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节行高一世,道德经济为己任”:北宋名相王安石述论

2022-04-16 22:33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熙宁宋神宗变法

朱 虹

(南昌大学,江西南昌 330031)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谥号“文”,世称王文公,江西临川(今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时期著名改革家、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神宗熙宁年间,曾两度拜相,以其非凡的才识和魄力,极力推行新法——世称“王安石变法”或“熙宁变法”,轰动一时,影响深远。他的伟大功绩、高洁人品,跨越时空、感召时人和后世。朱熹曾评价王安石为“文章节行高一世,道德经济为己任”[1],较为准确和全面地概况了王安石的人生经历、社会地位及文化影响。回顾王安石的跌宕人生、总结王安石的变法历程、展示王安石的人文魅力,对于当前我们进一步弘扬改革奋进精神、唱响抚州千年才子文化品牌、实施江西文化强省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勤奋少年

临川王安石家族是北宋中期最负盛名的诗书仕宦望族。王氏出自太原,王安石家族的一世祖曾祖父王明,曾担任松江知府。长子王贳,字用之,即王安石的祖父,曾任扬州学正,迁知衡阳,通判池州。其父王益,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及第,之后踏入官场,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

王安石出生书香之家,从小博览群书,文思敏捷,下笔成书,流露出卓尔不群的天资。抚州有梦有戏,还有江西第一诗山——灵谷峰,因谢灵运而得名,因王安石而出名。王安石曾经在灵谷峰读书三年,后为其三舅吴藩《灵谷诗集》作序云:“吾州之东南有灵谷者,江南之名山也”。王安石在宜黄鹿岗书院读书时,当读到《开元天宝遗事》时也想拥有一支李白的“生花妙笔”。杜子野先生对他说:“你要像李白一样,认真作文,只有当你文章里的字一个个都变成花朵,你才能得到属于你的生花妙笔。”说完杜先生拿出五百支毛笔送给王安石说:“或许,你要的生花妙笔就在里头。”王安石开始按照老师的要求,五百支笔都写坏了,还是没有找到“生花妙笔”。杜先生接着对他说道:“只要你能有李白一样铁杵磨成针的精神,就一定可以找到生花妙笔!”在老师的不断鼓励下,王安石继续练习,当他写到第一千支笔时,突然感觉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助。这世上哪有什么“生花妙笔”啊,要说有,也是勤奋之花!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王安石进京参加了科举,考中进士。王安石的六弟王安上,六年(1046)考中进士。王安石的长兄王安仁,九年(1049)考中进士。王安石的四弟王安礼,嘉祐六年(1061)考中进士,官至尚书左丞。王安石的长子王雱,英宗治平四年(1067),考中进士。王安石五弟王安国,神宗熙宁元年(1068)进士及第,官至大理寺丞。王安石满门进士,这在古代也十分罕见。

