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史文化的育人作用及实现路径

2022-04-16 19:12
关键词:校史办学大学

郭 万 保

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4月2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要加强校史资料的挖掘、整理和研究,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党创办人民大学的故事,激励广大师生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1]一所大学不论建校时间长短,都有其校史。校史及其所承载、积淀的办学传统、治校理念、大学精神等文化元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宝贵的办学育人资源。充分发挥大学校史文化育人作用,是大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一、大学校史文化的含义

“大学是一个内涵十分广泛的概念,广义的大学包括所有层次、学科(专业)、类型和形式的高等学校”[2],本文所采用的正是“大学”这一广义概念。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布数据,截至2022年5月31日,全国(未包含港澳台地区)高等学校共计3013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759所,含本科院校1270所、高职(专科)院校1489所;成人高等学校254所[3]。

校史即学校历史,是地方史、教育史、学术史、文化史和党史研究的交叉领域。大学校史,是一所大学创办、发展、变迁所经历的过程。笔者理解,其含义应有三个层面,一是指大学在办学过程中所经历的时空轨迹、所发生的各类事件及与之相关联的人物事迹;二是指对上述轨迹、事件及人物事迹进行回顾、记录、整理、编辑所形成的表述文本,包括文字、图像、音视频等介质形式;三是指在对上述轨迹、事件及人物事迹形成表述文本基础上,所凝练、积淀的办学思想理念、发展经验教训以及师生达成共识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这三个层面之间是逐层递进、逐步深入和提升的关系。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校史”和“文化”组合成偏正短语,其字面意义是一所学校的师生员工在学校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我国学界目前对校史文化的概念尚无统一界定。有学者认为,“大学校史文化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条件下,‘大学人’经年累月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思维定式和行为方式,并具有很强的传承性、传播性、辐射性和教化性的大学文化”[4]。也有学者指出:高校校史文化是校史与大学文化的交集,以及由此衍生的一系列历史文化元素,是在学校的历史中形成,并且被本校广大师生薪火相传的治学理念和人文精神等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5]。还有学者认为“高校校史文化是指:高校自建立以来,在其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性与传承性的历史文化体系,是对一所高校历史沿革的真实记录,承载着高校的办学理念与办学方针,彰显着高校的风貌和底蕴”[6]。这些观点分别从校史文化的形成、特点、内容、属性等角度作出解读和阐释。

笔者认为,大学校史文化属于大学文化范畴,是大学校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所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基于学校发展历史而积累、创造、遵循、传承和共享的文化成果。笔者认为,大学校史文化一般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物质层面,主要包括大学校园(尤其是老校区)、传统优势学科专业、历史建筑、古树名木、园林雕塑、老旧教学实验器具、学校名人大师遗存物件等。二是制度层面,主要包括大学出台并长期执行沿用的重要政策措施和规章制度,以及师生约定俗成并长期沿袭的制度性、习惯性做法等。三是精神层面,主要包括大学发展历史沿革、重要事件、办学传统、办学经验教训、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体现大学精神和整体风貌的精神文化形态,以及学校名人大师等人物事迹乃至逸闻趣事等。

二、大学校史文化的特征

大学校史文化既有大学文化和大学校本文化所具备的共同特点,也有其基于学校发展历史所呈现出的显著特性,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一)独特性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世界上也没有两所完全相同的学校。每一所大学都有异于他校的发展历史,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校史文化,无论在物质层面、制度层面还是精神层面,都有区别于他校的典型标识和核心元素。如梅贻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园等之于清华大学,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未名湖等之于北京大学,竺可桢、“西迁精神”、求是书院等之于浙江大学,等等,都是他校无法模仿、借鉴或同位复制的独特校史文化元素。

(二)稳定性

一所大学往往以创办之日为起点,其校史文化与之同时起步。伴随学校发展历程的逐步演进、变迁,校史文化也渐趋积淀、拓展、丰厚,进而形成自身的文化特色。历史发展的单向度决定了大学校史中的人物、事件等史实的不可更改与无法回溯,也因之决定了校史文化强烈的稳定性。如,西南联合大学8年左右的办学历程,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永恒不变的校史文化元素;中国共产党创办的陕北公学的光荣革命传统,已成为中国人民大学的鲜明红色基因;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福生的办学治校理念,已融入并丰厚了山东理工大学的校史文化内涵。

