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 进一步做好党刊工作

2022-04-16 17:58本刊编辑部
攀登 2022年6期
关键词:党刊办刊刊物

本刊编辑部

(中共青海省委党校/青海省行政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1)

40载栉风沐雨,40载春华秋实。40年来,《攀登》杂志在中共青海省委党校历届校委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青海,面向全国,恪守办刊宗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工作大局,注重把握各个历史阶段舆论宣传和理论研究的重点,积极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和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深入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问题,注重研究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现实问题,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服务,为推动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加强青海省广大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其政治理论素养服务,为促进青海省党的干部教育事业服务,为促进民族地区社会进步和维护民族地区和谐稳定的政治局面服务,在办刊实践中发挥出了应有的积极作用。

《攀登》杂志自创刊以来,遵照办刊宗旨,不断深化办刊定位,着力体现刊物特色,注重树立精品观念,努力提升出版质量。刊物相继与中国知网、北京万方、重庆维普等知识平台签署了全文数据库协作协议,有效地拓展了刊物资源传播和社会影响力的空间。多年来,先后组织刊发了一系列具有较高学术理论研究和社会实际应用价值的成果,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作者队伍,并以其理论性、学术性、地域性、应用性特色赢得广大读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回望40年,我们懂得,保持一份刊物经久不衰的地位是有难度的,它需要持之以恒的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需要具有“火眼金睛”“大海捞针”般的“择优”意识和能力,需要心中时刻装着读者,需要与时俱进地调整自己办刊的理念和思路。 回眸40年来的办刊历程,我们在刊物编辑出版工作过程中积淀了诸多宝贵的经验。

一、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这些要求为我们做好党刊编辑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和提供了根本遵循。刊物编辑要强化责任担当,始终秉持党刊姓党、政治家办刊原则,厚植红色基因,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同向而行,更好地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兴文化、展形象、育新人的使命任务,使刊物更好地发挥好党的喉舌作用。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校姓党”的政治要求,不仅体现了党校工作所应追求的价值取向和党性原则,而且也规定了期刊所应首先遵从的政治要求和办刊方向。党校刊物的党性特质,要求我们必须把宣传党的思想理论和贯彻党的政治主张作为办刊工作的重点,坚持政治家办刊原则,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切实担负起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神圣使命,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和政治责任感,坚定捍卫党的思想理论阵地的纯洁性,充分发挥党校期刊作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主阵地的功能。

40 年来,刊物人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牢牢坚持党性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原则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原则”“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必须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是办刊之要。作为刊物人一定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大力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尤其要宣传阐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完成好首要政治任务,担负起最重要的政治责任,在履行好新时代党刊职责使命过程中推动刊物高质量发展。

党刊姓党是办好党刊立刊之本、力量之基、发展之源。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传播环境如何变化,牢牢把握舆论工作主动权,筑牢主流媒体宣传主阵地,党性原则始终不能丢,也不能忘,更不能有丝毫的偏离和动摇。因此,做好党校的刊物工作要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始终把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保持坚强政治定力,坚定政治信念,站稳政治立场。一是要强化看齐意识。要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定不移传播党中央的声音,发挥好党舆论喉舌的重要作用。强化政策的传播力、执行力,坚守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保持应有的政治高度和思想高度。二是要坚持政治家办刊。高举旗帜、引领导向,自觉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在大风大浪面前站稳政治立场,牢牢掌控话语权。不能在理论解读、舆论引导、政策阐释等方面产生偏差,坚持权威性与专业性,充分发挥刊物积极正向的作用,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三是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宗旨意识,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为新时期的欣欣向荣、国富民强提振精神,凝聚力量。

二、明确刊物的功能定位

党校期刊,并不完全相同于高校和其它学术研究机构所主办的刊物,不仅有着其特殊的使命,而且所关注的层面也有所不同。党校刊物的主要读者和作者对象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以及从事党的干部教育事业的教研人员。对这一特定服务群体进行准确定位,关乎党校刊物能否真正形成自身所特有的特色品牌和比较优势。因此,要树立党校期刊的社会形象,必须立足刊物自身读者对象的特点及其实际需要,切实加强特色栏目建设和相关选题策划工作,密切关注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努力在学习、宣传和研究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繁荣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培养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工作者队伍方面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

