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龙,赵晓强
近年来,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热潮,我国产生了一批与手工艺相关的纪录片,其中也有一些以陶瓷为题材。一般而言,陶瓷纪录片被归类于人文历史类纪录片的范畴。关于陶瓷纪录片的研究,大部分学者聚焦于以纪录片为媒介分析陶瓷文化的传播,而鲜少对纪录片本体进行讨论。本文选取了近年来相对热门的陶瓷纪录片《手造中国》(2017)和《景德镇》(2018)等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纪录片的叙事语言出发,探究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
通对分析21世纪之前的陶瓷纪录片文本中出现的语言和词汇,可以发现,陶瓷纪录片的叙事话语从属于国家主流话语,沿袭了传统的“画面+解说词”的表述模式,“习惯用文言语句和古诗词的堆叠增强观众对于陶瓷艺术的审美感受,从而赋予瓷器一定的历史厚重感”[1]。如1950年的《景德镇瓷器》,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陶瓷纪录片,即采用了此种创作模式与语义偏向。
21世纪以来的陶瓷纪录片,尤其是2010年左右播出的纪录片,如《哥窑谜案》(2011)、《越窑秘闻》(2010)等,改变了既往的宏观叙事和对陶瓷特征的直接言语描述,转而将视听语言充分融入叙事手段中,去营造影片的悬念效果,运用一组组诸如“神秘”“神圣”“隐秘”之类的近义词表现陶瓷艺术品的神秘与珍贵,激发观众的探秘和解谜心理,从而引导观众在期待真相的过程中对陶瓷文化乃至中国文化产生探寻的兴趣。“这种用大量的同义词或者近义词对现实的某一个方面进行描述的表达方法暗示了不同意识形态的个体构造概念的不同。”[2]这种叙事手段至今仍在一些央视纪录片中被使用,如《景德镇》第二集《御窑》的开头,由街道修路发现废弃的碎瓷片、附近居住的居民回忆20世纪80年代夜晚发生奇怪声响、周围出现高价租房却闭门不出的陌生人等一组叙事段落,引出珠山下埋藏的瓷片与中国古代的景德镇御窑厂。可见,此阶段的陶瓷纪录片,往往由社会公众作为出发点展开叙事,开始展露出一定的平民话语倾向。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制作出品了多部单集纪录片,如《定瓷》《德化瓷》《平定黑釉刻花瓷》《绞胎瓷制作工艺》等,不仅将视角远离了中国制瓷业中心景德镇,而且极为详尽地介绍了这些地方陶瓷的特点、制作流程与制作工艺。这些重视手工艺流程的影片契合了当下的一种时尚文化语境。学者方李莉及其团队近年来对一系列中国传统手工艺做田野调查时发现:“许多区域正在发生传统手工艺复兴的现象,发生此类现象的区域以占据天时地利的传统手工艺产地为主,譬如自古出产瓷土的景德镇。”[3]而究其原因,这种复兴一方面来源于对手工艺产品的文化赋值,使其生成艺术品的收藏价值;另一方面,近年来手工艺产品的生产重点不在于器物,而在于文化空间的营造,因而器物作为当下中国一种时尚化生活方式的载体,成为手工艺复兴现象中的一个代表。《景德镇》中频繁出现的“手工业城市”“手工作坊”等语言文本也可作为印证。
从上述关于陶瓷纪录片的影像文本和话语主体流变的观察,可以发现,2010年之后的陶瓷纪录片有着相对统一的风格,即叙事上的多元化平民视角和情节中的陶瓷手工技艺的展示。而近年来的陶瓷纪录片《手造中国》《景德镇》,以及由《手造中国》团队创作、正在哔哩哔哩网站更新的《我是你的瓷儿》(2022)等,正是将这种平民视角联系当下手工艺复兴的背景进行叙事创新。《手造中国》由非官方团队出品与制作,故而采取民间立场展开叙事,以陶瓷手工艺人为拍摄主体,将来源于自然的材料与匠人们朴素的情感融合在一起。而《景德镇》虽沿袭了央视纪录片的宏观视野,但介入叙事情境时同样选取了普通陶瓷匠人或制瓷行当、制瓷原料为切入点。上述影片将平民视角与手工艺劳动的展示融合起来,共同建构出了当下陶瓷纪录片的主流叙事视角。
