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2022-04-19 12:47章明辉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专业人才运动体育

章明辉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俱乐部管理中心,安徽 蚌埠 233030)

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我国体育行业发展迅速,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已经成为该行业实现突破发展的关键,而高水平体育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专业的运动训练指导。但就高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而言,目标不明确、训练模式单一以及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等问题依然突出。因此,研究分析高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高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1 高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高校开设运动训练专业的主要目的是培养能够为竞技体育运动提供运动科研、运动管理、训练以及教学的专业人才。从理论层面来看,我国高校的运动训练专业理论大多基于田麦久教授的项群训练理论。根据这一理论来看,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科研类、教学类、训练类以及管理类的高级训练专业人才。运动训练专业人才需要深入研究竞技体育项目的特点以及从事该项目的运动员的身体情况,从中找出规律并转换成不同的训练项目来最大限度提升运动员的速度、力量等身体运动素质,以达到满足体育竞赛的目标[1]。

高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受到高校人才培养定位、办学特色等因素影响,使得其人才培养的方向也不相同。具体可以分为单一型专业人才、复合型专业人才以及应用型专业人才三个大类,单一型专业人才重点培养专业的训练员和教练员;复合型专业人才更注重教学、训练、科研等多方面的能力提升,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应用型专业人才则主要是为了经济体育运动而培养的专业型训练的专业人才。如表1所示,培养单一型专业人才的高校主要以综合类高校为主;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高校则主要是以体育类高校为主,综合类高校和师范类高校几乎不涉及;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高校分布较为平均,体育类高校占比较高。

表1 不同高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统计表

1.2 高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学时现状

《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出台,为高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奠定了基础。随着学分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很多高校运动训练专业都减少了课堂专业知识的课时占比,加大了专业实践课程课时的比重,以提高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同类型的高校在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的课时设计方面略有差异,如表2所示,体育类高校更注重实践,往往实践课程的学时要超过整体学时的50%以上,同时专业必修课要求较为严格。而综合类、师范类高校的公共必修课占比较高,更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

表2 不同高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学时统计表

1.3 高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课程现状

从专业角度来看,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不同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设定专属的课程和教材。高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的课程体系在主干课程的设置上就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表3可知,综合类高校的人才培养的目标与社会运动训练相关的人才接近,在课程设计上更注重教育学、运动管理学等课程,以提高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知识面,扩大学生的就业范围;师范类高校更多注重教育层面专业知识课程的设计,包括生理学、心理学、体育科研方法、体育统计学等课程[2];在学生培养过程中,体育类高校课程的设立更倾向于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营养学以及运动形态学等课程。

表3 不同高校的主干课程设计表

2 高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观念落后

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更要注重与竞技体育进行结合,让学生能够掌握专业运动知识和训练技能。但是从当前高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的培养理念来看,很多高校仍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影响,高度重视课本知识的掌握,对学生能力的考察也大多通过考试、问答等方式进行,缺少与竞技体育的有机结合[3]。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的培养与社会体育产业并未形成融合,培养的学生无法满足社会对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的需要。

2.2 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单一化

当前各大高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仍注重为竞技体育、体育教学提供专业的运动训练实践、运动科研研究等,因此高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的培养完全着眼于为奥运会、洲际赛事、高校运动赛事等服务,导致高校的运动训练专业人才更多是专业人才而非全面性人才。随着全民体育建设计划的实施,社会专业运动训练人才的需求不断高涨,体育行业开始朝着专业化、市场化的方向发展,运动训练专业的单一化人才培养目标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加上体育旅游、老年体育训练、健身体育训练、企业体育等相关的运动训练专业岗位需求激增,而与之对应的专业训练人才却相对匮乏,供需不平衡的矛盾进一步扩大。

2.3 学科建设和学时设计不合理

运动训练专业与高校的普通专业有很大的区别,尤其是在实践课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高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既要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的理解每一个训练动作的方法、步骤,又要确保提高学生的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并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教学中。由此可见,在运动训练专业建设过程中,不能忽视专业实践课的作用。从当前高校的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来看,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许多高校不仅生源质量较差,且较多学生并不具备专业的运动训练知识基础及运动训练实践技能,而且与专业运动机构、社会体育运动协会的联系较少,导致专业实践课的课时严重缩水,甚至部分高校的专业实践仅是教师现场面对面的动作技术传授,缺少有效的实践,导致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缺少重要的实践能力。

此外,在学科建设方面,和传统的自然、数理等学科相比,我国高校的体育专业学科建设仍处于严重落后阶段,一方面,高校运动训练相关的设施、设备并不完善,在培养运动训练专业人才过程中,教学方法缺少创新,教学内容缺少先进性,不利于运动训练人才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高校更注重学术氛围的培养,缺少对课程实践的建设。从运动训练专业的发展历史来看,实践是运动训练专业实现突破的重要路径,实践课程的缺少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运动训练专业的改革发展[4]。

2.4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结构设置缺陷

如果仅将运动训练专业的课程划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那么国内的主要高校,如上海体育学院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为5:5,北京体育大学的比例为4.8:5.2。相比较国外的高校而言,如莫斯科国立体育学院的比例为2.8:7.2,美国马里兰大学比例为6.9:9.1,我国高校运动训练专业的课程结构更加注重理论课程,缺少实践类课程,导致课程结构与人才培养需要差别较大的原因主要有:

