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国学校体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青少年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有必要从历史视角重新审视中国近代以来中小学中的体育与其他诸育的关系,以进一步促进体育在“五育”融合背景下充分实现综合育人价值。运用文献研究法与逻辑分析法,对中国近代以来中小学中的体育与其他诸育的关系演变脉络进行了梳理,依据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将体育与其他诸育的关系演变历程划分为5个阶段。纵观中国近代以来中小学中的体育与其他诸育的关系演变历程,将体育与其他诸育的关系分为“双边关系”和“外围关系”。当前,我国中小学中的体育与其他诸育的任何一育融合要兼顾各自的教育价值;体育与其他诸育任何一育融合要遵循彼此的教学行为逻辑;设计体育与其他诸育融合的教育行为逻辑衔接的教学活动。
关键词:中国;学校体育;五育融合;立德树人;教育价值;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教育
中圖分类号:G 812.9;G40;G41 学科代码:040301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s a basic project to realize the fundamental people and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students, and it is necessary to re-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other educations from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to clarify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the context of the integration of five educations. Through the use of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logical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the evolu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other educations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five distinctive periods according to the stage characteristics of n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Looking 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other education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since modern times, the framework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other educ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bilateral relations” and “peripheral relations”. At present, it is necessary for China to build a coherent education system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other education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terms of educational value orientation, educational action logic, and teaching activity design, in order to better realize the comprehensive educational value of physical education.