《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指出:“党校(行政学院)是党领导的培养党的领导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重要部门,是培训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党和国家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重要智库。”“党校科研工作应当密切关注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加强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重点加强对习近平就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为提高党校(行政学院)教学质量服务,为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服务,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作为党校科研的最主要载体的理论刊物,是党校的学术窗口和理论窗口,是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阵地。其主要目的是为党的理论创新服务,为党委和政府的决策服务,为党的各项建设服务。这就决定了党校理论刊物是党的理论喉舌,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及政策的主阵地。党校理论刊物的主要读者是各级领导干部,这就决定了党校理论刊物在承担学术责任的同时还承担着提升各级领导干部政治素养的双重使命,这也是党校理论刊物与其他刊物不同的一个显著特点。

党校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教学和科研基地,通过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来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决策咨询服务,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是党校智库建设的首要任务。一批批高水平科研和学术成果的涌现,需要及时记录、贮存和传播,需要通过媒介在社科界学科与学科之间、党校与科研单位之间进行交流。

一是提供、创建学术展示与交流平台,及时反映教学与科研智库动态。党校期刊是发表党校教师科研成果的重要园地,是党校的声音、形象、教学科研成果的展示平台,是党校 “讲坛” 的一种延伸和扩展,是人们全面了解党校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党校与外界进行交流、联系,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更充分地发挥党校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主力军和主阵地作用的一种重要的工具与渠道。因此,党校期刊要以为教学科研人员提供展示他们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的舞台,创建与校外科研院所进行学术交流的平台为己任。

二是促进理论创新,为教学与科研智库注入活力。社会科学期刊是社会意识的重要载体,通过对历史的和现实的诸多理论问题的研讨,可以开阔教师眼界,使教师科研选题和研究内容不断充实、更新。保持活跃的思维,注意和发现捕捉科学研究的新观点、新情况,是理论出思想、出精品所必需的基本要求。因此,刊物要充分发挥积极作用,根据社会发展实践与学术研究热点积极组织和策划选题,打造特色栏目,这样既对教学科研人员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也促进了学术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还可将理论研究引向深入。办刊中要进一步开拓思路,加强与教研人员的交流互动,引领教师将问题导向与前瞻性研究结合起来,一方面形成一批高质量的决咨成果,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管用的政策建议,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提高干部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要鼓励教研人员将研究式、探讨式教学中的好成果转化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术论文,积极为党的干部教育事业提供智力支持和发挥出思想引领作用。

三、坚持创新与融合发展之路

新时代,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传媒格局的深刻变化,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有效融合已经成为党刊发展的必然趋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作为党员干部学习理论的重要平台,刊物要在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主动进军新媒体领域,强化互联网思维,实现改革创新,坚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使刊物的声音不断得到增强,不断提高党校刊物舆论引导的水平和影响力。

面对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刊物工作中也要创新理念,进一步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如何在全媒体时代,符合受众心理需求,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提升影响力,是刊物在新时期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要回答的时代课题,更是刊物面对媒体变革要做出的探索和应对的时代挑战。

一是打造刊物精品内容。做好刊物精品内容是传统媒体应对新媒体挑战的必要举措。目前,新媒体以快速阅读为主,以速度为优势,刊物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时不仅要考虑速度,更要注重品质、注重内容。要以深度解读等提供优质内容来阐释中央、省委工作的重点,党员干部关心的热点,群众关注的民生难点,把枯燥的理论用易读、易懂的形式展现,为读者提供精深内容。进一步向基层延伸触角、加大对基层的关注度,吸引更多的基层读者和年轻读者关注党刊动态。

