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慧
(菏泽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菏泽 274015)
我国“十四五”规划指出: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完善志愿服务体系[1]。新时代,彰显社会治理能力和体系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与国家发展战略粘合得更为紧密。而准确定位志愿服务的内涵意蕴、深挖内在价值、纾解发展困境、提升内在价值的实现路径成为志愿服务发展的关键。
具有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基于特异国情和文化传统,有其自己的特色内涵和意蕴。
1.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定义
定义的厘清定义,是理论的原点。关于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定义存在2种观点。观点一:是人们自由组成的集体进行的公共服务性行为[2]。观点二:具有不求经济回报、个人自愿、利他人、利社会等共同特点,但在指导思想、历史传承、组织领导、价值追求、时空地域和发展成效等方面具有鲜明的内在特质[3]。结合以上观点,笔者认为中国特色志愿服务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雷锋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指导,参与者自愿、自主地服务于祖国、社会和人民的公益性活动。
2.中国特色志愿服务蕴含的内在统一关系
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审视中国特色志愿服务,首先,它体现了行动主体和行动客体统一于实践。在参与志愿服务过程中,志愿主体服务客体的过程,是目标对象化向主体化发展的过程,最终确证了行动主体和客体。这种双向互动作用是志愿服务快速发展的动力赋能之一,将带动志愿服务队伍裂变式发展。其次,志愿服务作为一种回归劳动本质的实践活动极大地促进了人和社会的自由全面发展、进步,统一于“人民至上”理论。最后,服务无偿性与适度激励措施内在统一。无偿性是志愿服务的内在应有之义,而“相对无偿”则是以适度的物质补贴代偿潜在的或现实的“绝对无偿”带来的志愿者损失,其关键在于“适度”。
鉴于各国国情不同,志愿服务呈现出自身的特色,我国志愿服务的特色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本质底蕴——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党的领导是全面的[4]。从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理论逻辑角度讲,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有力领导下,志愿服务事业才能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行稳致远。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本质底蕴。
2.思想底蕴——中华传统文化精华
中国志愿服务精神与中华传统文化是同“根”同“魂”的。从《了凡四训》讲:人行善,如对别人有益,皆为公,为公就是真善[5],可以解读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向上、向善、利人、利他,其为志愿服务的发展创设了思想条件,不断滋养着志愿精神达到最高境界。
3.价值底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种价值观要切实发挥功能,需借助人们在实践中感悟它[6]。而作为蕴涵丰富道德精神的社会性志愿服务活动,以其典型的实践活动途径,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对接[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诠释的价值追求,是志愿服务活动的驱动力,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将其转化为情感认同和行为逻辑。
4.功能底蕴——服务人民
功能定位是指对事物或方法发挥作用效能的甄选和限定,从某种程度上讲,它是直面需求、实现供给和达成目的的纽带[8]。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已经被纳入国家的目标规划中,以人民的期待为中心,将使人民群众是否幸福作为其发展成效的标尺。
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内在价值是指志愿服务在中国现代国情下对国家、社会、个人的积极推进作用。
志愿服务为构建人类价值共同体、提升国家治理效率发挥着不容置疑的重要作用。
1.以志愿服务开放性视角嵌入人类价值共同体
凭借海外志愿服务,搭建对话交流的桥梁,建立共建共享机制,形成合作伙伴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黏合剂,应对全球挑战。
2.助力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提升
新时代,仅依托政府,很难全面覆盖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保障。基于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志愿者行业分布广泛、能够敏锐地发现社会问题和灵活开展志愿服务及时纾解难题的等优势,有效保障“弱势身份”群体的基本权利,协助连接政府和社会服务不足部分,形成政府、市场和志愿服务领域的多方主体协同治理下的社会治理模式。
志愿精神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体现。蕴含志愿精神的志愿服务为实现社会公平、融合、文明发展助力赋能。
1.促进社会公平
志愿服务从社会资源配置方面助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弱势群体是重点帮扶保障人群。志愿服务队伍作为社会治理的一支重要力量,可以发挥整合社会资源的优势,在敬老助残、扶弱助困、帮教助学等社会方面进行合理的再分配,提高社会整体的福利水平。志愿服务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资源配置路径,将社会资源调配到服务供给相对薄弱的欠发达地区,调配到社会弱势群体,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2.促进社会融合
