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
4月24日—这是一个注定要被载入中国航天史册的特殊日子。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由此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的序幕。为了纪念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就,国务院批复同意自2016年起,将每年的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
今天,在第7个中国航天日即将到来之际,让我们一同走进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去感受那方神圣荣耀的热土,回首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致敬那群筑梦九天的英雄……
“神舟五号”飞船垂直转运至发射区 摄影\王琦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x4DP6ANRN1xLHlrR9pxsuQ==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摄影/王琦
历经沧桑的“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塔架依旧傲然挺立在茫茫戈壁 摄影/王琦
“点火,起飞!”当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顺利升空,当浩瀚的太空第一次回响起中国声音,中华民族—这个最早开始仰望星空的民族,迈出了探索太空的第一步,创造出航天史上的新纪录,铸就了一个国家的精神坐标!
时光荏苒,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永远铭记——
青山巍巍,弱水潺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方红一号”卫星升起的地方。52年过去了,历经沧桑的“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塔架依旧傲然挺立在茫茫戈壁,犹如一位老人,向我们娓娓道来那一段永不磨灭的峥嵘岁月:
1956年,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正式开启。
1958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被正式提出。此前,随着苏联和美国的卫星相继升空,太空成为世界关注的新话题。然而彼时的中国工业基础薄弱,火箭、卫星基础理论知识缺乏,发射卫星,谈何容易!
梦想和现实的差距,并没有让中国人失去探索太空的勇气。1958年,在西北茫茫戈壁,中国第一个航天发射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正式成立。1964年,中国独立研制的“东风二号”导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同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国防现代化进入新的阶段。
1965年,一场关于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总体方案的论证会在北京召开。经过长达42天的激烈讨论,最终确定了“东方红一号”的基本方案。“上得去、抓得住、听得到、看得见”,寥寥12个字概括了卫星的总体目标和技术难度。为此,无数人殚精竭虑、废寝忘食,付出了5年的艰苦努力。
首先要解决卫星“上得去”的问题。按照计划,“东方红一号”要在近地点441千米、远地点2368千米、倾角68.44度的椭圆轨道上运行。要將卫星准确送入轨道,负责搭载卫星的运载火箭必须拥有强大的推进能力。为此,专家们提出以中远程导弹作为第一级和第二级,利用探空火箭技术研制第三级,通过三级连续传递,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攻克了卫星“上得去”的难题,如何在地面“抓得住”成为研究重点。技术团队不仅要建立起一张覆盖全国的卫星地面测控网,同时各观测站还要掌握卫星在太空中的位置。技术专家决定利用多普勒原理—根据无线电波频率的变化测出速度,进而计算出卫星与地面的距离。然而在当时,多普勒测轨方程对于中国科学家来说,还是一道未解难题。通过转变设计思路、重建测轨方程式以及反复模拟验证,技术专家终于破解了这一难题。
卫星“抓得住”了,科研人员围绕“听得到”展开攻关。经过数百次试验,科研人员以6个高度稳定的音频振荡器代替“音键”,用程控线路产生的节拍来控制发音,终于让“东方红一号”奏出了清晰悦耳的《东方红》。卫星播放的乐曲经由天线发出,地面接收站解码后将其发送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民众通过收音机就能听到从卫星传来的乐曲。
技术人员在测试“东方红一号”卫星 摄影/王琦
还剩最后一道难关“看得见”。为了确保在太空中运行的卫星肉眼可见,研制人员在运载火箭的第三级安装了一个由高反光材料制成的、可以在太空中撑开的“观测体”,这样一来,人们通过观察观测体就能看到卫星了。
至此,在攻克了结构系统、温控系统、能源系统、乐音装置跟踪系统以及科学探测系统等一系列技术难关后,“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任务终于成功完成。
1970年4月,装载卫星和火箭的专列抵达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入准备测试阶段。与此同时,从发射场到各观测站的数万千米通信线路上,几十万民兵日夜值守,保障着信号的可靠传输。
1970年4月24日是一个载入中国航天史册的日子。“点火,起飞——”,21时35分,伴随着一声口令,操作手胡世祥果断按下发射按钮,矗立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腾空而起,搭载着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飞向浩渺太空。21时50分,各观测站几乎同时报告:“星、箭分离,卫星入轨。”中央广播事业局报告收到“东方红一号”卫星播送的《东方红》乐曲,自此,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全世界第5个能独立研制和发射卫星的国家!
上图:“神舟六号”飞船与“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正在对接摄影/王琦下图: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成功发射 摄影/王琦
今天,我们还应该铭记这样一个令人叹服的事实:“东方红一号”卫星直径约1米,重量173千克,不仅重量超过世界前四颗卫星的总和,而且卫星的跟踪手段、信号传递形式、卫星调控系统也均优于其他四国!“东方红一号”卫星与核弹、导弹一起,被誉为“两弹一星”,是中华民族科技强国的重要标志!
