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对婴幼儿情绪的影响研究

2022-04-16 08:11姚雅丽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同伴婴幼儿问卷

姚雅丽

(成都师范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日渐增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然成为各阶段教学面临的巨大阻碍,学生心理问题是目前学校关注的重点。出现问题后,学校、教师、家长都重在解决当下的情况,甚少有人去反思孩子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基于此,本文试图探寻学龄前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追溯至其婴幼儿时期,分析亲子关系对0-3岁幼儿情绪与性格的影响。

一、研究背景

幼儿从出生到学龄前,即0-3岁这个阶段大部分时间在家里度过,家长是学龄前幼儿的主要陪伴者,其衣食住行都与父母紧密联系,婴幼儿阶段又是情绪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美国学者伊扎德研究发现,新出生的婴儿具有惊讶、悲伤、厌恶、微笑和兴趣五种不同的情绪。国内心理学家孟昭兰研究发现新生儿天生具有兴趣、痛苦、厌恶和微笑四种情绪[1]。国外研究者Saimond指出不良的教养方式会导致儿童出现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与儿童的情绪障碍呈密切相关性,也是产生情绪障碍的根源。Park研究发现亲子关系在儿童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发展中起决定作用。Thomas发现与父母关系不好的幼儿学习问题较多。Lafreniere(1999)从依恋、社会学习、归因三个角度分析父母教养对幼儿的情绪调节及策略的影响。

目前,国内学者对亲子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父母教养方式上,大部分研究发现父母在亲子关系中处于权威主导地位。然而,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角度分析,婴幼儿情绪反应具有主动性,需强调重视幼儿的情感教育,关注婴幼儿的自我发展,注重其感受与行为互动。亲子关系与儿童发展的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亲子关系对青少年性格特征的影响,对象集中在大学生,针对0-3岁婴幼儿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将研究对象聚焦在0-3岁的婴幼儿,从亲子关系对婴幼儿情绪性格的影响进行分析,强调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必要性;从双向发展的角度探究亲子关系的重要性,试图从根源上探寻亲子关系对婴幼儿情绪性格的影响。

二、基本概念

(一)亲子关系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亲”主要指父母,“子”则强调子女;“亲子”主要指父辈与子女,本研究的亲子关系主要限定在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内部家庭关系。亲子关系是人生中的第一种人际关系,也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家庭关系,强调在人际交往模式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人际交往模式[2]。亲子关系是父母在养育子女过程中,互动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交往模式,属于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关系,对儿童身心发展和社会性发展起引导作用。良好亲子关系的构建既需要父母主动掌握孩子的性格习惯,也需要幼儿通过与父母的互动自主地调整行为状态;双向奔赴才能将亲子关系的有效性发挥到极致。亲子相处模式不仅直接影响儿童的身心发展,还会影响儿童将要形成的不同层次的人际关系。如今,父母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思想与视野不断开阔,传统的“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等现象逐渐减少,越来越多的家庭在亲子关系中提倡民主、尊重与爱护。

(二)0-3岁婴幼儿的情绪

0-3岁婴幼儿情绪的发展是循序渐进、有规可循的。苏联心理学家雅科布松将婴幼儿情绪变化归纳为情绪的冲动性和境遇性逐渐减少,稳定性逐渐增加,情绪逐渐生活化的过程[3]。0-3岁婴幼儿的情绪变化可被细化为:0-2个月的新生儿对人开始有了泛化认识,熟悉的面孔、声音会引起微笑;2-3个月会自主发出笑声;3-4个月懂得表达痛苦、悲愤,对外界的刺激会发出微笑;5-6个月会被新奇的东西吸引,懂得在快乐的情绪状态下积极学习,在愤怒的情绪下产生攻击性行为;6-7个月时出现对亲人的依恋情绪,对陌生人认生,这种现象会延续到一岁半以后再逐渐减弱;2岁左右会有更多的情绪表现出来,例如喜欢群体活动,会有兴奋、快乐、害怕与反抗等表现,但这些情绪并不稳定,且相反情绪间的变化也很快[4]。婴幼儿情绪社会化的表现就是自我意识情绪的出现,2岁半以后这个现象比较明显,也会有情绪社会性参照的出现,当幼儿意识到他人的情绪反应与自己不同时,会对比自己与他人的区别,并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调整[5]。这些情绪的参照能明显的反映出父母、周围人群等对事件的情绪反应会影响婴幼儿的情绪,这个阶段的亲子关系会对婴幼儿的情绪性格产生影响。

三、研究过程

(一)研究问题

1.亲子关系与婴幼儿情绪性格存在何种关系?

