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季兵 王习明
(1.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海南海口 571158;2.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浙江温州 325035)
中国精神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概念[1]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发展的指引作用日益凸显,已引发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但中国精神指引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它的有效传播。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精神的传播,有必要从传播学的角度对新时代中国精神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梳理,探寻已有研究在促进中国精神传播方面的得失,尝试探索未来的中国精神研究在促进中国精神传播方面的改进之道。
进入新时代,中国精神已成为学界关注热点,相关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为了尽可能全面地反映最新研究成果,本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为文献资源平台,而不考虑专著等书籍形式的文献(相对于CNKI,书籍出版周期长、更新慢)。文献检索条件设定为篇名或题名为“中国精神”、检索时间段为2012年1月1日—2020年8月13日,共检索到1 017篇文献。限于时间与精力的关系,将文献检索范围限定于CSSCI期刊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两种类型文献,其他检索条件不变,检索的结果如表1:
表1 文献数量
本研究拟以上述211篇文献为研究对象。之所以将文献检索范围限定于C刊和两报,还有一个原因是它们所刊发的文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表国内“中国精神”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新时代研究者对中国精神的研究,涉及面较广,从传播学的角度概括,主要有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两方面的研究。传播内容的研究是指对所要传播的信息内容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的建构研究,即所要传播的信息以何种结构、顺序呈现等内容的研究;二是信息意义与价值研究,即从谁的角度表述信息的意义与价值传播效果会更好,它关涉到受众对所传播信息的理解与接受。传播方式研究主要是指中国精神采用何种方式、运用什么媒介进行传播等方面的研究。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提出中国精神,并将其界定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2]。自此之后,研究者主要从信息的建构和信息的意义、价值两方面研究传播内容,即中国精神的建构和中国精神的意义与价值的研究。
(1)传播信息的建构研究
传播信息的建构研究,即中国精神的建构研究,它主要从系统化与哲学两大维度开展中国精神的建构研究,以寻求中国精神的最佳传播结构,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
系统化维度的中国精神建构研究。所谓系统化维度的中国精神建构研究,就是运用系统化的思维方法研究中国精神的建构,如有研究者认为系统思维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基本构成,中国精神建构要将与文化传统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与改革相结合[3]。具体而言,就是统筹考虑历史与现实、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构建系统化的中国精神。又因研究者关注点的不同,中国精神建构研究的侧重也有所不同,主要有三种类型:历史维度、现实维度、整体与部分相结合的维度,但是这三种维度之间的划分界限并非截然分明,它们之间也存在交叉现象,只是为了行文方便而做出这样的划分。
其一,历史维度的中国精神建构研究。这一维度主要是充分挖掘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文化中所蕴含的优秀精神文化资源,以丰富、涵养当代中国精神。对如何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精神建构中的作用,研究者有不同的见解,有研究者提出“在传承与创新的语境中阐释中国精神的现代性境界”[4];也有研究者提出要充分挖掘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中的“民本精神、奋斗精神、利他精神、自律精神、勤俭精神”[5]以充实当代中国精神内涵。尽管研究者们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他们的努力说明了中国精神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中的革命文化研究,侧重于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方面的研究,如有研究者指出“伟大的抗战精神来源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6],这些研究既厘清了这些革命文化精神与中国精神之间的关系,又为中国精神的当代建构提供了新的历史方位。
