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劳动课程建设路径

2022-04-16 21:00翟立丽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劳动资源

翟立丽

(大连教育学院 初中研训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1)

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1],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劳动课程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2]

加强中小学劳动课程和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和发展,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中小学校“双减”工作、提质增效,推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劳动教育的推进,中小学劳动课程建设和教师队伍发展初见成效。在各级教育行政、教研部门、基层学校和基层劳动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劳动课程的实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课程政策相继出台,相关制度初步形成。伴随着劳动课程的推进,各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基层学校逐步建立了劳动课程实施的各种制度,初步形成劳动课程的学校管理、教师指导和学生学习行为规范。

一、以制度作保障,确保劳动课程三落实

一是政府督导,落实课程计划。按照国家课程方案要求,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加强劳动教育课程日常管理,规范教学行为,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合理设立劳动周。二是行政指导,配齐配足劳动课程教师。保障劳动课程专兼职教师的数量,着眼教师增强专业技能、提高专业素养。三是政府督导和行政指导相结合,落实检查考评。认真做好劳动课程考核工作,引导学校、家长和全社会转变教育观、人才观和评价观,克服“应试”倾向,充分利用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促进每个学生劳动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挖掘教育内涵,构建以实践为主的课程内容

劳动课程资源是实施劳动课程的必要条件。一是从行政层面上,顺应课程建设发展需求,开展课程资源开发专项行动,构建区域劳动课程体系,强化劳动课程育人导向。二是从学校层面上,与家庭、社会协同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积极整合和利用各种形式和类型的资源。劳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应坚持以核心素养发展为导向,紧密结合地方经济文化和学生生活实际,满足劳动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三是从资源选择上,劳动课程的纸质资源、数字资源是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形态可以是文本、资源包、音视频等。不同学段可以采用不同形态,也可以对资源进行不同组合。

三、建立劳动课程研究团队,发挥名师指导团队的积极作用

在行政指导下,成立一支相对稳定的研究团队,开展课题研究式的课程实验。围绕影响课程常态持续发展的关键性问题进行行动研究,积累可行性经验,为整体推进课程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在行政引领下,打造劳动示范校,评选劳动示范课,以典型带动区域,以区域带动全面、系统发展。建立一支劳动课程资源开发工作坊,依据教学实际问题、新课标的落实情况,开展从理论学习到岗位实践再到反思工作坊研修。

四、落实劳动课程标准,用课程标准指导劳动实践

围绕劳动课程标准的落实,开展主题化系列化教研活动,帮助骨干教师学习和理解《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针对教材提出落实课程标准的教学实施建议,并进行教学指导和实践指导,构建以劳动任务群为单元的劳动课程,充分挖掘劳动课程中的德育内容,科学设计劳动课程中的德育主题,有效实施“双减”背景下的实践活动等,进而更新基层教师的教育理念,提升专业能力,改善专业实践。

五、拓展劳动空间,开辟实践场所

一是政府层面,开放博物馆、展览馆、养殖场、生态园等相关场所、场地,充分利用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少年宫等现有资源,打造多样化的劳动实践场所,满足学校多样化的劳动实践需求,为普通中小学提供所需要的服务。加强与旅游、农业、科技等行业的合作,通过共同建设行业性劳动实践教育基地,搭建包含生活、劳动、文化、科技等领域的特色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强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二是学校层面,充分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将课堂教学、校内活动、家庭生活和社会实践与开展劳动教育全面融合。深入开发与劳动教育相关联的社会资源,并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创建或改造成新的劳动实践场所。因校制宜,立足实际,挖掘校园内可开展劳动实践活动的场所,将校园的边角空间改造成适于学生开展劳动实践的场所。落实劳动课程的课时要求,开足开齐劳动必修课,不得挤占、挪用,学校要对学生每周课外校外劳动时间作出规定,将日常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融会贯通,内容不刻意、活动不做作。

六、强化宣传培训,建立工作协调机制

一是在行政部门统一领导下,充分利用手机、数字电视、车载电视等新媒体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优势,加大宣传引导力度,推广有关劳动教育的实践经验,宣讲先进人物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事迹,创造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的良好氛围,推进全社会通力协作,努力营造有利于劳动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促进劳动教育落地生根。二是发挥各级教研机构劳动课程教研员的重要作用,通过参与性指导的培训方式,有针对性地解决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课程开发和教学评价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自主发展。三是各校认真做好劳动课程的宣传及说明工作,引导学校、家长和全社会转变教育观、人才观和评价观,克服“应试”倾向,充分利用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促进每个学生劳动素养的全面提升。构建完整的劳动课程体系,有效实施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和鼓励家长成为劳动教育的指导者、参与者和同行者。四是劳动课程教师要努力提升自身劳动素养,挖掘劳动课程中的育人因素,明确劳动任务群的内容要求、劳动项目的实施方式和资源开发等内容,不断提高劳动教育实施的自觉性;积极参加多样化的校本教研与培训,不断提升课程的规划与组织能力。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劳动资源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热爱劳动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