗产化路径,并认为滇越铁路经济价值日趋衰落之际也就是其社会价值提升之际[58];吴兴帜从社会学、民族学角度将滇越铁路的历史记忆与当代保护联系起来,研究了铁路遗产对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深刻影响[59];范玉洁认为,应当从文化线路遗产角度对滇越铁路继承保护,结束目前滇越铁路遗产保护零散化、无序化的局面[60];吴昊等基于“共享遗产”理念,认为滇越铁路可为中国、越南、法国多边合作与联合保护遗产提供机遇[61]。目前研究尚未涉及滇越铁路遗产感知,也未有游客和居民双重视角的学术成果,本研究将在此方面进行尝试和探索。
滇越铁路是由法国出资建造的跨国铁路,1910年4月全线通车运营,是中国通向国外的第一条铁路,全长859 km,中国境内云南段465 km。滇越铁路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产物,但客观上对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西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先进科学文化传播以及民族自觉和国家身份认同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滇越铁路蕴含着巨大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科学功用,是我国一条十分典型的、活态的线性文化遗产和近代工业遗产。滇越铁路的保护和发展对维护边疆地区稳定、促进民族地区进步、涵养民族文化血脉、加强中国与东南亚邻国交往、提高铁路沿线地区生态质量、提升沿线居民幸福指数(收入、就业、自豪感)均有重要且不可替代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客货运输功能衰退,滇越铁路正向文化遗产转型,文化价值已经代替经济价值成为其核心价值。在滇越铁路旅游发展起步阶段,从游客和居民双重视角研究其遗产感知与态度对滇越铁路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至关重要,为此本研究将滇越铁路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兼有对线性工业遗产的理论探索。
在滇越铁路全线考察所获463份有效问卷基础上,归纳出滇越铁路线性文化遗产具有的多重价值和特征,运用德尔菲法根据12位旅游和文化遗产专家意见,提炼出居民和游客双重视角下线性文化遗产3个大类(文化遗产感知、旅游开发利用、相关产业要素)和15个子类问题,并以此设计调查问卷,对居民-游客双重视角下线性文化遗产进行深入研究。调查问卷共计20个问题,Q1~Q4是受访者人口样本学统计,Q5~Q19是居民和游客对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及相关产业要素的感知,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进行测定(5=非常同意,4=同意,3=不确定,2=不同意,1=非常不同意),Q20采用多选题形式,调查居民和游客对滇越铁路具体开发策略的态度倾向,进行多重影响分析。
研究小组于2019年连续两次赴云南省多地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地点主要集中在红河州博物馆、碧色寨滇越铁路历史文化公园、开远火车站、云南大学和云南财经大学、云南省铁路博物馆等地。以问卷发放为主结合访谈的方式,对当地居民和游客进行线性文化遗产感知情况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210份,回收问卷205份,回收率为97.6%;有效问卷203份,90份来自居民,113份来自游客,问卷有效率为99%。
运用SPSS 24.0对问卷进行数据处理,使用描述统计分析、主因子分析、多重响应分析等方法研究双重视角下线性文化遗产的感知异同,分析原因并找出现存问题,为滇越铁路的价值挖掘和资源开发提出建议。
从调查结果中的人口统计学特征看(表1),受访者总人数为203人,游客和居民分别占55.6%和44.4%,比例较为均衡,适合开展进一步对比研究。
表1 人口统计学特征Tab.1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为了体现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对样本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经过第一轮Cronbach’sα信度检验结果分析后,删除3项影响因子并对样本进行第二次信度检验,Cronbach’sα系数为0.774,符合信度检验标准,即共有12项因子能够较好地反映实际情况。在因子分析适应性检验中,KMO值为0.789,处于0.7~0.8之间,满足因子分析要求;由Bartlett球度检验得出卡方值为565.250,且假设性检验中Sig.