(三)群众性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根本力量”[7]。一所大学的校史,也是一代代师生员工共同书写的。一方面,师生员工是推动学校发展的实践主体,他们的工作、学习、科研、管理等实践活动是培育、积淀、发展校史文化的深厚源泉和扎实基础,离开了师生员工的实践,校史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一方面,校史文化的传承、弘扬也离不开全体师生员工的自觉认知、接受和参与。换言之,师生员工既是校史文化继承发展的主体力量,也是校史文化发挥作用的主要对象。

(四)复合性

如前所述,校史文化的三个层面内容均包罗万象、丰富繁杂。一所大学,尤其是办学历史悠久的大学,其校史文化积淀愈加丰厚。校史文化各元素始终处于纵向、横向的碰撞、渗透、融合发展过程中,彼此间相互影响、相互交织,从而使校史文化呈现出包容性强、涵盖面广、意蕴丰富的整体风貌。比如,厦门大学把该校在长期办学历史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总结为“四种精神”,即陈嘉庚先生的爱国精神,罗扬才烈士的革命精神,抗战时期厦大内迁闽西艰苦办学的自强精神,以王亚南校长、陈景润教授为代表的科学精神。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厦门大学的整体校史文化特色。

(五)时代性

“任何文化都有自己发生和存在的历史时间和社会空间。超时间、超空间、超人群、超生活的文化,是不存在的,也是不可思议的”[8]。大学作为实施高等教育、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组织,其发展历程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大学的师生员工,实质上是通过学校这一平台,参与到国家建设和民族发展的历史洪流中,其校史上的重大事件往往与当时国家方针政策、经济社会发展状态、民族兴衰荣辱等因素息息相关,从而使校史文化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比如,抗日战争时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等60余所高校内迁艰难办学,都以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中国全民族抗战为时代背景;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1998年开始的高校扩大招生规模与合并,都与当时国家高等教育政策密不可分,大学校史文化也相应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

(六)传承性

“传承性是文化的一种基本特征”[9]。大学校史是一代代师生员工投身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创业史、奋斗史,在此过程中校史文化逐渐积淀形成并发展完善,其所体现的自强不息、砥砺奋进、百折不挠、追求卓越等大学精神,作为相对持久而稳定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财富,深深铭刻在全体师生员工心灵深处,外化为行为规则和习惯,并年深日久传承下来,成为影响和激励后来师生员工学习、工作、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平常听到的‘北大之创新、清华之严谨、南开之笃实、浙大之坚韧’等等,这些对于大学的评价,就是一个大学独特的个性”[10]。显然这些大学所展示出的独特个性,是长期积淀传承的结果。

(七)创新性

在继承、借鉴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创新,是文化的生命和源头活水。“大学是创新人才最密集、创新活力最旺盛、创新创意最丰富的场所”[11]。一所大学在发展过程中所提出的办学治校理念、所确定的发展目标任务、所推行的重要政策措施,往往是在总结既往工作、借鉴他校经验基础上,把握高等教育规律、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结合自身实际的推陈出新,蕴含着异于过去、异于他校的创新性,校史文化也因之呈现出这种与时俱进、持续创新的内在品质。

三、大学校史文化的育人作用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有学者认为:“大学是独特的文化机构”,“办大学就是办文化氛围。学校全部的工作就是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这个氛围中去思考、理解、感悟,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己”[12]。大学校史文化作为大学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营造高品位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大学校史文化的育人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知作用:帮助学生了解校史校情