其二,现实维度的中国精神建构研究。该维度侧重于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建设实践活动、重大事件中所蕴含的先进的精神文化资源,以丰富、发展中国精神,使得中国精神富有时代气息,主要集中于中国梦、重大事件以及全球化三种维度。从中国梦的维度研究中国精神建构侧重各异,有的侧重从中国梦的实现过程来建构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的过程就是中国精神建构的过程[7];有的侧重于实现中国梦的主体——中国人来建构中国精神,认为追梦的中国人,需要从价值追求、自律规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团结战斗、公仆精神[8]等方面建构中国精神;有的侧重于中国梦实现的结果来建构中国精神,认为中国梦的实现意味着中国精神的崛起,所以中国精神建构要做到“精神自觉、精神自信和精神自省的辩证统一”[9],才能真正实现中国精神崛起。从重大事件维度研究中国精神建构,主要是挖掘当代重大事件中所彰显的先进精神,以充实、提高中国精神。如有研究者针对2008年的汶川地震、全球金融危机的中国积极作为,提出将“高瞻远瞩、豁达开放、担当责任”[10]等内容纳入中国精神之列;有研究者主张,将2020年中国人民在抗疫中的表现,如“不怕牺牲,顾全大局;勇当先锋,敢打头阵;主动担当,拼搏奉献;同舟共济,守望相助”[11]纳入中国精神建构内容。也有研究者从全球化维度研究中国精神建构,认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精神建构应是“世界观与价值观两个层面的有机统一,有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全球精神(或人类精神)三个维度”[12]。
其三,整体与部分关系维度的中国精神建构研究。它是指将中国精神视为一个整体,而将某种地方文化或某个群体所具有的精神文化视为部分,并从部分中汲取优秀的精神文化以充实中国精神内容。群体的精神文化研究,侧重于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群体所彰显的文化、精神等方面的研究,如有研究者主张“把毛泽东精神和中国精神渗透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使中国精神得到丰富、完善和发展”[13],有研究主张采用毛泽东的人民立场、务实完备的工具理性来建构中国精神[14],有研究者主张“毛泽东精神不仅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重要源泉,亦是构成当代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15]。以地方文化精神充实中国精神的研究并不多,如有研究者提出上海改革开放所具有的“国家使命的担当精神、海纳百川的开放精神、稳健精细的实干精神”[3]等特质有利于中国精神充实。
哲学维度的中国精神建构研究。相对于系统化维度的中国精神建构研究而言,哲学维度的中国精神建构研究的文献要少得多,且这两大维度有较大的差异,前者更多地侧重于研究中国精神建构的独特性,正如有研究者所言:“中国精神表现的是中国独有的东西。”[16]而后者则偏重于从形而上的角度构建中国精神,但即使都是从哲学维度研究中国精神建构,也存在差异,如有研究者提出“建构中国精神,要重建中国哲学”[17],有研究者则主张“在哲学对话中建构当代中国精神,在反思‘现代性’中重建中国精神”[18]。从伦理学维度出发的研究者则认为,中国精神应从“理想信念、价值信念、道德观念”[19]三重维度进行建构。
(2)传播信息的意义与价值研究
传播信息的意义与价值研究,即中国精神的意义与价值研究。所传播信息的意义与价值,都是针对某一特定主体而言的。这就意味着对不同的主体而言,中国精神的意义与价值有所不同;这也意味着立足不同主体立场的研究者,对中国精神的意义与价值的研究与阐发也是不一样的。从现有研究文献看,对中国精神的意义与价值研究,主要有两种不同的主体立场,一种是中国立场,一种是国际立场。其中,根据中国立场研究中国精神的意义与价值的文献占绝大多数,即中国精神对中国自身发展的意义与价值研究是主体,而根据国际立场研究中国精神的意义与价值的文献较少。
中国精神的意义与价值研究的中国立场。立足于中国立场,阐发中国精神的意义与价值,主要有宏观和微观两种类型。宏观方面的研究,基本上都是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角度肯定了中国精神的意义与价值。但由于关注点的不同,使得中国精神的意义和价值具体化的研究也有所不同,多数研究聚焦于中国精神对于实现中国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与价值,如“中国精神是筑牢中国梦的思想根基”[20]“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21]“弘扬中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23],等等;也有不少文献研究中国精神对中国道路的意义与价值,如有研究者指出中国精神为“构筑中国道路”[24]提供精神支撑,有研究者认为中国精神具有“形塑中国模式,助推中国崛起”[25]的价值,有研究者认为“民族复兴需要中国精神”[26]。