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龙娇
随着城市文化内涵建设的需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逐渐被各地政府提上了日程。古寿州窑遗址在1954年淮河治理过程中被发现,这是目前全国发现最早的以烧制黄釉瓷为主的古瓷窑。它的发掘,不仅揭开了安徽省陶瓷考古的序幕,而且成为研究淮河文化的重要依据。虽然它的存在时间并不长,但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技艺的传承者们都试图将它发扬光大。2007年淮南市第一家古寿州窑陶瓷研究所在上窑镇成立,2010年寿州窑又入选安徽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那么,我们在现代语境下又如何去看待这一在社会变迁中沉浮的“寿州瓷黄”呢?
社会变迁是一个不争的历史过程。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学问题,被很多社会学家所重视和研究。因为经济、人口、社会结构、社会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科学技术、文化等都会在历史变迁过程中发生深刻的变化。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古寿州窑的产生和发展必然和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联系在一起。资料显示,寿州窑之所以在唐代能够跻身于当时七大名窑之一,首先得益于社会变迁。寿州窑创烧于南北朝时期的中晚期(距今已1400余年),此时北方社会动荡,战乱不止,而淮河流域则相对稳定,因此人们迁徙频繁。郡县侨置使大量的北方侨民南下,无疑在客观上促进了各地农业、手工业生产的交流和发展,更重要的是给古寿州地区带来了成熟的制陶技术。加上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淮南市上窑镇自上窑山向西至八公山均蕴藏着丰富的瓷土矿脉,又有着淮河流域便利的水上交通线路。因此,寿州窑在唐代迅速发展起来,从一般地方窑口一跃成为名窑。这才有了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次,洪州次。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1]之说。
唐代寿州窑的兴盛还表现为分布地域广。目前,发现并被确认为寿州窑遗址的集聚点多达10 余处,地跨今凤阳县和淮南市两地,东西绵长80余公里,仅上窑镇周围窑址范围就长约4公里。窑品更是遍及淮河古道孕育下的广阔大地之中。1999年,皖北数百里的工地上曾出土大量的寿州窑瓷器。上海、南京、广东、河南等地省属博物馆均有收藏,比较集中收藏于扬州市博物馆和安徽省内各个博物馆等中。伴随着外销,在日本及非洲等地也发现寿州窑黄釉器的踪迹。
关于寿州窑的衰落原因,学术界一直存有争议。主要观点有:原料或是燃料的枯竭;产品较为粗糙而受到其他窑口产品的冲击以及社会环境的变迁;等等。通过综合各类资料发现,寿州窑衰落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但当时社会环境的变迁当属首要因素。一方面,唐中晚期的连年战争,藩镇割据,严重破坏了当地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以致经济崩溃,民不聊生,农民军一度“围寿州后,断绝了汴河的漕运”,[2]无疑给寿州窑瓷器的生产与外运以沉重打击。另一方面,据《新唐书》记载,自唐宪宗(806—820年)起,寿州等地灾疫横生,“近者江淮数道,因之以水旱,加之以疾病,流亡转徙,十室九空。”[2]这也正印证了部分专家对于寿州窑的突然消亡可能是因为战乱或者是天灾造成的推测。1961年秋,周墨兵和时任安徽省博物馆副馆长的胡叶青去寿州窑址考察时,发现东小湾水里有两座窑内的器物非常完整,虽然这些器物较为粗糙,但已经成型,如果不是因为不可抗拒的特殊情况,窑主是不可能不取出这两座窑的器物就走了,最终导致手艺的失传。
而此时安徽南部地区相对较为稳定,于是相继出现了歙县的竦口窑、休宁沿前窑等。尤其是在江浙一带的吴越国,由于战争较少,越窑的瓷业生产得以继续发展。白如雪的邢窑白瓷以及釉下彩绘的长沙窑瓷器也得到了迅猛扩张。寿州窑的昙花一现在中国陶瓷史上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关于寿州窑的史料记载并不多,主要是唐代的《茶经》,之后清代的《陶说》和民国的《增补古今瓷器源流考》也是转载了《茶经》的记录。从出土实物可以推断,它存在的时间约为350年,以隋唐时期最多,北宋大中祥符年间的器物也有零星出现。寿州窑制品总体特征是以实用为主,胚胎质地粗糙、胎壁厚重,釉色不求富丽雅致,且釉不及底或平底,尤其是由于支烧工艺的原因,在部分器物中心部位留下很多支钉眼。但为什么寿州窑还能获得如此之高的历史地位与推崇呢?我们还应该回归到历史的语境下去探讨。
