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振兴的发展难题与破解之道

2022-04-16 20:50王秋水谷照亮
梧州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乡土文化教育

王秋水,谷照亮

(成都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马克思认为“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1],教育与劳动能力是相互联系的,教育不仅可以推动劳动能力的生产,而且还能促进劳动能力的再生产,在教育生产劳动能力的过程中,劳动能力也在反作用于劳动生产力,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2]。这一论断充分肯定了教育的基础性和持久性作用,乡村教育是国家教育的基础部分,乡村教育振兴有利于巩固乡村教育的基础地位。当前,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导致乡村教育资源落后,乡村教师流动性大导致师资力量薄弱,农村教育城市化倾向严重导致乡土文化意识淡薄的困境仍然存在。因此,针对乡村教育振兴的困境,探讨乡村教育振兴的路径选择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一、乡村教育振兴的内涵及意义

从概念上讲,乡村教育振兴是乡村振兴的衍生概念,是指以现代化教育理念为指导,使乡村教育制度、思想观念、内容、方式和方法、治理体系以及校舍等逐步提高到现代化水平的教育形态的演变[3]。乡村教育振兴不仅有利于改善乡村教育的教学模式,提高乡村教育的办学水平,升华乡村教育的理论内涵,而且还能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拓展乡村振兴的广度与深度,提高乡村教育的现代化水平。因此,探索乡村教育振兴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

(一)筑牢人才根基,推动乡土文化重构

人才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而人才的培养来自教育。乡村教育与乡村振兴相互关联,乡村教育振兴是乡村振兴在教育领域的体现,乡村教育推动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

乡村教育有利于为乡村振兴提供丰富的人才资源。从政策层面来看,通过政策扶持有利于降低农村父母共同外出务工的几率,避免乡村出现严重的“空洞化”“老龄化”现象,提高乡村教育中学生、教师、家庭3大主体的留乡意愿,从而解决乡村振兴战略中主体力量不足的问题,走好乡村振兴所需人才的第1步。从教师层面来看,乡村教师通过夯实教学基础,提高教学质量,增强科研能力,从而减少学生外流,走好乡村振兴所需人才的第2步。从学生层面来看,城市的青年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爱国情怀和较强的全局意识,乡村教育振兴不仅可以提高青年大学生的返乡意愿,而且可以吸收大量优质人才返回农村。针对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发展具有特色的涉农产业,通过涉农产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兴起和聚集,实现产业兴旺,促进乡村振兴,走好乡村振兴所需人才的第3步。因此,乡村教育通过走好乡村振兴所需人才的3大步,筑牢乡村振兴人才根基,助力教育振兴,从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

乡村教育有利于推动乡土文化重构。从功能定位来看,乡村教育作为乡村共同享有的资源,具有选择、传递和保存文化的功能,学校通过向学生传递科学知识和道德文化,帮助学生搭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并纠正错误的观念,调整乡村社会存在的不当行为作风,减少乡村社会存在的不良陋习,从而改善乡村的生活风貌,构建淳朴充满活力的乡风文明。从乡土文化来看,乡土文化的重构注重乡土文化和传统习俗的传递,乡村教师通过向学生传授乡土文化和传统习俗的相关知识,弥补乡村少年成长过程中的精神空白,从而充分调动乡村少年学习乡土文化的积极性,主动争做乡土文化重构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乡村教育有利于推动乡风文明的建设和乡土文化的重构,重塑教学氛围,实现教育振兴。

(二)提供双重保障,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在脱贫攻坚战取得重大胜利的关键时期,教育是真正做到了从关注“物”向关注“人”的转变,乡村教育不仅为巩固脱贫成果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支撑,而且还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提供了“物质+精神”的双重保障。

乡村教育振兴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提供物质保障。从政策扶持角度来看,乡村教育振兴通过政策扶持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城乡二元结构,提高乡村人民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有利于营造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并打造独特开放的乡风文明。从人才基础来看,乡村教育有利于打破人才瓶颈,促进优质人才返乡创业,他们通过自我积累的资源和经验,探索适宜当地发展的涉农产业和旅游业,形成具备乡土特色的一体化产业链,从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防止物质贫困的代际传递。

