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晶晶
摘要: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里面的不断深入,大批教育工作者结合我国传统教育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索,从而全面推动了绿色质量教育模式在临日常教学工作中的合理渗透与落实。总的来看,在教学工作开展期间,通过积极做好对于绿色质量的合理应用,有助于促进学生群体建立价值的充分发挥,对于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在本文中,笔者以初中音乐教学工作作为切入点,针对绿色质量背景下如何合理开展初中音乐教学工作的调整与改良进行了探究,旨在全面促进新时期我国初中音乐教育教学工作体系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从而帮助初中生群体更好地实现对音乐综合素养的合理培养。
关键词:初中教育;音乐教学;绿色质量;教学方法;实施途径
在初中时期,作为重要的教育教学工作内容之一,音乐教学工作的合理开展与落实有利于帮助学生群体进一步实现对于音乐知识的充分理解与有效掌握,对于我国初中生群体综合素养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基于此,近年来,在教育改革工作的引导下,大批教育工作者结合素质教育观念,对于我国初中阶段音乐教育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论述,旨在合理促进新时期音樂教育教学工作综合质量的全面培养。
一、绿色质量教学理念概述
总的来看,绿色质量教学理念主张进一步促进我国教育教学体系的多元化发展,从而全面推动新时期教育工作的科学优化,以便促进教学工作综合水平的全面发展与创新。从发展的角度分析,这一教育观念主要有我国环保事业演变而来,其认为牺牲学生身心健康所发展的教育无益于污染环境换来的经济发展[1]。因此,在教学工作开展期间,为了进一步促进教育水平的全面优化,教育工作者应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便全面推动新时期我国教育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发展,引导学生实现德、智、体、美等多个方面的合理成长。
二、初中音乐教学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教育理念传统,师生课堂交流不足
在初中音乐教学工作开展期间,部分教师的教育理念相对较为传统,从而导致其在课堂教学环节中与学生之间的教育相对较少,不利于学生群体课堂教学活动参与度的充分保障,从而弱化了学生群体的音乐思维培养效果,不利于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自主分析,对于学生音乐素养的养成构成了一定限制[2]。
(二)课堂教学形式单一,学生探索兴趣薄弱
从教学形式的角度分析,现阶段,在课堂教学工作开展期间,部分音乐教师所采取的教育教学形式相对较为单一,从而导致我学生去近代学习过程中难以充分感悟音乐知识的美感所在,不利于学生艺术质量的培养与优化,继而弱化了学生群体的音乐综合水平,对于我国初中生群体音乐学科素养与自主探究意识的培养造成了限制。
(三)教学评价环节缺失,教学方法针对性差
再结合绿色质量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工作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将教学工作重点放在了教学模式探索与创新方面,而对于新型教学方法的应用价值缺乏合理评估,从而不利于教育教学方法的针对性挑战与变革,弱化了教学活动的效率与综合水平,不利于初中生群体进一步实现对于音乐知识的理解与掌握[3]。
三、绿色质量背景下开展初中音乐教学的相关方法
(一)做好师生交流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群体价值
教师在组织音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积极做好对于师生交流环节的充分设计,从而帮助学生结合相关问题展开自主思考,以便充分发挥学生群体所具有的教育教学价值,帮助其在课堂教学环节中结合所学内容进行全面思考,以便促进学生音乐知识理解水平的合理提升[4]。例如,在组织学生对于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中《东方之珠》一课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歌曲演唱过程中存在的疑问进行合理交流,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对于歌曲内容的充分理解,继而优化学生的演唱能力。与此同时,通过组织学生对于歌曲中所蕴含的情感进行交流和讨论,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结合教学活动,实现音乐作品鉴赏能力的合理培养。
(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营造良好课堂教学氛围
在课堂教学工作开展期间,为了进一步促进音乐教学工作目标的合理达成,教师应积极结合教育教学经验与先进教学技术对教学模式进行充分探索,以便进一步促进教学途径的多元化发展,实现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的充分营造,帮助其全面掌握音乐知识。例如,在组织学生对于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中《当兵的人》一课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相关视频与歌曲MV的形式引导学生开展学习。大量教学实践表明,通过结合相关视频资源进行教学,教育工作者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歌曲中所蕴含的战士对于祖国的炽热情感,其对于学生情感的共鸣具有良好的促进意义。与此同时,基于这一教学模式下,教学工作的趣味性可以得到显著提升,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学生群体音乐知识探索兴趣的培养与强化具有良好的促进意义。
(三)落实教学评价工作,确保教学工作及时改良
研究人员表示,在初中音乐教学工作开展期间,教育工作者在结合绿色质量理念展开教学的同时应注意做好对于配套教学评价和环节的合理设计,从而根据教学评价工作的结果对于教学方法进行合理分析与评估,进而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及时调整与改良,引导学生全面实现对于音乐学习过程中知识理解误区的了解与纠正[5]。例如,在组织学生对于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中《走进西藏》一课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课堂提问环节的设计,教育工作者可以依据学生表现对于教学工作落实效果进行评估与分析,以便及时调整教学工作侧重点,其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目标的充分达成。与此同时,在相关工作的辅助下,教师可以全面积累音乐教学工作经验,有助于促进教育教学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结语:
从教学工作的角度分析,为了合理促进绿色质量教育理念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的合理渗透,教育工作者在组织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应积极做好对于绿色质量教育理念的系统分析,从而正确转变自身教育教学观念,正视学生群体的地位与价值,有效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自主分析与思考,从而促进学生群体思维能力的合理优化[6]。与此同时,教师应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探索兴趣。最后,教师应合理做好对于教学内容的评价与反思,以便及时依据学情调整教学工作侧重点,确保教学工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参考文献:
[1] 高敏.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的应对策略研究[J]. 科学咨询,2021(5):205.
[2] 凌翠侠.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音乐有效教学探索[J]. 读与写,2021,18(19):233.
[3] 韦肖月.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的应对策略研究[J]. 读与写,2021,18(21):246.
[4] 刘晶. 互联网+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中素质教育落实的基本策略[J]. 中国新通信,2021,23(5):233-234.
[5] 张海雷. 浅析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有效开展初中音乐教学工作[J]. 考试周刊,2020(34):155-156.
[6] 周亮.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 参花,2020(6):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