1.地域性特征——最早拥有纯正的黄釉
寿州窑的制品由隋代的青瓷转变为唐代的黄瓷,在中国陶瓷工艺的演变过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也是继北朝晚期白瓷出现以后,在单色釉方面兴起的又一新的品种,成为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在资料的梳理过程中我们发现,郡县侨置使寿州窑早期(隋代)的作品呈现出南北瓷业交融的特征,虽然器物烧制较为精细,但并未见到有关的记载,到了唐代中期,才声名鹊起。寿州窑之所以在陶瓷史上占据一席之地,是因为其独特的釉色。即“蜡黄、鳝黄釉”。《增补古今瓷器源流考》论述到:“江南寿州。唐时烧造, 其瓷色黄。”[3]对于当时而言,以北方的邢窑白瓷、南方的越窑青瓷较负盛名,寿州窑器物釉色呈现出黄、蜡黄、鳝鱼黄、黄褐等不同颜色,大大丰富了陶瓷的釉色,对于中国陶瓷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虽然北方的巩县窑和江西南昌的洪州窑等也烧造黄釉瓷,但是寿州窑所产黄釉瓷被学术界认为是最成熟、最完善的,寿州窑被看作是中国黄釉瓷首创,是黄釉瓷烧制史上的祖窑。
古寿州窑产品显示出了明显的地域性特征。首先,胎釉选用的都是本地原料。该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上窑山到八公山一线的江淮丘陵地带,蕴藏着丰富的瓷土矿石。主窑场上依北扼淮河,西依高塘湖,所在地窑河是淮河的支流,一方面支撑了当时的运输通道问题,另一方面是山上和河中有数量极其庞大的“山釉”“河釉”。化妆土的原料也是当地生产的俗称为“焦宝石”的硬质黏土,主要分布于上窑镇。
2.技艺的创新性
傅振伦对《陶说》译注时提到“寿州,今安徽淮南市有窑址,胚上施白粉,用氧化焰烧成,黄釉可喜。后期造瓷,初用匣体。”[4]短短的30余字,将寿州窑的工艺创新之处进行了高度的概括。
首先是氧化焰的使用。在使用的原材料一致的情况下,为什么隋代是青釉,而唐代是黄釉呢?主要是因为烧造时还原气氛和氧化气氛的不同。在还原气氛中产生青釉,在氧化气氛中产生黄釉。同时,由于窑膛中温度的不同,黄釉会出现蜡黄、鳝鱼黄、黄绿和黄褐色等。一般情况下,蜡黄色至金黄色者被视为上品,其次是褐黄及青黄色者。从出土的产品看,蜡黄至金黄色为寿州窑黄釉的代表色,尤其是金黄色最为难得。
其次是化妆土的运用。由于陶瓷材料未经淘洗,颗粒较大,故胎质较厚且粗糙。为了提高胎质的精细度,在器物的坯胎上先施一层质地细腻的白色化妆土,使胎体的杂色被覆盖;然后在化妆土上施釉料,保证釉色更加鲜明、饱满,增加瓷器的美感,提高产品的质量。
三是素烧工艺的使用。为了提高产品纯净度和质量,古寿州窑的技工们创造性地使用了素烧工艺,即把产品装入匣钵中入窑烧造。这样不仅可以避免烧造过程中因粘连、重叠带来的损伤,而且避免了因烟火带来的对坯胎的熏染和落砂现象,提高了寿州瓷的釉面亮度。
2001年6月25日,寿州窑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既然寿州窑的产生、兴盛和衰落都是应社会变迁而发生的,那么,时过境迁,人们的审美趣味也发生了改变,对待寿州窑,需要重新解读,在具有现代性的文化语境中进行重建。
1.目前淮南市对于古寿州窑制品的研究和实践现状
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非遗,不能只是消极保护,更要积极传承。在寿州窑被发现和研究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老窑口和老物件都在,但传统的手艺却不见了。因此,民间的艺人们首先要解决的是传统工艺的继承问题。崔怀伦、沈德亮等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千方百计寻找失传千年的制作工艺。经过他们多年的细心钻研,不计其数的试验,终于使得代表古寿州窑不同时期的作品和风格的古风遗韵重现。这为我们今天探讨寿州窑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奠定了基础。
崔怀伦以寿州窑陶瓷研究所为基地,致力于寿州窑传统文化的挖掘和研究,开发出了一系列仿寿州窑古陶产品,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作品《仿寿州窑碗》(图1)2012年在安徽工艺美术60年精品大展中荣获金奖,《会唱歌龙凤壶》在首届全国文化纪念品博览会获金奖。此外,他研制的黄釉碗、黄釉凤头壶等古制品的仿制品均获得了多类奖项。