2.如何利用亲子关系帮助婴幼儿塑造积极正面的情绪性格?

(二)研究工具

为充分调研亲子关系对婴幼儿情绪性格的影响,本文选用潘玉芝编制的《亲子关系调查问卷》和一份关于婴幼儿情绪的问卷进行调查研究;与幼儿家长进行访谈,与幼儿教师深入交流,并通过实地观察幼儿的情绪与行为表现等采集数据。

(三)研究对象

为全面掌握3岁以下婴幼儿的情绪与亲子关系的相关性,研究者赴邛崃某乡镇幼儿园开展调研活动,研究对象为该校托班的30余名幼儿。

(四)研究过程

研究者赴幼儿园开展为期一周的调研活动,通过现场观察、与幼儿家长访谈、分发调查问卷、与教师沟通交流等形式开展调查研究。通过课堂内外观察幼儿的语言表达、行为动作、情绪反应等,在幼儿情绪反应较敏感的地方做标注,后期与幼儿父母、教师交流时重点关注造成情绪反差较大的根源,深入探讨亲子关系与幼儿情绪之间的关系。

四、数据分析

通过课堂内外观察、家长问卷、访谈沟通等形式采集到量化和质化数据,以下将对这些数据进行一一分析。

(一)课堂观察

随机调研的婴班共有35名学生,9月下旬实地观察时,其中30名幼儿是初次上幼儿园。观察发现:有25名幼儿容易受同伴情绪的影响,看到小朋友哭闹,更容易表现出不安和哭闹;约10名幼儿整天呈现眼泪汪汪的状态,总感觉不安;另15名幼儿在教师引导下能较快融入集体生活。观察发现近20名幼儿在课堂和户外都愿意与其他小伙伴交流,主动或被动地给予他人肢体和语言的鼓励。大部分幼儿在与别人交流中很难理解对方的表达,无法作出有效反馈;约30名幼儿能注意到同伴的不同行为,其中15名能注意到对方不同的看法,但对不同的反应和表达难以全面理解;若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的理解能力明显增加。近半数的幼儿情绪较稳定,约10名幼儿易出现经常性的过分激动和兴奋,情绪波动比较大;约12名幼儿表现出焦虑感,情绪不够稳定。32名幼儿对自己的父母或是主要陪伴者依恋程度很高;父母离开后对教师的依赖程度明显上升,当父母在身边时主动接触他人的意愿较低。约27名幼儿能爱护自己的物品,其中女孩对物品的爱惜程度和收拾整理情况明显高于男孩。约10名幼儿看到同伴哭泣或难受时能主动用肢体动作表示问候,但利用语言进行安慰的幼儿极少;约13名幼儿对同伴的困难没有表现出问候,在教师的引导下大部分幼儿能表现出安抚同伴的行为。幼儿中年龄较大者更善于与同伴交往,且交往欲望更强。大部分幼儿受到同伴的邀请能很快融入,约6名幼儿喜欢独处,不愿意分享交流。大部分幼儿在教师引导下能尝试与同伴合作,约10名幼儿较坚持自己的观点,过度保护自己的玩具,不愿分享;约8名幼儿会根据观察适当调整自己的行为来融入集体活动;约7名幼儿偶尔会争抢玩具。约25名幼儿能较自信的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约7名幼儿当任务不能快速完成时易出现烦躁、哭闹的情况,但在教师的鼓励下情况会改善。

(二)课外观察

为准确了解婴幼儿的行为表现,研究者在幼儿上下学期间作为旁观者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发现幼儿在校门口与父母分离时,哭闹、捶打的现象都存在。部分父母会给予孩子拥抱,部分会快速离开,部分会在校门口进行安慰,一些则会目送孩子进入校园。初次入学的幼儿大多存在分离焦虑症状,尤其是与父母亲密感较强的孩子在分离的瞬间,难受程度会达到至高点,与父母分开的瞬间焦虑感达到顶峰,但在离开父母后,哭闹现象明显好转。有的幼儿会在某个地方发呆默默流泪,有的会被其他事物吸引,有的尝试与同伴交流,仅有少数幼儿会继续哭闹;看似完全离不开父母的幼儿,在陌生的环境中大多数表现的较为独立。大部分幼儿在集体环境中很快会形成自己的小圈子,也都比较乖巧愿意听从老师的安排。放学时间快到时,连续上学几天的幼儿会提前进入放学状态,在校门口排队等待父母时,起初会按照教师的要求,有序排队,但当看到家人时,幼儿容易露出想哭的表情,大部分幼儿会在人群中张望,部分回到家长身边后会哭泣,想要拥抱等,但也有部分幼儿表现的比较淡定。

