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放置时间对静脉血液标本与末梢血液标本中血小板及白细胞检测结果的影响

2022-04-20 16:43:07杨琳
锦州医科大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白细胞计数

杨琳

【摘要】目的:讨论统计不同放置时间下静脉血液标本与末梢血液标本中血小板及白细胞的检测结果,以探讨不同放置时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21年10月于我院进行体检的人员总共90例,以作为本实验的课题对象。对以上体检者分别进行血液采集,主要采集体检者的静脉血与末梢血,各3份,作为实验的血液标本。分别在采集后即刻、血液标本静置10 min、 30 min时,对血液标本中的白细胞、血小板等进行检测计数,随后,将计数结果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对体检者静脉血液标本与其末梢血液标本进行采集,分别在采集后即刻、血液标本静置10 min、 30 min时,对血液标本中的白细胞、血小板等进行检测计数,在采集血液标本后,放置10min及30min时其末梢血液标本中的血小板计数高于即刻体检者末梢血液标本中的血小板计数,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白细胞计数比较结果为P >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放置时间不同,不影响静脉血液标本中白细胞、血小板检测的结果。而与采集末梢血液标本后即刻的血液标本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放置一段时间后,检测血小板计数,数值更高。

【关键词】放置时间,静脉血液标本,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

【中图分类号】R5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2)01--01

静脉血液标本作为临床检测最常用的检测标本之一,应用于多种科室和疾病的检查,比如可以检测血糖、血脂,还可以用于检查肝、肾功能状况。本课题通过讨论统计不同放置时间下静脉血液标本与末梢血液标本中血小板及白细胞的检测结果,以探讨不同放置时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2月至2021年10月于我院进行体检的人员总共90例,以作为本实验的课题对象。本课题实验对象排除标准为: ①患有恶性肿瘤者。②凝血功能障碍者。③白血病等血液疾病者。④血液采集不配合者。其中,男性体检者53例,女性检查者37例;体检者年龄为20~ 60岁,平均年龄为( 36.77±8.13)岁。

1.2实验方法

选择2018年12月至2021年10月于我院进行体检的人员总共90例,以作为本实验的课题对象。对以上体检者分别进行血液采集,主要采集体检者的静脉血与末梢血,各3份,作为实验的血液标本。(1)静脉血采集方法为:将标本进行轻轻摇晃,以使其与试管中的抗凝剂进行充分混合,随后放置一旁等待送检人员送检。(2)末梢血采集方法为:采集部位为体检者指间,使用一次性采血针,血液标本采集量为300μL。把末梢血液标本放置于抗凝离心管中,该离心管含有浓度为5%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钾,轻轻摇晃试管将血液与其进行充分混合,然后放置一旁等待检查。(3)血小板、白細胞检测方法为:分别在采集后即刻、血液标本静置10 min、 30 min时,使用专业的血细胞分析仪,以及各种配套试剂和药品,对血液标本中的血小板、白细胞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

分别在采集后即刻、血液标本静置10 min、 30 min时,对血液标本中的白细胞、血小板等进行检测计数,随后,将计数结果进行统计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3.0统计软件,对本课题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当P <0.05时,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 1比较不同放置时间的静脉血液标本和末梢血液标本中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

对体检者静脉血液标本与其末梢血液标本进行采集,分别在采集后即刻、血液标本静置10 min、 30 min时,对血液标本中的白细胞、血小板等进行检测计数,然后比较两组标本结果,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2.2比较不同放置时间体检者末梢血液标本中血小板计数和白细胞计数

在采集血液标本后,放置10min及30min时其末梢血液标本中的血小板计数高于即刻体检者末梢血液标本中的血小板计数,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白细胞计数比较结果为P >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本课题研究结果表明,放置时间不同,不影响静脉血液标本中白细胞、血小板检测的结果。而与采集末梢血液标本后即刻的血液标本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放置一段时间后,检测血小板计数,数值更高。

参考文献:

[1] 周世平,王峰,陈兵华,等.XN-9000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小板相关参数缺失的原因分析及处理策略[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8,28(22):2769-2772.

[2] 姚怡帆.末梢血样与静脉血样行血常规检测的差异性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43(6):797-800.

猜你喜欢
白细胞计数
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意义
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血清降钙素原与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对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血必净对消化道恶性肿瘤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的影响
白细胞计数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系
PCT、CRP及WBC在小儿发热疾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联合测定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在细菌性感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血清降钙素原含量对脓毒血症患儿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
老年冠心病患者检测白细胞计数、高敏C—反应蛋白、光抑素C、γ—谷氨酰转肽酶的临床意义
中外医疗(2015年35期)2016-02-20 21:13:53
降钙素原测定在小儿肠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