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蓓蓓,李 慧,常 青
(1.南京审计大学 图书馆,江苏 南京 211815;2.吉林大学 图书馆,吉林 长春 130022)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一词简而言之即:在全球信息化环境中,人们应具备的一种处理信息的能力。198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对“信息素养”的定义进行了完善,表述为:现代人懂得如何获取信息,明确判断何时需要信息,并能够有效地利用和评价信息的行为。近年来,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加深,各国政府对于本国国民的信息素养教育愈发重视,而高等院校因势利导成为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最重要场所,对大学生实施信息素养教育是培养符合信息时代要求人才的关键环节。通过信息素养教育,提升大学生在信息时代面对海量信息资源时对信息进行获取、甄别、运用、分析的能力,培养其成为具备独立思辨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的新型人才[1]。
国内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虽然晚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但近些年来发展迅速,在信息素养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尽管如此,国内高校的信息素养教育领域仍存在着些许不足,诸多新现问题是随着技术的进步而衍生出现的。数字信息技术的迭代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推手,同样也进一步丰富了信息素养教育的内涵,细分出诸如数据素养、媒体素养、文献素养、数字素养、网络素养等多元化、相互补充的信息素养子类型。信息素养教学内容在最初单一的文献检索课程上获得了极大的拓展,课程内容侧重信息发现、知识重组、知识产权保护等,教学形式摆脱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MOOC、反转课堂等新的信息素养教学模式不断涌现,可以说,国内的信息素养教学正在经历较快的自我成长期,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日益丰富。笔者在对近年来高校信息素养教学理论成果及南京审计大学的教学实践研究发现,大学生信息素养教学存在着同质化现象,对于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在校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学未进行有效的差异化教学组织。为此,本文将从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入手,结合当前的信息素养教学研究成果,对当前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核心内容,即网络素养教育进行研究,并对新的网络素养教学模式的构建提出合理的建议。
“网络素养”(Network Literacy)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与普及应运而生的一种“素养”类型,目前学界普遍认为网络素养是信息素养中的一部分。网络素养的概念于1994年由美国学者Charles R.McClure提出,概要总结为:个体对网络知识的正确判断能力和网络技能的有效使用能力。2010年,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学会(ACRL)将网络素养归为信息素养大类中的一种具体类型,是一种信息技术素养,即以网络为平台,运用计算机技术及其他技术来实现工作、学习、学术研究相关目标的能力。在互联网普及化,特别是移动互联技术成熟的今天,网络素养概念的内涵被进一步丰富,很多学者认为网络素养是指个体在网络环境中能有效使用网络信息,并能够对信息进行保存、分享,甚至信息创造和再造的能力。对于近几年信息素养中先后细分出的诸如媒体素养、视觉素养、数据素养等一系列“新素养”类型而言,网络素养与其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各自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互联网平台成了信息流的最主要载体,人们每时每刻通过互联网平台接收、分享着巨量的不同信息,除了文字,还包括图片、声音、视频等,各类“互联网+”应用也层出不穷,已经渗透到工作、生活、学习等方方面面领域之中,互联网的无处不在让每一位社会个体自觉和不自觉地成为互联网世界里的原住民。因此,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基于互联网平台,网络素养已经成为每一位社会个体应该具有的基本素养,同时网络素养也成为一系列其他“素养”的基础素养(见图1)。它由于互联网环境的产生而出现,不仅协调着社会个体与互联网环境的关系,更是“互联网+”时代每位社会个体所需拥有的生存和发展技能[2]。
图1 “互联网+”时代网络素养与媒体素养、文献素养、数据素养等类型新素养的关系
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几乎与我国的改革开放同步,经过近40年的成长,经历起步探索、快速发展、调整中发展、质量提升发展直到今天突出增加自身能力的发展5个阶段。截至2020年8月,全国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总数超过2 200个,高等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在校生数超过50万人,办学模式以“4+0”(即引进国外教学模式的4年国内学习)和“X+X”(即X年国内学习加X年国外学习)为主,授课方式多以老师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为主。但随着近几年互联网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普遍运用,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多地采用“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此更好地整合教学资源。牛群[3]认为“互联网+”的培养模式是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将更为有效地培养符合国际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董俊峰等[4]认为“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为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平台;沈洋等[5]则撰文指出“互联网+”与高等教育的结合是推动中外合作办学教育改革、教学质量提升的机遇和必由之路。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全球性的新冠疫情暴发,各国出于抗击疫情需要,加强了对出入境留学人员管控。为解决原计划出国出境留学人员的就学困难,我国教育部通过中外合作办学的渠道,以“互联网+”的线上教学方式,实现学生的不出国“留学”[6]。可见“互联网+”技术已经全面而深入地介入中外合作办学教学的办学规模、办学形式之中,并深深影响着办学质量。