二、基层勤政

王安石青年时代有矫世变俗之志,从入仕到拜相,经历十余年的地方官生涯,不论州、县,都“在一邑,则治善一邑”,施行改革和德政,惠及万民。

王安石进士及第后,释褐淮南判官,以资佐理,掌文书事务。到扬州赴任后不久,写了《上田正言书》《淮南杂说》,对于官场中的一些弊端和百姓困苦有了更直接的感性认识。五年(1045)三月,韩琦在扬州担任知州,王安石也就成了韩琦的幕僚。韩琦与王安石由最初的误会到欣赏,最终发现了王安石的才能。后来韩琦与欧阳修经常在宋神宗面前谈论王安石的才华,王安石开始进入了宋神宗视野。七年(1047),在扬州工作5年后,26岁的王安石放弃了京试入馆阁的机会,调为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知县。一到鄞县,奔走全县14个乡,深入城乡勘察民情,写成《鄞县经游记》,推出了一系列新的举措,制订治水规划,重点主攻东钱湖的治理。在当地创建了历史上第一所官办学校——鄞县县学,并请名师杜醇担任县学教谕。在鄞县还推行青苗法,解民燃眉之急。清代学者蔡上翔称赞道:“其爱民恻隐之心,筹画利害之明,虽复老成谋国者弗如。”皇祐二年(1050)春,鄞县任满,王安石上京述职侯迁,授殿中丞。不久,朝廷根据地方官转任京官的惯例和宰相文彦博的推荐,诏令王安石参加由皇帝主持的考试,如合格即可调进京城担任官职。王安石上了《乞免就试状》,力辞京官之选,请求留在州县。三年(1051),王安石通判舒州(治今安徽省安庆市)。舒州任上,王安石开始思考如何解除农民困苦,破解当时经济困局的治国良策,为他日后在变法找到了依据。嘉祐二年(1057)四月,王安石出任常州知州,在常州只呆了半年多时间。三年(1058)二月,王安石由常州知州升任提点江东刑狱。王安石写了《议茶法》和《茶商十二说》两篇重要文章,支持废除《榷茶法》。后被朝廷采纳,改革了原来不利百姓的茶叶专卖制度,为江东人民做了一件十分有益的事情。四年(1059),王安石回到朝堂,担任三司度支判官。结合自己入仕以来的所见所闻,撰写了一篇长达万言的《上仁宗皇帝万言书》,呈现给仁宗皇帝,被看成王安石变法的最早蓝本。在万言书中,王安石警醒仁宗皇帝不能安于现状,要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面检视,并对时政积弊大力进行改革,实行变法图强,从而扭转积贫积弱的局面。不然,宋王朝就像汉亡于黄巾、唐亡于黄巢一样,也必将走上覆灭的道路。宋仁宗虽然很赏识王安石,对于变法却无兴趣,王安石的万言书被束之高阁。

三、熙宁变法

北宋初年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定,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进一步铲除藩镇割据的基础,总体上来说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北宋的过分集权也带来严重恶果:“三冗两积”。一是冗官问题造成北宋官僚机构庞大、官员众多。北宋之初,为了巩固皇权,将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在各路设“漕宪帅仓”四司,在中央也进行了权力分散改革,形成了宰相主政、枢密主军、三司主财的“三权”分离权力格局。加上科举选拔、恩荫制的实行,使得官僚队伍日益庞大,给北宋造成了沉重的财政负担。二是冗兵问题造成了庞大的士兵队伍,但实际效用不高。宋代采取了招募灾民为兵的政策,每年都会大量招收流民和灾民为兵。在宋太祖时期,禁军、厢军加起来一共才四十万人,到了真宗年间激增到了一百万人。三是冗费问题导致入不敷出,国库空虚。为了维持国家正常运转,北宋政府只有想尽一切办法增加税收,千方百计将负担转嫁到老百姓头上,给民众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导致各地农民和士兵起义不断发生,社会动荡不安,北宋国力也愈来愈弱。

英宗治平四年(1067),只有二十岁的宋神宗继位,他立志洗刷国耻,扫除胡虏,恢复幽燕。宋神宗即位后,朝中大臣吕公著、韩绛、韩维等人屡次推荐王安石,宋神宗便召他为翰林学士兼侍讲。宋神宗与大臣商讨国家军政大事,按规矩应先找宰相、副相、枢密使或元老商量,王安石当时并非执政者,还没有资格参与决策。而宋神宗求治心切,召王安石“越次”入对。宋神宗问道:“治国之道,以何为先?”王安石答曰:“择术为先。”宋神宗说:“唐太宗何如?”王安石说:“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迂,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耳。”退朝后,王安石向神宗呈上《本朝百年无事札子》,这是王安石著名的奏章之一,人称“北宋百年第一札”。透过宋王朝“百年无事”的表面繁荣现象,揭示出北宋王朝所面临的重重危机,并从吏政、农业、财政、军事、教育等各个方面提出了改革方略。