乡村教育振兴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提供精神保障。从“扶贫先扶志”来看,乡村教育通过向乡村人民传递党的政策与方针,帮助乡村人民消化和吸收党的政策,转变乡村人民懒惰的思想,形成乡村人民“敢做事,敢承担”的优良作风,引导乡村人民树立崇高的志向,增进乡村人民的上进心,进而树立自我脱贫的信念。只有从思想上转变农民的错误观念,才能进一步保证脱贫成果的长久性。从“扶贫必扶智”来看,乡村教育通过输送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乡村人民尤其是乡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传递专业的技能技术,提高乡村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从而增强乡村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进一步坚定乡村学生脱贫的信念和信心。因此,乡村教育有利于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共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三)提升乡村教育水平,加快实现中国梦步伐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人才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力量。中国梦的实现是“输血”与“造血”的双重结合,它不仅仅是物质的实现,更是教育的实现。同时,教育的实现不止是城市教育的优先发展,更是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并肩前行。

从国家教育现代化层面来看,“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没有农村教育的现代化也没有整个国家教育的现代化”[4]。如果没有乡村教育振兴,国家教育现代化将会在政治、经济、生态、文化等领域失声失色。乡村教育作为国家教育发展的短板,乡村教育振兴有利于弥补国家教育发展的空白,从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教育层面大踏步前进。

从城乡教育发展层面来看,乡村教育振兴通过完善乡村教育体制及教育公共服务机制,切实缩小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乡村教育振兴坚持一般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以开放的眼光看待城市文明,以乐观的心态吸纳城市文明,同时,又坚守乡村教育的价值取向,充分利用具有本土特色的乡土文明,将城市文明的一般性和乡土文明的特殊性有机结合,扩展乡村教育的内涵与外延,从而提高乡村教育的质量和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水平,实现乡村教育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进一步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5]。

从乡村教育自身来看,通过优化教育配置,完善城乡教育结构体系,缩小城乡教育差异,通过因时因地因点因人而异的施教模式,确保乡村教育的普及化和特殊化,通过国家政策的有力供给,保证学生“有书读”,进一步确保学生“读好书”,为学生搭建健全的知识结构体系,从而提升乡村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乡村教育振兴的现实困境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重大工程,教育公平是国家平稳运行的重要条件,乡村教育振兴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振兴乡村教育不仅有利于国家的和谐稳定,而且还有利于巩固乡村教育的基础地位[6]。相比以前,我国乡村教育的发展有了明显的进步,乡村教育的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政策扶持力度不够造成乡村教育资源落后,乡村教师流动性大造成师资力量薄弱,农村教育城市化倾向严重造成乡土文化意识淡薄的基本问题仍然存在,并贯穿乡村教育振兴全过程,导致乡村教育振兴面临全新的挑战。

(一)政策扶持力度不够,乡村教育资源落后

国家对乡村教育政策扶持力度不够。主要表现为资金的投入。从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来看,发达地区教育经费的拨款是农村地区的3~5倍,对于农村地区尤其是不发达地区,国家对不发达地区教育经费的拨款甚至未达到发达地区的2倍。物质是振兴乡村教育的经济基础,如果没有国家对乡村教育的政策扶持,就没有乡村教育长足发展[7]。

乡村教育资源落后主要表现为乡村教育综合建设滞后。从硬件设施来看,农村电路网线的分布冗杂繁多,易导致乡村教育用电的不稳定。在农村文教建设方面,农村学校缺乏学生自习室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乡村学生自主学习场所不足。在农村的广播建设方面,广播位置分布未明确分区分段、广播的内容及形式有关教育节目少不利于乡村学生学习文化知识。从软件发展出发,在公共卫生服务方面,在文化环境上,有些农民不重视教育的发展,缺少打造教育文化墙、张贴教育文化展报、举办文艺汇演等具有感染力的教育艺术实践活动。

(二)乡村教师流动性大,师资力量薄弱

乡村教育振兴是国家教育振兴的一部分,是一个系统而全面的工程,乡村教育振兴不仅需要教育对象——学生的存在,更需要教育主体——教师的存在。乡村教育师资力量薄弱主要表现为乡村教师数量少、流动性大、教学质量不高3个方面。