(三)家长问卷

幼儿家长座谈会期间向家长分别发放关于亲子关系和幼儿情绪的调查问卷。

1.亲子关系问卷

亲子关系的问卷设计24道题,包含四个维度:要求性(1-5题)、反应性(6-9题)、亲密性(10-16题)、依恋性(17-24题)。问卷采用李克特的五级量表编制,采用正向计分,5个选项分别按照1-5的整数计分法。托班共有35名家长,发放问卷35份,回收有效问卷33份。利用描述性统计对亲子关系的四个维度进行描述,结果如下:

从表1可以看出,在亲子关系问卷的四个维度中,各维度的均值分别居于3.53-4.31之间,这说明亲子关系整体较好。其中反应性的均值最高4.31,说明父母给予婴幼儿的引导、支持和谅解情况很好,擅长考虑幼儿的情绪和感受。其次是依恋性4.03,可看出婴幼儿对父母的依恋情况较明显,倾向于从父母那里得到安慰。最低的是要求性3.53,说明父母对婴幼儿提要求的情况较少。

表1 亲子关系四个维度的描述性分析

2.婴幼儿情绪问卷

关于婴幼儿情绪的问卷包括情感交流、理解他人意见、情感的控制与表达、爱周围的人、爱物品、抚慰心、交往、合作和自信心九类,发展等级从一级至六级,即1至6进行计分,共计发放问卷35份,回收有效问卷32份。

从表2可以看出,父母视角下婴幼儿情绪表达均值最高的是爱周围的人4.56,父母认为子女爱周围的人,爱父母,喜欢自己的老师和小伙伴;其次情感交流均值4.33,说明大部分婴幼儿能识别他人的情感并作出适宜反应,有时能在别人主动邀约下参与交流。均值低于3的分别为情感控制与表达2.76,抚慰心2.98,自信心2.88,大部分父母认为幼儿情绪容易出现波动,不稳定的现象居多;对他人的问候表达也不够,偶尔会主动进行问候,有时在家长的提示下也不能进行问候;部分幼儿一般能完成较简单的任务,对于有难度的任务存在畏难情绪。另理解他人意见3.41,爱物品3.1,交往3.21,合作3.35,均值皆居于三级到四级之间,说明幼儿在父母的启发下能理解别人的看法和见解;基本上能正确使用物品,但偶尔也存在损坏现象;大部分幼儿想与同伴玩耍,却不会主动发起邀请,但对于他人的邀约十分乐意;婴幼儿能与同伴一起协作,但商量合作的情况较少,偶尔会争抢玩具。

表2 婴幼儿情绪的描述性分析

(四)家长访谈

通过访谈帮助父母回忆与幼儿的相处模式以及幼儿在各类事件中作出的反应。访谈发现,部分家长会引导孩子体谅别人的感受,纠正幼儿不良习惯,当孩子遇到难题时给予较多支持和安慰,这类成长环境下的幼儿在理解他人意见和自信心上表现的更加优秀,更愿意尝试具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家长与孩子的亲密性较强,愿意与孩子游戏,爱与孩子有较多身体上的接触,幼儿在情感控制上会表现得更好,也更爱周围的人和物品,对同伴的伤心与哭泣会表现出更多的安抚和关心。部分家长对幼儿要求性较多,经常要求孩子对所做的事情进行报告,幼儿自我规划意识会表现的较薄弱,自觉性较差,独立性也欠佳,更倾向于依赖父母或是教师提供帮助,但这部分幼儿的表达和情感诉求能力更好。部分父母给予幼儿更多的安慰,会根据其情绪作出适时的反馈,幼儿的情绪表达和情感控制就会表现的更好,也更容易与同伴合作,会关注到别人不同的看法。访谈中发现,部分家长工作比较繁忙,与孩子沟通交流时间较少,幼儿变得比较孤僻,喜欢独自玩耍,与父母的沟通交流也明显较差。

