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课本剧在西藏中职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以《一碗阳春面》教学实践为例

2022-04-16 18:00曹蕾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
西藏教育 2022年9期
关键词:阳春面课本剧西藏

曹蕾 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

西藏中职班学生普通话水平差异较大,并且其汉字书写、口语交际、阅读文本等多方面能力都较为薄弱。但是,她们乐于沟通交流,勇于表现自我。这正是笔者选择在教学过程中加入课本剧形式的重要原因——相比于老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课本剧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一碗阳春面》课本剧的实践及其意义

《一碗阳春面》这篇课文在一般的教参中建议教学课时为2课时,因为对于大多数中职生而言,本文虽然篇幅较长,但是情节简单,文章主题容易把握。但是对于西藏中职班学生来说,这篇课文难度就比较大了。因此,笔者在本校两个西藏中职班的语文教学中加入了课本剧的形式,实践后总结如下:

(一)课本剧准备阶段:正确理解祖国语言文字,巩固语文基础知识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提到:“语言理解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思维、审美、文化方面的发展都建立在语言理解与运用的基础上,并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由此可见语言理解与运用在学生语文学习整体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而这恰恰也是西藏中职班学生学习语文时的最大难题。

由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足,所以以往的教学我们会用大量的课堂时间帮助学生从字词句开始理清文意,但学生大多是死记硬背,不管是汉字的识记,还是语文知识的掌握,都比较困难。而课本剧的形式与学生的性格、爱好非常契合,笔者一开始发布这一任务时就激发了所有西藏中职班学生的学习热情。接着笔者趁热打铁,先通过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在作业本中写下课文里自己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并通过查词典的方式提前自学。这样一来,为了给课本剧打好基础,学生都自觉认真完成此项作业,不再是为了应付老师而敷衍了事。

接下来,通过前两课时的课堂教学,笔者引导学生结合预习作业,初步理解前三次吃面的文本大意,并以接龙朗读的形式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课后,老师布置学生至少五人一组,根据原文任选第一次吃面或第三次吃面进行课本剧编写的准备工作,并在第三课时的教学中集中反映自己遇到的问题。比如,某组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关于剧本写作的格式。由这一问题,笔者自然而然地为学生补充了戏剧三要素知识,并对原文第二次吃面部分简单做了一个示范——把原来这部分的小说文本改写成戏剧的剧本,实现了文体之间的转换,同时帮助学生积累关于戏剧的常识。再比如,另一组学生提出了对原文多次出现的破折号及省略号不太理解,这一问题也引起了其他小组的共鸣。标点符号的理解与运用一直以来是西藏中职班学生的一个难点。而改写剧本的途径就使标点符号的学习化被动为主动,同时弥补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中的一块重要内容。

由此可见,以兴趣为导向,能够大幅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老师许多知识的讲授均来自于学生准备课本剧时自己挖掘出的疑难问题,而非老师一味地强行灌输。这种自我驱动式的学习,不仅改善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也为学生后续的课本剧实施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二)课本剧实施阶段:提高团队意识,增强合作探究能力

在了解文本大意之后,学生着手进行课本剧的实施。笔者先对学生提出如下三个要求:第一,在剧本开头,务必写清各小组的成员在本次课本剧中的身份,如“编剧”“母亲”等;第二,课本剧拍摄不限场地,道具必须包括阳春面,其他服装道具尽量完备;第三,手机拍摄,时间不少于三分钟。明确要求后,学生在第一次吃面和第三次吃面中先做出一个选择,然后仿照老师课堂上对第二次吃面的改写进行各自小组剧本的编写。

完成剧本后就到了课本剧的拍摄环节。学生们集思广益,拍摄地点除了常规的宿舍、教室之外,还有个别小组别出心裁地将地点选择在了学校食堂,她们鼓起勇气与食堂工作人员进行礼貌协商,一方面使课本剧与原文场景更加贴合,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自己用普通话主动与陌生人进行沟通的勇气。在服装及道具方面,学生们按照原文的内容用心准备,比如不少小组选择用桶装方便面代替课文中的阳春面,或者在自己的碗里装上白纸剪出的“面条”。大家也纷纷找出自己的格子衣服或套装校服等对应原文中“不合时令的斜格子的短大衣”以及“中学生制服”。还有的小组在原文基础上添加了其他服装道具,比如在寝室门口贴上“北海亭面馆”几个字作为餐馆招牌,或者在肩上搭条毛巾、头戴自制的厨师帽来表示自己的面馆老板身份等等。总而言之,每一名学生都让作为观众的老师一眼确定了她们在剧中的身份。

当学生把剧本及视频上交之后,笔者发现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本剧中的参与度是百分之百,即使是平时语文基础不扎实的同学,也在整个课本剧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角色。通过课本剧实施,学生对文本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并且加强了与小组其他同学的沟通,在合作中反复修改、探究,最终将一个比较成熟的作品完成。这不仅增强了学生们的写作与交际能力,还提高了团队合作意识及小组凝聚力,同时也为学生把握课文中人与人之间互相扶持的主题增加了真切的体会。

(三)课本剧反思阶段:加深情感体验,体悟作品中的人性美

笔者在网络平台跟班级所有同学分享了各小组的课本剧视频,并让学生给其他各组打分。在第四课时的课堂教学中,笔者先播放了得分最高小组的课本剧视频作为示例,并引导各小组思考自己的课本剧与之相比有哪些可以改进之处。