也有研究者认为中国精神在凝心聚力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直接提出“用中国精神凝心聚力”[27]。微观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阐发中国精神对于国内某个具体对象的意义和价值,如有研究者研究了中国精神对社会心态建设的意义与价值,认为中国精神是一种正能量的社会心理资源,在建设良好社会心态的过程中,应该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28];还有研究者研究了中国精神对学生成长的作用,认为中国精神能“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29];有研究者研究中国精神对中国文艺发展的意义与价值,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观点,如“中国精神是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关键词”[30]“让中国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31]“用中国精神为文艺筑脊铸魂”[32]“弘扬中国精神,凸显文艺灵魂”[33]等,这些观点的共同核心就是:中国文艺只有在中国精神统领下,才能得到健康发展。
中国精神的意义与价值研究的国际立场,是指立足国际或世界其他国家的立场,研究中国精神对国家社会或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所具有的意义与价值。由于CNKI的自身局限性,外国研究者关于中国精神的世界意义与价值的研究文献,几乎没有。不过,国内已有研究者从全球化的角度,探讨中国精神的世界意义与价值,认为中国精神是人类精神的中国化[34]。
传播方式研究,主要是指研究新时代中国精神采用何种方式、运用什么媒介才能取得比较好的传播效果。从现有文献看,中国精神传播方式的研究,多数是传播媒介的研究,具体而言,就是运用文艺与教育传播中国精神。运用文艺作品传播中国精神,是研究者着力最多的,但由于研究者关注点的差异,所以侧重点有所不同:有的研究关注环境,有的关注结果,有的关注某个具体的形式。关注环境的研究,主要是指如何运用环境氛围传播中国精神,如有研究强调“营造健康文艺氛围,在发展创新中弘扬文艺的中国精神”[35]。关注结果的研究,是指中国精神的结果或产品如何开展境外输出,从而达到传播中国精神的作用,如有研究指出,中国精神附着于中国特色的文化产品之中,中国文化产品的输出实质是中国精神传播[36]。在文化产品或文化作品中,文字类作品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对外的文化交流中,所以文字类编辑质量高低,对文化产品质量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最终会影响到中国精神的境外传播,但要注意“保持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传播体系”[37]。关注某个具体形式,主要是指对中国精神的某一个具体传播载体的运用研究,如有研究关注军旅小说如何传播中国精神,认为军旅小说有助于中国精神传播,但要坚持英雄叙事的方式,通过军旅英雄人物的塑造与叙事研究,“在家国情怀与历史担当中弘扬中国精神”[38]。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教育是传播中国精神的重要媒介,对于在年轻人中间的传播而言,是一个主渠道。但现有的文献,对于如何发挥教育传播中国精神的功能与作用的研究,多数是集中于高校,即多数研究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中间如何传播中国精神。如有研究认为:“中国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开展教学的重要资源”[39],也有研究认为:“在大学生中分层次、分阶段地系统加强中国精神教育,将其转化为大学生群体的自觉行为指向和精神追求。”[40]
尽管中国精神传播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文艺和教育的研究,但也有一些其他视角的研究,对于进一步健全中国精神传播体系的构建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其实,中国精神是根基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合理吸收优秀地方文化,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文化和建设文化中得到发展与提升。所以中国精神的传播,在国内不同地方,可以选择与当地的地方文化结合,即通过地方文化传播中国精神,如有研究者提出“湘学与中国精神的弘扬”[41]。同时,还要“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42]。但中国精神也是具象的,既要“建构表征当代中国精神的范畴体系和话语方式”[43],又需要具体的人物形象来代表,即“需要榜样引领”[42];在境外传播时,“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42]。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华,同资本主义文化相比较,有着特殊的优越性与先进性,所以在传播过程中要彰显出来,于是有研究尝试从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产生及其解决中,找到中国精神传播途径[44]。中国精神的传播,在国内能起到凝神聚力作用,在境外有助于提升国家形象与国际竞争力,但在传播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对弘扬中国精神的领导,始终坚持和巩固人民群众在弘扬中国精神中的主体地位”[45]。