(五)与幼儿教师交流

幼儿教师是父母了解幼儿在园表现的桥梁,也是看待幼儿情绪反应与其所处亲子关系较客观、真实的存在。交流发现,日常在家很依赖父母的幼儿,在学校里表现得较乖巧,虽然分离时会情绪爆发,但很快能安静下来,整体性表现较好。部分在家很调皮,父母管教较难的幼儿,在学校里也很活泼,对各类事情都比较上心、积极;但也有极少数幼儿在家很活泼,在学校表现的很文静。父母若管教幼儿较多,惯用命令性口吻进行教育,幼儿在学校里大多表现得比较胆小。在学校里较自信,愿意与同伴交往、分享的幼儿,私下得到父母的陪伴和关爱更多,通常亲子关系与幼儿的自信状态呈良性态势发展。在校园里情绪不稳定,容易哭闹的幼儿,父母给予的陪伴明显偏少,日常关心不够,喜欢通过极端的方式引起关注。教师反映,通过日常教学、与家长沟通、照顾幼儿生活,明显感觉到家庭教育在幼儿成长中占据重要地位,从幼儿的表现能看出父母与子女的相处模式,也强调父母要加强与子女的亲子联系。

五、总结

(一)亲子模式与幼儿情绪性格密切相关

综合父母、教师以及研究者视角,0-3岁幼儿的情绪反应与其所处的亲子模式具有密切联系。不同类型的亲子关系对幼儿的情绪表达、大脑发育、智力发展、语言习得、习惯养成、个性形成等具有重要的影响。目前,亲子关系主要呈现反应型、依恋型、要求型和亲密型四类。研究发现,要求型亲子关系下的幼儿表现的比较胆怯,与他人的合作意识较薄弱;反应型状态下的幼儿会更懂得体谅他人的感受,敢于尝试有挑战的任务;亲密型相处模式的幼儿,性格更活泼外向,也更爱护周围的人和物品;依恋型亲子关系下成长的幼儿虽在情感上对父母的依赖程度较高,但懂得情感的表达,内心或外在行为的诉求能力也更强。

(二)和谐亲子关系的建构模式

1.父母重视其行为影响

从根源上了解幼儿情绪性格的成因,从父母与其相处模式分析是最直观有效的。亲子关系虽是双向奔赴的状态,但0-3岁的幼儿心智并不成熟,虽会有情绪的表达,但却无法掌握合适的度。父母的言行会被幼儿模仿,父母与幼儿的相处模式会在其日常生活中反映出来。父母越早意识到相处模式对子女成长的影响,学会克制自己的不良行为,关注婴幼儿的情绪变化、性格特征等,幼儿的情绪反应也会有较好的改善。幼儿情绪的形成不仅源于父母对其的态度,父母日常的待人接物、行为表达都会被幼儿学习。父母可以自己为参照引导幼儿的情绪反应,也可试着配合幼儿的气质来进行正面引领,帮助幼儿自主摸索,学会情绪的控制与调整。父母有意识的克制自己的言行,明确自己的行为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有意识的引导孩子向好的方面发展。

2.坚持以幼儿为中心的相处模式

父母试着了解幼儿的行为特征、性格习惯,学会了解、接纳其最真实的模样。父母关注幼儿每天的活动量,日常生活的规律性,幼儿对新鲜事物的趋避性,面对转变时的适应性,情绪的反应强度和情绪的本质状态等方面引导幼儿,采用适当的养育风格,给幼儿营造和谐的成长环境,帮助幼儿在不同的情境中自我调整和控制。亲子关系中以朋友的方式与幼儿相处,站在幼儿的视角思考、反思,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感同身受,给予婴幼儿满满的爱;坚持民主与尊重,为其成长营造更健康的环境,帮助幼儿形成正面、乐观、抗压的情绪性格。和谐的亲子关系会带给幼儿成长无限的益处,帮助幼儿更懂得爱护周围的人和物,情绪性格的正面性更强。

猜你喜欢
同伴婴幼儿问卷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寻找失散的同伴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逆境商 从婴幼儿开始培养
问卷网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隔姜灸治疗婴幼儿呕吐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