=0.000,即p=0.000<0.001,达到显著性,说明各变量具有相关性,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对问卷数据进行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方差最大化旋转,保留载荷大于0.5的变量,最终得出由12个因子组成的居民和游客对滇越铁路线性文化遗产的主体感知。根据方差最大化旋转,得到4个特征值大于1的主因子并分别将其命名为旅游产业、旅游开发利用、文化遗产认知和旅游线路组织。由系统自动分析提取的4个主因子与初期问卷设计时的3个大类基本吻合(旅游线路组织可归入旅游开发利用大类中),说明问卷设计较为合理,能够为数据分析结果提供支撑。根据因子分析结果(表2),4个主因子累积贡献率达62.313%,说明提炼出的主因子能够较好地解释原始样本数据。
表2 游客与居民的因子分析结果
根据李克特五级量表统计,从总体上看,居民和游客均表达对滇越铁路线性文化遗产的积极反馈(表3),居民对15个影响因子(包括3个筛除因子)的总体平均感知略强于游客,两者相差0.2,而且4个主因子居民感知也均高于游客,相差程度有别。
表3 居民与游客对滇越铁路的感知比较
3.2.1居民和游客对旅游产业要素的感知对比。居民是旅游业发展中重要的利益相关者,满足居民的利益能够增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减轻他们的抵触心理,利于遗产保护、文化传承和旅游开发。在调查居民和游客“滇越铁路旅游开发与经营是否应首先满足当地居民的利益”(Q10)时,居民感知均值3.99,游客感知均值4.05,差异不显著,意味着当居民和游客感知较为一致,而且均倾向于旅游开发应先满足居民利益。这表明以滇越铁路为目的地的旅游者普遍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是理性和负责任的旅游者,他们对遗产地居民和利益给予至高地位。这种遗产地主客社群的一致态度为滇越铁路未来旅游发展奠定了和谐的社会基础。
滇越铁路是典型的线性文化遗产,其沿线分布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在“相较工业资源,滇越铁路首先应结合民族特色和自然景观特点打造旅游产品”(Q12)这一项调查中,居民和游客的感知存在程度差异(p<0.05),但两者支持的态度都很积极,表明居民和游客对滇越铁路未来出现文化与自然完美结合的旅游产品十分期待。
关于“是否应大力发展民族村落、民俗客栈,供游客深入体验滇越铁路沿线民族风情”(Q16)的数据表明,居民感知4.16,游客感知3.98,差异不显著(p>0.05),即居民希望参与到旅游发展相关产业中来,游客也希望住宿设施和服务中有更多本地文化元素的加入。
除住宿设施外,在餐饮和旅游购物方面,即“是否同意在滇越铁路地区大力推广地方特色餐饮供游客体验”(Q17)和“是否希望大力发展本地土特产品和民族手工艺品的生产和销售”(Q18),也大体呈现出同样的情况,且居民感知要高于游客感知。说明居民更希望在滇越铁路地区大力推广地方特色餐饮和民族手工艺品,让更多人了解和体验地方特色,从而增加收入或解决就业。游客也希望品尝到当地特色菜肴和小吃,并愿意将有滇越铁路特色的纪念品或本地土特产品带回家。
在整体旅游经济感知方面,即“滇越铁路发展遗产旅游是否会对沿线经济带来重要的影响”(Q19),居民和游客表达了遗产旅游对地方经济正面影响的一致态度,受访群体均认为旅游开发能够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有利贡献,刺激经济活力。
3.2.2居民和游客对旅游开发利用的感知对比。“对滇越铁路开发利用现状是否满意”(Q8)的调查中,居民和游客的态度差异显著(p<0.01),居民对开发现状呈略微满意状态(3.61),而游客仅持中立态度(3.19),他们并不认为目前滇越铁路呈良好的旅游发展态势。从对居民和游客的访谈中了解到居民对现状较为满意源于他们大多从当前状态中已获益,既有经济上的,也有心理上的。但对于游客来说,由于滇越铁路沿线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还处于初级阶段,很难在交通、餐饮、住宿、游览等方面获得“满意”或“十分满意”的体验。
因旅游开发使居民利益受到损害的情况也较为常见。在“是否有必要征用征收滇越铁路沿线居民土地建立旅游景点”(Q11)的调查中显示,居民和游客感知存在差异(p<0.05),均持中立态度。这是因为滇越铁路遗产旅游处于发展初期,旅游为当地居民带来利益或损害尚未明显体现,居民对旅游开发土地征用一事既怀有希望又心存忐忑,是这一阶段居民正常的心理反映;而游客的中立,一方面源自“局外人”的本能态度,另一方面从“旁观者”角度体现出旅游地开发过程中的机遇与风险并存的现实特点。
在“是否同意滇越铁路及周边建筑设施应以法式风情和法国生活情调为主”(Q15)的调查中,游客感知均值3.31,居民感知3.60,高于游客。游客选择“同意”和“非常同意”的人占受访者总数的54%,居民的这一比例为64%。此结果表明居民和游客都略微偏向于滇越铁路的开发体现法式风情。从居民角度看,他们希望通过提供一种游客可能喜欢的异域文化元素来吸引更多游客,而从游客角度来说,这种“洋气的欧陆风情”不仅使他们体验到滇越铁路原生文化的特色,而且在建筑审美和文化体验方面将有别于云南其他旅游目的地的本地民族风情,形成区域内的旅游差异化体验。
