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藏缅语族未识别民族的体质特征

2022-04-17 03:25孙泽阳郑连斌宇克莉张兴华
关键词:体部纳西族族群

孙泽阳,郑连斌,宇克莉,张兴华

(1.天津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天津 300387;2.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市动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87)

汉藏语系包括汉语语族、藏缅语族、侗台语族和苗瑶语族.藏缅语族现今语言的总使用人口约有6 000万.国外的藏缅语族族群主要分布在印度东北部以及尼泊尔、不丹和缅甸等国家.滇藏缅印交角地区是藏缅语族族群集中分布的地区之一[1].国外藏缅语族语言数量较多,印度达145种,缅甸达89种[2].汉藏语系的各支语言最有可能以黄河流域原始汉语为中心,向四周扩散,产生类聚作用,形成类型上的趋同[3].在约公元前5 000年,居住在喜马拉雅一带的汉藏族群开始向东扩展到中国[4].古汉语与藏语分离距今约2 755年[5].从新石器时代到铜石并用时代早期,汉藏语已经形成并使用[6].中国文化人类学家对汉藏语系的研究较多[7-12],汉藏语是连接欧亚大陆北方诸语言与南方诸语言的桥梁[9].藏缅语族包括北部语群与南部语群[11].中国境内有藏族、土家族、彝族等17个民族使用藏缅语族语言[13].语言学的证据表明,在中国的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湖南、湖北等地,存在一个藏缅语族语言文化圈,这个文化圈一直延伸到喜马拉雅山南麓[14].木雅人、尔苏人、僜人、白马人、夏尔巴人、摩梭人属于这个藏缅语族语言文化圈内的未识别民族,由于我国藏缅语族这6个未识别民族的人数非常少,取样异常困难,而6个族群的生活环境、民族起源及饮食来源相同,所以将这6个族群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更有意义.为完善中华民族体质数据库,本文将藏缅语族6个未识别民族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体质特征.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研究组赴四川、云南、西藏调查了藏缅语族未识别民族1 222例成人(男性576例,女性646例)的头面部与体部指标,并计算了体质指数与分型.男性平均年龄为(43.9±15.0)岁,女性平均年龄为(43.5±14.3)岁.遵循知情同意原则,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确定测量样本.被调查者身体健康,且均为世居当地三代以上的成年人.体质调查严格按照《人体测量方法》[15]进行.数据统计采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处理.藏缅语族6个未识别民族的采样信息见表1.

表1 藏缅语族6个未识别民族的采样信息Tab.1 Sample information of six Tibeto-Burman unidentified ethnic groups

2 结果

2.1 藏缅语族未识别民族的头面部与体部指标测量结果及指数分析

藏缅语族未识别民族的头面部与体部指标测量结果见表2.

表2 藏缅语族未识别民族头面部与体部指标测量结果(Mean±SD)Tab.2 Anthropometric results of cephalo-facial and physical indexes derived from Tibeto-Burman unidentified ethnic groups

由表2可见,唇高的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指标的性别间差异均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除骨盆宽、臀围、大腿围、肱三头肌位皮褶、肱二头肌位皮褶、肩胛下位皮褶、髂前上棘位皮褶和小腿内侧皮褶小于女性外,其余各项指标均大于女性.

藏缅语族未识别民族的头面部与体部指数计算结果见表3.表3结果表明,根据头面部与体部指数,藏缅语族未识别民族男性和女性均为高头型、中头型、中鼻型、中腿型、宽肩型,且均为中等型身高.此外,男性还为中头型、中面型、长躯干型、中胸型和中骨盆型,女性还为圆头型、狭面型、中躯干型、宽胸型和宽骨盆型.

表3 藏缅语族未识别民族头面部与体部指数计算结果Tab.3 Cephalo-facial and physical indexes from Tibeto-Burman unidentified ethnic groups

2.2 藏缅语族未识别民族的头面部观察指标及指数分型

本文关于藏缅语族未识别民族的头面部观察指标调查的样本量为1 217例(男性576例,女性641例),结果见表4.

表4 藏缅语族未识别民族头面部观察指标Tab.4 Results of cephalo-facial observation in Tibeto-Burman unidentified ethnic groups

由表4可见,男性和女性的上眼睑皱褶率分别为71.2%和72.7%;男性和女性的蒙古褶率分别为31.8%和29.6%;男性和女性的鼻根高度均以中等型为主,鼻背侧面观均以直型为主,鼻孔最大径位置均以倾斜为主,耳垂类型均以圆形为主,三角形次之,方形最少.

藏缅语族未识别民族的头面部指数、体部指数及身高的分型结果见表5.

