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德
摘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颁布,标志着高中地理教学新一轮的综合改革拉开了帷幕。依据课程标准和评价体系,本文从“立足课程标准,研磨评价体系;落实核心素养培养,打造生本课堂”等方面,提出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建议。
关键词:课程标准核心素养有效教学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颁布实施,给新时期高中地理教师深入学习和更新教育指明了方向,也是地理教师科学有效教学,实现地理教学生活化和现代化的重要借鉴,对考试制度创新和教育教学变革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立足课程标准,研磨评价体系
新课程标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为宗旨,以遵循符合学科逻辑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原则。与原课程标准相比,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包括2个必修模块、3个选择性必修模块,无论是在教材知识结构、内容要求、评价方式、体例结构、与初中地理内容的衔接、必修与选择性必修内容的分工与递进上,还是在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把握政治方向、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及提升民族自豪感等方面都有新的调整和具体要求,而这些变化也指明了高中地理教育改革的方向与重要内容。“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新课程标准为当下一线地理教师的课堂有效教学提供了明确的参考。
“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围绕“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这一高考核心立场,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出发,结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个圈层的环环相扣、层层叠加,立足国家人才战略,适应高校人才选拔提出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四大要求,明确回答了当下的高考为什么考、考什么和怎么考的问题。然而当下很多一线教师平日非常注重自身教育教学技能的提升,反而忽略了对新课程标准及国家有关教育政策的研读,甚至有一部分地理教师还不清楚地理核心素养和评价体系的基本内容,更不谈对其内涵的深层次解读,这一现象着实令人担忧。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优秀的创新人才,笔者认为教师必须要正确把握教育改革与发展方向,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和有关教育政策及法律法规,在“创新”二字上狠下功夫,从革新教育观、学生观、价值观、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积极思考和实践,从而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落实核心素养,打造生本课堂
区域性是地理学的一个特点,区域认知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地理学的综合性又决定了综合思维在地理素养中的重要地位。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水平要求和课程内容安排,高中地理必修课程主要以地球科学常识和人文地理为基础,侧重于有关地理概念、原理、规律的认识以及地理要素相互关系的分析和时空变化。例如,必修第一册教材第二章介绍“大气的热力环流”时,在阐明其概念和原理后,利用热力环流形成示意图,教材设计了“城市热岛环流”案例和“海陆间大气热力环流”活动。结合比热容的差异和城市规划布局的总体要求,学生将所学原理与区域发展结合起来,根据家乡城市化发展建设实际,从而为建设美好家园出谋划策。再如,针对必修第二册教材中人口、城市化和产业区位因素等内容,教师可着重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不同发展类型国家的特点及存在的差异等,根据差异进而探究应对策略。
选择性必修教材则是以自然地理、区域发展和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为内容,侧重于系统性和综合性的地域分析能力培养。教学中,教师要突出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和空间差异,强调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尤其是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对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的综合影响,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时间和空间视角来看待有关地理现象和问题,使学生形成对地理事物区域性和综合性地理特征的认知,逐步深化人地协调观念。例如,在选择性必修一教材第二章“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中,教材通过贵州喀斯特山区石漠化和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差异性分析,设置“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活动探究,使学生理解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再如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师引导学生认知对整体性与差异性的原理,结合教材课后问题“如何看待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引进欧洲冷季型草坪”,对比研究我国西北和西欧自然环境等特点,综合冷季型草坪的优点和引发的问题,从而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三、科学精准施策,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一)明晰教学目标,构建逻辑体系
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课堂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及归宿,教学活动紧扣课堂目标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基本途径,也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目标是否明确,不仅影响教师教学思路的设计、方法的选择、资源的利用,更是直接关系到整个教学过程的成败。为此,地理教师应紧扣新课程标准,深研教材,明确每一章节的教学维度,做到厘清知识点,构建思维支架,从而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兴趣爱好及个体的学习差异等,制定出契合本校学生学情、翔实可行的教学方案,让目标成为指导教学、检验教学的标准。例如必修第一册教材第一章“地球的宇宙环境”,教材在知识体系上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行星地球”两部分。教師首先要根据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分类、层级结构进行教学与评价目标设计,按照学生发展水平,指导学生对天体进行准确分类并按照从地月系到可观测的宇宙的顺序逐级划分天体系统。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和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从而理解行星地球的普通与特殊性,最终树立保护地球环境的意识。在评价上,教师可结合教学重难点,通过对学生认知方法和思维水平的随堂观察、试题命制和天文现象的实践观测记录等,形成全面的评价机制。
(二)巧设教育情境,唤醒问题意识
教师要根据所教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巧妙地将学习内容转化为问题情境,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幼儿园、小学时期的孩子心中总有“十万个问号”,等到了初、高中时期,课堂上的“问号”越来越多地变成了“句号”,其症结就在于一部分教师的课堂是“去问题化”的应试课堂,静听、静思成为学生的课堂常态,这必然导致学生主体地位的丧失和问题意识的淡薄。而新课程在每节内容开始前都安排了新颖有趣、富有吸引力的情境设计,且设计契合生活,针对事实并延伸至当节内容,所设问题学生需要通过当节相关内容的学习方能回答。新课改就是倡导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为此教师要学会营造平等对话、自由讨论等开放性氛围,让学生“想问”“敢问”“有问”和“善问”,从而在不断发现问题、生成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中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激发其创新精神,进而让学生在走向自然、走向社会后仍保持新奇。