Keywords:China;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ntegration of the five educations; fostering virtue through education; educational value; moral education; intellectual education; aesthetic education; labor education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这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的教育格局从“四育”融合进入了“五育”融合的新阶段。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具有“以体育智”“以体育心”的独特功能[2]。随着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有必要回顾与剖析中国近代以来中小学中的体育与其他诸育的关系,探讨中小学体育在“五育”融合背景下与其他诸育的融合方式,以促进中小学体育充分实现其综合育人价值。
1 中国近代以来中小学中的体育与其他诸育的关系演变历程
自中国近代以来,在教育宗旨、课程标准与教育方针中曾使用过“三育”“四育”“五育”等词,中小学中的体育与其他诸育的关系也曾被界定为“并重”“并举”“密切配合”“有机统一”“相互渗透”“协调发展”“有机融合”。如果依据我国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可将中小学中的体育与其他诸育的关系演变历程划分为5个阶段。4435031E-261A-4E37-9ED9-2ECDDCBC066B
1.1 泛德育化的退场与“三育”并列格局的初现(1840—1906年)
在鸦片战争前,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教育体系中长期存在着“重文轻武”的思想,身体教育主要依靠游戏、武艺等课余活动,并未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在制度化的学校教育场域中,体育被融入德育之中,形成了泛德育化的体育形式。据有关史料记载,“礼、乐、射、御之学”能够实现“健人筋骨、调人性情、长人仁义”的独特功能[3-4],可见,体育之所以可以融入德育中,是因为中华传统文化中主张德行修养与身强体壮的内在统一[4-5],道德修养有时也会表现为一种身体形象。而智育也面临相同的境遇,即知识学习与道德修养高度相关,并且知识学习与道德修养是相辅相成的。
清末民初,在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主旨的“西学东渐”思潮影响下,中小学体育课程中开始出现兵式体操、田径运动等内容,这表明体育与德育高度“捆绑”的关系被改变,通过凸显体育具有增强作战技能与磨练意志的功能而逐步使体育与德育并列。同时,被冠以“西学”之名的科学知识教学也不再受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化的束缚,而是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智育空间,譬如京师同文馆的课程计划就包括地理、代数、几何、化学、天文等科目[6]。由此,体育不再泛德育化,而是初步形成了与德育、智育并列施教的格局。
梁启超将康有为在长兴兴学(1891—1898年)时的教育主张概括为“德育居十之七,智育居十之三,而体育亦特重焉”[7],康有为还提出了“德教、智教、体教与实用教”[8],可见,体育开始有了与其他诸育并列的思想基础。严复积极宣扬“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9],尽管其提出的“民力”与体育并不能等同,但是已隐含“三育”并列施教之意。在清朝末年,清政府学部于1906年明确了“尚公、尚武、尚实”的教育宗旨,其中的尚公即是道德教育,尚武要求“凡中小学堂各种教科书,必寓军国民主义”,并包含体操科,尚实主张“夫学所以可贵者也,惟其能见诸实用也”[10]。该教育宗旨将“三育”进行了内涵重组和变通,体现了清朝新学制中的“三育”并列施教思想。
1.2 军事体育的兴衰与“三育”协调发展格局的重构(1906—1922年)
在这一时期,中小学中的体育之所以能够取得与其他诸育并列施教的地位,关键在于其增强作战技能与磨练意志的功能被广为接受。这属于外赋型的功能,并且被视为是体育的“代偿功能”,但是其后果是徒有体育之名,而无体育之实[11]。蔡元培主张“军国民主义为体育”[12],因为当时中华大地处在列强侵略、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危机中,所以不得不依靠军国民教育增强国民作战技能。这延续了以军事体育为学校体育赋能的思想,但是已是勉强为之。“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国人渐闻西方人沦为战争的工具,深受其苦,逐渐摒弃了对军国民主义的幻想。近代著名教育家徐一冰就提出:学校体操科以尚武为唯一目的[13]109,兵式体操是军事训练项目[14],学校体育中宜革除[13]109。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军事家恽代英也提出:体操科仅使学生服从于教师的口令,而学生并不懂得兵式体操与强健身体的关系,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如同军队的鞭笞教令 [15]318,可見,兵式体操主要是出于军事目的,其弊端深受批判。
