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供电课程思政项目化教学的设计与研究

2022-04-19 12:47毕厚龙潘小波缸明义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供电教学内容思政

朱 虹,毕厚龙,潘小波,缸明义,沈 颖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 电气工程系,安徽 马鞍山 243000)

高校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社会责任、法律意识、职业道德、爱国情操等思政元素,从而达到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两不误的目的,让学生既掌握了专业知识,又提高了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实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工厂供电课程是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马职院”)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在教学内容方面,传统的教学内容与知识体系偏重结构原理,这与工业现场的典型工作任务脱节[1]-[2];在教学形式方面,工厂供电课程采用启发式的理论教学;在思政教育方面,教学内容没有有机地融入思政元素,没有充分落实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三全育人”的教育方针[3];在教材选取及教学团队方面,教材内容不能实时更新电力行业的国家标准和规范,教学团队缺乏工程实践经验。

基于此,本着提高学生专业知识能力、岗位职业能力[4]和思想政治意识,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政治素质,马职院教学团队依据职业院校的办学要求,着眼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立足系部教学条件和实训条件,引入实际生产案例,以项目化形式开展“做中学”,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强调工学结合,注意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并重,将工厂供电课程传统教学内容提炼、改变传统教学形式,将与时俱进的思政元素融入项目化教学内容,以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1 工厂供电课程的教学分析

1.1 授课内容

工厂供电是马职院电气自动化专业大三学生的专业必修课,是供电技术方面入门级的非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授课内容主要包括电力负荷计算、短路电流计算、电气一次和二次回路、防雷和过电压保护,电力系统的接地、导体和电器设备的选择、继电保护、照明、低压配电、防电击等,这些内容是教材中独立成章的知识点,各章节之间缺乏逻辑关联,学生对整个电力系统逻辑结构缺乏宏观性认识,学生对知识点迁移应用的能力较弱。另外,该课程计算公式多,工程计算量大,许多电器、设备的选型以及整定值等的分析计算是依靠经验公式、查表完成,学生在原本抽象地学习上感觉更加枯燥,专业知识的掌握较为浅薄。教材中各章节后的练习题多是没有关联的离散小题,学生只知做题而不知其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和关系,教学效果不尽人意[5]。

随着电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材料的推陈出新,电力系统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将会随之修订,教师若不能及时关注供配电的新标准、新规范或保持与供电企业紧密的专业技术交流,那么授课内容则不能实时更新,而传统的教材内容易造成理论和实际相脱节,学生学习的内容无法做到与学生的就业无缝对接,导致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际工作需求会有偏差。

1.2 授课形式

电气自动化专业重点传授的是低压电气控制的知识,由于校内没有高压供配电系统的实训基地,且工厂供电的大多数实验无法让学生实践操作,因此该课程目前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启发式理论授课的形式。为了让学生对现场运维设备有直观的认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展示电气一、二次设备的实物图片及变电所的现场图,但现在大多数变配电所采用成套设备,面对设备内部和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仅凭着现场图无法寻找处理方法。此外,组织学生参观变配电所,走马观花式的观看设备操作,无法进行实际操作,并不能真正将理论结合实践,同时建立校企合作的供电企业非常少,外出参观学习机会也很少。

1.3 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6]。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高校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过去,思想政治教育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高校辅导员授业,专业课教师只传授专业知识,导致非思政课程的教学偏重知识传授,忽视了价值观的教育,专业课思想政治教育的推广力度和范围比较浅薄,教书和育人没有充分为学生解惑。工厂供电的课程内容涉及到整个供电系统,而供电系统稳定可靠的运行关系到国泰民安,因此教师在教授学生供电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大国工匠的精神。同时,电力系统的国标、规范、法律法规是供电系统稳定可靠运行的法律保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可以融入相应的法律知识。由此可知,该课程思政元素丰富,对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课程思政的要求还有很大的空间。

2 工厂供电课程思政项目化教学内容的设计

2.1 知识目标

该课程的内容与电气专业学生毕业后在电网系统以及电力公司从事工作密切相关,职业岗位需要工程实践能力。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才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级实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而项目化的课程教学内容和形式是将理论教学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对知识掌握并迁移的能力,马职院教学团队对该课程集体备课讨论,在企业开展调研时,研究企业实际工作中的案例、任务归纳出该门课程的核心知识点,创设工作情境,设计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符合该校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工厂供电课程标准、按照电力系统逻辑顺序规划、具有实际意义的项目化工程案例[7]-[8],如表1所示。学生在每个项目的学习中能掌握到相关的知识点,以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目标。

表1 工厂供电课程项目化教学的内容

2.2 能力目标

项目化课程内容以工程实践为依托,紧跟电气行业发展步伐,以供电配电企业或现代化大型生产企业为原型[9],围绕课程内容做综合训练,帮助学生对课程内容全面理解和宏观掌握,切实落实高等职业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使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一方面,让学生重点掌握工业企业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步骤和基本工程设计方法,使其对系统的宏观认识和构建逻辑清晰明了,锻炼他们的工程计算和设计能力。此外,项目任务的设计参考更多的是以《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四版)、国家标准和电力行业标准为依据,学生掌握的是供配电技术最权威、最实用的技术要求和标准,培养学生遵守电气设计相应规范的意识,提升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和专业能力,如表2所示。另一方面,项目化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强,需要3~4人的小组完成项目任务,因此学生需要和教师、同学就项目任务进行讨论,共同寻求完成任务的方法。小组成员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调动了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专业学习的方法和能力。