被筛除的Q9也对滇越铁路遗产旅游发展给予佐证,居民和游客均赞同滇越铁路拥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而且居民感知明显强于游客,感知差值为0.40。作为遗产开发的核心利益主体,相比游客而言,居民怀有浓重的乡土情结,而且更加了解滇越铁路的价值所在,因而更希望滇越铁路线性文化遗产得到外界的认可、上级部门的重视、大资本的青睐,以及对其文化的深度挖掘和充分利用。
3.2.3居民和游客对线性文化遗产认知对比。1910年铁路通车后,殖民势力侵入云南,使云南地区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滇越铁路承载了厚重的历史记忆。从“目前是否了解滇越铁路的历史和文化”(Q5)的统计结果看,居民和游客对滇越铁路的历史总体了解程度一般,相比较而言,居民比游客更了解滇越铁路的历史,感知差值0.43,差异显著(p<0.01)。“未来是否希望深入了解滇越铁路的文化、探访自然风光、体验民族风情”(Q6)统计数据表明,两组受访者均对深入了解滇越铁路的历史表现出积极态度,且居民意愿的强烈程度高于游客0.19,说明居民与滇越铁路有着更为密切的情感关联。从而看出当地居民对滇越铁路的文化认同自然地转化为地方身份认同,使其对本地文化遗产的感知欲和探索欲表现得更为强烈。
目前的影视资料和媒体宣传对滇越铁路多为正面积极的报道,但在文化遗产利用中不能忽视其对当地居民在情感和心理上的负面影响。Q7旁证了此观点,居民和游客对“是否同意滇越铁路反映了一段中国人民屈辱的历史”的感知分别为3.69和3.62,均表达了较为赞成的态度。这说明滇越铁路蕴含的文化能量足以在居民和游客的心中形成清晰的情感共鸣,虽关乎“屈辱”,但并不影响滇越铁路成为全民族的文化遗产得到尊重与保护,其所展现的“不屈”精神得到传承和发扬。
3.2.4居民和游客对旅游线路组织的态度对比。“是否希望全线开通滇越铁路国内段旅游观光列车”(Q13)的结果显示,居民和游客感知均值都超过4.0;当问及“是否希望滇越铁路国内段和国际段连通形成国际旅游线路”(Q14)时,居民的反响尤为强烈,达到4.11,双方在旅游线路组织上的态度均十分积极且高度一致。滇越铁路作为线性遗产旅游地,若能与越南相连通(并非观光列车全线贯通),不仅可以延长旅游线路,便于旅游空间组织与差异化产品设计,而且有利于中越跨境旅游合作,能够为滇越铁路多国联合申报世界遗产建立合作基础。
根据“滇越铁路开发利用应采取何种策略”(Q20)的统计结果,居民和游客对滇越铁路开发利用的路径存在细微差异。在居民认同的滇越铁路发展策略中,占比最高的是投资建设旅游区(73.3%)和建设多主题博物馆(72.2%),接近半数的居民赞成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8.9%)和建立原生态保护区(44.4%)。而游客所期望的发展策略,排在首位的是建设多主题博物馆(69.9%),60%的游客希望以投资建设旅游区(59.3%)、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8.4%)和建立原生态保护区(58.4%)的方式开发滇越铁路。
统计表明,居民和游客均赞成通过投资建设旅游区和建设多主题博物馆的方式发展滇越铁路遗产旅游,而对恢复客货运输和旅游房地产开发的方式赞成度较低。旅游区建设能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当地居民就业。而博物馆的建立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普及作用,不仅增强了当地居民的文化自觉和民族认同感,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到访游客对滇越铁路的文化认知。在恢复客货运输和旅游房地产开发方面,基于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滇越铁路原有客运和货运功能已被现代交通方式取代,居民和游客都认为单纯地恢复老铁路的交通功能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经济的,必须结合旅游、融入文化才能获得新的生机。而打着旅游开发的旗号在遗产旅游地开发房地产的不当先例时有发生,不仅影响了当地居民的宁静生活,而且破坏了遗产地的文化和生态环境。因此,居民和游客对此两者的选择意向较低。
4.1.1滇越铁路多元文化体现不足。从Q5~Q7的调查结果可见,居民和游客对滇越铁路的了解有限,居民迫切希望加强对自身文化的了解,游客也积极表现出对滇越铁路进行深入了解的兴趣。滇越铁路蕴含了铁路文化、多民族文化、异域文化等多重文化元素,而实地调研发现这些文化体现匮乏,载体不明确,未能充分体现滇越铁路多元文化优势。
4.1.2旅游产品过多依赖铁路资源。Q12~Q15数据结果说明,现今滇越铁路仍处于资源浅层开发阶段,旅游产品设计缺少精细化。在实地调研中发现,滇越铁路文化遗产地的旅游产品局限在铁轨、车站、铁路工业实物与图片等元素上,而其沿线及周围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尚未形成丰富的旅游产品体系,深厚的文化遗产内涵也未被有效挖掘。