图1 《仿寿州窑碗》(崔怀伦)
2006年10月9日,淮南市文景天宝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采用非遗传承人沈德亮的寿州窑制坯技艺,在八公山下的手工作坊内成功烧制出首批100多件壶、瓶等工艺瓷器。2011年,他们的寿州窑研发产品《仿青铜器文具》《凤鸣壶》(图2)、《龙尊》等在“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暨中国旅游商品大赛”上大获好评。正是他们的努力,使淡出人们视野的古寿州窑的产品又逐渐被陶瓷界认可,引起工艺美术家的兴趣。
图2 《凤鸣壶》(沈德亮)
除了非遗传承人,还有很多的艺术家也从事着寿州窑制品的研究和创作。淮南师范学院寿州窑陶瓷研究所许怀喜老师,采用传统技法、现代审美理念创作而出的“寿州窑跳刀纹大盘系列”(图3),在2015年中国陶瓷艺术大展暨第十届陶瓷艺术创新评比中获银奖;将中国传统纹样和造型用陶瓷与玻璃结合的艺术方式创作的陶瓷作品《融合》(图4),摘取了2016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优秀作品评比金奖。在他的创作中,超越古陶瓷实用功能性的使用价值,转而从美学观念出发,作品清新细腻,淳朴中透着雅致,层色分明,使我们对于传统陶瓷艺术又有了新的审美认识。
图3 “寿州窑跳刀纹大盘系列”(许怀喜)
图4《融合》(许怀喜)
工艺美术设计师朱兆龙的作品实现了古风新意的突破。作品《寿州古窑魂》以古寿州窑代表性造型为元素,严格按唐代寿州窑的陶瓷原料配方配制釉料,经1 250 ℃高温烧成,融合了现代陶艺的艺术语言表达形式,一举在2013年中国工艺美术界荣获最高奖项——“百花奖”。第三届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作品《燃》(图5),采用淮南当地的黏土、紫砂叶岩泥和高铝白泥等作为原材料,以传统工艺经1 240 ℃高温氧化焰烧制,造型中采用“寿州窑盘口罐”等物件为元素巧妙地置放于“火焰”中,使外围泥片和包裹中的器型有机交融在了一起,极富张力。
图5 《燃》(朱兆龙)
2.古寿州窑的取与舍
古寿州窑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史料已经向我们证实了寿州窑成为唐代七大名窑之一靠的是古人的创新,所以,我们在继承和发扬中,不能“泥古而不化”,要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实现技艺的再创新。仿制古寿州窑制品对于我们研究淮河流域文化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尤其是对早期制品的仿制,对于我们重新找回失传的古寿州窑的工艺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寿州窑的发展还是要在现代语境中去探讨。从器形上看,出土的器物主要是唐代社会生活中常见的碗、盏、壶(水注)、瓶、罐、枕等生活用品,随着功能的缺失,现代生活中已经很难再使用,但其出土的动物雕塑件等,则栩栩如生,自然有趣。从制作工艺看,之前的器物较为粗糙,缺少装饰性,很难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对待寿州窑的继承与发展,只有扬长避短,才能找准其存在的价值所在。
首先,明亮的蜡黄、鳝黄釉是寿州窑的独特面貌,已经成为寿州窑的代名词,所以,在传承中我们仍然要保持这一特性。《通典》注云:“黄者,中和美色,黄承天德,最盛淳美,故以尊色为溢也。”[5]黄色在明清时期是皇帝的独享,这一时期工匠们已经掌握纯正明亮的黄釉瓷烧造技术。寿州窑的黄瓷是以高温烧制而成,我们需要的是加大对采用传统釉色的高温烧制的研发,使制品黄润光滑,釉面晶莹透彻。烧造黄瓷釉的一个重要条件,如前所述,必须用氧化焰,唐时主要用木材作为燃料形成明火烧造而成,温度只能靠手感及经验来把握,很难控制在恒温状态,所以产品的釉色极不稳定,上乘釉色的产品并不多见。21世纪是环保的世纪,低碳环保、注重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理念,已经日益融入生产、生活之中。显然,木材作为燃料的方法已不可取,需要我们积极探索使用电窑和气窑时如何控制炉温、进风量大小及炉内气氛等。