新文化运动后,国内的学校体育受自然主义体育思潮的影响,学校体育的教育本质逐渐彰显。这是辨析这一时期中小学的体育与其他诸育的关系的一个新的社会背景。毛泽东在其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一文中阐述了体育与智育、德育的紧密关联[16]。蔡元培主张体育、智育、德育并重[17],并将体育置于“三育”之首来突出体育的重要作用。吴蕴瑞和袁敦礼都认为,体育是教育的方法,必须使体育成为教育,无论娱乐、竞赛,还是为健身进行的体育活动,均应有实际的教育价值[18]。综上可见,中小学体育应有教育价值,应与其他诸育共同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第五次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议决案》中提出,要实行“儿童本位教育”,将“养成健全人格”作为教育的本义[19]。后来该思想进一步得到发展,在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列出了7项教育标准,次年发布的《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将“体操科”更名为“体育科”,以田径运动、体操、球类运动、游戏等取代了兵式体操,体育科的学分占学生毕业总学分的比例在小学和初中分别达到10%和9%[20]。随着凸显教育本质的中小学体育的制度化设计,体育科的价值基础也由军事体育转变为教育。由此可见,体育与德育、智育的关系在教育系统得以重构,形成了以教育价值为基础,诸育协调发展的格局。
1.3 体育功能的极端化与“三育”并列施教格局的维持(1922—1949年)
由于受自然主义体育思潮影响,中国中小学体育中的弊端逐渐显现。这一时期的中小学中不仅将体育等同于体育运动,而且将增强体质、培养道德视为体育运动的“附属品”。由此产生的后果是,一方面出现了教师放弃自身指导地位的“放羊式”教学,导致大多数学生缺乏体育锻炼;另一方面兴起以提升运动成绩为目的的选手体育,滋生了急功近利等不良风气。
在选手体育盛行时,一些国人对此进行了反思。恽代英在1917年时就提出,只培养有运动天赋的学生,其目的是为了使学校扬名[15]317;之后又提到,靠剥夺全校青年的体育权利以供养几个贵族式、军阀式的选手,这是极其不公平、亟待改革的事情[21]。蔡元培也认为,选手体育追求成绩而不谋求普及,使得选手致力于运动训练而对功课不尽力[22]。杨贤江提出:反对以取得运动场上的、大众面前的、荣誉室里的成绩为目的的体育政策[23]。以上这些批判了“体育运动即教育”的体育教育简单化的思想,同时也表明,中小学体育亟需重塑其教育价值基础。
而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则致力于塑造体育与其他诸育的新型关系,不仅保持了体育的教育本质,还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新民主主义体育。新民主主义体育的特点是大众化和科学化,是将体育运动普及到广大军民中[24]。这不仅为中小学体育的发展指明了一个新的方向,同时也为新民主主义体育发展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避免了当时中小学体育出现的放任主义与精英主义倾向,有利于维持体育与其他诸育并列施教的格局。4435031E-261A-4E37-9ED9-2ECDDCBC066B
1.4 体育泛政治化与中小学诸育教育秩序的失序(1949—1978年)
新中国成立后,开启了学校体育改革。一方面,要总结国内学校体育发展的经验以及查找存在的问题,例如:有学者认为,1900年至1950年提倡的学校体育在运动技术上有一些进步,但是存在培养少数人的思想,也缺乏对体育的科学性的认识[25];还有学者认为在1949年以前国民党政府提倡的体育是麻醉人的工具[26]。另一方面,向苏联学习学校体育思想,例如:译介了克里亚乞科的《苏联学校体育教育》,该书中提出“学校应当保证学生在体育、智育和德育各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体育不仅意味着要使学生在体质上有所改变,而且也应培养其精神、气质及个性[27]。毛泽东于1957年提出:“我国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28]由此,我国教育方针使体育与其他诸育形成了“三育”并列施教的格局。
在“大跃进”与3年自然灾害时期,学校体育中出现盲目要求达到“四红”①和“双红”②,但是,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并没有提高反而有所下滑,甚至在这一时期中小学暂停了体育课。1961年在《文汇报》《中国体育报》中出现了体育任务之争③。随后,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大讨论,并逐渐明确了体育教学各项任务之间的关系[29],中小学体育的目的被界定为“增强学生的体质,向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使他们更好地学习、参加生产劳动和准备保卫祖国”[30]。以上对体育任务的界定在1966—1976年间被严重扭曲,整个教育系统转向了泛政治化教育,体育课被劳动课、军体课所代替。与前述的泛德育化相似,泛政治化教育也重塑了中小学中的体育与其他诸育的关系,但是在这一阶段体育的教育价值被忽视,中小學中甚至呈现出教育秩序失序的状况。