如上文所述,关于陶瓷产业与技艺的手工业复兴已经被纪录片以视听媒介的形式描摹出来。然而,有关陶瓷的内涵却不止于此,作为矿物原料与艺术创作结合的产物,它涉及工艺美术、非遗传承、民俗文化等多个维度。相较以往作为生活用品的日常用瓷占据主流,今天的陶瓷更注重凸显其文化属性与艺术价值。现今在景德镇从事陶瓷行业的工作者,有很多是接受过高等教育、具备相当美术功底的艺术创作者,他们的加入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手工艺工匠与艺术家的身份界限,同时也为这座手工业城市拓展了生产之外的服务功能。偏重工艺的“器物”与注重审美的“艺术品”在这片土地上共存共生,组合成新的文化场景。《手造中国》的第四集《守艺》中便展示了这样一个段落:坐落于景德镇的老瓷器工厂,遍布各类陶瓷创意工作室;而在隔壁的老厂房中,则是一对父子在钻研传统雕塑瓷技艺。两组画面构成一幅在景德镇未曾出现过的社会文化图景,同时描绘出“文化共生”的叙事主题。
越来越多的陶瓷作品被赋予“艺术品”的身份,加之附带服务功能的艺术工作室、咖啡馆等场所的出现,在景德镇的某些区域开始出现诸如北京798一类艺术区的样貌。将传统手工业生产与现代艺术实践并置,以艺术发展的角度考量,似乎可以发现某些共性:中国传统技艺的“师承”和当代艺术的“合作”。《手造中国》中,一位瓷作坊经营者想为母亲制作一件粉彩瓷作为礼物。粉彩瓷属于釉上彩瓷,做工细腻,颜色鲜艳而丰富,采用点染、套色等手法,仅是粉彩的绘制就需要打图、升图、做图、画线、彩料、填色、洗染等步骤,着色技法细致,生产工艺复杂。因此,寻找了多位擅长不同工序的师傅才得以合作完成。一件精美手工瓷器的制作,工无所不用其极,技无所不用其绝,正是精研各项技艺的手工艺人代代的传承,延续了景德镇千年不息的窑火。
横向考量近年来的一些实验艺术展示,发现艺术家与民间艺人共同创作的案例也经常出现。个体艺术与集体创作、民间手工艺与中国现当代艺术,在全球化背景下共同重塑本土艺术语言的表达形式,汇聚成中国艺术生生不息的源泉。
陶瓷纪录片的影像记录,通常以陶瓷的生产和制作为着眼点,延展出陶瓷的物质文化承载及其作为特定区域历史脉络的见证。
首先是陶瓷纪录片带来的对于宏观历史的表述。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曾提出过“长时段”理论,注重研究较长的自然时间中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面对北宋时期便因瓷而得名的景德镇,研究者无法忽视数以千计的陶瓷业从业者;而商业化城市和手工业城市形成的历史如何,与此相关的研究相对较少。在这个层面上,纪录的影像可以作为宏观历史呈现的个案。如在《景德镇》第一集《起城》中,便采取了这种历时性的手段对城市的发展与城市不同历史阶段的关键节点展开描述:作为全球仅存的单一手工业城市,历经政权更迭与战火侵扰却始终保持着制瓷业的稳定和工艺进步;从沿江建厂到沿窑建市,陶瓷业工匠们从“亦农亦陶”的非全职从业者逐渐转变为专门的手工艺生产者;从两宋时期陶瓷手工作坊带来的分工细化,到元代高岭土的开采让瓷器突破了尺寸的限制,及至西亚颜料的传入让“青花”纹样誉满世界。纪录片娓娓道来的独特表意方式十分契合对景德镇历史的缓慢流变和逐渐演变的过程呈现。
其次,与上述宏观历史相对应的,是由陶瓷业发展留下的“痕迹”勾勒出的微观化的历史视角。陶瓷匠人们制作陶瓷的繁琐工序,如开采瓷石、挑选瓷土、拉坯成型、施釉上彩、点火烧窑、绘制纹样等过程中,除选用大自然的水土为原料之外,还运用自身的智慧改造、制作了水碓等多种工具,并逐渐产生了生产环节所需的空间场所如窑房,进行交易与交流的现实场域作坊与瓷行等。这些工序与步骤,不仅建构出了某个陶瓷城镇的宏观历史,也遗留下了得以建构历史的碎片。破碎的瓷片、精美的花纹、废弃的窑址、褶曲的矿山,正是此类“物”与“痕迹”一同构成了历史,留存了记忆。在《手造中国》第一集《水土》中,矿工老汪家几代人都在景德镇附近的三宝矿工作,经过多年的开采,矿山中适宜制作瓷器的瓷石已经所剩无多,矿工们也无法依靠挖掘瓷石维持生活,而老汪却选择坚守在三宝村。或许,在他的想法中,矿洞中的矿石是他对自身曾经历的三宝瓷兴盛时期的荣光的追忆,是他和祖辈用锄头构成景德镇瓷艺兴盛的零光片羽,所以他不舍得离开。
