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和研究
——以展示空间设计课程为例

2022-04-19 12:47李瑞勇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空间设计育人思政

张 津,李瑞勇,陈 振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1)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我国高校不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功能,还承载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重任[1]。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重要指示,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贯彻到人才培养体系中,落实到各类课程中,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 课程思政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举措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新要求。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应有之义、应尽职责,更是新时代大学生成人成才的必然选择[2]。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主要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而其他专业课程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比较微弱,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处于“孤岛化”,由此可见,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专业导向性、应用性与实践性。为解决这一问题,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的建设有助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3]。

课程思政是指除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外的各类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以教师作为“主力军”,以课程建设作为“主战场”,把握课堂教学“主渠道”,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各类课程中蕴含的“做人做事的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都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课程思政改革对当代大学生思想价值的重要引领。具体表现为:第一,各类课程中发掘的“做人做事的道理”,不仅包括对学生日常待人接物的指引,也包括对学生在未来专业学习和工作中的基本要求和职业道德的指引[4]。第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各类课程教学,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并以此为行为标准自觉践行。第三,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自觉融入课程教学之中,引导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树立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树立远大理想,努力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同时,课程思政不局限于课堂教学,也包括实验实践教学,进而与第二课堂结合形成育人大环境。时刻关注学生思想动态,结合各门课程特色,价值先行,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融入课程[5],让正确积极的思想观在大学生群体中入脑入心入行。

2 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难点

目前,全国高校教师为进一步提高高校立德树人成效,对课程思政的理念已经形成广泛共识,并积极的探索实践,但课程思政建设和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难点需要去突破,对于这些难点的把握、分析和克服,是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前提。

2.1 课程思政教育目标和主题不够明确

202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确定,并不意味着具体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已经形成。由于长期以来,专业课教师普遍将专业知识和技能作为授课重点,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不足[6],在教学实践中对于课程思政教育目标和主题的把握不够明确。

在专业育人目标的基础上,立足专业课程的课程布局、课程特征和课程优势,设立该课程明确的育人目标[7]。而课程的育人目标需要从不同思想政治教育主题、不同角度方面深入浅出的阐述,即根据专业教学的各章节内容设立具有内在逻辑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切勿“走一步看一步”的随意安排。所以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目标和主题的确立应该是方向明确且具有内在逻辑性的体系化目标。

2.2 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比较单一

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探索中,对于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如何挖掘和运用以及思政元素存在单一、重合等现象都是高校教师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针对这一问题,《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8]因此,授课教师需要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内容和资源,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等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中。

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方法是多样的。如从专业知识的来源、发展和现实应用中挖掘思维、逻辑、哲学、情感等方面的思政元素;又如在教学案例中挖掘思政元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为了生动地阐述专业知识,通常会列举大量正反面教学案例,在教学案例中蕴含和延伸的思想政治内容包括深远的人生道理、高尚的品格情操、卓越的精神和情怀等;再如在实验教学中发掘思政元素,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实验教学中消化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还可以利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

2.3 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课程思政的建设和实施改变以往专业教学中“重教书轻育人”的现象,随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授课教师虽然能够积极修订教学大纲,探索专业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和具体实施,却容易忽视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反馈与总结、成效的检测与呈现,是从课程设计到课程实施再到课程评价整个教育流程和运行系统中构成闭环的重要环节。

完善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涉及到评价对象、评价内容、评价的具体指标等多个方面。课程思政评价对象是授课教师,评价内容主要是教师在授课活动中对学生思想观价值观的影响,评价的具体指标指的是围绕教学材料准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效果等多个教学重要环节而建立起来的指标体系,尽量量化指标并注意避免具体指标的交叉重合。建立完善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有利于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课程改革的深化、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 展示空间设计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3.1 展示空间设计课程思政建设背景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展示空间设计课程是会展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该课程开设十年以来,密切关注行业发展动态和学生思想动态,不断优化课程内容。为适应新时代发展和实现民族复兴的需要,该课课程思政的建设实施结合了学校的办学定位、专业特色,明确其建设的目标,积极探索其实施路径,积极融入长三角,服务区域会展经济发展,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的高级应用型会展人才。