1.5 “五育”融合与体育的教育功能重塑(1978年至今)
改革开放后,中小学体育进入了发展“快车道”。在素质教育、学生本位、全面发展等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中小学中的体育与其他诸育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3 年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31],延续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基础教育阶段的“三育”并重教育思想。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不仅要求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且要求“四育”有机地统一于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32]。由此,“四育”有机统一指导思想取代了“三育”并重的指导思想。2012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了“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33]。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自此,中国中小学教育进入了“五育”融合的新阶段。
“五育”融合思想重塑了体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功能,主要体现在:首先,体育的德育功能受到了更多的重视,我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提出“渗透德育教育”[34]“注重学科德育”[35],同时我国政府相关部门也提出要深度挖掘“所有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36],体育与健康课程当然也不例外。其次,体育与智育的关系得到进一步深化。体育不仅能为智育奠定良好的身体基础,而且学校体育本身就是一种智育形式,例如: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用身体表达情感也是在运用身体进行认知[37]。再例如:国内有学者发现,体育锻炼能显著改善学生的认知能力、提高学业成绩[38]。再其次,体育与美育也有了更加紧密的关系,为了促进美育与体育的融合,需要将美育贯穿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并渗透到体育中[39]。最后,体育与劳动教育的关联也不断增强,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到学科教育中[40-42],学校体育也应实现自身具有的劳动教育价值。以上更为充分地诠释了体育具有的诸育教育价值,并且可以成为“五育”深度融合的思想基础。
尽管中小学中的体育能与其他诸育融合已经成为共识,但是还有待进一步落实。原教育部长陈宝生提出:“在一育中发现五育、渗透五育、落实五育”,“在五育中认识一育、把握一育、实现一育”[43]。有学者认为“各育任务的实现,都有赖于其他各育的参与”[44]。但是,目前中小学中的体育与其他诸育的融合还处在理论探索层面,关于实际操作较少论及,亟需制定具体行动方案。教育部办公厅于2021年6月印发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鼓励适当在体育教学中开展情境式跨学科主题教育教学活动,促进综合育人目标的实现[45]。这为中小学中的体育与其他诸育的融合提供了行动指南,由此,中小学体育具有的诸育教育价值将有更多实现的路径。
2 中国近代以来中小学中的体育与其他诸育的关系特征
纵观中国近代以来中小学中的体育与其他诸育的关系演变历程,体育与其他诸育的关系可以分为“双边关系”和“外围关系”,前者嵌套在后者之中,并随着后者的变化而变化。其中,“双边关系”是从教育系统内部而言,主要是指中小学中的体育与其他诸育的相互作用,例如:彼此疏离、并列或融合;“外围关系”是从教育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而言,主要是指体育与其他诸育中任何一育的关系在外部环境因素介入下的调适与重塑。“双边关系”与“外围关系”有着不同的内在张力,例如:“双边关系”中有体育与其他诸育形成的并列与融合、工具与目的、横向关系与纵向关系。再例如:“外围关系”中的内生与外赋、统合与疏离、应然性与实然性形成了中小学中体育与其他诸育的关系特征,并共同促使体育与其他诸育关系的演化。