表5 藏缅语族未识别民族头面部指数、体部指数及身高分型结果Tab.5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cephalo-facial and physical indexes from Tibeto-Burman unidentified ethnic groups

续表

由表5可见,男性和女性均以高头型、阔头型、中鼻型、中面型、中腿型、宽肩型、宽骨盆型率最高,男性还以中头型、长躯干型、中胸型率最高,女性还以圆头型、宽胸型率最高.男性身高的矮型、亚中等型、中等型、超中等型和高型的出现率比较均匀,女性身高的亚中等型、中等型和高型的出现率比较均匀.

3 藏缅语族未识别民族与其他族群体质特征的比较

为进一步探讨藏缅语族未识别民族的体质特征,选取其他17个族群与未识别民族进行比较,比较族群包括怒族[16]、羌族[17]、景颇族[18]、土家族[19]、哈尼族[20]、傈僳族[21]、独龙族[22]、拉祜族[23]、彝族[24]、基诺族[25]、纳西族[26]、珞巴族[27]、门巴族[27]、白族[28]、阿昌族[29]、藏族[30]和普米族[31].利用18个族群的头长、头宽、额最小宽、面宽、形态面高、鼻宽、鼻高、口裂宽、下颌角间宽、身高等10项指标,采用类间平均连锁法进行聚类分析,并对这10项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

18个族群男性和女性体质指标的聚类结果分别见图1和图2.

图1 18个族群男性体质特征的聚类结果Fig.1 Cluster results of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ales in 18 ethnic groups

图2 18个族群女性体质特征的聚类结果Fig.2 Cluster results of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emales in 18 ethnic groups

男性聚类结果显示,当聚合水平为5时,18个族群被分为4个组,第1组包括怒族、羌族、景颇族、土家族、哈尼族和傈僳族,第2组包括独龙族、拉祜族、彝族和基诺族,第3组包括纳西族、珞巴族、白族、门巴族、未识别民族、阿昌族和藏族,第4组只包括普米族.

女性聚类结果显示,当聚合水平为5时,18个族群被分为4个组,第1组包括白族、珞巴族、未识别民族、纳西族和普米族,第2组包括拉祜族、彝族、独龙族和基诺族,第3组包括羌族、藏族、阿昌族和门巴族,第4组包括傈僳族、土家族、景颇族、哈尼族和怒族.

18个族群男性和女性体质指标的主成分散点图分别见图3和图4.

图3 18个族群男性体质特征的主成分散点图Fig.3 Scattered plots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for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ales in 18 ethnic groups

图4 18个族群女性体质特征的主成分散点图Fig.4 Scattered plots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for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emales in 18 ethnic groups

男性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第1主成分的贡献率为36.93%,第2主成分的贡献率为20.04%,第3主成分的贡献率为13.51%,累计贡献率为70.48%.PCⅠ载荷大的指标为身高(0.875)、头长(0.869)和面宽(0.854),PCⅡ载荷大的指标为口裂宽(0.801)、鼻宽(0.735)和鼻高(0.553).

由图3可见,在18个族群的男性中,未识别民族、白族、羌族和门巴族位于第4象限,表明这4个族群的身高较高,头长和面宽值较大,而口裂宽、鼻宽和鼻高值较小.纳西族、阿昌族和普米族位于第1象限,表明这3个族群的身高较高,头长、面宽、口裂宽、鼻宽和鼻高值较大.怒族、基诺族、土家族和哈尼族位于第3象限,表明这4个族群的身高较低,头长、面宽、口裂宽、鼻宽和鼻高值较小.

女性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第1主成分的贡献率为41.56%,第2主成分的贡献率为23.90%,第3主成分的贡献率为11.21%,累计贡献率为76.67%.PCⅠ载荷大的指标为形态面高(0.877)、头长(0.872)和身高(0.791),PCⅡ载荷大的指标为口裂宽(-0.689)、鼻宽(-0.657)和额最小宽(0.548).

由图4可见,在18个族群的女性中,未识别民族、羌族和珞巴族位于第1象限,表明其形态面高、头长和额最小宽值较大,身高较高,而口裂宽和鼻宽值较小.独龙族、拉祜族和基诺族位于第3象限,表明其口裂宽和鼻宽值较大,而形态面高、头长和额最小宽值较小,身高较低.阿昌族、傈僳族、彝族和藏族位于第4象限,表明其形态面高、头长、口裂宽和鼻宽值较大,身高较高,而额最小宽值较小.

聚类结果表明,藏缅语族未识别民族的体质特征与珞巴族、白族和纳西族比较接近.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藏缅语族未识别民族的身高较高,头长值较大,而鼻宽和口裂宽值较小.

4 讨论

“藏彝走廊”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一个民族学概念,以今天的康定为中心,多处于青藏高原的东缘地带[32].藏缅语族未识别民族的聚居地处于藏彝走廊范围内[33].

