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明 王 韩燕
1.内蒙古杭锦后旗林业和草原局 2.内蒙古杭锦后旗自然资源局
护林员,一个平凡的职业,却承载着绿色卫士的重担。内蒙古杭锦后旗乌兰布和沙区森林资源管理站的护林员整日与沙漠戈壁中的沙生植物和湿地为伴,忠实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他们用自己的实行行动保护着沙漠戈壁的那片绿色。
2020年,杭锦后旗借助“蚂蚁森林”公益造林项目种植了8 万多亩幼林,共种植梭梭613.8 万株、柽柳266.4 万株、胡杨7.8 万株,成活率达85%以上。这是目前我国自实施“蚂蚁森林”项目以来,首次单独指定一个旗县一个年度完成的最大面积的项目区。杭锦后旗将利用3年时间,累计完成13 万亩梭梭人工造林。届时,乌兰布和沙区将披上绿装,项目区与阴山大漠公园、屠申泽湿地公园相融合,形成以大漠特色、生态建设为基底,以“戈壁天堂”线上文旅项目为载体,集森林康养、沙漠利用、戈壁探险于一体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杭锦后旗在乌兰布和沙漠腹地投资建设了森林资源管理站和防火物资储备库,配套了先进的监控设备,储备灭火器材150 台、无人机3 架、野外应急装备25 套。全旗有20 名护林员日夜守护着这片林地。
曾林军和梅田宇是杭锦后旗林业工作站的职工,乌兰布和沙区森林资源管理站成立后,他们就来到了这里,除了守护林地,还承担着森林防火的重要职责。
“让这里的沙生植物自然生长、野生动物自由觅食,不受人类行为的干扰,是我们最大的心愿。”曾林军说,他们每天都巡护沙区,防止不法分子盗猎盗采野生动植物,禁止农牧民的牲畜进入沙区啃食苗木。
每次巡护,他们都带着水壶、干粮、镰刀、扑火工具、GPS 等行头,一趟下来至少七八个小时,每天穿沙入林20公里以上。路上,他们不但要经过梭梭、杨柴、柠条、花棒等沙生植物密布区,穿越“蚂蚁森林”项目区,还要巡护屠申泽湿地公园。一年下来,他们的巡护里程达六七千公里。
在巡护沙区的时候,要处理各种情况,还要忍受长时间的孤独和寂寞。梅田宇说,“进了沙区,开始时我们还会聊天,到后来沙丘越来越高,林草植被越来越茂盛,需要更加集中注意力发现问题,所以也就基本不说话了。”
巡护过程中,护林员要实时监控附近村民的偷牧活动,还要观察野生动物的活动轨迹和野生植物的分布情况,以及人工新造林地的抚育管理情况,然后用相机或手机将这些痕迹拍下来,并在GPS 上定位。这些为杭锦后旗编制沙漠和湿地规划、绘制野生动植物分布图和防火示意图,以及安排未成林地苗木的日常抚育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巡护完毕后回到管理站,天已经黑了,护林员还要自己做饭,吃完饭后便总结一天的巡护成效,做好巡护记录,然后确定第二天的巡护路线和巡护重点。
乌兰布和沙区有很多坟墓,每逢清明、冬至、春节等节日,护林员便加大巡护力度,采取“站沙头、守路口、看坟头”的方式,严防村民在林地烧纸。
杭锦后旗林业工作站站长张立军是全旗森林防火的部门负责人,他分析说,“乌兰布和沙区雨水少,雷电击的可能性不大;天干物燥、植被茂盛,主要任务是预防人为火灾隐患。”每年防火期,他们都要在乌兰布和沙区各路口设立哨卡,向村民宣传森林防火法律法规,并实行24 小时值班制度,严防人们非法进入沙区。
在不巡护的日子里,护林员便抚育管理苹果梨、西梅、大接杏、金叶白蜡、卫矛、香花槐等经济与景观树种。他们还在林带间种西红柿、茄子、豆角、辣椒及西瓜等蔬菜水果,这样既能将裸露的地表覆盖上绿色,又能改善护林员单调的生活,还丰富了餐桌美食品种。
有时候,护林员还要进行夜间巡护,这听起来让人有点胆怯,但对于护林员来说却另有一番乐趣。夜里,很多野生动物会到沙区边缘和湿地周围活动,他们时不时地就看到野兔、刺猬、天鹅、鸿雁等野生动物在林间栖息。
如今,看着自己巡护区域的野生动物越来越多,沙区植被盖度越来越高,张立军、曾林军和梅田宇等绿色守护者,心中充满了无比的自豪,他们觉得自己的付出值得。
在杭锦后旗,还有很多像他们一样的护林员,时刻守护着祖国北疆这道亮丽风景线,向这些沙漠戈壁的绿色卫士致敬!
防火演练
秋冬季林木管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