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2022-04-18 09:35杨良
当代医学 2022年11期
关键词:小梁血管性眼压

杨良

(大连市金州区第二人民医院眼科,辽宁 大连 116105)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疾病,主要是因患者的新生血管膜堵塞房角的小梁网组织造成眼压升高,属于治疗难度较高的眼科类疾病[1]。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疾病患者通常还会出现继发的缺血性视网膜病变,同时,还可能存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等[2-3]。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疾病患者眼压不断升高,眼角膜呈现雾样严重性水肿,增加患者检查和治疗难度[4],且眼睛时刻处于充血的炎症状态,房角和虹膜分布的新生血管还会增加眼部疾病手术的风险。临床上通常采用传统的小梁切除手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疾病,手术风险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易出现大出血、瘢痕化和滤过通道堵塞的情况[5]。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药物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50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男12例,女13例;年龄32~78岁,平均年龄(55.26±2.1)岁;眼压28~63 mmHg,平均眼压(43.21±2.2)mmHg;病因:糖尿病19例,视网膜静脉阻塞4例,眼缺血病2例。观察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31~78岁,平均年龄(55.67±2.1)岁;眼压27~64 mmHg,平均眼压(43.52±2.1)mmHg;病因:糖尿病18例,视网膜静脉阻塞5例,眼缺血病2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小梁切除手术的适应证和手术指征;均为首次行小梁切除手术患者。排除标准:精神或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年龄>80岁或<30岁患者;合并重要器官器质性损伤患者,恶性肿瘤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小梁切除手术治疗。使用麻醉药物[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山东博士伦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6587)和利多卡因(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9049)]对患眼进行表面麻醉和球后阻滞麻醉,显微镜下,做上方穹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瓣,然后做角膜缘为基底的巩膜瓣4 mm×4 mm,分离房角,切除深层角巩膜组织和小梁,周边虹膜根切,缝合巩膜瓣,恢复结膜瓣并缝合。手术结束后于结膜下注入平衡盐水(河北天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73024)和2.5 mg地塞米松(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4469),预防结膜粘连,进行常规包扎[6]。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抗VEGF药物治疗。术前3 d,患眼玻璃体腔注射0.5 mg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成都康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130012),行常规小梁切除手术(手术方法同对照组),术后1、2个月,患眼玻璃体腔注射0.5 mg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以后每3个月注射1次,剂量均为0.5 mg。直至患眼新生血管消退,眼压恢复正常并稳定。

1.4 观察指标 ①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青光眼情况较治疗前提升>50%;有效:患者青光眼情况较治疗前提升30%~49%,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并发症:包括前房出血、滤过泡渗漏、伤口感染。③视力恢复情况:包括眼压、眼轴长度、视力度数。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Table 2 Comparison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rat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3 两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比较 术后15 d及术后1、3、6个月,观察组眼压均低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观察组眼轴长度长于对照组,视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视力的恢复情况比较(±s)Table 3 Comparison of postoperative visual acuity recovery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3 两组术后视力的恢复情况比较(±s)Table 3 Comparison of postoperative visual acuity recovery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

3 讨论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疾病,常发生于视网膜缺血性的疾病中,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颈动脉堵塞较常见[7]。通常是眼部血流循环障碍引起视网膜缺血,从而导致视网膜逐渐缺氧,血管内大部分的内皮生长因子整合素链接酶进行释放,不断扩张视网膜血管,促进新生血管生长,疾病前期纤维血管膜封闭了房水外流通道,后期纤维血管膜收缩牵拉,使房角关闭,导致小梁网过滤功能失调,眼压大幅度升高,无法控制[8]。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通常于病情晚期才引起患者重视,接受治疗时患者的视功能已严重损害,眼睛的疼痛感也会加重,普通药物治疗已无法满足患者的病情需要,需行小梁切除手术治疗[9]。然而,新生血管在手术过程中出血发生率较高,手术难度较大,风险较高,增加手术失败风险。为保证患者手术的安全性,降低手术的风险和并发症,临床上研制出抗VEGF药物,并成为新生血管治疗方面的重要药物之一。VEGF属于一种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因子,对新生血管的生成具有关键作用[10]。通常情况下,小梁切除手术风险大的原因是由于结膜下易形成瘢痕,造成滤过道的堵塞,而在手术过程中还易出现大量的出血情况,出血后易形成结膜瘢、痕[11]。而在术前对患者注射抗VEGF药物,可显著减少术中的出血情况,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好控制眼压[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5 d及术后1、3、6个月,观察组眼压低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观察组眼轴长度长于对照组,视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抗VEGF药物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显著,能促进患者视力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小梁血管性眼压
24h眼压的重复性测量及夜间坐卧位眼压的差别
血清尿酸水平在血管性痴呆中的风险预测
高眼压症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 h眼压波动规律
血管性痴呆的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5氟尿嘧啶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补 缺
补缺
补缺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24 h眼压测量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