二是用互联网思维办好刊物,走刊网结合之路。作为党的重要思想舆论阵地,在新的挑战和机遇面前,我们要学习掌握运用互联网思维,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进一步突出刊物特色,打通并用好同读者信息交流的新渠道。实现“互联网+党刊”的融合,打造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和新媒体的传播优势的双赢局面。利用中国知网、万方等互联网平台,扩大原创文章的下载量、转引频次和点击量,增强影响因子系数,探索从单一的传统纸媒发展为全方位、多形式、多层次传播格局,巩固和扩大主流思想舆论阵地。

三是转文风改作风。党校刊物要改变传统“传播者本位”方式和形式,策划独具影响力的选题,用叙述的方式拆解古板、枯燥的理论,增强内容吸引力、贴近性,引导读者去感知、领悟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实质和生动细节。同时,要充分利用微博、微信、QQ群和网站,实现刊物与受众网络互动,推动刊物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与网络的快捷性相结合,通过新媒体传播,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

四、强化编辑队伍建设

对于刊物来说,只有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切实抓好编辑素质能力,创办一流精品期刊才有保证。保证和提高质量是期刊取得良好社会效果的前提。有怎样的编辑队伍就有怎样的刊物,期刊编辑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期刊质量的高低。党校刊物人不仅要成为党的声音的传话筒、理论工作者的良师益友,而且自己也要成为理论研究、理论宣传的行家里手;不仅要用专业的眼光编发精品力作,而且还要以专家的视角发表自己经过深入研究的理论成果。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理性思考的,需要我们不断锤炼作为办刊人的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党校刊物队伍的政治素质、理论素养、业务水平、作风建设不仅影响舆论生态,更关系着社会价值导向和思想理论动向。《攀登》40年来的实践经验表明,只有培养和造就一支合格的人才队伍,才能使作为传统媒体的刊物在激烈竞争中守住阵地。

一是提升政治素养。党刊编辑作为舆论导向的“把关人”,必须要有强烈的政治意识,要坚持党刊姓“党”,就是把好政治关。把关意识的强弱、把关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党刊的质量,党刊编辑做好把关工作,是提高党刊宣传效果的重要保证。一方面要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政治站位。编辑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履职尽责、担当作为,进一步做好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编辑必须通过学习党的理论政策、学习重要讲话原文,不断提升政治敏锐度、增加政治鉴别力和增强政治敏感度,在审稿和编校方面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另一方面,要将政治方向摆在首位,严把政治关。党刊编辑作为党中央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要时刻将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贯穿党刊工作的各个环节,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传播信息内容进行分析判断,在选稿时,时刻绷紧“政治”这根弦,不允许有任何敷衍心态,不能抱有任何侥幸心理。时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二是提升专业素养。刊物要想办出风格,办出特色,需要编辑不断增强“四力”,求实创新,提升本领。刊物编辑要善于学习,利用各种渠道拓宽知识面,提升基本功。要不怕吃苦,多深入基层,写出贴近老百姓可读性强的文章。要学会互动,积极与读者沟通,传播更多接地气的观点。要认真学习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各类数字化新技术,跟上新时代媒体发展的潮流和前进步伐。编辑要有过硬的专业素养。首先,具备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编辑要不断拓展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力争成为“专家+杂家”。编辑在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基础上继续丰富学识,提高思辨力、判断力,在思想深度、广度和高度上做足功夫,为出色完成编辑工作奠定坚实的职业素养基本功,得心应手支撑起刊物编辑的重要职责。其次,要具备扎实的写作功底。文字表达水平高低关乎党刊质量好坏,扎实的文字功底是编辑必备的专业素养之一,在面对来稿时,编辑必须能够灵活驾驭,整体把握,善于抓住重点,把最有价值的文字内容精编细酌,反映出稿件真实意图和宣传效果,体现出编辑的应有水平和能力。再次,具备与受众互动的服务意识。新媒体时代,刊物编辑人员要与读者积极互动沟通,在交流服务过程中,编辑人员能从刊物宗旨、选稿标准、栏目定位、策划选题等方面不仅实现规范化、标准化,更要编辑更多受众需要的高质量内容,提高整体办刊水平。

