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实然”走向“应然”的探索
——论“人类文明新形态”重大论断的历史逻辑和现实意义

2022-04-16 20:25:33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新形态资本主义共同体

杨 宏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 650106)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深刻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重要论断的丰富内涵及历史逻辑,对指导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与世界各国人民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文明,从最基本意义上讲,是人类通过漫长进化获得行为与意识的自觉,从而在生存实践中最终超越动物本能、野蛮蒙昧而创造的物质文化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是一部贯穿着人类顽强生存意志的生命史,也是一部创造了多彩文化和意义世界,交织着无数丑恶善美、悲欢泪笑的精神史。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始终面临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三个方面的关系问题,三个方面关系的认识与处理,在人类的劳动实践中常常是的相互交织、相互渗透和影响的,共同推动人类群体组成了不同形式、特点的共同体。例如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利用,产生了种植业、畜牧业等最早的农业文明;而生产实践中的合作、生存需要促使氏族公社、家庭、部落等“原始的共同体”得以形成;而人对自身以及所处社会环境的认识与反思,又构成了人类宗教、哲学、政治军事、伦理道德、艺术审美等精神意识发展的内在动力。

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的较长阶段里,自然力形成对人类生存发展的主要限制,生产力水平处于较低水平。这时,人类各民族、国家处于相对分散阻隔的状态,血缘的、民族的、国家的等各类“原始的共同体”为人的生存提供庇护,也形成对个体发展的强大控制与支配。也就是说,人类集团之间的交往交流,尽管始终伴随着人类的生产贸易合作与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而逐渐扩大,但仍然受到自然地理的严重限制,并区隔于文化、宗教的无形藩篱,彼此之间伴随着频繁的征战掠夺,战争的规模和破坏带来无穷的人类苦难和财富破坏。①据统计报道,有瑞典、印度学者统计,从公元前3200年到公元1964年这5164年里,世界上共发生战争14513次,造成36.4亿人丧生,以及巨大的财富损失、生产力破坏。见王敏才:《古今战争小统计》,人民日报,1991.02.24.可以说,人类集团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既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也曾经走过满是沧桑血泪的历史。

首先出现在西欧地区的资本主义社会,在封建社会长期发展和人类精神世界不断突破的前提下,第一次出现了以现代工商业及科学革命为标志的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在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能力,人类社会普遍交往的形成,以及人自身的自由解放等方面,无疑突破、超越了以农业私有制为经济为基础,以宗教神权为社会意识形态,以暴力支配的人身依附/半依附关系为统治特征的奴隶制、封建制社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来不否认这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进步。

然而众所周知,就人类自身的自由和解放程度而言,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不仅本质上并未摆脱人与自然(天人关系)、人与人之间(生产关系)以及人与自我之间(个体的自由发展)的内在矛盾与对抗,而且在资本主义殖民化和全球扩张的近5个世纪发展中,进一步积累、放大了这种矛盾对抗,日益暴露出资本主义所包含的文明危机。因此,马克思将资本主义国家视为人类文明发展阶段的“虚幻的共同体”。②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忐意识形态》中说:“正是由于私人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同时采取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536页。事实上,马克思之后,即使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斯宾格勒、汤因比、池田大作等众多哲学家、历史学家,都对资本主义文明的危机和弊端不断提出了警告和批判。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特别是现代科技的应用,迅速提升了社会生产力,但在此过程中无节制开发自然、环境污染、物种灭绝等问题不断恶化,最终造成了“人类世”以来最为严重的生态灾难和环境危机,把人类推到了面临气候失调、环境崩溃的生存危机当中。例如,由于工业生产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等因素影响,近100 年来地球平均气温将持续高于近万年以来任何时间段。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021年的报告警告,如果对气候变暖趋势得不到有效控制,难以逆转的气候临界点(climate tipping point)将在未来数十年内到来,人类和整个生物圈的命运岌岌可危。③《威胁生存!科学家警告灾难性“气候临界点”已逼近》,中新网2021年10月26日电。科学研究证实,因为人类的干扰,使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灭绝的速度提高了100~1000 倍。美国杜克大学著名生物学家斯图亚特·皮姆认为,如果物种以这样的速度减少下去,到2050 年,四分之一到一半的物种将会灭绝或濒临灭绝。因此,古特雷斯秘书长在2021 年世界环境日致辞中警告,未来十年是拯救地球地球免受气候灾难、污染和物种破坏的最后机会。④见《古特雷斯警告:未来十年是拯救地球最后机会》,见“中国绿色守望者”公众号,2021年6月7日。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严重的贫富差距、两极分化⑤今天的美国,顶层0.1%的人占有的财富几乎与其他90%的人拥有的财富相当;底层60%的人中间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在过去40年留下了储蓄,而60%群体中的大部分人都还处在一个仅仅保留400美元应急资金的状态。见Ray Dalio:“Our Biggest Economic,Social,and Political Issue:The Two Economies—The Top 40%and the Bottom 60%”,https://www.bridgewater.com/resources/bwam102317.pdf,政治败坏、民主变质、国家霸权等等问题带来的社会危机、治理危机在众多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日益凸显。以美国为例,从2011 年“占领华尔街”到2021 年“攻占国会山”,从种族仇恨加剧、阿富汗败局到超过80万的新冠疫情死亡人数,透露出的正是资本主义文明深层次危机的冰山一角。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高速发展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竞争压力,以及科学技术的滥用带来的风险,严重危害着社会成员的归属感、安全感、幸福感,资本主义文明中人的意义缺失、人际疏离、心理危等机问题对人的幸福乃至生存形成了持久、普遍的威胁。根据世卫组织在《2019 年全球自杀状况》中发表的最新估计,自杀仍然是全世界的主要死因之一,每40 秒就有一人自杀身亡,2019 年全世界共有70 多万人死于自杀。相应的是,全球目前仍有约3.5 亿的抑郁症患者,仅2020 年全球范围内重度抑郁症和焦虑症就分别增加了28%和26%,人类精神和谐、心理健康问题响起了刺耳的警钟。