其次,在探讨寿州窑衰落的原因时,有一种观点认为是由于寿州窑本身的工艺较为粗糙,再受到其他窑口的冲击,销路受到了影响等导致的。其实,这也暴露出寿州窑制品存在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寿州窑的瓷土来自于淮南地区煤系,属高铝低硅质瓷土,含有白色(铝土贞岩)及黑色(含碳页岩)碎屑,在当时完全人工生产的情况下,很难通过粉碎及碾磨方法使其达到细腻的程度,颗粒之间常出现孔隙。但是,现在的科技已经完全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充分碾磨,使其达到精细的程度;再加上使用化妆土,就能够很好地遮盖胎表的瑕疵,从而增加黄釉的色度和亮度,提升产品的品质。
3.新产品的开发
有学者提出:“最好的保护不是把‘非遗’送进博物馆,而是让其‘活起来’,找到与现代生活的契合点,寻找新的发展可能性,在实践活动中一代代传承下去。”[6]对于寿州窑的新产品开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研发符合现代审美观念的实用性功能产品。我们生活在信息化时代,传统手工艺要经受住来自科技、经济、市场等各方面的冲击,需要探寻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发展之路。寿州窑的闻名,与唐代中叶以后饮茶之风盛行关系很大,当时文人士大夫饮茶非常注重文化品位,促进了瓷器生产的发展。伴随着现代化进程,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之一也逐渐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俗话说“三分解渴七分品”,中国审美需求对于茶的评价不仅讲究外形、汤色和滋味等因素,对其承载物——茶具也有较多的讲究。陆羽在《茶经》中提到:“寿州窑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1]因此,产品必须要改良。如在寿州窑古陶茶具杯体外侧采用黄釉,而在杯体内侧采用白釉或者陶色等;或进行其他方面的开发和研制。再如文玩和杂具等,也可以进行开发,寿州窑——五头文具(图6)在2012年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获得了金奖。
图6 《五头文具》(朱兆龙)
(2)研发符合淮河文化特征的装饰性产品。繁荣淮南文化,必须要立足于地域文化特色。寿州窑的兴起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继承和发展它必须立足于其特有的地域性。淮南市位于淮河中游,是淮河流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保留并传承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典型性的“凤台花鼓灯”“八公山豆腐制作技艺”“紫金砚制作技艺”“火老虎”“六洲棋”等均在沿淮地区和江淮地域乃至全国具有较大影响。我们要做好资源的整合,将寿州窑的艺术形式和这些具有地域特征的文化符号结合起来,为现代生活装饰增添元素。同时,这也是淮南市旅游经济发展的需要。如用寿州窑陶瓷工艺烧制花鼓灯人物造型的装饰品,烧制六洲棋棋子、八公人物造型,等等。
(3)紫砂陶土的应用和开发。谈起紫砂,让人自然会想起宜兴紫砂壶享誉国内外。但是,经过历朝历代的烧制,宜兴紫砂原料日趋减少,目前已将寻找紫砂陶土原料的触角向外延伸。而在淮南有着丰富的制造紫砂陶的原料——紫砂页岩,主要分布于上窑矿点位于东洞山东侧的半笠嘴和石朋子一线,矿层大部分暴露在地表,1978年经安徽省建材研究所化验,确认为优质紫砂,[7]但一直没被很好地利用和开发。2009年,淮南市寿州窑陶瓷研究所结合寿州窑烧制工艺和流程,利用上窑地区丰富的紫砂页岩矿土资源,与宜兴客商合作,烧制出了精美的紫砂壶等工艺品。2012年,经有关专家鉴定,淮南紫金陶土天然纯净,泥质细腻,含有铁、锌、钙、锶等十几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耐酸、耐碱,只是结晶结构与宜兴的紫砂略有不同,宜兴是点状,淮南是片状。后来,淮南汉风陶瓷艺术研究所联合清华大学尚陶艺与玻璃艺术研究所和安徽美协陶瓷艺术委员会共同研发出了新的陶瓷品种——八公山紫金陶壶。紫金陶壶色泽红润纯净、古朴典雅。
“古人烧制的瓷器,虽色彩没有如今的鲜艳,但瓷器硬度、哑光、龟裂、上釉等绝活,是现代人学不来的!”[8]时代变了,“非遗”不可能不变,绝对的传承是不存在的,让传统技艺进入现代生活,现代设计进入传统工艺,将非遗的传统性和现代性、时尚性充分结合起来,经过精心的转换,与时俱进,才能使已经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寿州窑文化得以复兴,文化也只有在一次次的碰撞、交融之后才能得到传承与更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