认知是对作用于人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也就是人们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认知对于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形成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大学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具体平台和外部环境,学生对所在大学的认识和了解程度,对其成长成才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校史文化是在校史的基础上对大学文化的内在精神和内涵的深刻表达”[13]。学生通过对校史文化的学习,能够深入了解所在大学的发展历程、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事迹,加深对所在大学文化底蕴、精神风貌、师德风范、治校治学传统等的全面认识和理解,从而准确把握所在大学的基本办学思想、优良办学传统和共同价值追求,并从校史文化的视角对大学作为教育机构、文化机构、学术机构的性质功能和大学文化、大学精神的深厚内涵形成基本认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所在大学,增强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为顺利完成大学阶段的学习和成长任务奠定良好基础。

(二)陶冶作用:涵养学生爱校爱国情怀

从总体上看,大学校史是国史、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史文化中,既有一所大学初创、升格、更名、迁址以及停办、复办等发展变迁的历程,也有其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办学传统等精神要素的精炼表达。学生通过学习校史文化,可以体会到所在大学一代代建设者艰苦奋斗的意志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可以体会到所在大学发展壮大过程中所取得成就的分量与价值,可以体会到所在大学校本文化的深刻内涵,从而产生对学校的热爱之情。同时,一所大学的校史也是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史乃至社会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学习校史文化,可以从一所大学的视角了解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变迁,自然流畅地激发爱国热情,从而进一步增强“四个自信”。也正由于此,在2018年11月22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五届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18〕41号)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校内博物馆、校史馆、图书馆、档案馆、展览馆、纪念馆、美术馆等育人载体,深入挖掘校内的故居旧址、历史遗迹、文化遗产、景观景点和校史、院史、学科史、人物史等教育资源”,“讲好老一辈知识分子和新时代优秀知识分子的感人事迹,激发广大师生的爱国情怀、奉献精神和奋斗活力”。

(三)激励作用:激发学生荣校报国之志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大学校史上,一代代师生员工为学校建设与发展呕心沥血,埋头苦干,体现出自强不息、百折不挠、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等可贵精神;一位位名师、专家、教授、学者悉心教书育人、潜心学术研究,体现出甘为人梯、敬业奉献、严谨治学、务实求真的高尚品质;从大学校园走出的一批批优秀校友,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行各业拼搏奋斗,建功立业,实现自身社会价值,同时众多校友心系学校,通过捐资助学、合作办学等方式回报学校,体现出服务社会、奉献母校和饮水思源、怀恩报本的真挚情怀。这些珍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因其与学生所在大学的联系密切而直接,其对学生所产生的教育影响作用也愈加独特而重要。学生通过了解这些教职工和校友代表的先进事迹,能够激发强烈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将大学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内化、转化为自身的独特气质和行为规范。同时,也能够强化学生“见贤思齐”的心理意识,以优秀教职工和校友为榜样,提升勤奋学习、全面发展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树立报效国家、服务社会、奉献人民的远大志向。

(四)启迪作用:促进学生提高思辨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更好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历史也是一位智者,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14]学习历史、理解历史是启迪心智、把握人生的一把钥匙。历史文化中蕴含着经验教训、客观规律、思想理念、思维方式等人生智慧。读懂这些,能够使一个人学会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认清历史和时代的发展方向,把握社会生活的主流和支流、现象和本质,形成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大学阶段是学生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大学校史作为历史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提高对周围人和事物的洞察力、思考力、分析力与鉴别力,从而更加自觉、更加科学地把握现在和瞻望未来,尤其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启迪作用。比如,学生可以从一所大学“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重要成就中,领悟到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规律和“人间正道是沧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真谛;能够从教师悉心教学、潜心科研的工作实践中,从校友或立足本职岗位埋头苦干、或投身社会大潮艰苦创业、或专注学术研究孜孜以求等坚定执着的奋斗足迹中,体会到“行成于思、业精于勤”和“事在人为、有志竟成”的道理;等等。这些体会和感悟,能够增强学生积极应对困难与挫折、主动学习提高的信心和勇气,磨炼意志,砥砺品格,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人生方向,为将来走好人生道路、实现人生价值打下坚实基础。

正如史学家所言:“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15]大学校史文化的育人作用非常广泛、深厚,绝不限于上述四个方面。同时,这几个方面的作用也是相互交织、密切联系、相得益彰的,不可割裂开来理解和运用。