在学生分享的时候,有的小组一开始只能简单说出自己的问题,比如视频长度没有达到要求等。接下来,笔者继续让该小组思考示例当中有哪些片段是自己的视频中没有的。经过讨论后,该小组得出结论:自己小组的课本剧中没有拍老板娘带母子三人到二号桌的情节,也没有老板下阳春面的情节,而是直接由老板给母子三人端来面碗,这些都是原文中有而自己视频中缺失的部分。此外,笔者又邀请了示例组扮演老板和老板娘的同学分享自己的心得。综合讨论之后,学生们对于课文中体现的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就有了更明晰的认识。

经过两个课时的反思和探讨,学生们将自己的表演与示例视频以及原文文本反复比较,增强了对文本细节的关注与理解。每个学生在课本剧表演中的“代入感”都为自己把握文章主旨提供了一个抓手,这种体验化过程得到的情感目标达成程度是传统课堂的讲授所不能相提并论的。

二、课本剧在西藏中职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黄焰提出了课本剧得不到合理推广的四个原因:教师的教学理念过于传统、很多中职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过低、中职院校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授课模式过于传统。[1]这四点在西藏中职班学生的语文教学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但笔者认为,课本剧在西藏中职班语文教学中难以实施,其主要原因还是学生的语文基础差异大,且普遍薄弱。针对这一难题,笔者认为有以下三个应对策略:

(一)课文的恰当选择

李倩倩总结了可以改编成课本剧的素材需要具有以下三个特点:时间和空间高度集中、人物情节紧凑,矛盾冲突显锐、叙事语言与潜台词。[2]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加入课本剧,选择课文时除了上述要点之外,还需密切结合学生的语文基础考察课文难易度。《一碗阳春面》虽然整体篇幅较长,但是结构清晰,四次吃面过程基本各自独立,而且人物语言描写丰富,并辅以人物的动作、神态及外貌描写,因此难度适中,非常适合进行简单改写。但是例如同一册书中的《最后一篇藤叶》,虽然矛盾冲突显著,人物形象清晰,但是对于学生来说,这篇课文的难度就比较大:不仅直接的人物描写比较少,而且情节很难梳理,“欧·亨利式结尾”对于学生来说也是极大的挑战,所以如果这类文本的教学中强行加入课本剧,则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且完成度也不会太理想。当然,笔者认为课本剧素材的选择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情和学习进度的展开而循序渐进扩大,除了在《一碗阳春面》这样的外国小说教学中可以实践之外,还可以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类长度适中的语录体教学中尝试使用。

(二)反思的有效开展

很多学生往往在课本剧结束之后就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的学习任务已经完成,这说明他们是把课本剧当作目标而非方法。语文课中的课本剧与戏剧专业学生的表演课不同,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能把是否完成了一个表演当作最终目的。课本剧实施之后,通过学生自评、生生互评以及课堂教学的集体反思,有助于学生建立剧本、表演与课文文本之间的联系,从而在体会课本剧乐趣的同时,提升自己的理解、表达以及审美等各方面能力,从而达到课本剧寓教于乐的目的。

(三)教师的适当引导

周小红提到:“课本剧表演,教师起到指导的作用,在表演内容的选择和表演方法的确定上,都需要保证其具有合适性,不能让学生过度自由发挥。另外,在表演过程中,教师需要对现场进行适当调控,避免‘过火’行为的发生。”[3]这一点对于西藏中职班的教学尤为重要。一方面是由于西藏中职班学生的语文基础整体薄弱,教师在各个阶段的指导和辅助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试想如果学生对文本字面意思一知半解,只是为了表演而表演,那课本剧这一形式在教学中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课本剧能够帮助学生从被动接纳转换为主动吸收,但这并不意味着老师在整个教学环节可以缺席。另一方面,西藏中职班学生性格活泼好动,相对于其他中职生而言,她们更乐于表现自己。但是,如果这一优势没有得到老师的引导,往往会“过度”,将课本剧变成过于娱乐化且脱离原文主题的短视频,这与课本剧实施的最终目的也背道而驰了。因此,笔者认为,课本剧在西藏中职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需要教师多加关注——教师既要做“教练员”,实时关注她们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缺失,及时补充讲解,同时也要做“裁判员”,及时警示,甚至制止不恰当的行为。

课本剧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正如曹禺在《中学课本剧》一书的序言中写道的那样:“学生参加演戏,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演课本剧,可以启发学生潜在的智力,使他们对听课、读书发生兴趣,从而引起学生想读其它的文学书籍。”[4]西藏中职班的学生更需要课本剧这样的形式提高语文综合素养。诚然,现在仍有剧本编写、表演水平以及评价反馈等各方面的局限,但是笔者相信未来会有更好的策略提高课本剧在西藏中职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也期待通过语文课堂让更多西藏中职班的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蕴含的强大魅力。

猜你喜欢
阳春面课本剧西藏
都是西藏的“错”
PEP《英语》六(下)课本剧Freer and happier
中职语文课堂课本剧运用现状的调查
中职语文课堂课本剧运用现状的调查
SR-71侦察机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西藏:存在与虚无
满碗“春光”的阳春面
上帝的一碗阳春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