(1)国内多数高校沿用的课程体系较为陈旧,对运动训练专业的知识更新速度远远落后于体育竞技的发展。在课程结构方面,国内多数高校体育专业的创新发展相关课程过度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且无论是教学形式还是教学内容均缺少运动训练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

(2)高校的大部分课程多属于自然学科类的课程、工具类课程,而人文社科类的课程相对不足。在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体系过于单一,忽略了对学生运动训练思维、科学发展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体育核心素养能力的提升[5]。

(3)必修课比重过高。大部分高校针对运动训练专业设定了很多必修课程,导致学生的主要精力和时间都花费在必修课程上,相对特色专业课程、选修课程、跨学科课程的设计较少,学生对课程的选择自由度较低,无法满足其个性化的兴趣学习需求,也使得高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的培养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尤其是随着体育专业产业化的不断推进,社会与市场对体育管理、教练员等多种运动训练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多,在新岗位和新行业涌现的市场背景下,现有的课程结构和人才培养目标已经严重落伍,亟需改革[6]。

3 高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3.1 结合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特点因材施教

运动训练专业人才需要掌握专业的体育组织管理、健康教学、运动竞赛以及运动训练相关的知识,更要具备较强的运动技能、运动训练工作能力以及运动训练的科学研究能力[7]。高校在培养运动训练专业人才时,必须秉承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考虑这一专业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如表4所示,通过创新课程体系,确保人才培养的深度、方式和广度,从而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此外,高校还需重视学生人文教育、品格素养等方面的培育,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性能,在保障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培养符合社会发展和竞技体育要求的运动训练专业人才。

表4 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表

3.2 构建全新的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竞技体育的项目不同,对运动员的运动素质能力也有所差异。当前我国的体育运动训练需求呈现出地域性、专业性的差异化需求,对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呈现出层次化、多元化的要求。因此,高校必须改变传统的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将本科生、研究生等联系到一起,打破不同学历之间的壁垒,并利用学时、学分等改革,来刺激相关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运动训练的学习当中,并允许有能力的学生提前参与到专业的运动训练岗位中。高校可将传统的4年制单一培养方式,改为三年统一学习和X年的专业兴趣转向培养,通过“3+X”的培养方案,在主修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专业体育训练、学校体育训练、社会体育训练等领域,让培养出来的运动训练专业人才更加符合运动训练社会领域的要求。

传统的学分制度,一方面导致很多优秀的运动训练专业人才无法提前就业,浪费了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具备专业能力的部分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因学习时间相对不固定,很多专业类的课程尚未学习就不得不毕业,影响了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基于此,高校应当改革学分制度,创新弹性培养模式,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培养目标以及不同能力的学生灵活运用[8]。

3.3 加大教学设备、教学经费的投入

虽然很多高校已经对校园的基础设施进行了优化,基本满足了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但是随着学生人数的增长,部分高校的场地已经无法满足高密集度的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实践要求。从经费方面来看,高校均存在教学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导致学校很难参与到竞技体育赛事的运动训练当中。针对上述情况,高校除了要加大对运动训练专业的经费投入之外,还需要重视利用其它资源来弥补运动训练转向经费方面的不足。例如高校可以联合社会资源、体育俱乐部等,探索体、教、企相结合的模式;或是利用自身专业的优势,参与体育俱乐部的建设中,为社会体育俱乐部的训练提供专业的指导,扩大俱乐部的社会影响力,从而增大俱乐部的获益,反之也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形成良性的循环。

3.4 完善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竞技体育的魅力不仅仅在于运动员所追求的更快、更高的记录,更重要是竞技体育还蕴含着更加丰富多彩的人文精神。例如北京奥运会推动的“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精神。在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针对过度注重专业知识,忽略人文思想教育等问题,学校要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理念,重视学生人文教育课程的设计,将其贯穿于整个教学模块当中,形成与学校校训有关联的特色体育人文教育,提升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的主动学习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

同时,人才的成长不仅仅依靠教育,更依靠学生的主观兴趣。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在增强学生竞争力的同时,也应当关注学生跨学科的学习意愿。增大选修课的比重,让学生主动的选择感兴趣的学科和知识,在提升学生理论基础能力的同时,也让学生能够扩展自身的知识面,并充分运用自身的创新思维来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

3.5 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对专业性、实践性要求极高的工作,教师起着主导性作用。部分高校教师可能是体育教育专业出身,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但缺少运动训练实战经验,而一些运动员出身的专业教师虽然具备运动训练本领,但是理论知识缺少,教学水平有限,很难将自身的本领转化成有效的教学成果。基于此,高校必须重视师资队伍的培训,结合教师的能力特点开展对应的能力提升培训,并在课程设置上强化教师的优势项目,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高校还加强教师招聘环节的管理,创建较好的教育环境和优厚的工资福利待遇吸引优秀的教师,进一步增强高校的教学资源优势,更好的完成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4 结语

综上所述,竞技体育、全民体育的发展,提高了市场对运动、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高校在培养运动训练专业人才过程中,应当紧跟社会发展和体育市场发展需求,创新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构教学体系和课程结构,扩大选修课范围,重视人文教育。在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的培养上采取多元化的培养模式,推动学生全方位能力的提升,实现专业理论与运动训练实践的完美结合,更好地服务于竞技体育、社会体育等工作。

猜你喜欢
专业人才运动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不正经运动范
高校应用型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
新时期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如何打造工程咨询业需要的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