四、大学校史文化育人作用的实现路径

传承弘扬大学校史文化,发挥其育人作用,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校史文化建设纳入大学事业发展总体规划,以加强校史文化学术研究为基础,以完善校史文化展示平台、健全校史文化教育体系为着力点,以践行校史文化精神内涵为落脚点,从全局高度和整体视野进行系统设计谋划和统筹推进实施,以实现大学校史文化育人的良好成效。

(一)加强校史文化学术研究

校史文化研究是发挥其育人作用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我国多数大学在校史文化研究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与实践,编纂出版了记载本校办学历史、体现校本文化精神的校史书籍,有的大学还定期出版校史研究系列丛书。如河北农业大学“早在1918年就举办了十六周年校庆,编写了十六周年大事记;1936年又编写了志书《河北省立农学院一览》;特别是1987年,学校成立了‘校志编纂委员会’,并组建‘校志编纂办公室’,于1992年编辑出版了《河北农业大学校志(一九〇二至一九九八)》;2002年学校百年校庆之际,续编而成百年校志《河北农业大学校志》(1902—2002);2012年,为了喜迎建校110周年华诞,编撰了《河北农业大学校志(续一)》(2002—2012)”[13]。但受思想重视程度、研究人员水平、经费支持投入等因素影响,我国大学校史文化研究的开展很不均衡,总体上还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

1.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研究队伍

队伍建设是校史文化研究的决定性因素。目前我国大学校史文化研究人员多为业余兼职,一般是在大学筹备校庆活动时,从校内相关部门临时抽调人员,开展校史校志等书籍编纂工作。而以真实、准确、规范为基本要求的校史研究,需要一支求真务实、治学严谨、敬业奉献的专业队伍,将校史文化研究从临时性、阶段性任务拓展为日常化、常态化工作。因此,要加强校史研究队伍建设,设立专门研究机构,采取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方式,选拔政治理论水平高、综合协调能力强、文字功底深厚且对校史校情有全面深入了解的人员充实研究队伍,为高质量的校史文化研究奠定人才基础。同时,鼓励师生结合相关学科专业开展校史校情研究,在课题立项、经费投入等方面给予支持。

2.系统梳理校史文化资源

搜集、整理校史文化资源是开展相关研究的基础性工作。目前我国大学校史文化研究主要依赖具有历史再现性和记录凭证作用的档案资料。但受归档范围、保存质量、利用渠道等因素影响,在校史文化研究中,既有现存档案资料不够齐全完整、不能真实全面反映校史校情的问题,也有对档案资料的整理、研究和利用不够全面深入细致的问题。因此,一方面要拓展归档范围,加大对档案资料尤其是图片、音像、文献、教具、器物等实物档案的搜集、征集力度,最大限度地丰富档案资源;另一方面要采用文献法、调研法、访谈法等方式,强化对现有档案资料的挖掘整理,尤其是学校历史沿革、重要时期、重要人物、重要事件等史实的考证梳理,力求客观完整地把握学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全面反映学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事业发展状况。

3.开展校史文化专题研究

专题研究是校史文化研究走向深入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大学多采用编年体与纪事本末体相结合的方式编研史志、年鉴、大事记等,而缺乏对校史资源要素的文化思索、追问与阐释。要坚持突出重点、强化特色,对大学办学理念、文化传统、学科发展、重大决策、典型事件、重要成就、代表人物等校史资源重点要素进行专题研究,写作“有故事,有理念,有文采”的“文化校史”[16]。具体来讲,可以围绕上述校史资源重点要素,通过采访学校老领导、老教师、老职工、老校友等,录制音像资料,撰写形成回忆录、口述史,编撰出版相关校史文化系列丛书;可以从校史文化角度对办学理念、校训、校风等大学精神元素的文本表述予以解读,以揭示其确凿的校史依据和深厚的校本文化内涵;可以根据学科专业发展状况和特色优势,编纂相关学院(系)史志、学科专业发展史;等等,从而进一步完善校史文化体系,努力打造融思想性、学术性、艺术性于一体的精品研究成果。