从乡村教师的数量来看,主要表现为师资队伍数量偏少且比例分布不均。乡村教育的教师数量不够,1个人时常身兼数职,他们不仅是学校的行政干部,还是学生的音乐老师,甚至还可以兼任学生的专业课教师。乡村教育中的艺术类教师队伍和行政类教师队伍所构成的人员相互穿插,分工不明,甚至专业课教师时常处于“缺位”状态,造成乡村教师师资队伍比例失衡,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从教师的类型和教学质量来看,乡村教师流动性大,教学质量不高。在教师类型上,乡村教师主要由公办教师、特岗教师、交流教师和代课教师构成[8]。公办教师与其他类型教师相比,在教学理念、专业课程、技能培训等方面缺乏竞争力,乡村教育限制了公办教师的发展能力;有的特岗教师缺乏乡村教育的认同感,有的教师缺乏乡村教育提升动力,乡村教育应大力提升特岗教师的主体地位;交流教师和代课教师视乡村教育为“一次性教育”,乡村教育无法满足交流教师和代课教师的教学需求,他们往往完成教学任务后就离开乡村,体现乡村教师的流动和不稳定,导致乡村教育的教学质量不高。

(三)农村教育城市化倾向严重,乡土文化意识淡薄

从教师层面来看,主要表现在教师的乡土信念上。有的教师乡土信念不坚定,学生乡土文化的动力不足,导致教学内容单调,流于形式,缺乏挖掘乡土文化丰富意蕴的内在精神。

从学生层面来看,主要表现在对学生的培养上,乡土文化、乡风习俗、科学经验等人文社会知识逐步退出乡村学生的生活视野。同时,教师的教学机制以城市为导向,以培养应试型人才为主,学生只关注个人的学习成绩,缺乏对周边乡土文化的感知和体验,使学生学习乡土文化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足,导致乡村教育下的教师和学生成为“只会教书的教书匠和只会读书的乡下人”,使得乡土文化远离人心,城市文化深入人心,从而引起乡土文化意识集体沦陷[10]。

三、乡村教育振兴的优化路径

乡村教育振兴是国家教育振兴的重要部分,是一个多层面、多维度、全面而系统的工程,振兴乡村教育是一条十分艰难且漫长的道路,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基于上文乡村教育振兴面临的困境,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探索乡村教育振兴的路径:通过注重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足突破教育资源落后难题,通过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打破师资力量薄弱难题,通过提高乡土文化意识破解乡土文化意识淡薄难题,从而全面助力乡村教育振兴[11]。

(一)注重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足,突破教育资源落后难题

针对乡村教育政策扶持的力度不够,在城乡一体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政府应更加关注农村地区政治、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打破附着在物质层面上的城乡二元教育体制,完善乡村教育体制机制和加强乡村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市场宣传、召集社会力量、增加政策供给的形式,缩小教育发展差距,避免教育的阶层分化现象。物质基础是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前提条件。针对一般贫困地区的乡村教育,制定专项财政补贴制度,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给予乡村教育优先创新和改革的机会,为乡村教育提供优质的教师队伍,实现乡村教育重心由“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通过乡村教师走进城市以借鉴城市学校的教学模式,通过互换教师、开展教师研讨会、建立典型师范学校等形式促进教育资源的双向流动,针对深度贫困地区的乡村教育,先配齐基本的师资力量以保住生源,再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并优化办学条件以求得发展。从乡村教育自身出发,乡村教育的发展与城市教育的发展应坚持一般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乡村教育可以借鉴城市教育中的教学方式,以城市教育为标杆推进乡村教育,切忌对城市教育简单地照搬照抄。同时,关注乡村教育的文化意蕴,重视乡村教育自身的进步。

对于乡村教育综合建设滞后,从硬件设施建设出发,通过提高检修乡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的频率、保障乡村教育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和持续性,通过电力收纳网,合理分布网线,通过增加电力供给,保证乡村教育用电的稳定。结合当地财政情况,成立学生自习室、文化阅览室、教师教研室等学习基地,解决乡村教育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广播,通过分时分段选择时政性强和积极健康的文化内容进行播报,提高乡村人民的思想认知和乡村学生的思想层次。从软件发展出发,完善农村的公共服务建设,提高乡村人民的最低生活标准,提升基层政府的办事能力,通过打造文化墙、评选优秀文化展报、举办文艺汇演等形式为乡村教育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软件环境。总之,只有用整体性原则去思考教育发展的过去,用系统性原则去探索教育发展的差异,用开放性原则去展望教育发展的未来,才能补足乡村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短板,最终实现乡村教育的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足。

