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杰
(河北省唐山市交通运输局公路管理站,河北唐山 063000)
我国山区公路建设过程中,往往更重视基础工程的建设质量,一些与之配套的道路交通安全标志标线存在配置不全或设计不合理的现象。多数情况下,山区公路由于其受山体影响因此其陡坡急弯相对较多,驾驶员在驾车过程中受多重风险因素影响,驾驶安全性偏低。公路交通安全标志标线不仅是驾驶员驾车过程中的重要路况参照信息,同时也是保障公路上各车辆按规范安全行驶的重要基础,如在公路建设过程中,交通安全标志标线设置不合理或缺少必要的标志标线,极易形成事故高发区。本文结合某工程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明确山区公路交通安全标志标线的具体设置方式。
某工程为河北省某省道某段建设工程,根据其所处位置定义其为山区公路。该公路为该地区省级公路重要构成部分,是附近乡镇东部对外交通重要线路,也是附近4个村镇的主要对外通道。该工程公路设计为双向4车道公路,按照省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根据相应的建设投入选择沥青混凝土路面,该公路设计通行时速60km/h,设计路宽为20m。路面路基基础工程建设与交通安全标志标线建设采取分开设计分开施工的形式,建设完毕后,经监理单位竣工验收后投入使用。
设计人员遵照《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2009)标准和《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D82—2009),对交通警告标志、交通禁令标志、辅助标志、交通指示标志以及交通指路标志的尺寸、设置位置等进行设计。根据《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 D82—2009)要求,本道路工程标志版面设计参数规定如下,圆形禁令标志外径长为80cm,三角形禁令标志边长设置为90cm[1]。圆形指示标志外经常80cm,正方形指示标志边长80cm,长方形指示标识设置为140×100(cm)。指路标识汉字高度设置为45cm,指路标识按照山区公路指示牌设计要求设计为蓝底白字。道路标线设计过程中路边缘设计白色实线,线宽20cm,对向道路虚线部分设计为双虚线或虚实线,线宽15cm。根据本次设计要求,道路标线实虚比为
2/3。
本工程路桥护栏设计过程中,根据实际防护需求选择混凝土护栏形式。桥梁混凝土护栏设计过程中,各栏杆构件间距设置为12cm,栏杆底部设置加强锚筋。根据国标要求,该工程混凝土路桥护栏满足车辆80km/h与护栏呈15°角碰撞不碎裂的标准。根据周边环境特色,在混凝土护栏设计过程中,各大段采取艺术修饰的形式进行造型设计。因不跨越重要交通道路,因而未设置相应的防护网。中央分隔带全部设置相应的混凝土护栏,整体桥梁护栏设计施工纳入本道路工程整体计量之中[2]。
根据本工程中央隔离带建设要求,选择混凝土式活动护栏,以满足相应的防护区分需求。由于设计时速相对较低,活动式混凝土护栏可满足相应的防撞需求。护栏采取U型连接环锚杆连接的方式相连接,固定过程中,将锚杆直接插入相关位置的地下预留孔内,以实现各个混凝土活动护栏个体协同受力,同时也保障了混凝土护栏与地面的连接稳固性[3]。以60km/h时速进行撞入角小于20°的碰撞试验,直接接受冲击的混凝土护栏的峰值加速度为8.0g,根据三维受力及加速度分析,其x、y、z三个方向加速度均在规定范围以内,整体设计符合道路隔离防护需求[4]。
在本工程路侧护栏设计过程中,根据不同地点路侧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护栏形式。如遇路侧15m范围内有池塘、溪水、河流等,为避免公路上行驶的车辆冲出路面,坠入河中发生危险,在此种路段设置填充式防护栏。在路侧防护栏设置过程中与交叉路口可根据插入道路的具体情况适当留出断口,在护栏设置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改变为U型护栏或直接选择以端口的形式留出空隙。本工程在设置路侧护栏过程中,选择基于设计参数先行布设的方式,以试运行的方式搜集相应的应用数据,结合试用期数据进行后续调整。路侧护栏设置应采取应尽设置原则,对于可能发生严重交通事故的区域,必须设置相应护栏,而对于中等安全风险区应设置相应护栏,第一事故风险区也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好相应的护栏防护[5]。
图1 路侧护栏高度与路侧边坡坡度的关系
轮廓标是公路版权标志标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使驾驶人员通过观测轮廓标来明确道路线路以及道路两侧的隔离护栏装置,轮廓标应具备较为明显的视觉提示作用,在日间行车过程中,轮廓标应能清晰地指示道路路线并对驾驶人员指示护栏隔离带等设备,在夜间行车过程中,由于光线相对较暗因而驾驶风险也相对提升,该情况下轮廓标对车灯光源反射作用能够更好地显示道路轮廓以及路边防护栏隔离带等相关情况,最大限度保障行车安全[6]。本工程根据具体道路情况根据道路不同曲线半径,选择相应的轮廓标设置间距。该段道路常见曲线半径为90~179m,因而多数路段轮廓标设置间距为12m。
防眩目工程对于山区公路安全有重要作用,由于每日不同时段阳光射入角度存在较大差异,当阳光直射之时驾驶员视线受阻易发生相应的交通安全事故,因而本次工程遵照《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17)相应设计规范对公路两侧进行相应的防眩目设置,根据具体需求及资金成本,选择公路防眩板作为本次防眩目工程的主要材料。结合道路实际情况,以1m间距进行防眩板设置,防晕板在道路两侧依托护栏进行建设,其高度参数应结合周边山体遮挡情况以及道路坡度来进行计算,在一级平面交叉以及中央分隔带两侧,旋木板高度应逐渐降低,至开口处应与开口处护栏保持同一高度[7]。
突起反光路标对行车安全意义重大,本次工程涉及相应的隧道路段,在隧道路段内所有内缘线旁均设置突起反光路标。根据实际使用需求,选择棱镜形反射器作为光源反射器材,其外圆尺寸为20cm×20cm,该设备为PVC材质环保材料,投入成本低,实际应用效果好。反射颜色设置为右侧路缘线白色反光,左侧中线黄色反光,全部为反光突起路标。设置反光突起路标对于隧道内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次工程结合隧道内路源宽度及隧道内路线长度将凸起反光路标设置间距控制为15m。
根据《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GB 5768.3—2009)相关规定,在本次工程跨线桥立面上设置相应的立面标记,根据相关标准要求,将立面标记高度设置为3m,表现为黄黑相间倾斜条纹,根据相关要求,条纹倾斜角度为45°,根据本工程所经过的跨线桥实际情况将地面倾斜一侧面向行车道。立面标记作为行车过程中提示驾驶人员附近道路有高出地面构造物的一种表现,其对于山区公路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山区公路建设是完善国内道路交通网的重要基础。山区公路往往蜿蜒曲折以及陡坡急弯多的问题,加之山区公路路况受天气情况影响较大,因而山区公路驾驶危险性在很多方面高于普通市区公路,交通安全标志标线作为在驾驶过程中为驾驶员提供相应的道路信息保障整体驾驶安全的重要内容,在山区公路建设过程中受到广泛重视,因此加强相应道路的交通安全标志标线研究很有必要。望本文内容能够为相应工程建设提供一定的建设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