王安石在宋神宗的大力支持下,在艰难中推行新法,史称“熙宁变法”。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担任参知政事。三年(1070),又升任宰相,开始以章悦为谋士,以曾布、章惇、蔡确、吕惠卿等人为变法派的中坚力量,全权主持变法,设置经义局、军器监,成立变法机构——制置三司条例司,大力推行改革,浩浩荡荡的熙丰新政就此揭开序幕。围绕富国强兵目标,陆续制定实施了均输、青苗、募役、市易、免役、方田均税、裁兵、将兵、保甲、保马等新法。

王安石变法从新法实施,到守旧派废罢新法,前后近15年时间。变法虽然最后以失败告终,但以“富国强兵”为目标推行的新法,基本上收到了预期效果,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四、敢于斗争

王安石是一个富有使命感的人,敢于坚持己见,不服输、不妥协、不苟且,一生以变法为己任。他做事百折不挠,毫不气馁,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性格里的拗劲时常发展成一种实践理想的狂热,时人谓之“拗相公”。

由于新法触及到官僚地主阶级的既得利益,引起了他们的恐慌和激烈反对。熙宁二年(1069)五月,变法才刚刚开始,吕诲就罗列王安石的“十大罪状”,上书弹劾,指责王安石“大奸似忠,大诈似信”,请求罢免新法,打响了反对变法的第一枪。面对吕诲来势汹汹的声讨,王安石向宋神宗请辞,看其是否有变法的决心。吕诲的弹劾着实让宋神宗震怒,神宗皇帝态度明确,表示一如既往地支持王安石,很快将吕诲贬官出京。吕诲惨败,两年后悲愤去世,弹劾风波就此平息。临死前,吕诲仍对王安石恨得咬牙切齿,他在重病中起身,张目怒视,对前来探望他的好友司马光说:“天下事尚可为,君实勉之!”这是告诫司马光,一定要与王安石斗到底。

司马光本来极为欣赏王安石。在刚开始推行新法时,王安石遭到众人围攻和弹劾,司马光还坚定地站在王安石一边,极力维护王安石。但随着新法的推进,由于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弊端也日渐显现,特别是青苗法的实行不但没给百姓带来好处,反而导致民怨沸腾,司马光渐渐改变了主张,站在了变法的对立面,成为王安石变法最大的反对者。

王安石与吕公著亦师亦友,开始关系甚密。吕公著后来也成为变法的反对者。王安石曾经多次拒绝朝廷征召,并说吕公著不做宰相,不出来做官。当吕公著做了宰相,王安石也同时出山为仕。后来御史中丞吕诲被贬,王安石投桃报李,推荐吕公著接替。王安石本以为自己所提的变法主张,一定会得到吕公著的支持。没想到吕公著对于新法的反对程度,比司马光有过之而无不及,最后二人“以故交情不终”。

韩维曾经与王安石至交,可以说没有韩维就没有王安石变法。韩维是宋神宗登基之前的“王府记事参军”,与宋神宗“半师半臣”,经常在宋神宗面前提及王安石,认为王安石是百年难得的奇才。但随着王安石成为变法的核心人物,韩维开始在变法一事上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反目成仇,甚至被贬黜出京,二人也因此各奔东西。

韩琦为相十年,辅佐三朝。但与王安石的关系可谓貌合神离,形同陌路。嘉祐七年(1062),王安石在京出任知制诰,替皇帝起草诏令文告,纠察在京刑狱,与已是宰相的韩琦发生激烈冲突。不过韩琦三朝为相,敢于直谏,为人耿直,其个人品格深受王安石敬重,给予了韩琦很高的评价:“德量才智,心期高远”,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好官。

陈升之,善附会以取富贵,世人因此讥讽他为“筌相”。他极力反对王安石所主持的熙宁变法。王安石任宰相,担心议论满廷,引见陈升之辅佐自己。王安石为了感激他,因而让他比自己先任宰相。陈升之刚一受到重用,就请求解除条例司,并借口“宰相不为吏事(理财)”,不再参与变法。后又见朝臣反对变法,“托病归卧百余日”。