纵观新时代中国精神研究,在众多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大量的积极成果,使得人们对中国精神的构建思路更加清晰、对中国精神的意义与价值的认识更加深刻、意识到中国精神传播应更为立体,为中国精神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从传播学的角度看,这些研究成果仍有一些有待改进之处。
首先,研究者传播中国精神的意识不强。促进中国精神传播,是国内中国精神研究应有目的之一,否则就难以真正发挥中国精神内起指引、外树形象之功用。但从现有的研究成果看,研究者的传播中国精神的意识不强,在研究内容构成上体现最为明显。就信息传播过程而言,主要涉及五个基本要素:传播主体、信息、传播媒介、受众以及传播效果,但新时代中国精神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传播的信息和信息的传播两个方面,而对于中国精神的传播主体、受众以及传播效果等方面的研究涉及较少,研究内容的这种格局分布,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研究者传播中国精神的意识不强。
其次,未能从传播的角度研究中国精神。促进中国精神传播是中国精神研究的应有之义,但现有的主要研究成果——中国精神建构以及中国精神的意义和价值(即所要传播的信息内容)的表述与呈现,并未能真正发挥其促进中国精神传播的作用。第一,角色定位与信息表述的角度不一致,不利于中国精神的传播。中国精神,作为所要传播的信息内容,对于传播主体、受众而言,不一定完全相同,即传播主体所认为的中国精神与受众所接收到的中国精神,并不一定完全相同。所以,传播过程中的中国精神的表述有传播主体和受众两种维度,可能存在差异,也可能不存在差异。从促进传播的角度看,传播过程中的信息必须从传播主体和受众两个维度分别表述。就现有文献总体而言,研究者都自觉地担负起传播中国精神的主体之责,理应从传播主体的角度表述中国精神的内容,但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却又从受众的角度进行表述,即研究者把自己所理解的中国精神视作受众所理解的中国精神。这一现象既忽略了真实的传播过程,又有越俎代庖之嫌,尽管用心良苦,但违背了信息传播的规律,并不利于中国精神的传播。第二,信息表述与呈现形式针对性不强,不利于中国精神传播。信息的传播,必须根据受众的特点,运用适当的表述和呈现方式,有针对性地传播,才能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现有文献也是传播中国精神的一种方式,其预设的受众是大众;但其表述方式以及所选择的传播媒介,使得其真正的受众是从事中国精神研究的相关人员,而非大众。换而言之,现有文献的中国精神的表述与呈现方式,对于将大众作为受众而言,针对性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精神的大众传播。如果要做到中国精神的大众传播,就必须研究大众的特点,根据其特点采用相应的表述和呈现方式,方能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第三,信息意义与价值泛化,不利于中国精神传播。中国精神,作为所要传播的信息,其意义和价值,对于传播主体和受众而言,可能有所不同。如果受众是中国人、中国的建设事业,那么现有文献中的中国精神的意义与价值研究是合适的;但如果受众是国外人士,那么现有的关于中国精神的意义和价值研究及表述,只是作为传播主体的研究者的看法和观点,不一定为国外受众所接受,可能会阻碍中国精神的境外传播。进而言之,现有文献中的中国精神意义与价值有泛化之嫌,不利于中国精神的境外传播。
最后,中国精神传播的研究系统性不强。尽管现有文献中有关中国精神建构研究、中国精神的意义和价值研究未从传播学角度考虑,但仍有不少文献专门研究中国精神的传播,只不过其中的有些文献没有专门使用“传播”一词而已,其实质仍旧是探讨中国精神的传播问题。就这些研究中国精神传播的文献而言,也反映出中国精神传播研究的系统性不强。表现之一,传播主体不明确。不同的传播主体对于信息传播的影响是不同的,尤其是对信息的权威性、可信性的影响比较大。很多文献并未明确指出中国精神的传播主体,尽管所要传播的信息内容都是中国精神,但是由于传播主体不明确,使得文献中所阐述的传播效果难以保证。表现之二,受众特点受忽视。无论中国精神的传播主体是个人,还是机构、组织,都必须根据受众的特点,采用适切的方式、媒介,才能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但现有文献中鲜有探讨受众特点、并根据其特点来研究中国精神传播,多数是泛泛而谈,使得中国精神传播缺乏针对性,其传播效果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表现之三,传播层次不清晰。信息传播主要有“人际、群体、组织与大众”[46]27四个传播层次,每一种传播层次的关注点是不同的,“关心为人际传播的核心,决策为群体传播的中心,网络可使组织传播更为密切,而媒体是大众传播的主要构成部分”[46]451。这就意味着,如果从事中国精神的传播研究,那么首先要确定从事的是哪种层次的研究,因为每种层次的关注点是不同的。而现有的中国精神传播研究的文献,很多都未能考虑自己的研究应属于哪种层次研究,使得研究重心确立不够精确,易导致中国精神传播研究出现内卷化倾向,从长期角度看,并不利于中国精神的传播。