2.1 中小学中的体育与其他诸育形成的“双边关系”的深层特征4435031E-261A-4E37-9ED9-2ECDDCBC066B
中小学中的体育与其他诸育的“双边关系”在演变过程中出现了多种形式,例如:“三育”“四育”与“五育”,但是这只是现象,亟需剖析其本质。其中,存在3种强大的内在张力,即体育与其他诸育形成的并列与融合、工具与目的、横向关系与纵向关系,并由此形成了中小学中的体育与其他诸育的“双边关系”。
1)中小学中的体育与其他诸育存在并列施教与融合施教的内在矛盾。纵观中国近代以来中小学中的体育与其他诸育的关系,并列施教是要解决诸育各自的地位问题,确立诸育各自单独施教的合理性,这是中小学中的体育与其他诸育融合的前提;中小学中的体育与其他诸育融合施教则是诸育并列施教的必然结果,因为诸育面向的对象是人,各育均要面向人的整体性,并发展为“一育即是诸育”。但是,在实践中多数是并列施教,少有融合施教,这是因为中小学中的体育与其他诸育融合意味着“一育”要成为其他诸育,实现其他诸育的教育价值,这可能对“一育”自身的地位构成挑战,甚至瓦解其赖以存在的教育价值基础,所以,中小学中的体育与其他诸育并列施教与融合施教并不是“双边关系”演化的两个极端,而是一种动态平衡。
2)中小学中的体育与其他诸育的融合具有工具与目的相互转换的特征。中小学中的体育与其他诸育常面临着主次之分的问题,这将决定体育是被视为其他诸育施教的工具,还是施教的目的。从中国近代以来使体育与其他诸育形成“双边关系”的相关政策来看,并未明确要求其他诸育服务于体育,即诸育要具有体育的教育价值。而如果要求诸育均具有体育的教育价值,那么显然是一种将诸育工具化的倾向。而从表象来说,当体育具有其他诸育的教育价值时,体育的施教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的同时,其他诸育又直接地或间接地成了体育施教目的实现的辅助工具。这似乎形成了不平衡的“双边关系”,但是由于诸育并不能背离人的身体而单独施教,并且体育又是以身体为施教载体,因此,此时体育又成了辅助其他诸育实现教育目的的工具,中小学的体育与其他诸育的融合具有了“工具即目的”相互转换的特性。
3)中小学中的体育与其他诸育融合施教在教育系统中出现了横向关系与纵向关系的失衡。中小学中的体育与其他诸育的关联存在2种形式,即“一和一”与“一和多”,前者是横向关系,即体育与其他诸育并列施教;后者是纵向关系,即体育与其他诸育融合施教。中小学中的体育与其他诸育的关系应是“一和一”基础上的“一和多”,但是“一和多”与“一和一”难以同步,致使“一和多”与“一和一”常处于失衡状态。具体体现为:一是中小学中的体育和其他诸育中的某育在教育系统中的横向关系失衡。例如过度强调某一育。曾经出现的泛德育化与泛政治化教育对体育与德育的并列施教就形成了制约;二是中小学中的体育和其他诸育在教育系统中的纵向关系失衡,即中小学中的体育与其他诸育融合施教难以转化为“一育”,例如:“五育”融合是对教育整体格局的规划,中小学中的体育可为其他诸育奠定良好的身体素养基础,但是其他诸育并不能提高体育认知水平、培养体育审美能力与体育品德。所以,体育与其他诸育融合施教在教育系统中出现了横向关系与纵向关系的失衡。
2.2 中小学中的体育与其他诸育形成的“外围关系”的向内联动特征
“外围关系”是指将中小学教育与外部环境因素相關联,并不断作用于中小学中的体育与其他诸育形成的“双边关系”。中小学中的体育与其他诸育形成的“外围关系”的向内联动形成了内生与外赋、统合与疏离、应然性与实然性的内在张力,对中小学中的体育与其他诸育的关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1)内生联动与外赋联动会相互制衡。内生联动是指中小学教育系统中的自洽与自为;外赋联动则是指外部环境因素对中小学中的体育与其他诸育中某育形成的“双边关系”的重塑。这2种联动不仅会影响中小学中的体育与其他诸育的关系,而且会改变中小学中体育与其他诸育的“双边关系”的基本教育价值的定位。例如在中国近代曾出现过“体育救国论”。这是学校教育受外部环境因素深刻影响而产生的强化体育的时代呼吁,但是与此同时,学校教育中也有其他诸育。在这一情形下,学校中的体育与其他诸育形成的内生联动与外赋联动就会相互制衡,会改变学校中的体育与其他诸育的关系。就“体育救国论”而言,当时的中小学的外赋联动会制约内生联动,增加了影响中小学中的体育与其他诸育关系的因素,使体育的作用凸显;但是中小学中的体育与其他诸育的外赋联动弱化时,内生联动又会成为体育与其他诸育的主要关系。
2)疏离与统合的彼此掣肘。疏离是诸育各自孤立施教的倾向,是指中小学中的体育与其他诸育存在分离倾向,即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各自形成了自成体系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教学评价体系。尽管这有利于中小学中的诸育形成秩序井然的教育格局,但是也意味着中小学中的诸育会各自孤立地施教,丧失与体育进行协调、融合、联动的可能性。统合是对中小学中诸育的汇聚有2种形式:一种是中小学内部对诸育的统合,另一种是中小学在外部环境因素影响下的诸育统合。这2种统合形式可能会产生冲突,例如:在1966—1976年出现的体育政治化就是外部统合,其消解了体育的综合育人价值,即与教育系统对中小学中的体育与诸育共同育人的内部统合形成了冲突;但是如果两者教育目标形成一致,即中小学的教育目标与中小学外部因素赋予的教育目标相同,譬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共同育人目标,就会对诸育产生巨大的统合作用。而如果不能对教育目标进行有效统合,则可能导致诸育之间的关系出现结构性失衡,例如:有些家长的应试教育思想会导致以某育为主。所以,有必要建立基于外部环境因素目标与教育系统内部育人目标相统合的机制,从而促进中小学中的体育与其他诸育的紧密联动。