神宗皇帝年轻有为,锐意进取,勇于改革,但他性格也存在两面性。一方面支持王安石发动熙宁变法,另一方面又有摇摆性,有时候会动摇对王安石的支持。王安石在变法过程中,不但要与“守旧派”斗,还要与皇帝“斗”,成了一个孤独的勇士。随着变法的进展,危及到各方利益。神宗皇帝为了维护皇权,他一方面支持王安石变法,恪守“异论相搅”的祖宗之法,另一方面对王安石及变法派进行牵制,避免王安石权位太重,使朝廷无可避免地出现内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熙宁变法是王安石一个人在“战斗”,所以有人称王安石是“最孤独的改革家”,变法注定难以成功。

五、宁静致远

王安石变法是一次全方位改革,这场改革来的时候,暴风骤雨,雄心万丈,但落幕时凄风苦雨,英雄泪目。

熙宁六年末至七年初,天下大旱,饥民流离失所,群臣诉说免行钱之害。神宗将这一原因归之于变法,进一步动摇了变法意志,使王安石经受了严峻考验。王安石见状,便主动辞去宰相职务。为使变法持续推进,王安石建议神宗召回韩绛顶替自己为相,提拔吕惠卿为参知政事,从旁协助。韩绛是王安石变法的坚定主持者和参与者,是影响深远的“募役法”的主要创制者。在神宗支持下,韩绛和吕惠卿继续忠实地执行王安石确定的变法路线。

王安石罢相以后,新党出现分裂。韩绛虽然是正相,吕惠卿是副相,但吕惠卿的政治手腕非常高明,经常凌驾于韩绛之上,韩绛异常恼怒。当吕惠卿利用“郑侠案”株连王安国时,韩绛看到了他的狼子野心,吕惠卿不但想取代他,也想取代王安石成为变法真正的领袖,这也使神宗十分不满,韩绛趁机奏请皇帝召回王安石。

熙宁八年(1075)二月,离开八个月的王安石重新回到权力中心,这使吕惠卿震惊和不安,八个月的执政经历,极大改变了吕惠卿的思想,他与王安石的关系再也回不到从前,也很难再与王安石合作共事了,不再是服从者,觉得应该有更高的地位和更大的价值。五月,吕惠卿弟弟吕升卿因事获罪,吕惠卿受到牵连被皇帝赶出京城。熙宁九年六月,王雱病逝,王安石极度悲伤,更觉老病无力,多次请辞。神宗虽然体会到王安石的一片赤诚之心,但神宗还是顺势答应了请辞要求,从此以后王安石再也没有回到过神宗身边,在江宁忘情山水、潜心佛学,过着退隐生活。

王安石从1076年10月主动辞去相位,到1086年4月逝世,这10年间一直退隐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不问政事,专注学问,一心向佛,无欲而刚的本性又使他心无所欲,心无所挂,看破红尘,但他又未真正皈依佛门。

王安石尽管在钟山过着退隐生活,但丝毫没有减损伟大的人格魅力,慕名而来拜访的人不少,甚至以前政见不同的人也是常客。昔日相公而今日衰翁,令人恻然,但王安石达观、从容的风姿又令人感佩不已。元丰三年(1080),苏轼从黄州转任汝州,途经江宁,特意前来看望王安石,感谢救命之恩。他们二人在朝堂时曾为变法观点不同而针锋相对,但苏轼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捕入狱择期问斩之时,王安石挺身而出为其辩护,写书信呈皇上,曰:“圣朝岂能杀文士”,为中华民族保留了一位天才巨匠,也表现出了王安石的高洁人品。苏轼在《次荆公韵四绝》诗中写下了对王安石的敬仰之情:“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2]

六、文学宗师

王安石既是一名伟大的改革家,又是一位满腹才情的文学家,在文、诗、词等方面卓有成就,一扫风靡一时的宋初浮华余风,深入推动了北宋中期诗文革新运动的开展,使北宋文坛呈现出耳目一新的局面,享有崇高威望,获文坛领袖欧阳修赞赏:“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3]清代文学家蒋士铨曾高度评价王安石文学方面的卓越成就:千钧笔力气嶙峋,一代文章侍从臣。

