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宪辉
颈椎病是因为患者的颈椎间盘[1],颈椎骨关节,软骨等出现退行性变化以及继发性改变,造成的脊髓,神经等多组织受损,例如压迫,刺激等,造成患者出现颈肩臂痛、头痛、眩昏等,当患有颈椎病,常常会有明显的脊椎疼痛,困倦等,休息后即可缓解,近些年,患有颈椎病的人数不断增加,对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对于脊椎病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以改善预后[2]。常规的西药治疗各项症状改善的不明显,预后较差,随着研究发现,采用中药治疗效果显著,颈椎病在中医学上被列为“痹症”的范围,认为是患者的肝肾不足,气血亏虚,或者因为外伤,慢性劳损等造成,风寒湿气入侵造成颈部经络闭塞,应用葛根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进行加减治疗,效果显著。基于以上背景分析,本文针对本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颈椎病患者76例进行研究,分析颈椎病实施葛根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的效果。
选取本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76例,所选时间2018年7月—2019年7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n=38)和参照组(n=38)。其中试验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41~72岁,平均年龄(59.63±2.68)岁,病程2~8个月,平均病程(3.60±0.82)个月;参照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42~73岁,平均年龄(60.00±3.00)岁,病程1~8个月,平均病程(4.00±0.98)个月。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有的患者经过X线,CT检查诊断确诊为颈椎病[3];本次试验均已经获得医院伦理会的准许,且患者、家属均知晓,并签署了试验知情书。排除标准:严重的心、肝、肾疾病;出血倾向;精神障碍等。
参照组实施常规的药物治疗[4],在急性发作的阶段,要求患者保持卧床休息,对于头痛剧烈的患者则可以使用50 mL的盐酸异丙嗪注射液(国药准字H41021181;规格:2 mL:50 mg;遂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次/d,0.1 g的苯巴比妥钠注射液(国药准字H44021888;规格:1 mL:0.1 g;广东邦民制药厂有限公司),1次/d,或250 mL的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国药准字H23023509;规格:250 mL:盐酸倍他司汀20 mg与氯化钠2.25 g;黑龙江中桂制药有限公司),1次/d进行静脉滴注,给予肌内注射1 mL胃复安[国药准字H41024089;规格:1 mL:10 mg;开封制药(集团)有限公司],1次/d,缓解肠道反应;另外还可给予4~8 mg的倍他司汀(国药准字H31022080;规格:4 mg;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3次/d,用以改善血液循环,连续治疗2周。
试验组实施葛根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5],药方如下:30 g葛根,30 g生黄芪,10 g桂枝,15 g白芍,15 g杜仲,15 g桑寄生,15 g骨碎补,15 g续断,12 g当归,10 g川芎,30 g鸡血藤,5 g甘草,10 g生姜,3枚大枣,对于头昏的患者增加12 g天麻,15 g钩藤;对于恶心害怕寒冷的患者,则增加10 g羌活,10 g防风;对于疼痛剧烈的患者则可增加6 g全蝎,2条蜈蚣,1剂/d,分两次服用,连续治疗2周。
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基底动脉血流参数的变化、治疗前后两组颈痛量表(Northwick Park neck pain questionnaire,NPQ)评分。
(1)记录和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依据《中医病症诊断标准》作为评定依据[6],当治疗之后,患者的各项症状均全部消失,肌力恢复正常,肢体以及颈部的各项功能均已经恢复正常范围,可以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则归为痊愈;当治疗之后,患者的各项症状有所改善,肌力还未完全恢复,还会存在肩部或者颈部疼痛,则为效果显著;当治疗之后,肩部或者颈部活动还是有所限制,则为有效;当治疗之后,患者的各项症状均无改善,且肩部和颈部疼痛明显,则为无效。总有效=痊愈+效果显著+有效。(2)分析两组基底动脉血流参数的变化,包含:收缩期血流峰值、舒张末期血流峰值、平均峰血流。(3)记录和分析治疗前后两组NPQ评分[7],采用颈痛量表进行打分,评价指标包括了当前颈痛的程度、颈痛与睡眠、手臂在夜晚感觉到发麻或者针刺感、每日症状的持续时间、可携带物品、阅读及看电视、工作及家务之类、社交活动、驾驶等,每个指标均采用0~4分评分法,计算总分,分数越高,证明效果越差。
将本次试验所获数据以SPSS 25.00计算,基底动脉血流参数、NPQ评分等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临床治疗效果等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观察对比可看出,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例(%)]
