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丹
(武夷学院 艺术学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
“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包括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文化往往具有民族性、地域性,需要文化的自信和传承;同时,文化又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具有必然的时代性,需要文化的发展眼光,更需要文化创新的理念。当代,文化的实践要求建立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才有时代的文化意义。文化传承人的文化自觉,是传统文化保持活力的前提。考察文化从业者的文化自觉程度和他们的实践行动,也就成为探索文化传承与发展问题不可缺少的环节。在宏观的社会语境下,从历时性的角度梳理国家级非遗“浦城剪纸”传承群体的文化理念与文化行为,透视其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对探索传统民间手工艺在社会转型中的传承与发展路径具有启发和参考意义。
浦城剪纸并非源自浦城本土,而是由西晋时期为避战乱迁居浦城的中原士族带入。浦城位于福建省最北端、闽浙赣三省交界,建县于东汉建安元年(196年)。宋知蕲州杨映在其所撰《东杨族谱》中写到:“自五代丧乱,闽独僻在海隅,浦城邻衢信,当地山水无瘴疠,非若齐、秦、晋、楚九达之地,故兵革罕见,明哲保身,兹焉避者尤多。”中原士族来到浦城,兴经济、通民智、振人文,大大促进了浦城的发展,而浦城当地的闽越土著文化也深刻影响着中原移民的生活。中原剪纸入户浦城后,在这种南北文化互融的背景下形成了独特的风貌,即在形式上保留北方剪纸造型古拙、线条简率、刀味纸感强烈的特色,在内容上明显融入闽越土著文化内涵。浦城剪纸在宋代开始兴盛,并在民间出现了专司剪纸的“剪花嫂”。明清时期达到顶峰,各种吉祥花样被广泛用于当地婚丧嫁娶、年节祭日、日常礼仪活动中,其中“礼品花”(当地对装饰礼品的“花样”的统称)的使用最为普遍。浦城剪纸最突出的特点是字中有画、画中有字、以字组画[1]。在浦城,剪纸活动被称为“剪花”,剪纸作品被称为“花样”。这一活动在传统社会一直是女性的专利,擅长剪纸的妇女在当地被称为“剪花嫂”。由于现代男性剪纸能手的出现,“剪花人”则成为对浦城剪纸技艺持有人的统称。
1989至2005年间,浦城县文化馆进行了三次剪纸普查,共发现一百多位活跃于各乡镇的“剪花嫂”,全部为家庭妇女,年龄最大的出生于1916年。其中出生于20世纪40年代以前的“剪花嫂”剪制的“花样”完全承袭了浦城明清时期民俗剪纸的风格特点。浦城人传统的生活方式是“男人莳田,女人扯花”(“扯花”是浦城方言,泛指剪纸、绣花、缝纫等女红)。浦城女子从小就跟着家中女性长辈学习剪纸,出嫁后还会向婆婆继续学习。在她们的心目中,剪纸既可以装点生活、又是刺绣的底样,所以,剪纸不是一门手艺,而是作为女人的本分。
尽管老一辈剪花嫂承袭的是先辈留下来的祈子延寿、纳福招财、驱邪禳灾等恒常主题和传统的程式,但心灵手巧的她们并不满足于完全照搬前人的东西,往往在一种“格式”中寻找各种变体式的剪法,使传统花样“格式”在传播过程中日趋多样。这种“即兴”的方式也为更多人参与传承提供了可能[2]。这组以谐音吉祥命名的剪纸“必(笔)定(锭)如意”(图1、图2、图3),出自三位老一辈“剪花嫂”之手,她们是出生于1925年的沈妹宜、出生于1922年的项菊英以及出生于1934年的龚淑云。毛笔、锭(纺车上绕线的机件)、如意(也有形似如意的灵芝)的组合,是传统浦城剪纸中极为流行的固定程式,但三位剪花嫂在组合形式、内部文字和局部图案上努力寻求着不同,尽力展示着个人的巧思与手艺。老一辈“剪花嫂”们创作的花样中蕴含着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和传统剪纸技艺的精髓。