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下不同病理改变与Hp感染的关系分析

2022-04-15 03:36贾利航穆柏屹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6期
关键词:皮化生萎缩性符合率

贾利航 穆柏屹

1 辽宁省辽阳辽化医院 (辽宁 辽阳 111003)

2 大连医科大学 (辽宁 大连 116000)

内容提要: 目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下不同病理改变与Hp感染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本院1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对患者胃镜检查形态表现以及Hp感染、病理学检查改变等结果进行回顾与对比分析。结果:120例患者中,胃镜检查显示:单纯萎缩性胃炎57例(47.5%);萎缩性胃炎伴增生63例(52.5%)。57例单纯萎缩性胃炎病理诊断后,有42例符合萎缩性胃炎的病理诊断标准,符合率为73.7%;63例萎缩性胃炎伴增生患者病理诊断后,55例符合,符合率为87.3%,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肠上皮化生于不典型增生与Hp感染率方面,不同病理改变患者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胃镜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病理诊断率及其病理检查合并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率均低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增生患者,同时患者Hp感染率也较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增生患者低。

临床中,慢性胃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胃部疾病,它主要包含慢性萎缩性胃炎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两种类型。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以胃黏膜的固有腺体数减少作为主要表现的一种慢性胃部炎症反应,同时也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慢性胃部病症,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包括上腹部疼痛不适、餐后饱胀、恶心呕吐以及反酸等,该疾病具有病程长、迁徙难以及易反复发作的特点[1]。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饮食习惯的变化,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人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威胁,如果未对患者进行及时的诊治将会导致胃出血、胃溃疡等并发症,病情严重者可能发生胃部癌变。早期阶段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诊治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慢性萎缩性胃炎多采取胃镜检查或者胃黏膜组织病理检查诊断,在胃镜检查下的主要表现为黏膜形态红白相间、皱襞消失或者变平,多存在血管暴露的情况。相关研究显示,慢性萎缩性胃炎在胃镜下的不同病理变化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之间存在密切关系[2]。Hp是一种能够生存在胃部和十二指肠内各个区域的一种常见细菌,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在胃镜下的不同病理变化密切相关。基于此,本文以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20例行胃镜检查且确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例,对其胃镜下不同病理改变与Hp感染关系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行胃镜检查且确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67例,女性患者53例,患者年龄18~82岁,平均(53.4±5.2)岁。所选取患者均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疾病诊断标准,且排除外消化性溃疡以及消化道肿瘤疾病、肝硬化等全身性疾病患者;排除胃镜检查诊断不明确的病例;排除不同意本次研究的情况。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临床中,对所有患者行胃镜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对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分型判断,分型内容包含单纯慢性萎缩性胃炎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增生等。此外,在对患者实施胃镜检查过程中,根据患者病变部位在胃镜下的特征和表现,对确定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黏膜病理检查,通过在与幽门的距离为2~3cm的胃窦部位置处,进行一块大弯黏膜与两块小弯黏膜提取,然后在胃体距离胃贲门约8cm左右的大弯中部与小弯位置处,各采集一块黏膜,并进行一块胃角黏膜采集,最后将上述所采集的全部黏膜标本送至医院病理科进行病理检验和分析。

其次,在对患者的Hp(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检查中,通过在胃窦部小弯处提取一块活检黏膜,对其开展快速的尿素酶试验测定,并使用Hp检查试纸(广州贝思奇试剂公司提供)对其进行Hp感染检查与确认。其中,Hp感染检查与确认的具体操作为:将所采集的新鲜胃黏膜标本置于检测试纸的中心位置处,然后在室温下进行观察分析,对进行上述操作后1min内检测试纸从黄色变为赤色的情况,即可判断为Hp感染强阳性;对完成上述操作后1~3min内,检测试纸从黄色变为赤色的情况,判断为Hp感染弱阳性;对完成上述操作3min后,检测试纸仍然未改变的情况,判断为Hp感染阴性。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的胃镜检查、病理检查与Hp感染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患者胃镜下不同病理改变和Hp感染的关系进行研究。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χ2检验,采用%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20例患者中,胃镜检查显示:单纯萎缩性胃炎57例(47.5%);萎缩性胃炎伴增生63例(52.5%)。57例单纯萎缩性胃炎病理诊断后,有42例符合萎缩性胃炎的病理诊断标准,符合率为73.7%;63例萎缩性胃炎伴增生患者病理诊断后,55例符合,符合率为87.3%,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同时比较两种病理改变患者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及Hp感染,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胃镜下不同情况患者的病理诊断与Hp感染情况对比(n/%)

