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玛布珍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第一中学
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教材为学生读、写、说等语文学习活动提供了很多范例,同时教材还是一个丰富的作文素材库。近几年,初中部编版教材经过不断的筛选、修改和审定,越来越适合初中学生的生活和认知,以及心理成长过程。笔者在每讲解一篇课文前,仔细阅读每篇课文,感知内容,思考授课方法,并总结每课的写作技巧和策略,每单元结束后,结合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思考可以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写作指导,努力寻找适合西藏学生的写作策略。
一言两语的写作前指导后,教师布置一篇作文,让学生随即发挥,接下来两节课的时间就任学生“创作”了。这种传统方式的写作教学,耗费了学生的很多精力和时间,而且收益不大。写作的练习,更多体现在课后的拓展练习上,一篇文章讲完,老师可以借助文本的特点随机安排一次小练笔或者进行仿写。
例如在讲解朱自清的《春》这篇散文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通过各种感官来表现自然风景,在讲解“树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时,试图让学生运用烘托和衬托的写作方法对景物的侧面进行描写,从而掌握景物特点的写法;在学习《爱莲说》后,可以让学生进行托物言志的小练笔,既有对景物外在特点的生动描写和刻画,还可以延展到有同样精神和品质的某种人物身上,通过联想和想象、借物喻人的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从而为后期写大作文拓宽方法和思路;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课下小练笔,例如:从课文中摘抄不少于5个的成语,让学生展开想象,编一段小故事,要求将这5个成语用在故事中。这种练习做多了,不但能逐步解决成语积累匮乏的问题,还能提高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的能力,使其不囿于文本的局限,开阔思路,大胆表达,达到“我手写我口,写我心“的目标;在讲授茅盾的《白杨礼赞》时,分析完课文中咏物抒怀的写作手法,让学生试着写一篇运用象征和借物喻人手法的文章,可以直抒胸臆,也可一咏三叹等。
刚开始,学生借用教材中的文章进行写作练习,写得不尽如人意,但随着教师结合课文讲解,耐心地进行指导,学生的写作信心会逐渐提升,对于写作的兴趣逐渐加强。
提高语文写作能力首先是加强生动语句的积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充分利用学生正在学习的语文课本。被选入语文教材的课文大多是名家之作,这些作品对于学生而言都是写作的范例,将课文当成写作的范本。所谓“读书不如抄书,全抄不如摘抄”,有的词句结构巧妙,有的词句立意独特,有的词句语言优美,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1]在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勾画出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词句,并将内容摘抄下来,然后利用早读课反复诵读。通过这样长期的积累,学生的词句积累会越来越丰富,学生的表达能力也会越来越顺畅,自然写作水平也会得以提升。但摘抄并不是让学生去进行简单随意性摘抄,在学生摘抄完后,最好让学生进行简单的点评,对自己摘抄的内容有个中肯且全面的评价,这就要求学生对自己摘抄的内容进行再次研读,以此促进学生思考内化领悟的过程。
初中生的生活面比较窄,经历的事也比较少,学校生活与家庭生活占主体,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多观察,善发现,巧迁移,挖掘生活当中的平凡小事,并从平凡小事当中提炼人生经验,揭示生活哲理。最好的方法就是就地取材,依托最熟悉的教材来进行指导,教给学生积累作文素材的途径,加工作文素材的方法。[2]
学生作文素材的来源主要有:挖掘课本素材、感受身边素材、亲近经典素材、拥抱热点素材。学生刚进入初中,接触到的文本等主要是描写四季美景、抒发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等。
近几年,中考作文越来越倾向于关注生活、关注成长、关注社会的美与传播正能量,往往离不开“我”“美”“正能量”“传递”这四个关键字眼,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这方面的素材,积累这方面的素材,并运用好这些素材。如七上第二单元《散步》,课文叙述的是一家四口在田野中散步的平凡小事,我们也经常和家人散步,但是课文并不仅仅写我们所认为的散步所见之景,而是透过散步之事去写背后所蕴含的人生哲理,让我们在品读文本的时候,看到了中华传统美德,看到了中年人的社会责任感;再如《走一步再走一步》,通过回忆儿时在父亲的引导之下,爬下悬崖的历险经历,促使自己不断成长,并得到人生启迪,这与学生的成长经历有许多相似之处,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迁移,由这些素材迁移到自己相似的人生经历,并学会以小见大,挖掘成长过程中相类似的事件,感悟事件背后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在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中,作者看到一株茂盛的紫藤萝,想起了紫藤萝曾经遭遇的不幸,从而感悟到“花和人都是一样的,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作者善于挖掘事件背后所蕴含的哲理,以小见大,让人印象深刻。