中国的发展需要中国精神引领,所以中国精神的研究必将随着中国建设与发展而持续深入下去。针对当前的研究现状以及国内外的发展形势,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中国精神的未来研究需在以下几个方面深入开展。
首先,中国精神的研究者要增强传播意识。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中国精神的研究者有双重角色,既可以是传播主体又可以是受众,其研究行为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刊发,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中国精神的传播。但这种传播是一种无意识的传播,缺乏目的性、计划性和针对性,难以取得稳定的、较好的传播效果,并不能真正地促进中国精神传播。所以,未来的中国精神研究应当将提高研究者的传播中国精神的意识纳入其中。通过研究,帮助中国精神的研究者准确定位自己的身份角色。就信息传播而言,中国精神研究,可以从传播主体和受众两个不同的角度切入。如果研究者将自己定位为传播主体,那他就要充分考虑受众的特点,从而决定采用相适切的语言、媒介等呈现中国精神,达到提高传播效果的目的。如果研究者将自己定位为受众,那他可以就自己接收到的有关中国精神的信息,与其他传播主体所传播的信息进行比较,并将结果反馈给相关传播主体,从而帮助其进一步完善传播策略,达到提高中国精神传播效果的目的。上述两个不同的切入角度的研究,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路径都不相同,但都能提高中国精神的传播效果,也都需要研究者具备较强的传播中国精神的意识,这意味着提高中国精神研究者的传播意识的研究是必要、迫切的。
其次,加强中国精神的受众视角研究。现有研究之所以不能真正发挥促进中国精神传播的作用,其根本原因在于忽视受众的特点,致使传播缺乏针对性,降低了传播效果,改变这一状况的根本策略就是加强中国精神的受众视角研究,即从受众的视角研究中国精神内涵与意义的表述、呈现,以增强中国精神的传播效果,有两个关键步骤。其一,受众研究。作为中国精神传播主体的研究者,事先必须确定好预传播的受众是谁,接着研究受众的文化传统、现实境况与认知特点。例如,对于国内受众而言,要充分考虑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文化、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同时还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受众的认知特点。其二,中国精神的受众视角表述与呈现研究。就是研究便于受众接受的中国精神内涵与意义的表述与呈现方式。人们对事物的理解,总是基于自己的前理解,具体而言,就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文化传统、现实境况以及认知能力来理解事物。所以,受众对中国精神的理解,也是基于自己的文化传统、生活环境以及认知能力。对于国内受众而言,对于中国精神的理解与接受,相对于与国外受众而言,总体上要容易得多;但不同年龄段以及不同群体的受众,结果也有差异。例如,中小学生与大学生对于中国精神的理解,有差异,那么在中国精神内涵与意义表述、呈现方式也应有不同。现有研究中有研究者探索了如何运用高校思政课来传播中国精神,但对于中小学阶段如何运用教育来传播中国精神的研究比较少,应当是未来中国精神研究的重点。对于国外受众而言,他也是立足于自己的文化传统、生活环境以及认知能力来理解中国精神内涵与意义,所以在境外传播中国精神时,必须事先了解当地的文化传统,采用适合当地文化传统习惯的方式表述、呈现中国精神,是中国精神境外成功传播的关键。以西方受众为例,对于中国精神的意义与价值阐述,立足于人类精神的视角来阐述,效果会更好,虽有研究者已经尝试,但总体而言,在研究比重与质量上未来的中国精神研究中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总之,研究者如果要担负起传播中国精神的主体职责,就必须事先确定传播的受众;再根据受众的特点,选择适切的表述、呈现方式和传播层次,增强中国精神传播的针对性,提高中国精神的传播效果。
最后,加强中国精神传播的多层次、立体化研究。现有的中国精神研究文献中,虽有中国精神传播方面的研究,但总体而言,比较单薄,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利于中国精神的传播。为进一步促进中国精神传播,未来的中国精神研究必须加强中国精神传播的多层次、立体化研究。一要研究根据受众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运用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网络传播、大众传播四种不同的传播层次中的一种或几种,精准地传播中国精神,切实提高传播效果。二要立足于传播要素来研究中国精神。既要进行中国精神的谱系化研究(即中国精神变化发展成相应系统的过程或趋势),又要进行中国精神传播效果的研究,还要对传播主体、受众进行研究。三要研究如何正确选择并充分利用合适的传播媒介。就国内而言,既要重视文艺的传播作用,更要重视研究如何发挥学校教育的传播作用,还要适时地注意发挥突发的重大事件的传播作用。就国外而言,既要研究非人的传播媒介,也要研究作为传播媒介——人的作用,中国人的行为表现与方式是中国精神最为直接、最为形象的表现。在中国精神的传播方式与传播话语研究方面,既要研究显性传播方式,也要研究隐性传播方式;既要研究运用理论论证,又要研究感性体验。同时要注意区分国内外中国精神传播话语体系的差异,如中国故事讲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