(二)完善校史文化展示平台

文化内涵需要展示,文化展示需要平台。加强大学校史文化展示平台建设,让校史文化元素遍布大学校园,使其理念与价值有机融入校园环境,是发挥校史文化育人作用的必要环节。目前我国多数大学结合实际建设了展示校史文化的平台设施,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相继建成开放了航空航天博物馆、校史馆、科技创新馆、设计创意馆等多样性文化设施”,“在两校区统筹、分步建设了主题雕塑《世纪之声》《校训树》《北航星》《带一片音符去未来》、军工文化长廊、科学精神主题园等40多件与校园环境融合、艺术品位高的公共艺术作品”[17]。但从总体上看,很多大学在校史文化展示平台设施建设方面存在率性、随机现象,缺乏战略布局、科学论证、整体设计和系统规划,有的大学各展示平台主题表达不够统一,彼此关系不够和谐,甚至出现相互矛盾、冲突的情况。

1.规划建设高品位校史馆

校史馆是展示大学办学历程和办学成就、彰显学校精神风貌和文化传统的标志性平台,也是提升学校知名度美誉度、增进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窗口。要把握确保真实性、体现思想性、突出特色性、富于观赏性原则,因校制宜科学规划建设校史馆。从创意策划、史料考证、文案撰写、图片遴选,到展区布局、图文设计、展厅布置、解说词撰写等,都要精心谋划和周密组织,确保校史馆成为大学文化精品工程、亮点工程。要注重拓展展示形式,适度运用触摸屏、3D视频环幕、电子留言板等现代技术手段,综合运用图片、文字、色彩、灯光、声像等元素,丰富展示信息,强化展示效果。要坚持“内容为王”,特别注重对珍贵校史文件资料、声像材料和典型器物的挖掘、收集、保护与展示,可有针对性地设立专题实物展厅、展台,设立重要人物专馆、专厅等,为学生准确把握校史、明确使命责任、树立正确价值追求提供史实依据和思想源泉。

2.规划建设校史文化主题景观

大学校园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主要物理空间,校园景观主要包括校门、楼宇、道路、建筑小品、雕塑、景石、广场、绿植、水系、学校标识等物质载体。在大学物质文化建设中融入校史文化元素,对学生获取知识、陶冶情操、涵养素质、激发创造力等具有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重要作用。要按照主题性、系统性、功能性、生态性、文化性等原则,规划设计打造校史文化主题景观,以固化、彰显和提升校史文化精神,如四川大学江安新校区的历史文化长廊、厦门大学的嘉庚风格建筑群,以及众多大学设计建造的校史人物雕像、校训校风石刻、校友园,等等。要注重对校园历史建筑等遗迹的保护,以其历史穿透力和文化厚重感,给学生以启迪和感召,如湖南大学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岳麓书院建筑群、科学馆、工程馆等,云南师范大学校内的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西南联合大学原教室遗存等。要在校内楼宇、广场、道路、园林等的设计、建设、命名时导入校史文化元素,以表达延续历史、承扬文化的深刻内涵。如江西师范大学“环绕瑶湖校区的护校河终于成了一条流淌着‘集体记忆’的河流,因为它上面的七座桥(门)被赋予了标志学校传统的历史名称。‘海会’、‘杏岭’、‘龙岭’、‘长胜’、‘望城’、‘青蓝’、‘正大’这七个名字,勾勒了一条学校发展壮大的生动轨迹……这些名称在今后使用过程中,校史与传统将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同学心灵”[18]。

3.强化校史文化的“全媒体”展示

“全媒体”是新闻传播领域的一个概念。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19]。这里借用“全媒体”这一概念,主要是从意识和理念角度,强调综合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站、微博、微信等各种媒介,对大学校史文化进行全方位、立体化、持久性地展示与传播。要充分运用校报校刊、广播、电视、宣传橱窗等传统媒介,通过开设专题、专栏、专版等形式,推介校史文化。如2016年山东理工大学60周年校庆期间,《山东理工大学报》开设了“忆峥嵘,迎校庆”专栏,刊载师生和校友回忆文章。要“学习使用最新的技术,最受欢迎的手段,最易于传播的路径,去获取最优化的宣传效果”[20],通过建立校史文化网站、专题网页、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全面展示校史文化。如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博物馆不仅开设有专题网站,而且还相继开通了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此外还可利用二维码、可穿戴设备、物联网、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手段,打造网络化、智能化、体验式的校史文化展示互动平台,实现网上网下资源的联动与拓展,如可在校史馆、校史实物等处设置二维码,参观者或读者使用手机扫描即可了解或分享相关内容。