4.1.3旅游产业链较短,设施不齐备。Q16~Q18的数据结果体现出居民、游客对住宿、餐饮、手工艺品的强烈诉求,间接表达了现阶段滇越铁路线性文化遗产特色不鲜明、旅游设施不完备、旅游产业延展性较弱。
4.1.4文化遗产地管理、运营、服务水平亟待提升。实地调研与访谈发现,滇越铁路文化遗产地表现出诸多问题,如道路狭窄,机动车与行人混行,缺少安保措施;停车场车位杂乱,车辆无序停放,缺少管理人员;景区娱乐项目同质化,周边无住宿设施;餐厅数量少、菜品单一;旅游商品种类少,缺乏创新。
4.2.1融合多元文化特色,发掘多重价值。全面、深度发掘铁路沿线的历史、文化、民族、自然等元素,将其融入到旅游产品中去。比如,通过建立民族工坊的形式,将民族传统刺绣文化展示给游客,让游客有机会亲自动手尝试制作自己的刺绣礼品;也可以在铁路沿线建立山野步道,让游客充分享受自然风光。居民和游客对开设滇越铁路旅游观光列车、开通国际旅游线路的反响积极,为还原滇越铁路本来具有的国际化属性,融合不同国家的文化特色,建议政府和铁道部门合作,对铁路沿线进行现场考察,判断旅游线路开发的可行性。
4.2.2延长旅游产业链,鼓励居民参与。组织建立居民旅游协会,增加居民话语权,让当地居民能够积极参与到滇越铁路旅游发展中,收获旅游发展带来的福利。通过组织集体职业培训、开设导游和讲解员培训班等形式,让居民掌握餐饮、客栈、旅行社服务人员的基本职业素养和工作技能。鼓励当地居民自主创业,开设艺术工坊、工作室、店铺,自主创新制作、生产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艺品、纪念品等旅游商品,打造“滇越铁路礼物”品牌,规避同质化风险,体现地方文化特色。
4.2.3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当地政府应完善滇越铁路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尽快解决交通便捷度、道路安全、停车场、景区标识系统、休闲娱乐设施等方面的问题。提供公共交通出行选择,如开设市区至景区公交线路,方便居民和游客前往景区。打造景区标识系统,增加交通指示牌、方向标、电子指示牌、温馨提示牌等标识。合理设计景区停车场,安排专职人员管理,引导车辆正确停放。为景区工作人员提供专业培训和指导,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4.2.4建立多方联合机制,拓展宣传平台。滇越铁路的宣传应多方合作,地方政府应重视对滇越铁路的宣传推广工作,建立调研小组深入实地考察,全面宣传滇越铁路。同时,应充分利用电影、电视剧、微视频扩大影响力,让广大潜在游客有足够的渠道和机会了解到滇越铁路。通过在滇越铁路沿线建立不同主题的博物馆和精致的私人收藏展馆,传承文化遗产精神,增强民众保护意识。与法国、越南就滇越铁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开展密切合作,将滇越铁路遗产品牌向世界推广。
(1)旅游产业方面。游客相比居民更希望滇越铁路旅游业发展要首先满足当地人的利益,这表现出滇越铁路遗产旅游者普遍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居民相比游客更加关注旅游产业的发展及其自身的融入程度,居民表达了参与旅游经营、提供旅游服务的主观意愿。
(2)开发利用方面。居民和游客虽然都认为滇越铁路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但对目前旅游开发现状并未赞许,而是持谨慎乐观(居民)或中立态度(游客),这反映了滇越铁路遗产旅游尚处于粗犷式发展的初级阶段,也表明如果战略正确、措施到位,将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3)遗产认知方面。居民意愿的强烈程度高于游客,表明居民与滇越铁路有着更为密切的情感关联,他们对滇越铁路的文化认同自然地转化为地方身份认同,进而产生本土文化的探索欲望和珍视情怀。
(4)线路组织方面。关于开通观光列车和跨国游线,相比游客的支持态度而言,居民表达了更为强烈的赞成态度,不仅体现了滇越铁路居民对这条文化遗产的深厚情感,还表达了他们希望旅游业能够为家乡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的朴素愿望。就发展策略来看,居民更倾向于旅游区的投资建设,而游客则更希望以不同主题的博物馆来保存和呈现滇越铁路的历史文化,但双方对旅游房地产和恢复原有交通功能这两点发展策略均不看好。
滇越铁路作为我国重要的线性文化遗产,空间辐射面广,文化积淀深厚,地理位置特殊。通过对滇越铁路遗产地居民和游客感知的研究,为滇越铁路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呈现真实的当前状态,引起学界、政界乃至全社会有识之士给予其更多的关注,为滇越铁路遗产保护、文化传承、为我国西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