王安石政论文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特色都别具一格,具有极强的说服力,立意高远,思想深刻,往往“只用一二语,便可扫却他人数大段”,为历代文学评论家所推崇。《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本朝百年无事札子》《答司马谏议书》是王安石政论文中优秀代表作。《答司马谏议书》是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给司马光写的一封回信。寥寥数百字的篇幅,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对司马光给他罗列的“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四大“罪状”给予一一反驳,言简意赅,有力地驳斥了司马光对新法的歪曲和诽谤,表现了将变法运动进行到底的坚定决心。

王安石小品文,题材不限,短小精悍,说理透彻,脍炙人口,如《读孟尝君传》《伤仲永》《鲧说》《书刺客传后》等文取材于历史和现实生活,文短意长,文风峭刻犀利,人物惟妙惟肖,富有感情色彩,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读孟尝君传》全文不到百字,层次分明,行文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辞气凌厉,具有不容置辩的逻辑力量,是短文中的精萃和典范,成为历代传诵的翻案名作。《伤仲永》一文寓理于事,因事言理,叙事和议论相结合,言简意深,充满哲理而情在理中,显示出王安石的文学才能在青年时期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王安石山水游记散文很有特色,简洁明快。《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辞职回家途中,游览褒禅山三个月以后以追忆形式写的一篇游记。文章因事见理,夹叙夹议,说明了“非有志者而不能至险远”的人生道理,风格独具特色,成为历代游记中的精品。

王安石诗歌观察细致,意境幽远,雄奇峭劲,精工巧丽,既重炼意修辞,又新奇深婉,是北宋中期范仲淹、欧阳修等人发起的诗歌革新运动的继承者和引领者,力求平易畅达而有真情实感,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对后世影响很大。其诗歌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历来为人们所传诵,世称“王荆公体”。

王安石诗歌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较强思想性的政治诗,这类诗大都作于熙宁九年(1076)诗人退居江宁之前,且多用古体写成,表现出鲜明政治倾向。如《登飞来峰》是王安石早期创作的一首哲理诗,是王安石在担任鄞县知县期满,回江西临川故里途经杭州所作,当时刚好30岁,正值壮年,写下了:“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4]的著名诗句。诗人借登飞来峰抒发了自己的远大政治抱负,表达了胸怀改革大志的决心和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引用“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诗句,来激励全国人民登高望远,看清大势,成就大业,共同谱写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新篇章。另一类是写景抒情的闲适诗,大部分创作于闲居江宁的十年,退隐之前也写过一些,主要描写自然景物、湖光山色以及自己的闲适情趣,多用律体和绝句,玲珑工致,十分注重艺术上的锤炼,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如《书湖阴先生壁》(其一):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这是王安石广为流传的题壁诗,直接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屋壁上。全诗暗用典故,将山水赋予生命形象,描写了隔壁邻居整洁宁静,朴实勤劳,山水田园生活,也让诗人从中领略到无穷的乐趣,表达了诗人恬淡闲适的心境。

七、结 语

一代名臣王安石,致力于经世致用,矢志于变法革新,虽屡遭波折,壮志未酬,但他的许多重要思想和发展举措被广泛吸收和运用,对国家和社会经济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其高洁的人品和杰出的文学成就也为后人所称颂,成为赣鄱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星珠,永放异彩。

猜你喜欢
熙宁宋神宗变法
诗词创作中的诗意翻变法
星河
Brass tacks on iron: Ferrous metallurgy in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基桩检测中的静载试验法与高应变法的应用探讨
石鑑为官履历考述
略论王安石变法中神宗与王安石关系的变化
元丰时代的皇帝、官僚与百姓
商鞅变法的是与非
笼中鹦鹉
宋神宗的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