因此必须正视这一实际,从加强对中外合作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入手,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水平。此举既是有效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有效促进中外合作办学质量提高的重要保障,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帮助中外合作大学生更加适应“互联网+”教学模式,以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互联网+”技术为中外合作办学为学生开启了全新的“互联网+”教学模式。首先,“互联网+”技术真正意义上让教学方式从封闭走向了开放,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到教学互动之中。其次,“互联网+”技术把海量的知识信息进行有机地聚合后形成了巨大的知识库,同时进行分享,让每一位同学公平受益。最后,“互联网+”技术改变了过去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中以老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实现了跨时间、跨地域的主动学习,改变以传统教学中学生对于教师的从属地位,使得师生关系更趋于朋友或合作伙伴,而教师则更类似于引导者和领航员[7]。因此,加强对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培养,可以帮助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更加融入“互联网+”教学模式之中,通过互联网平台更好地提升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2)是培养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综合信息素养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
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以将“学生培养为能够适应全球化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为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社会的发展呈现信息化、网络化和全球化的特征。因此对于人才各个方面要求都有所提高,特别是每个个体的信息素养水平。研究表明,信息素养已经成为21世纪最受各经济体和国际组织重视的核心素养,人才个体信息素养的高低不仅影响了其个体的终身学习能力及学习深度,甚至对团队的进步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起到了关键作用。对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实施网络素养教育可以全面提升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的信息意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而为其全球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3)对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实施网络素养教育是解决其网络依赖的有效途径。
目前,接受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已经多为“95后”“00后”,这部分学生自出生就伴随着互联网的成长,对于互联网的熟悉程度远超其他年龄段群体,而且其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都带有深深的“互联网烙印”。国内相关研究表明,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文化课成绩相对本科一、二批次学生而言较弱,录取分数也偏低,“后进生”比例偏大,这批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较高,这不但妨碍了学生的学习,也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对其进行素养教育,可以帮助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摆脱网络依赖,培养其自我控制力,有助这部分学生健康的成长与进步[8]。
“互联网+”时代,对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信息素养要求,也为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加强对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是提升其信息素养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信息素养教育中的核心内容。实施网络素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对以下5个方面的能力培养:(1)网络认知能力,即具备认知、评判网络环境与网络应用能力;(2)网络辩证思维能力,即对待网络信息的反思式辩证思维能力,能辩证对待人和网络的关系;(3)自我管理能力,即处理网络环境中的自我约束能力和避免网络伤害的能力;(4)自我发展能力,即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良好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能力;(5)社会交互能力,即个人通过互联网平台,创造网络社会信息,丰富道德规范的能力。目前,对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进行网络素养教育已经逐渐引起了国内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重视,但当前的高校对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时,往往照搬本校普招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学模式,由于教学对象的差异性导致对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效果欠佳。结合“互联网+”的时代点,对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实施网络素养教育的具体路径应包括以下几点。