社会融合是确保每个人能够广泛参与正常生活和共享社会福利的过程[9]。通过志愿服务机会与平台,志愿者之间以及志愿者与服务对象之间,在思想上的碰撞或行为上的互动,增强了彼此情感的同质性,浓厚了社会信任合作氛围,促进了社会融合与和谐发展。如福建宁德的蓝丝带助残帮扶中心实施了自闭症青少年融合社会的帮扶项目,进一步推进了自闭症患者和家庭融入社会。
3. 促进社会文明
“十四五”规划中指出“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以“持续提升公民文明素养”“提高社会文明程度”[1]。志愿服务和社会文明的目标是合力同行的,它作为一种道德实践活动,不断引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催化剂”和“推动力”。志愿精神逐步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促进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准则,不断提升人民文明素养。
马克思提出了自愿的劳动是属于劳动的本质,这样工人才能觉得真正的舒畅,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志愿服务作为一种自愿的劳动形式,在扬弃异化劳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着独特的优势。
1.提升道德修养
志愿者通过志愿服务实践来帮助他人和社会,这不仅是自己道德使然的结果,同时也使自身的精神升华和满足。志愿者通过服务实践获得社会认可,这种积极的反馈激励志愿者进一步参与志愿服务。志愿者群体推动了以志愿精神为主体的社会文明的形成,使更多的社会成员参与其中,从而摄取修身立德的营养。
2.提升个人能力
在志愿服务这项劳动中,志愿者一方面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另一方面可以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激发学习热情提升个人能力。志愿服务本身也会通过培训的形式来提升志愿者个人技能。北京冬奥会期间,媒体运营岗位志愿者系统地学习了专业的传媒知识,极大地丰富了志愿者知识结构。志愿者在志愿劳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服务中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3.提升幸福感
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可以实现与劳动本身的和谐统一,是情感的满足和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在这个意义上说,志愿服务成为人获得自由发展的重要途径,那么,人越是与劳动的本质相一致,幸福感也会更高。同时,志愿者通过志愿服务为社会弱势群体带来便利与温暖,有效提升了群众幸福感。
虽然志愿服务越来越受到党中央和政府的重视,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发展的一部分,但是志愿服务的内在价值还没被民众全面认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志愿者的参与度,不利于为志愿服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添动力。
为尽力避免志愿服务伴随的风险,应加强保障志愿者的基本权利。目前,关于志愿者权益保障的法规性文件数量不多,而且多为原则性指导性条款,可操作性强的细化专项性法律少。
志愿服务的良性发展,需要有持续稳定的资金作为支撑。目前,志愿服务资金主要来自政府财政投入,少量来自社会捐赠,导致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过度依赖,志愿服务的区域发展差异,不利于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大多数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属于一种短期行为,而鼓励志愿者延长参与时间,则需要志愿者单位、志愿者家庭、志愿者本人乃至于全社会多方面协同配合,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解决志愿者后顾之忧。
当前,中国志愿服务发展还处于不发达阶段,志愿服务组织活动还存在形式色彩和功利主义问题。志愿者为完成任务参与志愿服务的情况依然存在。如在节假日,志愿者们集中开展爱心活动。这些短时间内重复率高的过度爱心活动已成为一些养老院的“甜蜜烦恼”。
目前,我国志愿服务队伍中专业性人才缺乏。在社会治理领域,志愿服务大多是由党员带头,以政府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为主体,志愿服务专业深度和广度有待提高。因此,我国亟须培育更多专业化的志愿服务队伍。
纾解困境,探求志愿服务的可行性路径,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志愿服务作为个体的自愿行为选择,其价值实现与志愿者的参与动机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对动机的激发成为路径之一;另一方面完善志愿服务机制,促进志愿服务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动机是对志愿活动具有启动、定向、维持的作用。可以将动机激励策略分为两大类:内部动机激发策略和外在动机激励策略。
1.内部动机激发策略
志愿服务内在动机的作用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劳动本质理论。凸显劳动本质的志愿服务使志愿者在实践中更加契合人类发展目标。如何激发内在动机,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重视青少年志愿精神培育,强化公民社会责任感意识。视角转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的力量性[10]。教育部推动中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精华,既培养爱国主义情怀,也可以增强其社会义务感。《弟子规》曰“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11]。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成立青少年服务组织和亲子团体参与志愿服务,践行责任感。