试验组基底动脉血流参数中收缩期血流峰值、舒张末期血流峰值及平均峰血流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基底动脉血流参数的变化对比(cm / s)
治疗前,NPQ评分对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NPQ评分均较低,试验组NPQ评分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两组NPQ评分对比(分,±s)
表3 治疗前后两组NPQ评分对比(分,±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n=38) 39.20±9.66 10.25±11.00参照组(n=38) 39.36±9.59 17.60±13.00 t值 0.072 4 2.660 6 P值 0.942 4 0.009 6
颈椎病是因为椎间盘出现退行性改变的疾病[8],且因为退行性的改变造成一系列的综合征,会使得四周肌肉,神经根,交感神经等出现损害,一旦患有颈椎病,就会出现颈椎痛,肌肉出现萎缩,上肢麻木等症状,没有及时的进行干预治疗,随着病情的发展,就会造成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瘫痪等。多数的颈椎病是因为坐姿不正确造成支持颈部活动的筋膜组织,韧带、肌肉等长时间处于被动的状态下,出现了慢性劳损[9],关节囊松弛,颈部力学平衡破坏。颈椎病的类型较多,例如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等,类型不同,治疗的方式也不相同。常规的治疗对于病情有着一定的改善效果,但是预后较差,患者容易反复发作,导致椎体不稳定,椎间盘突出以及椎体小关节错误等,治疗的难度更大。
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采用中医治疗效果显著,中医对于颈椎病的治疗方式有中药,针灸,理疗等,目前中药已经成为治疗颈椎病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中医上将颈椎病归为气血亏虚,淤血阻滞[10],在治疗上应当以养气补血,活血活络为治疗原则,对于颈椎病开展葛根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其中葛根汤最早源于《伤寒论》,具有疏散风寒,解肌发汗的功效,在既往临床工作中用于治疗颈椎病时获得了可靠的疗效。有研究资料显示,将葛根汤应用于颈椎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在连续治疗30 d后,患者原有的颈椎病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其肌肉力量及颈部、肢体功能开始恢复正常,且能够参加正常的工作及劳动,总有效率高达90%以上[11]。黄芪桂枝五物汤最早出自于《金匮要略》,在既往临床工作中主要用治疗血痹,肌肤麻木不仁,脉微而涩紧,在既往临床工作中,用于治疗颈椎病取得了可靠的效果,总有效率曾高达90%以上,患者颈椎疼痛以及活动不利等相关症状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及好转[12]。
在本次研究中,本院参考两种药方,采用葛根、生黄芪、桂枝、白芍、杜仲、桑寄生、生姜等药材进行治疗,对于病情改善效果显著,黄芪甘温可补气;桂枝,白芍则可养血通络,清除颈部痉挛黏连,挛缩;当归可通血脉;葛根起到生津舒畅,提高局部血流量,对于微循环的改善作用明显,可缓解患者头昏眩昏,耳鸣,肢体麻木等症状,并且重用葛根可以解痉挛,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善患者颈项肩背强硬疼痛;生姜则为辅助药物,可以驱寒;大枣起到益气养血的效果,将以上的药物进行联合使用,祛瘀活血,消除水肿,对于颈项僵硬,麻木等症状缓解显著,对于疾病的恢复较为理想,且采用中药进行治疗,可通过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药物的调整,让治疗更有针对性,且中药治疗副作用更少,不会对患者造成其他伤害[13-14]。
本次试验数据证实,试验组总有效率86.84%,高于参照组57.89%,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试验组收缩期峰值(53.29±9.50)cm/s,舒张末期血流峰值(29.78±6.56)cm/s,平均峰血流(38.15±6.50)cm/s,均优于参照组的(44.78±7.85)、(20.17±5.10)、(26.44±4.52)cm/s,
试验组基底动脉血流参数的变化均优于参照组;治疗之后,试验组NPQ评分(10.25±11.00)分,参照组为(17.60±13.00)分,试验组NPQ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说明进行葛根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有助于患者的症状改善,康复效果理想,与相关研究报道基本一致[15],由此说明并证实了葛根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在颈椎病患者中的临床优势性及可靠性。
综上所述,对于颈椎病开展葛根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有效缓解患者各项症状,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和应用。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可进一步的扩大研究样本量,增加观察指标,纳入更多类型的患者,延长随访时间,由此科学的判断该治疗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为患者的良好预后提供可靠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