网络素养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核心素养类型,对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套用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和机制,已经无法满足对大学生特别是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对于核心素养提升的需求。近年来,高校在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也暴露出诸多不足。例如,因为缺少可供参考的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信息素养教学效果评价体系,致使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发展失衡。为此,应根据中外合作办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全国高校网络素养教育委员会的指导意见,制定网络素养具体教学目标。同时,教学部门与图书馆通力合作,在认真研读ACRL(全美大学与图书馆研究会)所制定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和调研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现状的基础上,组织有关专家制订和完善网络素养教学“效果评价系统”,努力推动我国各地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事业的协同发展[9]。
当前,我国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存在重视程度低、理念过时、课程内容缺乏深度、实用性差等共性问题。要进一步结合《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的最新理念,立足国内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对信息素养知识的诉求,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网络素养教育体系,科学制定符合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特点的课程标准,为教材的编著、教学及考试命题提供科学的依据,重新构建网络素养教育课程内容。
打造专业的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师资团队,是实现高质量网络素养教育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首先,在建立了师资队伍之后,要成立相关的教研室,同时明确教师团队的归属系部。专业的网络素养师资队伍要负责课程的开发、教学过程和质量监控等。其次,对专业老师的培养,应鼓励具备图书情报专业背景的图书馆馆员加入网络素养教师队伍,对于非图情专业的教师要定期引导其学习图书情报相关知识,助力教师成为教学骨干甚至学科带头人,以保证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和教学改革的创新。最后,根据中外合作办学的特点,要加强网络素养专业教师的国际交流和校际交流,构建互助交流的长效机制,及时掌握“互联网+”时代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的信息行为特点,准确判断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对网络素养教育需求,时刻关注社会和图情学界在网络素养研究领域的热点,丰富教学内容,以此提升网络素养教学水准。
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改变现有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其能够更加有机地融入当前的“互联网+”时代。特别是要将原有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转变为“探究式”教学模式,教师完成从课堂知识的“传授者”到“导航者”的转型。每次课堂教学中都要有意识地预留“探究式”命题,培养和引导学生运用“互联网+”工具对命题进行检索、信息甄别与保存,同时基于互联网平台完成与教师的问题互动和学习交流。这样不仅有益于学生的专业课学习,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大学生的网络素养。
构建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网络素养教学的新范式。(1)拓展新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目前的MOOC或短视频平台,整合和自制优质教学资源,构建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优化整合。(2)融入情景式的游戏化元素,提高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对网络素养教学课程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引导学生按照网络平台的规则完成任务,在游戏互动中提升网络素养水平。(3)打造符合“互联网+”时代特点的网络素养虚拟教学平台,突出平台的科学探究性和实践性,方便学生在虚拟社区中提问、留言,通过师生间的有效互动,促进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提升。
图书馆是高校的资源中心和文化阵地,当前身处“互联网+”时代,泛在化的图书馆服务更凸显了图书馆的育人作用,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效能有利于提升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水平。高校图书馆具有明显的信息资源优势,在移动互联普及的时代,图书馆能够更加快捷地为大学生提供文献信息服务,云技术的运用让学生通过移动智能设备就能够实现对信息的获取。其次,图书馆具备丰富而多样的信息检索工具和专业的人才,将多种图书馆自有的信息获取工具,经整理后对专业教师和大学生进行培训,使其掌握通过互联网平台检索不同类型信息的技巧和方法,可进一步拓展高校图书馆的职能,使其成为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基地。将图书馆自身的特色馆藏信息资源,通过“互联网+”技术嵌入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之中,助力大学生在实践中进行信息获取、信息组织、信息处理和信息评价,将更为有效地提升中外合作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水平。
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是中国高等教育中的特殊群体:(1)在校学习期间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普遍面临较重的在线学习压力;(2)对于专业课的学习,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往往要依据在线资源完成多元化的教学任务;(3)中外合作办学的特点也使得这部分学生必须基于互联网较多与外校交流;(4)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普遍思想活跃,往往对异域文化比较感兴趣且热衷于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了解等。因此“互联网+”时代对其实施网络素养教育,不仅是培养符合国际化需求的创新型人才的需要,还是提升每位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的关键环节。现阶段加强高等院校,特别是具备中外合作办学资格的高等院校的网络素养教育理论研究,将进一步提高网络素养教学的效果,对培养合格的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具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