3)应然性与实然性的适当转化。中国近代以来,在不同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些社会思潮渗透到了体育教育领域,例如:军国民主义、自然主义,这些外部因素曾重塑了中国的体育与教育的关系。但是,这些社会思潮在中国近代以来的不同历史时期出现时,仅能在一定程度影响学校体育思想,并未能直接改变中国学校中的体育与诸育之间的关系。只是在不同社会思潮的影响下,学校中的体育与其他诸育融合的方向会更明确,但是融合的具体路径、具体方式却并不明确。在这一情形下,唯有对能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与思想进行再阐释并形成适宜指导中国教育实践的理论,才能促进社会思潮中的有益思想在中国教育领域的实践。4435031E-261A-4E37-9ED9-2ECDDCBC066B
3 中国中小学中的体育与其他诸育的关系展望
在“五育”融合背景下,如果中国中小学中的体育与其他诸育要形成融合发展空间,那么就要构建一个包括教育价值定位、教学行为逻辑与教学活动设计一体化的教学体系,并要解决体育与其他诸育应否融合、能否融合、如何融合的问题。
3.1 中小学中的体育与其他诸育的任何一育融合要兼顾各自的教育价值
中国中小学中的体育与其他诸育的教育价值关联可分为教育价值互融与教育价值共享2个方面。一方面是教育价值互融。这是指体育与其他诸育中的某育构成“一加一”的平衡互融、彼此支撑的“双边关系”。这不仅要明确体育具有的所要融合的某育的教育价值,譬如以体育智,而且要通过该育实现体育的教育价值,以此体现体育的综合育人价值,例如:从智育中认知体育、从德育中感悟体育、从美育中鉴赏体育、从劳动教育中体验体育等。使中小学中的体育与其他诸育形成平衡、互融、共育的教育价值互融关系,将会使中小学体育具有更大的育人价值。另一方面是教育价值共享。即体育与其他诸育中的某育共享教育价值,这有利于体育与其他诸育中的某育相融合,这种融合既可以由教育系统来推动,也可以由外部环境因素介入来实现。但是,具有可共享的教育价值是中小学中的体育与其他诸育中的某育进行统合的基础,并且要避免统合后的某育的教育价值发生偏离。总之,中小学中的体育与其他诸育的任何一育融合应兼顾各自的教育价值。
3.2 体育与其他诸育任何一育融合要遵循彼此的教学行为逻辑
中小学中的体育与其他诸育任何一育融合后的教育价值定位要以教学行为作为逻辑起点。教学行为逻辑是基于中小学中的体育与其他诸育任何一育融合后的学科属性而形成的独特教育机制。体育与其他诸育各有其独特的教学行为逻辑,例如:有学者将德育、智育、美育归为心理发展层次,将体育归为身心和谐发展的层次,将劳动教育归为培养实践能力的层次[46]。各学科教学行为的不可替代性奠定了诸育各自在教育系统中的教育价值,例如:中国近代以来常用“并重”“并举”来描述诸育之间的关系,其前提便是肯定诸育各自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教学行为逻辑。
在中小学中,诸育的独特教学行为逻辑并不必然会导致体育处于孤立施教状态,而是使体育具有与其他诸育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可能性。有学者认为,全面发展不是简单地将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进行累加,不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就是“A+B+C+D+E”的机械式发展[47],所以,中小学中的体育与其他诸育并非处于平行施教状态,而是处于交叉施教状态,因此,中小学中的体育与其他诸育天然具备相互融合的可能性。唯有在遵循诸育各自教学行为逻辑的前提下,充分调动诸育的教育资源,打破体育与其他诸育之间的固有分界,才能实现体育与其他诸育融合育人成效的最大化。
3.3 设计体育与其他诸育融合的教学行为逻辑衔接的教学活动
在教育价值定位明确与教学行为逻辑衔接的前提下,中小学中的体育与其他诸育中的任何一育形成的“双边关系”应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体育与其他诸育中任何一育的融合长期处于共识上肯定、实践中推进乏力的状态。这其中存在一种认识误区,即只要参加了体育活动,无须人为进行教学设计,也无须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与中小学体育融合的诸育的教育价值便能实现。实际上,中小学中的体育与其他诸育任何一育的融合有3个方面,分别是理念融合、学科融合与教学活动融合。中小学中的体育与其他诸育任何一育的理念融合在上述的教育价值定位部分已有阐述,中小学中的体育与其他诸育的学科融合也在教学行为逻辑中有所涉及,此处仅重点阐述教学活动融合。体育与其他诸育任何一育的教学活动融合有3个方面:首先是体育与其他诸育任何一育的教学活动融合要使教学目标相一致,即设定体育与其他诸育的任何一育皆认可的教学目标,例如立德树人。其次是教学活动内容要打破学科界限,实现跨学科的教学资源重组与教学方法互鉴,为体育与其他诸育任何一育融合施教提供支撑;体育与其他诸育的任何一育融合施教的教学活动可采用多种方法与形式。最后要对体育与其他诸育的任何一育融合的教学活动效果进行评估,适时调整教学活动方案,使体育与其他诸育的任何一育融合施教的教学活动有效开展。