表2 工厂供电课程项目化教学内容的相关国标规范

2.3 思政目标

工厂供电课程思政项目化的教学内容坚持以教书和育人相统一的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将传授专业知识与思想价值引领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提高学生的理想信念、思想道德、文化内涵等人文精神。教学团队将项目化教学内容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内容作为思政元素的载体,深入发掘每个教学项目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将其有机地融入到项目化的教学内容当中,促使学生的专业培养和思政教育形成协同效应,实现“三全育人”的培养目标,如表3所示。

表3 工厂供电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思政内容

2.3.1 政治教育

依托项目载体,渗透思政元素,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例如在项目一导体、电器的选择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介绍导体即为有色金属、我国有色金属的分布、储藏量以及价格和铜、铝材料的各自特点等内容后,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任务。学生拿到任务后,先对负荷进行分级,再用需要系数法算出负荷的计算电流,分别按载流量、经济电流选择导线截面。教师就不同的导线截面的选择方法阐明最终选择按经济电流选择截面的原因,让学生明白正确的负荷计算和导线截面选择的方法对于节约有色金属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又如在项目二继电保护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实施继电保护的项目任务前,教师需要介绍继电保护的四性要求:灵敏性和可靠性的矛盾关系,如果整定值低,灵敏性很高,那么可靠性就会降低。选择性和速动性的矛盾关系,电流的三段式保护是靠整定值和动作时间配合完成的,如果满足可靠性而需要二段保护动作,那么速动性的要求就无法满足。通过教师提出的继电保护的四性要求体现了矛盾的基本属性是对立统一的,引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实现专业知识学习和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双赢。

2.3.2 劳动教育

依托项目载体,体现大国工匠、精益求精的精神,加强了劳动教育的宣传力。电力工程关系到国计民生,一个小失误就有可能造成很大的损失,甚至危及整个电网的安全,所以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优良的职业操守。将历史上发生的电力事故作为切入点,在教学设计中融入“工匠精神”,以“怀匠心、铸匠魂、守匠情、践匠行、做匠人”贯穿劳动教育为主线,映射课程“知目标、懂原理、会操作、显能力、见素养”5个环节,使劳动教育贯穿于整个项目实施的各环节,全方位、多层次地引导学生将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相融合,将知识学习与思想价值相结合。在培养学生劳动精神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3.3 国标规范

依托项目载体,展现国家标准、行业规范内容,提升了国标规范的影响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电力建设项目不得使用国家命令淘汰的电力设备和技术。”第六十二条第二款规定“违反本法第十四条规定,电力建设项目使用国家命令淘汰的电力设备和技术的,由电力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使用,没收国家命令淘汰的电力设备,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工厂供电课程思政项目化的教学内容以最具权威的现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四版)为主要依据,紧跟电气行业发展步伐,克服教材不能实时更新技术的这一弊端,让学生能够学习到最先进、最实用、最权威的供电技术。在满足学生先进的专业技术学习之余,教师在教学中还可融入法律知识,学生通过法律条文的学习,培养他们严谨的职业态度、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

3 工厂供电课程思政项目化教学的特色与创新

3.1 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和思想水平

职业院校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其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打造人才的时代重任,既要有丰富的学识传道授业解惑,还要有匠人之心塑造学生的灵魂。一方面,教师去电厂或变配电所实践学习、考察交流,提升了专业水平与实践能力[10]-[11]。教师还要日常地学习电力系统的国标、规范,做到能够及时更新供电技术,更完美地传承技术知识,让学生做一个具有职业竞争力的供电技术的专业人。另一方面,教学团队常态化地进行政治学习,强化了政治意识,积极探索与课程相关的政治理论以及如何有机地融合到该专业知识中,积极寻找工匠精神、安全教育的切入点,扩大相关法律法规的知识面,才能培养出执法懂法守法、具有正能量的电力技术的专业人。

3.2 明确了学生的培养目标

首先,实现了知识目标。学生通过完整的实训项目对知识点进行逻辑整合,学生的专业知识提升明显。其次,实现了职业能力目标。通过项目化课程内容的学习,培养了学生显性的专业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隐性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最后,实现了思想政治意识的培养。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推动意识形态教育落小落细落实。通过课程思政项目化教学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成为有文化自信、有理想、会感恩、懂法律、意识形态正确的爱国青年。

3.3 弘扬了“传帮带”的教育模式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支持”,而搞好“传帮带”便是这种关心帮助支持最直接、最生动的体现。对于综合性较强的项目化教学内容,返璞归真的“传帮带”线下课堂的教学形式使学生不仅学习了知识技能,还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传帮带”的教育模式既是方式方法,更是氛围和风气,推动各个能力层次的学生焕发活力。一方面,学困生被帮助,得到心理慰藉,同时学习效果的提升帮助建立其自信心,激发其内驱力。另一方面,学优生在帮助学困生的同时,将自己的知识又梳理一遍,增强了学习效果,提高了个人成就感。

3.4 培养了学生的政治意识

第一,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的同时,还融入了安全教育,强化学生的安全操作的意识,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第二,通过融入马克思辩证主义哲学的项目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如何辩证地看待和处理问题,由辩证哲学化的工厂供电深入展开中国特色的马克思辩证主义哲学。第三,通过项目学习,学生了解了电力系统方面具有中国特色的元素,培养了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怀。第四,通过每个项目中国家标准和规范的引入,让学生明白电力行业的国标和规范的不可违背及其法律意义。

猜你喜欢
供电教学内容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超高层建筑供电分析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战洪魔保供电
红军与供电人的故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山西直供电折戟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