“我们的卫星还在天上转,但我们之中的很多人已经走了……”时至今日,当年为之奋斗的人已不再年轻,有的已经离世,但“东方红一号”依然闪耀在宇宙深处,如同一座太空丰碑,述说着中国航天人的不朽功绩,也照亮了中国航天事业前进的道路……
“发射,入轨,着陆,九天探梦,一气呵成。追赶,并跑,领跑,50年差距,一载跨越。寰宇問天,探月逐梦,五星红旗一次次闪耀太空,中国航天必将行稳致远。”
天地苍茫,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砥砺向前——
筑梦,非一朝一夕之功。
航天界有言:“运载火箭的能力有多大,太空探索的舞台就有多大。”作为目前人类克服地球引力、进入太空的唯一运载工具,运载火箭是一切太空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也决定着载人航天工程的高度。
从“长征一号”到“长征十一号”,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经历了从常温推进剂到低温推进剂,从末级一次启动到多次启动,从串联到并联,从一箭单星到一箭多星,从载物到载人的技术跨越,有力支撑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北斗导航工程以及月球探测工程等多项国家重大工程的成功实施,也将中国人的目光和脚步延伸到星辰闪烁的宇宙深处。
“神舟一号”飞船转运至发射塔架 供图/视觉中国
2011年9月29日,中国首个太空实验室“天宫一号”成功发射 摄影/王琦
1984年4月,“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东方红二号”送入预定轨道,标志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1990年7月,中国首枚大推力捆绑式火箭“长征二号E”成功发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达到新高度;2003年10月,“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将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送入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2007年10月,“长征三号甲”火箭搭载“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升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2011年9月,“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送入预定轨道,中国向空间站时代迈出了坚实的一步;2015年9月,中国新型四级固体运载火箭“长征十一号”火箭首飞成功,标志着中国具备了微小卫星快速组网能力;2016年11月,中国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首次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国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2021年12月,“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六号05组卫星发射升空。时至今日,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共完成了411次发射任务。
有多少成功,就有多少付出。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龙乐豪院士的记忆中,1996年2月15日是一个让所有航天人刻骨铭心的日子。作为当时中国运载能力最大、技术最先进、构成最复杂的火箭,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首次发射国际通信卫星。但这次发射没有取得成功,火箭升空后飞行了22秒就触地爆炸了。作为当时的火箭总设计师兼总指挥,龙乐豪原本花白的头发在一夜间变得雪白。面对挫折和压力,龙乐豪没有畏惧退缩,而是带领团队负重拼搏,不断推理,反复试验,勇往直前,完善了长征火箭的设计,强化了火箭的质量控制水平,确保了后续飞行试验的成功……如今,中国长征火箭发射次数及入轨精度均为世界一流!
“几代航天人,一个飞天梦”,龙乐豪的女儿龙蕾也已投身航天事业多年,这对父女是中国航天人“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的无悔写照。数以万计的中国航天人前赴后继,从未停下逐梦的脚步。
东风革命烈士纪念碑 供图/视觉中国
东风革命烈士陵园 供图/视觉中国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伫立着一座不朽的军阵—东风革命烈士陵园。从元帅、将军到普通官兵、科技工作者,760余位航天先烈为祖国国防科技事业献出了青春和生命,静静地长眠于此。他们向着火箭发射的方向永恒地眺望,继续关注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等待着下一次的点火运行。
“你们活在我们的记忆里,我们奋斗在你们为之奋斗的事业中。”每逢执行重大任务前,航天人都会集体来这里祭拜先烈,告慰英灵。所有车辆路过烈士陵园都会减速慢行、鸣笛致敬。出征前先向航天先烈“报告”,早已成为每一个航天人心照不宣的传统。
“翩翩舞翩翩,年年复年年。千古飞天梦,何日上九天。”如今,冯石将军心中的“飞天梦”早已实现,新时代的中国,已是山河无恙、国富兵强。此时此刻,伫立在东风革命烈士纪念碑前,我们足以告慰先烈:“这盛世,如您所愿!”
2021年10月7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组合体转运至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发射区供图/视觉中国
2021年10月16日0時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供图/视觉中国
仰望星空,因为心怀“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豪情和向往,于是便有了“神舟”飞天、“嫦娥”奔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的如愿以偿。
星河璀璨,总有一个梦想让我们充满希望——
跨越千古,这是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飞天梦想。从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到敦煌壁画的曼妙飞天,从战国屈原的旷世《天问》,到明朝万户的首次飞天……飞天梦,犹如中华民族的沧桑历史一样,古老悠远。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自1992年9月21日启动以来,已运转了30年。30年来,从“神一”横空出世到“神五”圆梦飞天,从“神七”实现首次太空行走到“神十一”开启中期太空驻留,再到“神十三”开启中国空间站有人长期驻留时代,中国航天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中国速度”,中国人跨越式走进属于自己的太空家园—空间站。
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活动供图/视觉中国
2021年10月16日,中华民族的“问天之旅”又开启了新的征程。0时23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声,“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搭载着“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点火起飞,在夜空中留下一道熊熊尾焰后飞向太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意味着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将开始中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载人飞行。
这是一次勇气和梦想的远征。此时,天和核心舱和天舟二号、天舟三号组合体正在深空静待家人的到来。按照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第三步的主要任务是建设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空间站在轨建设分“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和“空间站建造”两个阶段进行。“神舟十三号”任务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决胜之战、收官之战,也是空间站在轨建设过程中承前启后的关键之战。
如今,中国空间站核心舱组合体在轨运行稳定,“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三位航天员返回地球已进入倒计时,这意味着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即将完美收官。
2021年11月8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供图/视觉中国
目前,中国下一步载人航天计划已经敲定。2022年,中国空间站将会继续进行建造,“神十四”与“神十五”也将陆续发射。正如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所说:“未来,中国空间站将会是全球科学家开展空间科学研究的理想平台,中国空间站将会促进科学事业发展与科学探索进步。”
时光流转,精神弥坚。
2022年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6周年。66年来,在架起天梯进军宇宙的征途上,中国航天人用信仰筑就了精神航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深厚博大的中国航天精神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和血脉,成为一种基因、一种气质。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当朝阳又一次跃出地平线时,中国航天人的脚步又铿锵地迈向了建设航天强国的星际征途中……
仰望星空,中国人在太空中走得越来越远,距离我们的梦想越来越近。
伟哉,中国航天人,叩问苍穹!
壮哉,中国航天梦,奋楫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