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一叡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 650106)
思想政治教育历来是我国教育的重中之重,而思政教育工作归根到底是以人为教育对象去做人的思想工作,以形成对人的思想、情感、行为、价值观念等诸多方面的积极影响。但从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教育效果与期望值以及社会需求仍存在一定差距【1】。因此为顺应时代发展变化,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应积极探索思政教育的新途径,不仅要围绕学生来开展思政教育,还要积极响应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及政策,贯彻落实课程思政这一教育理论,从而形成教育合力,以发挥各门课程的协同育人效应,为国家培养更多德才兼备、有思想、有抱负、有知识、有技能、有责任、有担当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需要的优秀人才。以下先阐述高校践行课程思政教育理论的意义,再来分析当前高校思政教育所处的困境,最后探索课程思政视域下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
课程思政教育理论的提出为高校思政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高校践行课程思政这一伟大教育理论无论是对学生成长成才、高校思政教育整体水平提升还是对国家民族未来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了新时代,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人才综合素质及综合能力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寄托在青年学生的身上。高校作为向社会输送各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教育机构,肩负着知识传播、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新时代不仅要求人才具有夯实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技术技能,还对人才的思想品德、道德修养更为看重。因此教育的根本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如何培养”,因而高校践行课程思政教育理论既是顺应时代发展对人才标准和要求不断提升的需求,又是积极响应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落实思政教育改革的需求【2】。
课程思政教育理论的践行,改变了长期以来高校思政教育完全依赖思政课教师单打独斗的局面,让各门学科的教师均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思政教育不仅仅是某一个人的工作,还需要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让思政教育贯穿于各门学科的教育之中,积极发挥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作用,才能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实现全方位育人。同时还有助于全体教师了解国家政策,认清国际形势,思想做到正确站位,为学生起到思想引领、言行规范、正确三观形成的作用。因此践行课程思政教育理论,能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形成360度育人效应,从而促进高校育人模式的完善【3】。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而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祖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顺畅与否。学生即便专业知识扎实,技术技能高超,但思想功利,一味追求物质和金钱,道德品质低下,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教师是辛勤的园丁,也是国家大厦的基石,更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力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高校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牢记育人使命,承担育人职责。因此课程思政教育理论的践行,有助于激发教师的责任意识,激励教师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发挥塑造学生灵魂的引领作用,启迪学生在刻苦钻研、追求梦想的同时,形成正确价值观念,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努力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从而提高教育成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改革开放让我国经济形势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人们的生活条件也随之不断提高,生活水平蒸蒸日上。当代大学生多为00 后,从小便出生于物质供应充足丰富、生活环境良好的和平年代,很多大学生还是独生子女,在家倍受父母祖辈宠爱,从未经历过生活的挫折、现实的打击。在市场开放搞活经济的大环境下,贫富悬殊拉大,滋生了不良社会风气。受拜金主义、功利思想、物质享受等不良社会风气影响,大学生思想在价值取向上产生偏移,将读书学习与功利挂钩,学习目的和动机不纯,认为努力学习仅仅只是为了获取文凭,以便作为顺利就业的敲门砖,全然忘记自己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未来接班人服务社会、振兴民族的使命和担当。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合格的人才必须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课程思政教育理论的贯彻,开创了思政教育新局面,为全员育人、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奠定了良好基础,有助于大学生武装思想,抵制不良社会风气。
当代大学生从小便出生于网络普及的年代,网络伴随其成长,这对他们知识的丰富、视野的开阔、思维的活跃、智力的开发均具积极意义,然而任何事物有利必有弊。网络具有开放性、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特点,每天海量信息令人真假难辨、良莠难分,加之西方不良文化打着“人权、自由”的口号,实则黑白颠倒,混淆视听,对大学生思想造成侵袭,对我国主流价值观及高校思政教育效果均构成强大冲击。因此,为提高思政教育成效及学生思政水平,课程思政的贯彻和实施能帮助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尊,发挥其价值引领的教育功能。