世人所看到的,正如马克思所预言的,资本主义的每一个进步都包含着自己的反面,根本在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尽管有其历史的合理性,但仍然是以一种私有制代替了另—种私有制,以不合理不可持续制度代替另—种不合理不可持续的制度。资本主义的歧途与撕裂,现代化的隐忧与内伤,都在警示人类文明需要从根本上摒弃金权至上、掠夺自然、无视人权人道的发展理念和模式,开创全人类命运与共、同舟共济的新文明形态。在一个以利益和财富的攫取为最高“信条”,以人的异化和自然的毁灭为代价,以致物(资本)高于并操纵人自身的社会,从思想精英到人民大众,对人类发展进步的新期待、新探索是深切和沉重的。资本主义的繁荣进步背后,包含着日益加深的资本主义文明方式向更高更新的社会文明形态转化的物质条件与精神动力。人们不难回想,早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就以对资本主义危机的深邃洞见、深刻剖析、深入批判,以对全人类的解放自由的热切期盼和道义担当,擘画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力极大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自身全面解放的美好愿景。

今天,这个愿景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得到最为成功的实践、最为生动的诠释。资本主义文明在三个层面上的严重危机,只有在消除了阶级对抗的社会主义社会,以及社会主义文明理念所包容的世界各国、各民族交流互鉴、合作协同的基础上才能得到解决、化解阴霾,从根本上防止和避免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矛盾、对抗危害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马克思在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中就曾指出:“劳动的解放既不是一个地方的问题,也不是一个民族的问题,而是涉及存在有现代社会的一切国家的社会问题,它的解决有赖于最先进各国在实践上和理论上的合作”“承认真理、正义和道德是他们彼此间和对一切人的关系的基础,而不分肤色、信仰或民族”。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一版),第15、16页。

“人类文明新形态”重大理论观点的提出,其现实根基和重要立足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历史成就与世界影响,其鲜明导向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与“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我们要深入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和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下,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参与全球治理以及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等重大成就,认清其中所蕴含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崭新人类愿景的历史逻辑、现实依据和丰富内涵,进一步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综合协调发展。同时我们应该清醒看到,世界仍然处于百年未有大变局的动荡变化中,国际领域的霸权主义,全球治理中的气候生态问题、重大公共安全等挑战长期存在,意识形态对抗、民粹主义、极端主义恐怖主义等现实威胁层出不穷。我们要结合自身发展和世界形势变化,倡导通过各国各民族之间交流互鉴、开放包容、互利共赢化解矛盾问题、协调深层次议题,妥善应对全人类面临的危机和挑战,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新文明形态的生长、发展提供经验借鉴,促进全人类最终走向自由人联合的“真正的共同体”。

作为思想理论工作者,思政课教师更要在本职工作中积极阐释好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论,讲清通过中国方案、中国道路改善全球治理、维护世界和平及推动人类文明持续进步的重大价值、时代意义,使“人类文明新形态”思想理论体系在新时代得到深入、广泛传播。

猜你喜欢
新形态资本主义共同体
深刻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本特征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环境(2021年9期)2021-10-14 07:51:14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哲学评论(2021年2期)2021-08-22 01:56:10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1:36
共同体的战斗
新形态西装
智族GQ(2018年3期)2018-05-14 12:33:23
激活时装新形态
Coco薇(2015年1期)2015-08-13 21:32:32
“走转改”活动在塑造新闻宣传新形态中的作用
新闻传播(2015年9期)2015-07-18 11: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