另外,编辑需要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和受众阅读需求不断开阔思路,在工作中积极求新思变,用创新思想武装头脑。一是编辑应当树立创新意识,运用新思维开展编辑工作。编辑在内容上要提升融合能力,要善于融合各种信息资源,实现对信息资源全方位的开发利用。二是在传播内容的载体应用上也要进行创新,熟练运用数字化新技术进一步做好编辑工作。编辑的创新思维渗透,在构思选题、组织稿件、修改稿件以及内容的组织、装帧设计等各个环节,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是优化选题和提高理论期刊质量的重要内涵。

编辑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期刊质量,向读者奉献高品位的精神产品,通过不断创新与突破,发表一些富有新意、富有启迪,有独特见解的论文,以促进学术研究的深入开展。作为党校期刊编辑就必须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树立起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责任感,促进刊物质量的不断提高。在编辑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要以新的角度和新的方法思考问题,应善于观微知著、紧跟时代的脉搏,及时把有价值的稿件编辑发表出来。要根据理论期刊自身的特点在内容策划、栏目设置以及版式装帧设计等方而有所突破和创新,善于提出符合时代精神,又有一定学术价值的新选题,努力提升栏目的品牌效应,提高刊物的社会影响力。

三是提高道德素养。所谓道德是人类的一种精神现象,是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原则规范,也是人们遵循规范的行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一种形态。而职业道德则是社会道德的主要部分,是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表现,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规范行为、调整关系的道德。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作为理论期刊编辑,道德素质是其主要素质,必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保持廉洁的工作作风,勇于奉献,发挥团结协作精神。因为,社会主义的出版工作,首先是宣传工作,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革命性。编辑也就首先是宣传教育工作者、精神文明的建设者。正人必先正己,编辑要首先自己受教育,包括立场、思想之正,也包括道德之正,编辑自己先要有较高的道德素养,才能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如果编辑做不到这一点,那就是丧失了其职业道德,就是对读者不负责,对期刊不负责,也就不具备作为编辑的基本条件。

因此,作为一个合格的编辑,在职业道德方面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每一篇文章都是经过了作者的用心创作,付出了作者大量的心血。编辑人员要认真对待每一篇来稿。是否刊用,应向作者交待清楚,不能走马观花,草草了事或放置一边。其次,思想上要公正公平。在正确评价稿件质量的前提下,平等对待所有作者,不迷信权威、不轻视新作者,坚持公正的立场和标准。再次,要有奉献精神。编辑职业要求编辑要对稿件进行认真加工和修改。在此过程中,编辑往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这使得许多编辑有时会感到不耐烦、不能静下心来字斟句酌地对待每一篇稿件。编辑这个职业本身就要求编辑要有高尚的、甘为他人作嫁衣的奉献精神。最后,要有合作精神。期刊是编辑集体创作的结晶,刊物的整体质量是最重要的。整体质量的好坏与我们每一名编辑息息相关。在工作中,只有通力合作,齐心协力,才能保证期刊的整体质量。

立足新时代、担当新使命。我们要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营养,继续把宣传好、阐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贯穿全部工作的鲜明主题,切实发挥好党刊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充分展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真理性,深入宣传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独特创造、理论的独特贡献、制度的独特优势、文化的独特魅力,推出更多的优质文章。紧跟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步伐,守正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撰稿人:高清,女,中共青海省委党校(青海省行政学院)报刊编辑部编审。

猜你喜欢
党刊办刊刊物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刊物贺词
系列刊物介绍
新时期扩大党刊影响力的实践与思考
新形势下党刊如何提高传播力
论蒙古语内部期刊办刊难题及解决方法
行业刊物介绍(十七)
以“四个牢牢坚持”履行好党刊的职责使命
党刊编辑要与群众心连心
我最喜欢的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