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丹毅 郭 静 夏明明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科,河南省洛阳市 471000)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科常见的急、危、重症,其最常见症状为头痛。对于颅内动脉瘤,临床上常采用手术治疗,其中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是最常用的手术方法,该术式通过开颅手术暴露动脉瘤,然后使用动脉瘤夹将动脉瘤夹闭,虽治愈率较高,但也存在手术创伤较大的弊端[1]。动脉介入栓塞治疗是在造影的辅助下,对靶血管进行精确选择,通过导管注入栓塞剂阻断血管瘤,从而达到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目的。本研究主要对比分析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72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男19例,女17例;年龄31~55(46.28±3.77)岁;按世界神经外科联盟(World Federation of Neurosurgical Societies,WFNS)分级[2]:Ⅳ级21例,Ⅴ级15例;动脉瘤位置:椎基底动脉7例,后交通动脉10例,大脑中动脉10例,前交通动脉9例。观察组男21例,女15例;年龄32~54(46.11±2.64)岁;WFNS分级:Ⅳ级22例,Ⅴ级14例;动脉瘤位置:椎基底动脉6例,后交通动脉9例,大脑中动脉11例,前交通动脉1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年龄30~60岁;符合《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管理指南(第二部分)》[3]中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标准;精神状态正常且可进行有效语言沟通者;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者;合并其他恶性疾病者;患有免疫系统疾病者;手术不耐受者;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等。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需进行各项相关检查,并于3 d内进行手术,手术均由同一组医生进行。(1)对照组患者接受颅内动脉瘤夹闭术: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颅内动脉瘤情况,去骨瓣、分离皮瓣以充分显露硬脑膜,在显微镜的辅助下明确动脉瘤及附近血管、神经的位置,使用对应型号的动脉瘤夹分离瘤颈,并在动脉瘤颈部合适位置完成夹闭止血,对手术切口进行关闭缝合,术毕。(2)观察组给予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平卧,给予全身麻醉并进行气管插管,术中全程密切观察患者的麻醉效果,并给予患者全身肝素化。在全脑血管造影的辅助下确定动脉瘤大小及瘤颈宽度,将微导丝送入载瘤动脉内,行二次造影检查,确定微导丝及动脉瘤的具体位置,然后采用适合的弹簧圈盘绕于微导丝的合适位置,用经皮穿刺针将弹簧圈金属裸露部分分别与解脱装置正、负极进行连接,调整电压到合适状态,在透视下将微导丝退出,术毕。两组患者均于出院后随访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免疫球蛋白水平:术前及术后24 h,采集患者的空腹血3 mL,静置,以3 000 r/min分离15 min,取上清液,采用全自动特定蛋白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IgA、IgG及IgM水平。(2)近期疗效:术后半个月,采用《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管理指南(第二部分)》[3]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恢复良好:患者的症状减轻,日常生活不受影响;中等残疾:患者的部分工作及日常生活能力仍处于丧失的状态;重度残疾:患者仅存意识,肢体及运动感觉能力处于完全丧失的状态;植物生存:患者失去意识,仅能完成呼吸等基本动作。(3)并发症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半个月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包括脑积水、颅内感染、再出血及脑血管痉挛。(4)闭塞率及复发率:记录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闭塞率和复发率。闭塞率=闭塞例数/总例数×100%,复发率=复发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率[n(%)]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清IgA、IgG及IgM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4 h,对照组的血清IgA、IgG及IgM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且对照组水平低于观察组(均P<0.05)。观察组术前与术后24 h的IgA、IgG、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 (x±s,g/L)
2.2 近期疗效比较 术后半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术后半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56%,低于对照组的27.78%(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比较 [n(%)]
表3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n(%)]
2.4 闭塞率及复发率比较 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闭塞率、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闭塞率及复发率比较 [n(%)]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多种病因所致脑底部或脑表面的血管破裂,血液直流入蛛网膜下腔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瘤是其最常见的病因,约占所有病因的80%。其中,囊性动脉瘤占绝大多数,多数是因颅内动脉壁弹力层及周膜发育异常或受损所致[4]。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动脉壁粥样硬化,以及高血压和血流、涡流的冲击等因素的作用下,动脉壁的弹性减弱,血管薄弱处逐渐向外膨出,形成囊性动脉瘤[5]。如果动脉瘤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会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临床上常见的手术为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其主要通过开颅暴露动脉瘤后,用动脉瘤夹从动脉瘤的瘤颈位置进行夹闭,使动脉瘤内的血流中断,进而进行动脉瘤手术操作,但该术式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比较大,可能会造成脑出血或者感染,导致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较长[6]。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是指用介入的方法来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是一种血管内治疗手段,其主要通过在大腿根部股动脉穿刺置入导管导丝,依次通过腹主动脉、胸主动脉、颈动脉直接达到载瘤动脉,向动脉瘤腔内填塞弹簧圈,直至瘤腔填塞完毕,没有血流通过[7]。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属于微创手术,手术创口小,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近期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闭塞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表明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疗效显著,复发风险低,安全性高,与汪娇等[8]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这主要是因为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借助弹簧圈填塞瘤腔,对脑血管干扰小、损伤也较小。有研究认为传统的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易对患者局部组织血管造成损伤,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而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借助弹簧圈的帮助,对瘤腔进行填塞,有利于减缓动脉瘤体内部的血液流速,进而促进动脉瘤颈的内膜化,减轻对机体免疫功能的损伤,改善预后[9]。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的血清IgA、IgG及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与孙伟等[10]的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相比,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较少,对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影响较小,且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