(三)健全校史文化教育体系

将大学校史文化纳入学校教育教学体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达成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大学在普及校史知识和校史研究成果,推动校史文化进课堂、进教材、进讲座、进头脑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如同济大学“开设了《同济大学史》等选修课,将同济百年历史长卷变为课堂语言,将同济精神的传承与红色理想信念教育相融合,成为了最受同济学生欢迎的选修课之一”[21]。又如“河北工业大学校史馆近三年累计组织三万余名新生参观,使新生一入校就受到工大悠久历史积淀、优良学风与光荣革命传统的熏陶,更快地融入工大学习与生活氛围……同时,校史文化与大学精神也是党课团课的必讲内容,使党员团员在接受党性锻炼中继承学校的光荣传统,传承学校的大学精神。此外,学校还开展校史知识竞赛、‘唱校歌,明校训’以及校史征文等系列活动,开辟育人新途径”[22],收到了良好效果。

1.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将课堂讲授和启发引导作为开展校史文化教育的主阵地,以校史校志等为基础,根据学校人才培养需要和学生实际,挖掘校史文化中具有典型性和教育意义的重要人物、事件等,编写融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校史文化普及读物,作为校史文化教育的教材或参考书籍。如,北京大学的《北大往事》、山东大学的《山大第一》、福建工程学院的《林纾读本》、山东理工大学的《山东理工大学史话》等。要科学设置校史文化教育课程,或专门开设校史文化必修、选修课,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环节增加校史文化内容,将校史文化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列入课程表并确定学时、学分,面向学生系统、深入讲授校史文化。如河北保定学院“把校史文化作为校本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列为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课’的重要内容”[23]。

2.大力探索、深化和拓展“第二课堂”

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所具有的空间广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组织灵活等特点和优势,打造校史文化教育品牌项目和精品工程,是校史文化入脑入心的有效渠道。要注重利用新生入学、毕业生离校、校庆日以及校史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纪念日等契机,开展校史文化宣传周宣传月等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参观学习,举办讲座、展览、知识竞赛及编印手册,编演情景剧等方式,普及校史文化知识,使学生了解学校发展历程、重要事件和优良文化传统。如四川大学每年“新生入校教育的第一课就是参观校史展览馆、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美术馆、医学展览馆、中国口腔医学博物馆和历史文化长廊等‘六馆一廊’”[24];山东理工大学自2018年起,每年面向全体新生举办《山东理工大学史》专题讲座,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支持引导学生成立学习研究校史文化的社团组织,指导其开展学习、研究、传播和普及校史校情知识,传承弘扬学校优秀办学传统和文化精神等工作。如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成立校史文化协会,“为大学生提供‘学校史、懂校史、爱校史、传校史’的广阔平台”[25]。要注重将校史文化元素融入思想教育、科技文化、社会实践等主题活动,强化活动的校史文化特色,使学生更好地感知学校人文底蕴和精神力量。

3.加强校史文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不论第一课堂还是第二课堂,教师的教育指导作用都非常重要。要充分利用档案馆、校史馆等部门单位研究人员的力量,打造一批既精通校史文化内涵、又善于讲授校史文化的专业师资队伍。如四川大学“档案馆组成教学团队,向学校申报开设全校公共选修课程‘四川大学校史文化’”,“2008年9月,‘四川大学校史文化’全校公共选修课程首次面向本科生正式开课,选课学生人数饱满,教学活动进展顺利”[26]。要注重发挥校领导、教职工、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等校内人员的作用,或系统讲述校史故事,或举办专题讲座,或指导学生开展主题活动等,让校史文化熏陶、感染、激励学生成长成才。还可邀请优秀校友回校举办讲座、召开座谈会等,回忆求学和工作经历,以其亲身感受教育学生,增强感染力和实效性。如我国“神舟”系列和嫦娥工程每次航天飞行成功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都邀请其研制人员到校做报告,通过优秀校友的创业历程和成就,激励学生立志成才、报效国家。