此外,纪录片当中有大量的采访内容:从事陶瓷生产的普通匠人们的讲述和回忆、景德镇相关研究人员的调查、当地居民的访谈等,填充了常规历史调查与文献资料记载的缝隙,串联起手工艺人的集体记忆。也以口述历史的形式,成为陶瓷纪录片书写陶瓷历史的佐证。
上文表述了陶瓷纪录片对瓷业生产的历史追溯,与这种历史记忆相串联的,则是陶瓷纪录片中的文化表征。一方面,陶瓷作为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另一方面,中国不仅是农业大国,同时也有着厚重的手工业传统。在与景德镇相关的陶瓷纪录片中,也表现出鲜明的关于传统手工艺的影像价值传递。
方李莉教授在关于手工业的考察中将景德镇民窑作为考察对象,界定了“瓷文化丛”这一概念,即“将民窑作为某一产业,加上瓷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工匠群体的生产规范与行业准则等集合起来,整合为一种区别于聚落文化的特殊文化范式”[4],并以此为基础探寻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手工业所蕴含的文化基因。从《手造中国》的节目编排来看,采用了陶瓷生产——衍生事件——行业现状的叙事框架。五集影片《水土》《器度》《画心》《守艺》《薪火》分别将几种工艺类似的生产活动进行整合,每一种生产活动选择一至两位从业者平行叙述,作为叙事主线;在解说词和人物访谈部分,辅之以行业发展的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技艺与经验的承续等现实情状的补充或情感元素的嵌入。这种节目编排的结构,拓展了纪录片的影像能指,展现出丰富的叙事单元:陶瓷业历史变迁、生产工艺革新、行业规范与禁忌等。种种影像元素被集合为以“陶瓷”为中心的“文化丛”,展现出古老文化技艺的当代文化价值指向。
“瓷文化丛”的出发点是陶瓷手工业的各个方面,因此,还可以从文化类型的视野考量陶瓷手工业的文化维度。在某个部落或乡村中,往往有着近似的社会风俗与价值共识,这种相对单一的文化类型可归类为一维文化。而像景德镇这样在农业文明中自发形成的手工业城市,汇集了周边的婺源、都昌、乐平等区域的外来人口,带来不同的方言、习俗和信仰,操持着陶瓷业生产中的不同行当,因而在对种种物质资源的协调和再分配中,形成了更为复杂和多元的二维文化。在完备的陶瓷工艺流程确立了景德镇这座独一无二的手工业城市的地位之后,陶瓷作为对外贸易的商品与其他文明产生了交互。纵观景德镇千年的对外贸易史,不仅让中国陶瓷走上了历史舞台,成为世界制瓷业的中心,同时也在对外交往的过程中引入了西方艺术风格、花纹图样、颜料色彩等。因而自明朝末期开始,景德镇手工陶瓷文化便因其时空性与全球性,具备了三维文化的基本特质。这种三维文化的构建,早在2014年播出的纪录片《瓷路》中已有体现,其中《望海》《窑变》两集分别讲述了明朝海上瓷器之路的基本形成和清朝康乾盛世时瓷器在西方掀起的热潮。《景德镇》中的《远方》一集更是着重讲述了陶瓷在中国古代海运贸易中的重要影响。
通过对近年来播出的陶瓷纪录片进行影像解读,对他们的叙事话语和价值呈现进行梳理,可以发现:陶瓷纪录片正是通过平实的叙事视角传达手工业的复兴与传承这样较为厚重的主题,且影片对于叙事语言的选取进一步强化和凸显了作品中的历史文化价值呈现。这应当是陶瓷题材纪录片本身作为纪实影像的功用,也是在视听层面上对陶瓷文化记录和传播的补充。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我们的研究不仅是“为将来留下一点历史资料,而是希望从中找到有前因后果串联起来的一条充满动态和生命的‘活历史’的巨流”[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