改革开放至今,高校思政教育在教学方式方法创新、师资力量配备、构建思政教育网络平台等多个方面均取得了一定进步,但思政教育主体仍然未能实现教育全员性。目前,高校思政教育主体除思政课教师外,再就是团学组织和学工队伍【4】。尽管近年来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高校思政教育也在不断改革深化之中,但部学科教师自身政治敏感性缺乏,政治理论水平相对不高,以致政治素养缺失,在进行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无法为学生起到思想引领、灵魂塑造的领军作用。另有些专业课教师,将教书与育人相脱离,只教授专业知识,认为育人不属于其份内工作,而应由思政教师来教育学生。思政教育主体未实现全员性,也未做到课程思政所要求的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让高校思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目前一些高校的思政教育课仍以理论知识讲授为主,教育教学方法也是以说教式教育和口头传授的形式来开展,或者再添加少量实践教学如社会调查等来辅助教学。教学手段的单一片面,令学生对思政课产生枯燥乏味的心理,课堂上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不高,缺乏与教师的互动,甚至出现教师一人虽独角戏的现象。既未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又未做到以学生精神需要和学习需求为中心来开展教学,因材施教,这种教育教学方式显然缺乏说服力,难以得到学生认同,直接影响思政教育的质量。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要想提升教育效果,首先高校全体教师就要转变思想,更新教育理念,突出教育主体的全员性。认识到思政教育不是思政课教师一人的职责,非思政教师均应积极参与其中,在各门学科教学中将思政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发挥教师对学生思想引领、价值形成、灵魂塑造的作用。以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其次,无论是思政教师,还是专业课教师,抑或通识教师,均应利用一切校内外资源,整合思政教育资源,挖掘其中的教育素材,并参与到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从而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一体化的育人体系。最后,高校教师应把握课程思政的内涵,如在专业课教学中巧妙引入思政元素,启发学生思考和感悟,让每门学科、每节课均充满思政味,做到以课程育人、以专业育人、以实践育人,真正实现与思政课的同向同行,形成教育合力,达到协同育人的目的【5】。
课程思政的宗旨在于激发每位教师的育人意识,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也是思政教育主体的一员,从而让每门学科均能彻底发挥其课程育人的功能。因此高校全体教师均要快速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势,努力创新思政教育方式,丰富思政教学方法。以往传统的说教式思政教育已无法获得学生认同,甚至会引起学生的抵触心理这需要各科教师把握学生心理,了解其思想状况,在此基础上来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才能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如案例教学法、翻转课堂、多媒体教学、微课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穿插教学和灵活运用。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为例,教师可将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为学生营造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6】。课堂教学前,教师可通过教学平台先向学生推送教学内容,布置学习任务,将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提练后形成本节内容中思政教育的主题,要求学生围绕这一主题思考、查阅或收集相关资料文献等,在课堂教学时再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这样不仅能为学生创造畅所欲言的机会,而且在学生各抒己见讨论的过程,还能产生思维的碰撞,教师也能从中了解学生的思想意识和动态,对于偏离主流价值观的思想,要及时加以引导,给予针对性教育。总之,创新思政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能很好的改变以往单一片面的教育教学手段,学生更易于接受,有助于高校思政教育效果的提升。
信息时代,高校应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信息化技术的优势,搭建思政教育的网络平台,从而让思政教育渠道得以延伸和拓展,进而发挥网络平台思政教育广泛传播的功能。一方面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所有教师除通过网络对学生开展专业教学、通识教学外,还要开辟思政教育的新阵地,向学生推送与其所学专业相关的思政教育教学资源,鼓励学生结合所学专业的特点参与学习。另一方面,还可开设学生天地,就业指导等栏目,以整合校内外资源为学生提供所需信息,给予其精神解压、心理疏导、价值引领、求职建议等帮助,让学生通过网络平台便可获得综合性的需求信息,使思政教育真正深入学生内心【7】。
高校教师是践行课程思政教育理论的关键力量。思政教育师资队伍力量及水平对学生思政效果产生一定影响。因此,高校应加强思政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的全体教师,均应严格要求自己,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将教育教学的重心落在育人成效上,每位教师均应参与到育人过程中,形成人人育人,争当育人模范的可喜局面【8】。并以科学严谨的教学态度,高尚的师德师风,良好的道德品质,深厚的文化素养去影响学生,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染他们,为学生起到表率作用,让学生在教师言行举止的影响下,高尚情操的熏陶下,潜移默化的受到正面教育,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
综上所述,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光荣职责,课程思政教育理论的提出,也是对教书与育人二者相结合的再次强调。高校全体教师均应深刻学习和思考课程思政这一教育理论的精神,深入理解其内涵,在各门课程教学中积极贯彻和落实这一教育理论,以真正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局面,从而发挥人人育人的功能,引领学生思想进步,助力其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