(四)践行校史文化精神内涵

校史文化集中体现着一所大学的办学传统、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是对大学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大学精神的具体阐释和生动表达。因此,一所大学必须把校史文化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对校史文化的精神内涵作出科学系统准确的挖掘、整理、凝练和解读,据此选择确定面向现实与未来的办学理念和价值取向,用以指导办学治校的各项实践。换言之,大学的办学治校实践应以校史文化所体现的精神内涵为依归,大学开展工作的各项理念、思路和措施都应置于对校史文化的继承、弘扬和创新之中,而不应将校史文化建设与其他工作割裂开来。惟其如此,大学校史文化才会在大学立德树人的各项工作中发挥好根本性作用。

1.将校史文化融入大学精神文化建设

充分挖掘整理、总结提炼学校办学历史上的优良传统和文化底蕴,持续凝练提升校史文化的核心价值,将其作为重要元素纳入大学精神文化的表达系统,以准确诠释和有效彰显大学文化的独特内涵,并使其成为全校师生员工高度认同和共同遵循的价值追求与文化品格。如湖南师范大学在2006年以“仁爱精勤”替代了原有的“勤勉严谨、求实创新、献身教育、团结奋进”校训表述。“仁爱精勤”校训是1939年1月14日该校前身国立师范学院在校刊《国师季刊》创刊号上正式发布确立的。该校认为,这一校训“历经一代代师大人的长期奋斗中积累形成一种独特的精神气质,成为师大学子认同的价值追求。新时代的湖南师大,选择‘仁爱精勤’作为校训,是对国师精神的一种回归。”有学者认为:“有着七十余年历史的湖南师范大学,去新返旧,重拾建校初期的校训,体现出的就是一种续接历史资源的眼光。”[27]

2.以校史文化为指导推进大学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基础和载体,制度文化建设既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也是大学提升管理水平和办学实力的内在要求。要把制度文化建设作为实施德育、促进师生人格完善和行为养成的重要途径,将校史文化融汇渗透到教学、科研、管理各项制度建设中,强化设计思维和创新意识,使学校管理运行机制所规定的目标导向、措施激励、行为准则等与校史文化所体现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道德情感等相契合,为构建以大学章程为核心、彰显办学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注入文化灵魂。如1996年北京师范大学总结办学精神传统,针对办学特色定位,结合国家需求和学校使命,确定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该校将其纳入制度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之一,贯彻落实到包括《北京师范大学章程》《北京师范大学学术行为规范》《北京师范大学教师道德行为规范(试行)》等在内的各项制度之中,通过制度的导向和激励约束作用,使校训成为师生治学执教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

3.将校史文化与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大学校史通常也是学校党组织的发展史、创业史、奋斗史。立德树人是大学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和中心环节,要将传承弘扬校史文化精神作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将开展校史文化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爱校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主题教育紧密结合,着力打造体现校史文化传统、彰显校本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教育品牌。要以校史文化引领校风、教风、学风和工作作风建设,引导师生深入理解校史文化精神内涵,熔铸形成共有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动力,自觉规范自身学习、生活、工作行为,为成长发展、成才立业奠定坚实基础。要将学习践行校史文化精神作为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员学习特别是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以校史文化凝聚队伍,滋养人心,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总之,加强校史文化建设,传承弘扬校史文化精神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做好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需要各部门单位汇聚合力协同推进,需要全体师生员工和校友共同参与全面落实。唯有如此,才能够切实发挥校史文化在办学育人中的重要作用,汇聚形成推进学校改革建设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猜你喜欢
校史办学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大学》
校史故事演出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川美80年,一场展览讲述一部校史
读校史 , 走进辽科的前世今生(一)
大学求学的遗憾
弘文立教 校史育人——甘肃农业大学校史育人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