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注意生活中遇到的瞬间景致,要依托这些文本让学生学会有意识地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养成从平凡生活中寻找素材,从点滴生活中感受真情的习惯,从而养成良好的创作意识。在平凡背后去发现不平凡的东西,在小事当中去发现其中的内涵,作文从生活中来,又要思考如何高于生活,不只为了叙事而叙事,而是要提炼人生感悟,或抒发某种特殊的情感,以提升文章的内涵。
许多学生的文章情节较为简单,缺少波折,缺乏情感,没有具体的内容,让人感觉到空洞无物。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一般的说法是学生的生活面狭窄,没有什么人生经历,不会观察,学生也往往以此来找借口,这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其实是学生懒于思考。记叙文的本质就是叙事,就是把故事讲好,讲生动。七、八年级的学生应该以学会讲故事为抓手开展作文教学,教学生把故事讲生动。这个故事既可以是亲身经历,也可以是耳闻目睹,可以写实,可以写虚,还可以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艺术加工,甚至可以添枝加叶,发挥想象,在真实的基础上进行虚构,来丰富文章的内容。
以《秋天的怀念》为例进行指导,文章开头写的是“我”双腿瘫痪之后,脾气变得很暴躁,可是母亲一直关心我,一如既往地爱我。我是如何暴躁的?母亲是如何关心我的?作者通过什么方式来体现的?学生探究,寻找答案:通过细节描写,通过融入情感来表现我的暴躁以及母亲的隐忍与无私的爱。在写作的过程当中,当一个中心事件经过添枝加叶后还是太单薄,还是无法很好地表现中心,我们可以不让事情进展得那么顺利,可以围绕中心设置一些障碍,制造一些波澜,来一个“突然”“可是”加以转折,我们就可以在处理矛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使文章内涵更加丰富。
比如《散步》这篇文章,决定去散步,情节的转折在于分歧的发生。让奶奶和孙子发生矛盾。文章在分歧中尽显人物的个性特征,在选择当中充分体现了文章的主题——尊老爱幼,这一转折使文章的立意更高一层;其次还可以发挥想象,以《伟大的悲剧》为例,在简单的材料当中发挥想象,添加适当情节,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和感人。如第二段的日记:“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茨威格这样想象到:“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制造波澜应该注意的是:首先必须围绕中心来添枝加叶,不能脱离实际故弄玄虚,否则弄巧成拙;其次,环境描写不宜过多,以防喧宾夺主。
好的结构,能带领读者快速理清行文的脉络,把握文章的内容,领会作者的情感,获得审美的愉悦。精巧的结构,就像一根线把材料全串联起来。近几年,因为学生对作文的结构安排方面有了认知上的提高,年轻时迫于无奈给学生编的“至少分三段,可多不可少”的歌谣式的结构安排已经不适合当今学生的写作认知了,于是我就试图在课本中找一些形式丰富,灵活多样的结构划分方法。学完朱自清的《春》,我让学生去梳理文章的结构安排,在学生的探究之下、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明白了本文在结构上的特点:结构安排严谨,层次脉络清晰,在盼春—绘春—赞春,运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首尾呼应。同时绘春部分先总写后分写,分写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结构上一目了然,非常清晰,学生易于掌握并运用;在《老山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白杨礼赞》等课文都使用了并列式结构,在确定中心后,安排几个角度,对中心分别进行描述或解说。这几个角度,没有主次之分,可以颠倒顺序,其目的都是使中心更突出,内容更丰富;在说明文中,纵式结构常用于说明事物的过程、程序。如亨利·法布尔的《蝉》。文章虽用倒序,在介绍蝉的生活习性时,却一直贯穿着对蝉的生长过程的说明:第一阶段,蝉卵孵化成幼虫;第二阶段,幼虫钻入地下又爬上地面;第三阶段,幼虫脱皮到扔下皮飞去;第四阶段,成虫在阳光中歌唱。再例如叶圣陶的《景泰蓝的制作》,叙述了景泰蓝由制胎到掐丝、点蓝、烧蓝、打磨、镀金等的全部操作工序。当然,课文安排的结构还有递进式、横向式、对照式、镜头式、小标题式、书信体式等很多种,就不在这儿一一举例赘述了。
于漪老师说:作文教学要真正做到取法乎上,“法”就在课文里,与其耗费大量精力在作文辅导上,不如重新捧起朴素的语文课本,关注经典篇章,放出眼光,巧设疑问,启发学生的写作思维,让他们学会“拿来”,这才是语文课的归宿。我们要珍惜每一堂语文课,上好每一堂语文课,有效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课时提高写作能力,让每一篇课文成为学生走向文学殿堂的铺路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