(三)改变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角色,由领导者、命令者、管理者、传授者变为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向学生灌输知识变为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与创新。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绝对的知识“权威”,学生更多的是被动接受,课堂缺乏问题研究、合作学习。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尤为重要。每个个体都有着独立的学习机制和不同的认知,当个体对同一地理现象的解释不同时,就需彼此之间进行交流论证,在问题研究、合作学习中形成合理的结论。在交流论证过程中,教师要学会“退居二线”,要学会还学习主动权于学生,还学习时间于学生,还学习空间于学生。这种“退”不是“真退”,而是“隐退”,教师要“挖空心思”来为学生创造各种条件,给予适时的点拨、引导、关爱与激励,真正做到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知识让学生自己归纳,规律让学生自己发现,学法让学生自己探索,效果让学生自己评价,以此来激发学生内心的学习渴求与激情,从而让教育的外因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动力,变必须的学习任务为学生的自我要求,形成更高层次的学习动机和研讨动力。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将充满“温度”,易接“地气”并更具“生命力”。
(四)开发课程资源,丰富课程内容
地理课程资源是学校、地方课程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课程目标全面达成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地理课程资源早已不局限于地理教材,笔者认为,能有效满足课堂教学、课外实践和学生学习需求的都可视为课程资源。地理核心素养之地理实践力要求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要走进自然、融入社会,而日常的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就可落实这一素养。例如,日常拍摄的地形地貌景观图片或视频、师生自制的地理模型或教具、订阅的课外读物、研发的校本资料、通过图书馆及信息网络收集到的资料等,这些都可以应用于日常的教学之中。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是一种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发展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为此,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以及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恰当地整合多种课程资源和各种直观教学手段来优化课堂教学,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解决教学重、难点及创设教学情境等方面的作用,要给学生留足自主活动时间和空间,要给学生提供有价值的线索并让其学会尝试、思考与合作,从而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体验式学习所带来的乐趣与成功。
(五)引领精神文化,落实立德树人
新课程标准下教材的内容选择、表述及学习引导,都充分反映了国家的意志,與党和国家的政策、主张保持高度一致。为把握政治方向,引领精神文化,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教材设计了国家主权、海洋权益、生态文明建设、国家重大战略、国家安全以及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成就等内容,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之情。例如,在反映国家政策方面,必修第二册教材巧妙地融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和“积极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发展策略,通过建设主体功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维护海洋权益四大模块,从而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在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上,必修第一册教材在“地貌的观察”情境设计中引入了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的案例;必修第二册教材在“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内容安排上,通过“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俗语,先后引入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江西月亮湾、福建土楼、安徽宏村、苏州山塘景观等内容。教学中,教师要学会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各自独特的接受方式,给学生抹上“精神底色”,使其形成独立的人格,从而将知识经验内化为个体的精神财富,引领学生自我认知,独立判断,促使学生成为自我教育发展的主体并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悲天悯人的情怀。
(六)强化学习研究,优质高效复习
教师必须要有意识地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要有意识地虚心听取同行对自己的教学评价,要有意识地倾听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的反馈意见,在反思与倾听中吸取经验教训,从而科学有效地开展复习教学。近年来高考命题以视野开阔、视角独特、取材广泛、构思精巧为特点,充分体现“素养立意”。然而有部分师生指出:如今的试题有时甚至看不见熟悉的地理信息,“复习的不考,考的没复习”成了不少师生“无奈”的哀叹。而这恰恰是当下高考的公正性所在——考的是学生的心态与眼界,考的是学生的临场独立思考与分析解决问题的技能。为此,科学有效复习,优质高效备考就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
那如何做到科学有效复习,实现优质高效备考呢?笔者认为:科学有效复习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对知识点进行重新整理、加工与融合;而优质高效备考则需要将整理加工后的“程序性”知识转变为应试的“策略性”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设计若干个新问题,还要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梳理系统,整理相同知识,联系相关知识,迁移相近知识,重组不同知识;学生要紧随教师复习思路和“布局”,明确某一问题或某一类问题的特点与成因、优势与不足、对策与意义等,同时在思考应用中要学会分析命题人的意图,研究读图要领,总结解题思路,构建答题规范,树立答题信心。通过师生合作,学生将旧知识在新思路的指引下变成新知识,进而提升独立思考与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技能。
“研而不教则空,教而不研则浅。”随着新高考、新教材在全国各地陆续推行,对于广大的高中地理教师而言,他们面对的不仅是挑战,更是机遇。为此大家更应厉兵秣马,潜心教研,“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
参考文献:
[1]郭康丽.以三维目标引领课堂教学[J].长江丛刊,2017(28):292.
[2]胥国祥.转变教学方法打造“满意课堂”[J].课堂内外(教师版),2016(3):1617.
[3]王向东.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途径[J].地理教育,2003(2):56.
[4]高俊昌.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修订内容[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17):611.
责任编辑:丁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