4 结束语
本文对中国近代以来中小学中的体育与其他诸育的关系演变历程进行了分析,最大的创新在于梳理了体育与其他诸育的关系演变脉络,对“一育即是诸育”的教育价值融合进行了辨析。在新中国的较长一个历史时期,中小学中的体育曾被忽视。但是,通过探究中国近代以来中小学中的体育与其他诸育的关系史,足见中小学中的体育与其他诸育的融合具有极大的可能与张力,以及与其他诸育融合施教过程中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潜在可能性。所以,当前有必要在中小学中构建在教育价值定位、教学行为逻辑、教学活动设计一体化的体育与其他诸育融合施教的教学体系,以此促进中小学体育在“五育”融合背景下充分实现综合育人价值。
注释:
①四红是指中学要求病残学生之外的所有学生分别达到“劳卫制”中的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和普通射手的体育锻炼标准。
②双红是指小学要求病残学生之外的所有学生分別达到“劳卫制”中的少年级和少年运动员的体育锻炼标准。
③争议的焦点是以增强体质为主,还是以掌握运动技术为主。
参考文献:
[1] 张烁.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 人民日报,2018-09-11(1).
[2]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EB/OL]. (2020-10-15)[2021-09-
18]. http://www.gov.cn/zhengce/2020-10/15/content_5551609.htm.4435031E-261A-4E37-9ED9-2ECDDCBC066B
[3] 杨天宇. 礼记译注(上册)[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280.
[4] 颜元. 颜元集(下册)[M]. 北京:中华书局,1987:693.
[5] 杨儒宾. 儒家身体观[M]. 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9:40.
[6] 吕达. 课程史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54-55.
[7] 梁启超. 南海先生传[G]//张品兴. 梁启超全集. 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485.
[8] 康有为. 大同书[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327.
[9] 严复. 原强(修订稿)[G]//汪征鲁,方宝川,马勇. 严复全集(第7卷).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23-36.
[10] 学部. 奏陈教育宗旨折[G]//陈元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536-538.
[11] 唐炎,宋会君,刘昕,等. 对我国学校体育功能研究的反思[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8):1102.
[12] 蔡元培. 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G]//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1025.
[13] 徐一冰. 二十年来体操谈[G]//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 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14] 徐一冰. 整顿全国学校体育上教育部文[C]//国家体委体育文史工作委员会,全国体总文史资料编审委员会. 中国近代体育文选.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15] 恽代英. 学校体育之研究[G]//瞿葆奎. 教育学文集(体育).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16] 毛泽东. 体育之研究[G]//瞿葆奎.教育学文集(体育).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143.
