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樱 王静 赵季红 王春燕
1 武警特色医学中心军人全科医学科 (天津 300162)
2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3医院第二派驻门诊部 (天津 300010)
3 武警特色医学中心消化科 (天津 300162)
内容提要: 目的:深入探讨对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胃镜下金属钛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本院收入治疗的66例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止血方式的差异性将其随机分为人数相等的两个小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于胃镜下注射止血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于胃镜下使用金属钛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即时止血率以及再次出血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极其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来院就诊的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使用胃镜下金属钛夹治疗的方案疗效显著,并发症少且即时止血率高。
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是发病率极高的一种内科急症,若不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止血方案,患者的生命将会受到严重威胁。以往临床上多采用于胃镜下注射止血药物的方式进行治疗,虽然能够有效止血,但鉴于药物的时效性,效果往往不尽人意,甚至有患者出现了二次出血的情况。随着我国现代医学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许多医院开始使用胃镜联合金属钛夹的方式治疗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不仅创伤小,而且止血速度快,能够有效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次研究选取于2018年5月~2020年5月本院收入治疗的66例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样本,旨在深入探讨对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胃镜下金属钛夹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于2018年5月~2020年5月本院收入治疗的66例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止血方式的差异性将其随机分为人数相等的两个小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24~59岁,平均(38.44±1.15)岁。病程4~36d,平均(20.14±1.67)d,出血量795~823mL,平均(809.15±11.65)mL。胃部出血患者共计11例,十二指肠出血患者共计12例,胃和十二指肠均出血的患者共计10例。观察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25~60岁,平均(38.45±1.16)岁。病程5~35d,平均(20.15±1.68)d,出血量801~817mL,平均(809.17±11.64)mL。胃部出血患者共计10例,十二指肠出血患者共计11例,胃和十二指肠均出血的患者共计12例。
纳入标准:患者通过内镜检查以及临床症状的分析研究确诊为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收治后未接受其他类型的治疗;患者凝血功能以及身体的免疫功能均无异常;患者的病例资料清晰且完整。排除标准:排除伴有其他类型消化道疾病的患者;排除精神疾病患者以及存在不同程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排除因其他类型因素致使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排除参与了其他类型实验研究的患者。
在平均年龄、平均出血量、出血部位以及性别分布等多项基线资料方面,两组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不存在明显差异,可以顺利进行有效的实验分析。
两组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入院治疗之后,全部接受常规的输液治疗以及输血治疗,处于急性出血期的患者必须要做到禁止饮食。若患者伴有呕血症状,则必须要留置胃管[1]。
对照组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于胃镜下注射止血药物进行治疗。参照于胃镜下注射肾上腺素的具体要求,通过胃镜观察后确定具体的止血点,然后在其周围注射肾上腺素注射液(武汉武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2022262)以及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比例为1:10000,于每个出血点注射剂量约为1~2mL[2]。
观察组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于胃镜下使用金属钛夹进行治疗。在患者的血压流动速度逐渐缓慢或是停止出血之后,安置金属钛夹释放器,于距离病灶大概3cm的位置推出钛夹,然后对准病灶处的血管,深深压入到人体组织出血的里面位置。接着再断开金属钛夹释放器,将金属钛夹释放器的总数量控制在1~6个的范围内[3]。使用氯化钠注射液多次重复地进行冲洗,在患者的出血症状彻底停止之后便可以将胃镜退出。
在治疗结束之后,两组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口服云南白药(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53020798)进行相应的治疗,规格为0.25g,每次0.5g,3次/d,持续服用1周。与此同时,对患者注射奥美拉唑注射液(江苏奥赛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74090),规格为20mg,每次用药40mg,每日注射两次,持续注射3d[4]。
本次研究对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主要有四项,分别为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即时止血率以及再次出血率。治疗总有效率可以划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三个标准。显效为治疗开始后,1d时间内有效止血。有效为治疗开始后,2d时间内有效止血。若患者在治疗2d之后,胃管的引流液依然伴有血性,或者再次呕血,大便出现柏油状,血压值不稳定,那么则可以判定为无效。
即时止血标准为在对患者展开治疗的5min时间之内,胃管引流出十分清亮的胃液,血压值以及脉搏状况较为平稳,不存在血性液体,红细胞计数以及血红蛋白水平也均处于正常值范围内,柏油样大便以及呕血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大便的潜血检验显示为阴性。再出血的诊断标准为行胃镜治疗之后依然出现了呕血、便血等多种不同的上消化道出血症状。倘若患者二次出血的出血量较大,则必须立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二次止血治疗,或者让医院的专家们进行会诊转为外科手术治疗。如果治疗总有效率和即时止血率越高,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再次出血率越低,则代表患者所收获的治疗效果越理想。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参与本次探究的66例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数据资料展开分析。使用%的形式表示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即时止血率以及再次出血率等计数资料,展开χ2校验。P<0.05为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
从表1可以看出,观察组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69.70%),差异极其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n(%)]
从表2可以看出,观察组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03%)明显低于对照组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1.21%),差异极其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2.两组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从表3可以看出,观察组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即时止血率(57.58%)以及再次出血率(3.03%)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差异极其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3.两组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即时止血率和再次出血率对比[n(%)]
随着我国近年来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稳步提升,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改善。由于饮食类型的日趋多元化以及饮食习惯方面的原因,致使肠胃疾病的发病率始终呈现出居高不下的态势。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极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集中体现为黑便、头晕、呕血以及四肢发冷等[5]。倘若患者的出血总量超过了1000mL,单纯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是无法快速有效止血的。部分老年患者如果抵抗力较差或是伴有其他综合性疾病,随着出血量的逐渐上升,生命安全也会受到严重威胁[6]。
过去我国许多医院都采取胃镜下注射止血药物的方式对溃疡性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止血,虽然止血效果较为显著,但是仍有患者会出现无法及时止血的情况,甚至出现二次出血的情况[7]。随着我国医学工作者们的不懈探索和深入研究,应对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止血方案也日渐增多,使用较为普遍的有高频电凝疗法、激光电灼、钛夹止血以及微波凝固等。过去所使用的于胃镜下注射药物的止血方案主要是通过肾上腺素让患者出血处迅速收缩,并且于病灶处形成血栓,使血小板凝聚[8]。人体组织也会随之在高浓度肾上腺素的作用下快速肿胀,对出血血管形成压迫,最终达到快速止血的功效[9]。但这种治疗方案的不足之处在于止血药物的功能实际上是存在时效性的,在止血效应完全丧失以前,若使用金属钛夹进行治疗则能够达到缝合血管的目的,而且在患者出血状况彻底消失之后的一星期到三星期之间,钛夹会自行脱落。总的来说,这种治疗方案不仅十分方便,而且安全系数极高[10]。
通过与其他物理性止血方式的对比之后可以发现,放置金属钛夹所钳夹的人体组织非常少,不太可能加重患者的溃疡程度,也几乎不会诱发出血现象[11]。而且在胃镜下使用金属钛夹进行治疗能够全面有效地降低再次出血的概率,解决药物时效性所带来的弊端。除此之外,胃镜下的金属钛夹止血法集结了多种止血方案的优势,能够有效避免病情严重的患者陷入危急情况[12]。
经过研究发现,观察组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即时止血率以及再次出血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极其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来院就诊的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使用胃镜下金属钛夹治疗的方案疗效显著,并发症少且即时止血率高,值得在全国各大医院广泛推荐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