她们是传统剪纸的传承人,是传统剪纸文化之根的守护者,也是剪纸传统的体现者。她们对剪纸充满热爱,并继续延续“代际传承”的方式传递下去。遗憾的是,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剪纸的文化价值认识不足,不少技艺精湛的“剪花嫂”离世后,子女们执意将其遗留下来的大量花样与衣物一起焚烧殆尽,即使文化工作者百般劝阻,甚至提出购买也无济于事。这种做法作为个人意愿无可厚非,但对于文化保护工作却是莫大的损失,民间剪纸文化价值的普及和老百姓保护意识的提升迫在眉睫。
图1 作者:沈妹宜Fig.1 Author:Shen Meiyi
图2 作者:项菊英Fig.2 Author:Xiang Juying
图3 作者:龚淑云Fig.3 Author:Gong Shuyun
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民间手工艺在农耕基础瓦解和经济利诱下加速朝商品化、市场化和产业化方向倾斜。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农耕社会民艺生产的实用性第一、经济性第二、美观性第三的原则开始发生价值移位。当民间剪纸艺术以生产形态进入市场经济的洪流中,就必须适应生产规律,适应市场态生产性剪纸商业消费性、技术复制性、娱乐欣赏性的三大特性,在创作方式、生产方式、销售方式、艺人身份等方面进行调试[3]。在这样的背景下,2007年浦城剪纸的代表性传承人周冬梅接受县政府探索剪纸产业化的任务,带头成立了“剪花嫂剪纸坊”。剪纸坊创建初始由四位同学关系的剪花嫂组成,后发展为五人。
为推动浦城剪纸走向市场,剪纸坊既要照顾现代人对个性化、创新性的追求,又要提高生产效率,注意力便开始聚焦于剪纸图案的创新设计和剪纸文化衍生品的开发。
在创作方面,打破传统剪纸依“样”制作的方式,进行“家园主题”创作,表现“剪花嫂”们熟悉的家乡美景、风土人情(图4)。在工艺方面,为了提升产量和效率,刻刀取代了剪刀;复印机、订书机取代了传统工艺中的墨蜡拓印和纸捻固定。而剪纸产品主要依赖县政府的支持,将其作为文化特色产品,提供给“剪纸坊”一些订单。后来“八项规定”出台,礼品市场锐减。一直到浦城剪纸申报成功国家级非遗,一些外地客人和回乡探亲的浦城人意识到其文化价值,开始定制和购买,作为礼品馈赠亲友。周冬梅回忆说:“我们发现手工艺是不可能做到大批量生产的,更无法实现大规模的产业化,我们努力保持的传统风格,也无法完全迎合市场,这些都导致当时我们的剪纸坊的发展进入了瓶颈。”
图4 《果子醉了》作者:陈秀红Fig.4 Author:Chen Xiuhong,“The Fruits are Drunk”
剪纸衍生品设计就是剪纸坊为突破发展瓶颈探索的一条出路,主要是把剪纸的图案设计在丝巾、领带、包袋、雨伞、文具、茶具等生活用品上(图5),并在产品适当位置打上“剪花嫂剪纸坊”的logo。这次尝试收到很好的效果,产品在展销会上供不应求,也提升了剪纸坊的知名度,带动了剪纸市场。诚如传承人张薇所说:“我们做这些的目的还是为了发展剪纸,因为过去的剪纸依附民俗,可现在民俗活动少了,只有想办法让剪纸文化渗透进人们的生活,人们才有机会在使用中逐渐认识剪纸、喜爱剪纸。”
图5 剪纸图案毡包Fig.5 Feltbagswith paper cutting patterns
从2007年成立至今,剪纸坊的五位剪花嫂团结奋战,除了设计、制作剪纸作品,还代表浦城剪纸传承力量参加国内各种非遗展演和比赛,这些活动虽没有经济报酬,但大家毫不计较,珍惜每次担当家乡文化使者、开阔眼界、获得提升的机会。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和互相帮扶带动,剪纸坊负责人周冬梅获得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张薇获批省级传承人身份、林剑霞和魏晓获批市级传承人身份,三人均获得“南平市工艺美术名艺人”称号;年龄最小的王旭获得县级传承人称号。非遗传承人与产业化实践者的双重身份使团队成员在市场经济中保持理性、不越边界、坚守传承使命。周冬梅说:“现在做剪纸的也很多,为了迎合市场把剪纸做得花样百出,但是我们作为浦城剪纸的传承人,身兼非遗传承的责任,所以剪纸坊始终坚守浦城剪纸特有的风格,坚持手工剪纸,我们不能为了产业化就丢掉了浦城剪纸的灵魂。”