藏彝走廊的藏缅语族源于由西北南下的古羌人[34].Yao等[35]认为藏彝走廊的藏族、彝族、纳西族等族群在遗传水平上处于“汉藏之间”.谢选华[36]从父系遗传学角度证实北方藏缅群体代表原始藏缅人群.李玉春[37]认为藏缅语族人群起源于约1.2万年前的中国北方.卢大儒[38]通过对汉藏语系代表民族的Y染色体SNP分析,认为该语系各民族的祖先可能是黄河流域的氐羌氏族,并在约6 000年前发生了汉语与藏缅语的分化.分子人类学和历史文献都支持藏缅语族与古代北方族群关系密切.藏彝走廊地区是藏缅语民族起源、发展、融合、分化及其迁徙流动的最重要的历史区域[34].

关于汉藏语系的起源有2种假说:“北方起源假说”认为汉藏语系起源于约4 000~6 000年前的中国北方黄河流域;“西南起源假说”认为汉藏语系起源于至少9 000年前的东亚西南部某地.最近的语言学研究结果表明,汉藏语系中,汉语语族和藏缅语族的分流时间在约5 900年前,支持汉藏语系的“北方起源假说”[39].Wen等[40]通过检测Y染色体、mtDNA标记及其主要成分的单倍型组分布,发现藏缅语族南部群体的遗传结构主要由2部分组成:北方移民和南方土著民族,北方移民对男性谱系的影响大(约62%),南方土著民族对女性谱系的影响大(约56%).

Wang等[41]认为Y染色体系统发育的重建揭示了藏缅语族群体2个新石器时代的扩张,即藏缅语族群体的建立是由黄河中游新石器时代的扩张引发的,也与旧石器时代幸存的青藏高原原住民的融合引发有关.根据单倍群的地理分布,所有现代藏缅语族群体都有2个新石器时代的扩张起源[41].Wang等[42]认为四川西部的羌语是汉藏语言中最古老的分支,因此,所有的汉藏人口都可能起源于四川西部.羌族是由旧石器时代晚期具有Y染色体单倍群D(D1-M15和后来起源的D3a-P47)的东亚初始定居者向北迁移,与新石器时代具有优势单倍群O3a2c1*-M134和O3a2c1a-M117的南部氐羌族群融合而形成的[42].董永利等[43]认为氐羌后裔族群中以单倍型H5、H6和H8为主要分布,与百越后裔民族群体有不同来源的父系基因库.

藏缅语族未识别民族男性的体质特征与藏族、珞巴族、白族和纳西族等比较接近,女性的体质特征与珞巴族、白族、纳西族和普米族比较接近.珞巴族的祖先曾经从北边藏区向南迁移,STR遗传多态性分析显示珞巴族与西藏藏族比较接近[44].杜昆[45]认为历史上的昆明夷是白族的祖先.叶拉太[46]认为藏族与纳西族是同源异流的,两者之间有亲缘关系.严汝娴[47]认为普米族是古代羌族的一支遗裔,起源于西北游牧民族.Kang等[48]对常染色体STR遗传多态性的分析结果表明,西藏藏族与北亚类型民族最相似,这与遗传结构、地理和语言分类是一致的.藏缅语族未识别民族与藏族、珞巴族、白族和纳西族都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属于同一个语族,族源都是我国古代北方族群,遗传因素、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接近,使这些族群的体质特征比较接近.本文的研究结果与张兴华等[49]得到的藏族、珞巴族、白族、纳西族的体质特征相近的结论一致.邓晓华等[5]运用词源统计法分析认为藏缅语族中的白语、羌语、土家语分别独立为一个语支.戴庆厦等[11]认为藏缅语族包括北部语群和南部语群.北部语群包括嘉戎-独龙语支、僜语支、藏语支和景颇语支,南部语群包括缅彝语支、白语支和土家语支[11].羌语属于北部语群嘉戎-独龙语支中的羌语组,而白语属于南部语群的白语支,土家语属于南部语群的土家语支.本文从体质人类学角度研究认为白族、土家族、羌族的体质特征具有各自的特点,与语言学的研究结果相符.

猜你喜欢
体部纳西族族群
320排CT低剂量容积体部灌注成像强化峰值时间对孤立性周围肺病变诊断价值
论《白牙》中流散族群内部的文化冲突
纳西族东巴文化保护条例和测绘条例于5月1日起施行
新兴族群的自白
经腹超声及多层螺旋CT检查对肾上腺腺瘤的诊断价值探讨*
汉德森 领跑年轻族群保健品市场
急诊超声诊断胆囊体部与颈部交界处扭转1例
高句丽族群共同体的早期演进
旅游对纳西族传统农业及饮食文化的影响研究——以玉龙县白沙乡、拉市乡为例
应用床值和记录核对系统对预防体部放射治疗误差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