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庭
在现实生活中,自信心的培养往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时,我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自信,可能仅仅因为一次意想不到的挫折就前功尽弃。这该如何是好?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首先要平复情绪,转变看问题的视角,尝试去发现挫败可能给我们带来的积极作用和意义,将挫折转化为成长的契机。当然,我们有时候会陷入当局者迷的境地,此时不妨走出来,将问题外化,和自己分开,以助人者的姿态,和带着问题的那个自己对话,给予帮助。我们可以从以下3 个方面入手,积极行动起来。
积极寻找资源,创建安全的环境
个体在遇到困难时,都会设法去解决,这是很自然的事情。比起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意识到并接受当前的困境并非一时半刻能够摆脱的,要有勇气去面对,并能与困境共处,在相处的过程中寻找解决办法。我们要做的就是寻找和创建一个让自己感到安全的环境,然后去经历此时的困境或挫折,这样才能有利于自己的成长。
那么,怎样的环境才算是一个安全的环呢?这个因人而异。有的人可能需要家人的陪伴,有的人可能需要好友的鼓励,此时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有力的拍肩、一个温暖的拥抱都可能让人有信心渡过难关。因此,我们要主动去和亲人、朋友交流自己遇到的困境,分享得越多,得到的帮助、建议就越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当然,也有人需要的是一个相对独立、安全的空间,如自己的房间。如果你是一个需要独立、安全空间的人,当你在独处的时候,除了自我反思,你还可以尝试问自己:“如果某某遇到了这样的事情,他会怎么做?”这个人可以是你最信任或欣赏的朋友、亲人、老师……从他人处理同类事情的行为中汲取我们需要的养料和能量,也能够让自己在挫折中重燃希望。
通过外化问题,将人和问题分开
当遇到挫折时,我们习惯于用“我有问题,我不行”的句式来评价自己。这样的评价方式似乎已经内化成一种习以为常的表达,而且还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其实,这是犯了将问题和人等同的错误。此时,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我遇到了问题”或者是“我被问题影响和困扰着”。
不难发现,“一个有问题的我”和“一个被问题影响或困扰的我”这两者之间有很大差异。后者将问题与人分开,把贴上标签的人还原,让问题是问题、人是人。人不等于问题,我们要更多地关注带着问题的人、被问题困扰的人。通过“问题外化”的技术和思维,我们首先感觉的是“我没有问题”,这种感觉会帮助我们找回内心的力量。同时,与问题面对面会让我们清晰地看到问题的全貌,解决起来也就容易多了。
把人和问题分开,才能看清问题,人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所做的改变和努力才能被看见、被认可,这样我们就更有能力去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
因此,我们在遭受挫折和问题时,要将人和问题分开,跳出当局者迷的困境,以旁观者的身份去看待此时此刻自己遇到的问题,肯定自己在应对问题和挫折的过程中所做的改变和努力,增强自己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动力。
和自己对话,肯定自己的行为
一个在困境中奋力挣扎的人,是很希望被看到、被关心的。被看见与被理解,本身就能产生力量。这时候,我们要用温和的口吻问自己,引导自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出来。
“ 发生了什么?”“ 你一定很难受吧!”“你打算怎么办呢?”“你是怎么做到的?”“要想改变当下的困境,我目前能做的行动是什么?” 当遇到挫折时,这5 句话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力量与支持,同时可以引导我们将注意力放到解决问题上,即当下能够做的事情。因此,请多给自己一些肯定:肯定自己没有放弃,肯定自己愿意面对,肯定自己的求助行为,肯定自己的积极态度……这些小小的肯定,可以增强我们改变困难的信心和力量。《道德经》中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只要我们把易事、细事做好,难事、大事的完成必将是水到渠成之事。
总之,允许用自己的方式去應对困难,要相信自己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相信自己是解决问题的专家、自己更是一座宝藏。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就认为:“个体都具有无限的潜能,只要给予充分的信任、理解与支持,个体的潜能就会被激发出来,获得成长。”
最后,我想对你说:“想要飞,不如静静等风来;平静一下焦躁不安的灵魂,积淀自己,终有乘风而行的那一天。”
请相信自己,静等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