3.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消化内科病症,患者症状具有一定的隐匿性,部分患者存在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消化不良等临床表现,同一般胃病的症状十分相似,易被患者忽视。对患者进行胃镜检查能够通过肉眼观察到胃黏膜色泽发生异常,黏膜变薄,正常情况下难以看到的血管能够在胃镜中看到。从病理角度进行分析,除常规炎症表现外,还能发现分泌胃液的腺体和细胞减少或者消失;另外一些肠腺存在于胃黏膜中,取代了原有的胃腺,便是临床常见的“肠上皮化生”。这类病变可以是局部或者广泛分布,导致患者出现上浮饱胀、食欲衰退等不良症状。该疾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主要发生于中老年群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也会不断提高。临床有研究显示[3],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多因素疾病的一种,患者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与其年龄、饮食以及家族遗传、Hp感染、胆汁反流等因素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而Hp感染引起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在患者的数量比例中表现最为突出[4]。Hp感染和慢性萎缩性胃炎、上消化道溃疡以及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也是导致胃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Hp感染会导致患者出现慢性胃炎反应,值得注意的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疾病发生后,由于其持续的炎症反应,导致患者的胃黏膜正常结构逐渐丧失,同时患者的胃腺体与特殊细胞也逐渐消失,并且由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萎缩胃黏膜在疾病后期往往会伴有肠上皮化生与异型增生、癌变等情况,因此,当前临床已经将慢性萎缩性胃炎作为胃癌发生的癌前病变进行检查诊断和干预[5]。Hp是一种形态曲折的螺旋样杆菌,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移生在人体的胃黏膜上,特别是能够存活在胃窦、贲门中,还能够游离在胃部黏液中。临床诊治阶段,准确确诊慢性萎缩性胃炎对于改善患者病情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胃镜检查在胃部疾病诊断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并且随着胃镜检查在临床中的广泛与普遍使用,使得采用胃镜检查进行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的可能性也越来越突出[6]。当前,临床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疾病诊断仍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因此,对胃镜检查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病理检查报告结果进行对比,并就其相关性开展探讨,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价值和作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通过胃镜进行诊断,能够在胃镜下有效、直观显示出患者的不同比例变化,同时与Hp感染存在密切的关系。

本文中,对本院收治的1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镜检查与病理检查、Hp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对比显示,胃镜检查不同表现的患者,其病理诊断结果与Hp感染情况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其中,胃镜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病理诊断率及其病理检查合并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率均低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增生患者,同时患者HP感染率也较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增生患者低。该结果与李飞鹏等[6]所研究结果基本相一致,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检查诊断指导意义。导致两种病理改变患者符合率不同的原因可能为本次研究中,操作者对患者进行取样时,取样的部位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对于胃镜下黏膜形态表现为颗粒状或者结节状的患者来说,取材阶段操作者多选择胃窦部小弯处这一部位,但是这些部位易导致增生发生,如肠上皮化生等情况,因此临床诊断为萎缩性胃炎十分容易。近些年来随着我国胃镜技术的不断进步,内镜的清晰度明显提高,其检测水平也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但是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来说,仍然需要将病理诊断结果作为诊断的主要依据[7]。进行活检的过程中,如果患者存在固有腺体萎缩的情况,便可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但是临床在实际进行胃镜检查时,对操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特别是操作人员进行标本取样的过程中,需要合理选择黏膜的组织部位,并进行有效的处理,避免发生操作不规范、不合理的情况,不断提高自身的操作水平,这样才能够保证诊断的符合率[8]。对两种病理改变患者不典型增生、肠上皮化生诊断结果的差异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原因在于萎缩性胃炎合并增生患者的标本取样主要选择在结节状或者颗粒状的黏膜位置。但是这一位置极易发生不典型增生、肠上皮化生等情况,因此也导致萎缩性胃炎合并增生患者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单纯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另外两类不同病理改变患者的Hp感染率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也说明胃镜下不同病理变化与Hp感染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对其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可能为Hp能够抵达胃黏膜上表皮和胃黏膜底层位置,进而对胃黏膜屏障造成一定的伤害,极易导致胃黏膜细胞发生变性环伺情况[9];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增生来说,Hp主要存在于胃小凹上皮位置,进而导致患者发育不良,同时逐渐发展为不典型增生情况,因此临床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增生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临床医师需要注意对Hp的诊断和根除[10]。Hp吸附在患者胃小凹内,定值于胃黏膜上皮细胞,能够释放空泡毒素A导致胃黏膜局部发生严重反应和免疫反应,进而对患者局部胃黏膜造成破坏,反复、长期的破坏会导致腺体萎缩、化生与异常增生,同时还会引发大量胃酸、胃泌素的释放,对胃黏膜的破坏愈加严重。本次研究例数存在不足,受其他因素影响,未对检查结果进行详尽分析,未来仍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总之,胃镜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病理诊断率及其病理检查合并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率均低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增生患者,同时其患者HP感染率也较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增生患者低,在治疗阶段需要注意对Hp的诊断和根除。

猜你喜欢
皮化生萎缩性符合率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理中通络化浊汤治疗脾胃虚寒痰湿瘀阻型慢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效果研究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症状、诊断和防治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肠化免疫分型,告诉您胃病怎么办
多层螺旋CT与MRI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肠上皮化生怎样检查治疗
胃宁和络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87例临床观察
加味异功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