艺术态创新型剪纸是指以艺术本体价值发掘为目的,通过创新手段创作的具有审美独立性的纯艺术剪纸。这类剪纸摆脱了民俗内容的规制,也挣脱了民间集体意识对个体的笼罩,颠覆了传统民间剪纸的“程式”化特征,“变异”性加强,摆脱了内容束缚的形式更加自由而富有个性。这类剪纸实现了从重民俗到重形式的观念转变。创作者和接受者都更加关注形式本身所带来的趣味性和感性愉悦[4]。
县级传承人吴卫东(男)曾担任浦城县文化馆馆长,现为县美术馆馆长,带头组织并亲历了浦城剪纸的普查和申遗工作。他对剪纸的热爱不仅体现在对浦城剪纸的理论研究,更表现在一幅幅个性鲜明的剪纸作品中。作为省内知名画家,他的剪纸作品跳脱传统剪纸的女性视角,在壮阔的山水景观中尽显文人的审美品格,作品构图考究、层次丰富、刀法简率犀利,多年的绘画创作经验和山水写生功力跃然纸上。中国画、装饰画与剪纸三种艺术语言在他的作品中巧妙融合,体现了作者对传统浦城剪纸创作的开拓和思考。
图6 《武夷揽胜》作者:吴卫东Fig.6 Author:Wu Weidong,“Wuyi Scenery Appreciation”
县级传承人吴洵(男)的剪纸技艺师从吴卫东,在手法、风格方面却另辟蹊径。其作品注重情节性和趣味性,打破时空界限和传统浦城剪纸二维空间的局限,注重画面纵深空间维度的延展,使观众在观赏中不断发现、不断惊喜。月牙纹、梅花纹、圆点纹、锯齿纹等浦城剪纸传统花纹的使用完全打破传统定式,被安排在各个奇妙的位置。作品《江淹》(图7)借用“梦笔生花”的典故和江淹赞美浦城的语句表达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作品构图奇巧,虚实相生,方寸天地中彰显浓厚情怀。系列剪纸《月光光》(图8)利用浦城剪纸“字画结合”的特点,对浦城县级非遗项目——方言童谣《月光光》进行了生动解读。童谣共九句,描述九个场景,作者对应剪出九幅画面,包括《月光光》《卖乌豆》《孵鹅仔》《送大姐》《拾苦槠》《牧牛牯》《蒸碗糕》《学种田》《天光早》九小幅,每幅画面上附对应童谣语句。作品排序以月亮开始,以太阳结束,表达了岁月更迭,日月轮转,《月光光》永流传的心愿。画面童真诙谐、层次丰富,近景民俗生活,远处家乡美景。浦城的代表性景观三山会馆、观前码头、渔梁亭等以一画一景的形式也体现在系列作品中。吴洵说:“创作这套作品,一方面是以非遗传播非遗,把我们浦城的口头文化传播出去,一方面是想通过剪纸让更多人了解到我们浦城的民间生活和文化古迹。”
图7 《江淹》作者:吴洵Fig.7 Author:Wu Xun,“Jiang Yan”
图8 《月光光七·蒸碗糕》作者:吴洵Fig.8 Author:Wu Xun,“Bright Moonlight 7:Steamed Rice Cake”
进入后非遗时代,浦城剪纸面临的是如何在这个全球化、信息化、多元化的世界活态的、持续的传承。借力发力、跨界联合是浦城“剪花人”为此迈出的重要步伐。
2014年周冬梅被评为浦城剪纸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和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以后,社交范围日趋广泛,与企业人的接触逐渐开拓了她的传承思路。2017年,周冬梅开始与福建省“周麻婆”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周麻婆”是以“家”文化为经营理念的企业,主营家常菜。创始人周红霞女士也是浦城人,有着浓烈的家乡情怀,除了弘扬家乡美食,也非常注重家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双方合作的目的就是以文化提升企业,以企业推动文化。