第二,切实增强志愿者荣誉感,发挥新老交替引领带动作用。志愿者的荣誉感是社会对其付出志愿劳动的精神激励;在价值上,来源于对社会使命担当的责任感;在逻辑上,是客观评价与主观体验的统一。增强志愿者荣誉感要求:将社会和他人的外在认可转化为志愿者内在的价值感;对症下药制定更为丰富、公平、合理,权威的激励办法,善用正式、庄重的表彰仪式,提升志愿者获得感;制定公平合理的奖励办法,为激发志愿者荣誉感营造良好的客观环境,有利于实现良性荣誉机制;加强对志愿者良好形象的宣传,使志愿精神深入人心;倡导社会和他人向志愿者传递正能量,形成社会舆情与志愿者之间的双向、循环的良性互动。将老志愿者和新志愿者资源优势整合,结好帮带对子,明确帮带内容。帮带导师要“以老带新”言传身教,充分发扬传帮带的好传统、好作风。帮带对象要利用自身优势,“以新促老”,培养一支符合满足人们现实多元需求的志愿人才队伍。
2.外在动机激励策略
志愿服务仅靠志愿者自身的内在动机是不足的,还需要来自社会、家庭等方面的外在激励、推动与引导,方可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
第一,建立健全物质补贴与精神奖励并重的志愿者鼓励体制。随着我国志愿服务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志愿服务机制日益完善,物质补贴与精神奖励并重的志愿者激励机制也越来越普遍。多地招募志愿者已明确地将物质补贴置于显著位置,这种做法固然能有效提升志愿者参与率,但同时也需要避免进入另一个误区,即“以补代酬”,以较为丰厚的补贴作为志愿者参与服务的劳动报酬。是“补”还是“酬”,界定标准并不明确,由于显著的地域差异性,全国范围确定统一标准也不现实。补贴额度既要满足保障志愿者基本权益,又要避免进入“为酬劳而服务”的误区,对志愿服务组织者来说是一个考验。
第二,充分利用新媒体信息技术,创新志愿服务舆论宣传方式。“应势而谋、因势而动、顺势而为”,在网络与多媒体技术高度普及的“微时代”,要与时俱进借助新媒体信息新技术使志愿服务工作“活”起来,推动志愿服务工作同新媒体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增强代入感。常用的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具有传播快速、覆盖面广的特点,依托新媒体推出广受欢迎、同频共振的作品来讲好志愿者的故事,加强思想引领力、让先进事迹扎根心田、让楷模熠熠生辉,增强志愿服务舆论宣传效果。
第三,政府引领在社会上形成尊崇志愿服务的文明风尚。在政策价值导向方面,一方面确保志愿服务既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又能讲究实效;另一方面,根据目前社会发展阶段,有必要适当弱化“道德榜样”的含义,更多地把握“利己利他利社会共赢”的理念,既要考虑到志愿者内在价值,还要关照到志愿者内核要求。这样,依社会政策维度对志愿者参与驱动力进行精确把握,从而引导人们把志愿服务作为精神归宿的高度认同感。基于政府占据社会文明风尚的主导地位,只有政府承担起相应的政策保障责任,最终才能引导社会公众尊崇志愿服务的文明风尚。唯有政府的放权和支持赋能,权利才能得到保障”[12]。
志愿服务机制涵盖领导、岗位规划、宣传、招募、培训、督导、考核、激励评价、保障(政策、法制、组织、人才、物资),志愿者退出机制等。只有各要素机制相融合、相统一,才能实现志愿服务的内在价值目标。
1.志愿服务机制完善的必要性、紧迫性
建立完善的志愿服务机制,是促进志愿服务更快更好发展的根本保证。当前,在新发展理念牵引下,志愿服务也要立足高远,把完善机制作为主要抓手来把握主动促进其高质量发展。
2.机制各要素精准化建设
当今中国对志愿服务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而科技进步则为志愿服务机制精准化建设提供了可行性,国家政策为其提供了社会契机。完善志愿服务领导机制,统筹协调整合资源,实施有序管理,构建高效、全面合作的良好格局,凝聚成协同推进志愿服务的强大整合力。要充分发挥党领导志愿服务工作发展的核心优势,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在志愿岗位规划机制方面,根据志愿服务需求,从志愿者数量上和素质上精准、科学地预测,这离不开实地调查研究、大数据、统计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相结合地科学研判、制定详尽可行的规划、实施事前、事中、事后的评估;在宣传推广机制中,我们将继续探索和丰富各种形式和内容,运用传统和新技术相结合,运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在招募机制中,根据志愿岗位规划的专业、条件、能力划定要求,招募到专业人干专业的事情,改变人人经过培训就能直接上岗的认识,避免对有专业技能的志愿人才资源的浪费;在培训机制中,力求解决师资力量不足、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力求解决供给与需求不平衡的矛盾;在督导机制中,建立督导定时通报制度;在志愿者保障机制中,以网络融媒体平台建设推进志愿服务绿色发展,在节省大量成本的同时精准地从供给需求矛盾予以提升志愿服务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利用率;在激励机制中,思考养老服务最大的痛点堵点,找到解决之道。在志愿者退出机制中,寻求有效方法减少志愿者的流失,赢得长期的支持者。
3.机制各要素协同发展
志愿服务机制涉及到的各要素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是一个系统的整体,每个要素都是重要节点,要素之间是环环相扣、相辅相成的。在整体的机制中,党的组织领导起统领性、方向性的作用;在党的领导下,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构建志愿服务管理平台,深度融合对志愿人才的招募、甄选、培训考核和权益保障机制等整体管理流程,以此为载体,各种管理机制协同发力,进一步推动志愿服务迭代发展。
总之,基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扎实推进志愿服务实践过程,需要以长远性的视域、系统性的思维,以及整体性的实践方案为前提,直面各种问题的冲击,以自信的姿态,推动志愿服务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