[17] 蔡元培. 在浙江旅津公学演说词[G]//高平叔. 蔡元培全集(第三卷). 北京:中华书局,1984:58-59.
[18] 吴蕴瑞,袁敦礼. 体育原理[M]. 上海:勤奋书局,1933:149-150.
[19] 第五次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议决案(节录)[G]//陈元晖.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844-845.
[20] 王华倬,郑沪娥. 我国近代壬戌学制与体育课程的改革背景、特点及其历史意义[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4):507.
[21] 恽代英. 打倒贵族式军阀式的体育制度(按语)[G]//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392.
[22] 蔡元培. 运动会的需要[G]//高平叔. 蔡元培全集(第四卷). 北京:中华书局,1984:183.
[23] 杨贤江. 青年对于体育的自觉[G]//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厦门大学. 杨贤江教育文集.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85.
[24] 傅砚农,曹守和,赵玉梅,等. 中国体育思想史(现代卷)[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11.
[25] 马约翰. 我们对体育应有的认识[J]. 新体育,1950(7):18.
[26] 徐英超. 论改造体育的两个问题[J]. 新体育,1950(7):10.
[27] 克里亚乞科. 苏联学校体育教育[M]. 章祖愈,译.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教务处教材科,1953:11.
[28] 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G]//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六册).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340.
[29] 李晋裕,滕子敬,李永亮. 学校体育史[M]. 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64.
[30] 课程教材研究所. 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体育卷)[C].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EB/OL]. (1993-02-13)[2021-04-18]. http://www.moe.gov.cn/jyb_sjzl/moe_177/tnull_2484.html.
[32]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EB/OL].(1999-06-13)[2021-04-18]. http://www.moe.gov.cn/jyb_sjzl/moe_177/tnull_2478.html.
[33] 國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2021-04-18].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00729_171904.html.
[3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
[3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2.4435031E-261A-4E37-9ED9-2ECDDCBC066B
[36]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EB/OL]. (2019-08-14)[2021-04-20]. http://www.gov.cn/zhengce/2019-08/14/content_5421252.htm.
[37] 加德纳. 多元智能[M]. 沈致隆,译. 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20.
[38] 方黎明. 体育锻炼对青少年认知能力和学业成绩的影响[J]. 体育科学,2020,40(4):35.
[39]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EB/OL].(2015-09-28)[2021-04-20]. 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509/t20150928_211095.html.
[40] 教育部 共青团中央 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EB/OL]. (2015-08-24)[2021-04-20]. http://education.news.cn/2015-08/04/c_128090280.htm.
[4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EB/OL]. (2020-03-26)[2021-07-01]. http://www.gov.cn/zhengce/2020-03/26/content_5495977.htm.
[42] 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EB/OL]. (2020-07-15)[2021-07-09].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jcj_kcjcgh/202007/t20200715_472808. html.
[43] 陈宝生.一分为二看“五育”合二为一干“五育”[EB/OL].(2018-12-13)[2021-07-23]. https://www.sohu.com/a/281693180_391284.
[44] 石中英. 推进新时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要处理好三个关系[J]. 中国教育学刊,2019(9):27.
[45]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EB/OL]. (2021-07-21)[2021-08-05].http://www.moe.gov.cn/srcsite/A17/moe_938/s3273/202107/t20210721_545885.html.
[46] 桑新民. 對“五育”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哲学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1991(6):159.
[47] 孙迎光. 马克思“完整的人”的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J].南京社会科学,2011(5):106.
收稿日期:2021-06-17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9CTY009)。
第一作者简介:郝东方(1988—),男,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学校体育、教育哲学,E-mail: dongfang.0807@163.com。
作者单位: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北京 100084。
School of Education,Beijing Sport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4435031E-261A-4E37-9ED9-2ECDDCBC06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