(二)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重塑教师主体地位

对于乡村教师数量少和教学质量低的问题,要做好增加教师数量和提高教学质量两大工作。从增加教师的数量出发,通过资金扶持从整体上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满足教师对于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需求,制定合理的激励制度,对参加城乡教学竞赛和取得科研成果的乡村教师进行表彰和物质奖励,提高教师的教学信心和教学成就感,通过社区一对一谈话、召开社区大会的形式,呼吁村民调整不良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摒弃乡村陋习,提升乡村整体风貌,为教师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鼓励更多教师走进乡村,感受乡村人民对教师的尊重和拥护,满足乡村教师的基本数量,从而缓解乡村“无人教”的困境。

从提高教学质量出发,制定1名教师最多身兼两职的制度,优化教师队伍,并通过开展城乡教师学习交流会和乡村优质教师座谈会的形式,提升乡村教师的理论学习能力,通过乡村教师参观优质教学示范基地的形式,提升乡村教师的实践学习能力,实现乡村教师的教学重心从注重教学的数量向教学的质量转变。在提高教师工资和教师享受福利政策的同时,树立教师的权威并保障教师的尊严,加强与教师的沟通并倾听教师的诉求,关注教师的生活和心理健康,提高教师的生活满意度,从而扩展教师教学质量的内涵和外延,巩固教师作为乡村教育振兴的主体力量。

针对公办教师,通过城乡教师学术交流、定期开展研讨会的形式,增强公办教师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分享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吸收新教师的教学理念,缓解公办教师的倦怠心理压力,激发公办教师的教学热情。针对特岗教师,充分发挥其作为新时代乡村教师的主体力量,鼓励其学习乡土文化,并将乡土元素融入教学内容中,使乡土文化进课堂,增进自我和学生的乡土文化认同,坚定乡村任教的信念。针对交流教师和代课教师,通过人性化的管理和财政的大力扶持,解决他们在乡村任教的后顾之忧,针对主动下乡任教的教师,通过给予专职进修机会和补贴路费的形式,培养下乡教师振兴乡村教育的情怀,降低乡村教师的流动频率,从而稳定乡村教师的数量。

(三)提高乡土文化意识,增进乡土文化认同

对于乡土文化意识淡薄的问题,从乡村文化环境出发,通过营造乡村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文化氛围,让教师深切地感受到乡土文化中所蕴含的风土人情,提高教师对乡土文化的重视程度,为留住乡土文化的倡导者和发扬者奠定人才基础,让乡土文化的传播后继有人[12]。政府继续加强对乡村教育硬件设施的建设,不仅要完善乡村教育的基础设施,而且还要关注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与人民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相互联系,既要将乡土教育与城市教育结合起来,以城市教育为标杆推动乡村教育的发展,又要考虑乡村教育的特殊性,将无形的乡土文化融入有形的乡村教育体系中,发展富有乡土特色的现代乡风文明。同时,转变将乡村教育和城市教育二者对立的观点,使乡村教育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城市教育,城市教育以平等的心态融入乡村教育,促进乡土文化在乡村与城市间自由平等地流动。

教师是培养学生拥有乡土文化意识的重要主体。针对定向教师的培养,形成培养前、培养中、培养后的乡土文化教育一体化教学培养链,筑牢定向教师的乡土文化意识。针对学生的培养,乡村学生具有不同于城市学生的生活体验,教师可将乡风习俗和乡土元素融入教学课程中、创新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为学生传递真挚淳朴的乡土文化,激发学生学习乡土文化的好奇心。同时,教师应注重培养素质型人才,通过理论教学、实践课程、生活经验和人文社科等几大方面的学习,全方位提高乡村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宽乡村学生的思维方式,提升乡村学生的思考能力,完善乡村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让乡土文化认同内化于心,由内而外地塑造乡村教育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猜你喜欢
乡土文化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题解教育『三问』
年味里的“虎文化”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谁远谁近?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芬芳乡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