浦城剪纸进驻“周麻婆大学堂”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由周冬梅定期为企业员工上剪纸文化课,目的是磨炼员工性格、提升员工素质;一种是双方合力打造剪纸非遗主题餐厅(图9),借助餐饮业的人流量提升浦城剪纸在老百姓中的知名度。2018年,“周冬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成立,公司以文化推动产品,以产品传播非遗,为农产品企业设计剪纸元素的包装和企业标志,如武夷岩茶、富硒大米、浦城薏米、酸枣糕等(图10),实现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融合。
图9 福州“周麻婆”餐饮店内剪纸元素装饰设计Fig.9 Decoration design of paper-cutting elements in Fuzhou “Mrs.Chou”
图10 “武夷姑娘”茶产品标志设计Fig.10 Logo design of “Wuyi Beauty” tea products
进入后非遗时代,传承人队伍的保护与发展成为非遗工作的重点。虽然早在2003年浦城县就成立了第一届民间剪纸协会,各乡镇、街道也成立了兴趣小组,每年至少一次面向公众举办剪纸培训班、开展一期剪纸技能竞赛、举办一次剪纸作品展已形成惯例。并通过“艺术扶贫”工程在富岭、临江、永兴、莲花塘等乡镇建立少儿剪纸培训基地。但现代剪纸的人才培养不能仅限于中小学,高校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是非遗创新性传承的宝贵资源。2015年开始周冬梅团队陆续进入省内多所院校的课堂,如福建师范大学、集美大学、武夷学院、福建警察学院等,传授剪纸技艺、指导学生进行剪纸语言与现代设计的融合,并于2018至2020年间录制多个线上教学视频,发挥网络教学的传播力量弘扬剪纸文化。周冬梅说:“我们希望联合高校师生的力量,产生更多更好的创意,为浦城剪纸的现代传承提供更多的可能。更希望通过与闽北高校的合作,实现浦城剪纸与闽北文化的碰撞,并开花结果。这样,我们也能为本土人才的培养做出贡献。”
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节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2016年“剪花嫂剪纸坊”微信公众号上线,主要宣传剪纸文化、展示交流活动。2018年“剪花嫂剪纸坊”淘宝店铺开业,并相继入驻微信商城、抖音商城、今日头条商城,还利用社区的“宝妈群”(微信群)推广产品。2020年新冠疫情其间,浦城剪纸传承人们踊跃参加各级“非遗战疫”活动,创作了大量剪纸作品,歌颂奋战在“抗疫”一线的英雄、宣传防疫知识;并录制了系列剪纸教学视频,发布到“中剪会”和“剪花嫂剪纸坊”微信公众号上,以剪纸艺术的美好与温暖慰藉居家战疫的百姓们焦灼不安的心情。周冬梅说:“现在传播的方式太多了,我们也是边学边用,时代进步的这么快,我们不能被落下,因为越是传统的东西越要借助现代手段才能更广泛、更快速的传播出去。”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4],浦城“剪花人”在时代变迁和复杂的文化生态环境中努力调整着自身的认知与状态,她们在坚守传统与开拓创新中寻找着平衡,文化理念和艺术观念逐步走向自觉;艺术行为、艺术实践逐步开放、灵活;不断调适着传承与创新、文化与商业、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这些都反映了传统手工艺传承人和从业者的文化担当与生存智慧。如果把当代的传统文化保护视为一场非遗保卫战,浦城“剪花人”“在传承中的发展”与“在发展中的传承”相结合的战略,与“以传统文化为精髓,以现代化营销为手段,政府扶持、教育跟进、科技结合与品牌化打造”[5]的战术对这场战役取得全面胜利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