3.2 展示空间设计课程思政目标

展示空间设计课程结合会展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需求,以会展展示空间设计布置为课程教学重点,以专卖店和博物馆的展示空间设计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利用专业课堂教学主渠道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多元统一[9]。学生通过掌握展示空间设计课程中的理论和技能,让他们深刻认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思想,树立民族复兴的价值理想,并以专业力量投身民族复兴的报国之行。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课程思政目标,将专业课程的六个章节的专业知识内容整理为“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四个主题,使民族复兴的理想入脑入心,有效融入于学生素质教育。

3.3 展示空间设计课程思政架构

根据专业特征和行业需要,该课程主要内容是理解会展和展示设计的内涵,熟知展示空间的类型,学习掌握展示空间设计的理念、技术和方法,并应用于会展专项展示空间设计的实践中。同时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该课程内容和该课程育人目标——“厚植民族复兴的价值理想”,以习近平总书记对肩负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的期许为依据,“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四个阶段层层递进,这四个阶段的各章节内容的思政元素包括:有机融合个人梦凝结国家梦的“大志”,家国情怀、爱国爱岗的“大德”,树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工匠精神、锤炼工匠技艺、铸造大国工匠的“大才”,敢创新勇实践,在实践中圆个人梦和专业梦、铸复兴梦的“大任”,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会展专业展示空间设计课程思政架构图

3.4 展示空间设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在展示空间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思政元素不是生搬硬套地插入课堂,而是以恰当的载体引入思政内容,让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相交相融,提升课堂的丰富性,达到潜移默化育人的作用。具体课程教学设计如表1所示。

表1 展示空间设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表

3.5 展示空间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根据展示空间设计教学内容和对接的会展设计工作岗位的需要,该课程选用项目化教学,即将课程专业知识融入社会实践项目的教学方法。该方法是把教学内容转换成项目任务,以学生为项目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通过教学案例生动解读项目任务中涉及到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启发学生在专业知识内容中和教学案例中感悟人生哲理。同时,学生通过完成项目任务,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职业素养。

在展示空间设计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动画视频、3D全息投影、图像生成等多媒体技术增强课堂体验感和参与度,借助“智慧职教”多媒体教学网络平台向社会开放并用于会展专业社招班学习,进一步扩大受益范围,促进会展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

3.6 展示空间设计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展示空间设计课程思政评价建立在原有课程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从“教+学+反思”三个层面上评价教学育人目标的实现。“教”的层面是指教师同行和学生对授课教师的教学评价,评价授课教师在教的过程中是否主动植入、融合民族复兴的相关思政元素,并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法;“学”的层面是指授课教师和企业导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考察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同时也注重考察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发展,尤其在课程项目任务实践中得以体现学生“民族复兴的价值理想”的树立;“反思”层面主要是指授课教师从反思教学角度评价,根据教学效果总结课程设计和实施的成败之处。

3.7 展示空间设计课程思政实施成果

自2018年开始,笔者所在团队不断探究展示空间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并在教学实践中反思、改进、完善该课课程思政框架,产生了丰硕的课程思政实施成果。比如通过展示空间设计课程思政的教学,会展专业学生的会展设计能力有显著提升,获得专利十余项,仅2018年至2021年期间,在各项省部级会展空间设计方向相关的技能大赛中获奖10项。除此以外,在校学生积极投入社会服务,疫情期间争当志愿者毫不退缩,助力全民抗疫;毕业生积极对接长三角服务会展经济发展,以优秀的职业素养、熟练的职业技能深受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高校学生树立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和信念,为专业技术的发展、社会服务的推进、行业经济的起飞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4 结语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当代青年大学生需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应深化课程思政改革,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任重而道远。而对于课程思政的探索和实践不会是照搬照抄的统一的实现路径,而应根据学校、专业和课程特点去设计、思考和实施[10],最终实现课程思政春风化雨,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猜你喜欢
空间设计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V&A“源于自然的时尚”展览空间设计
忱意空间设计办公室
多元·开放·激活:公共空间设计的未来趋势探索
思政课“需求侧”
居住空间设计《啁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