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想说写一体化”新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2022-04-19 12:39何秀钊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46期
关键词:交流文本课文

何秀钊

“读想说写一体化”是一种新课堂教学模式。它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更是把课堂的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强调的是在课堂上保证学生有足够的“阅读量、思考量、说话量、写字量”。而“读、想、说、写”这四个环节动静结合,相辅相成,互相融合,互相渗透,互相促进,没有规定的顺序和具体步骤,可根据课型特点科学处理,灵活运用,交替进行,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活动,全方位培养学生的阅读表达能力,在自主学习中获得丰富的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

“读”是学生自主学习,走进文本。首先,教师要有明确的要求,要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读;然后,教师要深入其中,了解学情,引导圈点批注,让学生逐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想”是学生解读文本生成问题。本环节渗透整个教学过程,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整理自己的阅读收获和困惑,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

“说”是探究學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充分说话可活跃思维,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同时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让学生认识到倾听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在倾听中学会思考。

“写”是巩固提升,完成阅读文本的内化。“写”的设计要注重基础性、现实性、针对性、层次性和科学性。不同课型形式各异,可以阅读批注,备注自己的见解;可以完成课内练习,加强对本课学习内容的记忆;也可以是知识深层次的延伸和拓展,甚至可以进行迁移写作。

在实践“读想说写一体化”新课堂教学模式过程中,如何指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引导合作交流提高说话能力,通过圈点批注做记录内化读书感受,笔者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用心引领,使语文阅读有质量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阅读教学课上,保证学生有足够量的阅读是必须和必要的,教师也要为学生把好阅读关。在确保学生有足够阅读量的同时,教师要懂得审读,审视评判学生读得怎么样,更要敢于范读,给学生以示范和引领。此外,我们还要营造一种“你读我读大家读”的融合氛围,教师适时与学生“一起读”,不分你我地读,读出感情,读出情境,以实际行动感染学生,让他们体会读书的乐趣。

学生阅读多了,自然形成语感,既促进理解,得到书本的熏陶,感受书本内容,增长见识,又积累更多的词汇,丰富素材,让说话、写文章变得更加有话可说,自然而然流露出一种信手拈来的感觉。

二、精心设计,让语文学习更有效

在进校调研听课的过程中,常有这么一种现象:教师课前先让学生准备好上课时要回答的问题,于是整堂课虽有提问、有回答,但学生根本不用思考便能对答如流,给人一种演戏的感觉,很不是滋味。于是,对于问题的设计,表现提出如下观点:“预习,宜大不宜小;课上,具体不含糊”。以教学统编版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为例:

预习:自读课文最少三遍。

1.初读课文。问题:找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问题:读通,读顺,读流利。

3.细读课文。问题:课文描写了什么?

课上:设计具体问题。例:

1.阅读交流: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1)设计这一问题主要让学生边朗读边勾画“窗外是参天的杨柳。……山上全是树。……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发现课文通过短短的几句话,就从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对窗外的绿色进行了生动刻画,从而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对“奇迹”的感性认识。

(2)再引导学生关注具体介绍“奇迹”的部分,也就是第4、第5自然段,主要聚焦一串数字,读懂“老人创造奇迹”:十五年、八条沟、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再聚焦沟里的树:抓住“如臂如股”“劲挺”“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山洪的凶猛”;还要抓住老人的话:“这树下的泥有两米多厚,都是好土啊”感受老人对植树造林的热爱,坚守与奉献。

2.合作探究:老人是在什么条件下创造了这样的奇迹?

问题设计意图是,通过小组交流,引导学生利用图表填空或完成树状思维图,进行山沟的大环境和院子的小环境这两个方面的探究。

当然,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还要注意思维引领的层次性和面向性,要尽量照顾中低层次的学生,有意识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思考适合他们的问题,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读思活动,确保每一位学生都有足够的思考量。

在阅读课上,设计不同交流话题,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说话,有话可说。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说话的兴趣,让学生大胆说话,更可以增加学生的说话量。学生说话量大了,口语交际能力自然得到培养,课堂气氛也将更加活跃,“语文味”也会在潺潺的语言表达中散发出来。

如,统编教材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我们可设计这样的交流话题,引导学生根据图表边读边想象,思考小女孩每次擦燃火柴后看到了什么,并自主提取信息,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填写图表,并连起来说说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括号内的内容是小组讨论后的结果)

通过讨论、交流,学生的思维得到碰撞,话匣子也就打开了,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表达自己的感受,感受着表达意见的快乐。

讨论、交流是表达,动笔写字是对文本的内化。语文课上,适时让学生动手写字可以转化学生的思维定势,让他们手脑并用,增强记忆,提高学习效率。我们可根据不同的课文教学内容,把一些需要学生掌握的东西转化成不同类型的课堂练习,让学生在动笔动脑的过程中,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如,教学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这篇说明文时,我们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掌握有目的地阅读的具体方法。为了教学更具目的性,我们可引导学生通过填写表格以达到掌握有目的地阅读的具体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知识的主动获取比被动接受更重要。我们采用“读想说写一体化”新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有利于全方位培养学生的阅读表达能力,通过交流探讨产生思维的碰撞,在圈画标注、填写图表、完成课堂练习中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把“读想说写”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最大程度压缩教师在课堂上的参与量,释放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阅读与书本对话,通过思考激发思维的火花,通过说一说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质疑能力,通过记一记、写一写培养学生的动笔写字的良好习惯,提高叙述表达的能力和水平。

责任编辑  陈  洋0F263EE8-608A-4810-BF30-378B2751CA59

猜你喜欢
交流文本课文
如此交流,太暖!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交流平台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交流平台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