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艳丽,刘怡娜
(息县人民医院妇科,河南 信阳 464300)
外科手术是治疗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的主要方法,可清除病灶组织,促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延长生存时间[1]。但根治术需将患者卵巢及双侧输卵管均切除,会给患者身体带来较大的伤痛,加之患者因女性特征被破坏,失去生育能力,容易产生自尊心受损、自责、自卑、焦虑等负面情绪,从而对生活失去目标与希望,降低生命意义感水平。生命意义感是一个包含连续感、顺序感和目的感的概念,是个体对有价值的目标进行追寻并实现而产生的成就感[2]。较高的生命意义感水平有助于患者领悟生命的意义,意识到生命存在的理由,从而保持心理健康,重拾对生命的希望,增加对身体恢复及未来生活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对促进疾病转归、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3]。因此,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EC患者根治术后生命意义感水平十分必要。压力知觉指个体对所处环境中各种刺激性事件在经过进行认知评价后产生的心理感受[4]。杜丽[5]报道,较高的压力知觉水平容易加重实习护生对未来前途的担忧和迷茫,影响其追求生活目标,降低对未来生活的信心,进而降低生命意义感。由此,推测压力知觉与生命意义感之间可能存在一定联系。但二者在EC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关系研究报道较少。基于此,本研究主要观察EC患者根治术后压力知觉与生命意义感水平,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
1.1 一般资料息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本次研究,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于医院接受根治术治疗的115例EC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或家属均签署本研究知情同意书。115例患者年龄51~70(60.73±2.18)岁;疾病类型为Ⅰ型EC 102例,Ⅱ型EC 13例;肿瘤国际妇产科协会(Federation International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6]分期为Ⅰ期29例,Ⅱ期86例;手术方式为开腹手术47例,腹腔镜手术68例;受教育程度为小学9例,初中18例,高中29例,大专43例,本科及以上16例;医疗付费方式为自费24例,农村合作医疗53例,职工医保38例;EC家族史为有23例,无92例。
1.2 入选标准(1)纳入标准:①EC符合《妇产科学》[6]中相关规定,且经手术病理学检查确诊;②符合手术适应证,于医院首次接受EC根治术治疗;③FIGO分期Ⅰ~Ⅱ期;④逻辑思维与沟通表达能力正常,依从性好,可配合完成本研究调查。(2)排除标准:①近3个月遭受过其他重大创伤性事件;②入院前接受化疗、新型靶向治疗、放疗等其他方法治疗;③合并原发性心理疾病,如焦虑症;④合并其他重大疾病或恶性肿瘤。
1.3 方法
1.3.1 压力知觉水平评估方法 术后随访1个月,采用压力知觉量表(perceived stress scale-14,PSS-14)[7]评估患者压力知觉水平,该量表克伦巴赫系数为0.780,重测效度为0.790,量表包括压力知觉(7个条目)和应对能力知觉(7个条目)2个维度,共14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评分,其中压力知觉维度反向评分,应对能力知觉维度正向评分,总分0~56分,分数越低,表明患者压力越大。
1.3.2 生命意义感水平评估方法 术后随访1个月,采用修订后中文版生命意义感量表(the meaning in life questionnaire,MLQ)[8]评估患者生命意义感水平,该量表克伦巴赫系数为0.710,重测效度为0.810,量表包括生命意义感(5个条目)和寻求意义感(4个条目)2个维度,共9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1~7分的7级评分法评分,总分9~63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生命意义感越强。
1.3.3 质量控制 115例EC根治术患者术后1个月至门诊接受随访,在医院妇科医护团队的配合、支持下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方式为面对面问卷填写,每份问卷填写时间为15~20 min,所有问卷均由调查人员当场发放并回收,回收后对问卷完整性进行检查,对于遗漏会存在问题的问卷,指导患者补充或重新填写。本次共发放PSS-14、MLQ问卷各115份,均完全回收,问卷回收率为100.00%;无剔除问卷,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00%。
1.3.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处理数据,全部计量资料均经Shapiro-Wilk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数(%)表示;EC患者根治术后压力知觉与生命意义感水平的关系采用一般线性双变量Pearson直线相关性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1 EC患者根治术后压力知觉水平(PSS-14评分)情况115例EC患者根治术后PSS-14总分为(20.13±3.22)分,压力知觉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见表1。
表1 EC患者根治术后压力知觉(PSS-14评分)情况(±s,分)
表1 EC患者根治术后压力知觉(PSS-14评分)情况(±s,分)
注:EC为子宫内膜癌;PSS-14为压力知觉量表。
项目得分范围得分压力知觉0~28 9.31±1.16应对能力知觉0~28 10.82±1.21 PSS-14总分0~56 20.13±3.22
2.2 EC患者根治术后生命意义感水平(MLQ评分)情况115例EC患者根治术后MLQ总分为(33.62±2.35)分,生命意义感水平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见表2。
表2 EC患者根治术后生命意义感水平(MLQ评分)情况(±s,分)
表2 EC患者根治术后生命意义感水平(MLQ评分)情况(±s,分)
注:EC为子宫内膜癌;MLQ为生命意义感量表。
项目得分范围得分生命意义感5~35 19.36±2.18寻求意义感4~28 14.27±1.64 MLQ总分0~63 33.62±2.35
2.3 EC患者根治术后压力知觉(PSS-14评分)与生命意义感水平(MLQ评分)的关系分析经双变量Pearson直线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EC患者根治术后PSS-14各维度及总分与MLQ评分中的各维度及总分均呈负相关(r<0,P<0.05)。见表3。
表3 EC患者根治术后压力知觉(PSS-14评分)与生命意义感水平(MLQ评分)的关系分析
生命意义感是一种可以给予个体存在的方向感与价值感的目标与动力,是个体通过思考自身存在的目的及理由,从而找到生活的目标与方向的过程,对个体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具有较大影响[9]。本研究结果显示,115例EC患者根治术后PSS-14总分为(20.13±3.22)分,可见患者压力知觉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分析原因可能为,根治术虽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EC患者病死率,但手术会改变患者躯体功能及身体形象,部分患者还会因疾病而离开工作岗位,失去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恐惧、抑郁、绝望等心理问题,失去生存意义[10]。此外,EC患者根治术后还需进行后续综合治疗,而治疗对机体生理及免疫机能产生的损伤及高昂的治疗费用会进一步加重患者身心受到的刺激,引发自卑、无助等负面情绪,导致其心理较为脆弱,无法适应术后生活,失去生活目标与希望,从而导致其生命意义感水平较低[11]。
压力知觉是个体对在受到困境或外界危害性事件刺激后,经主观认识与思考后引起的相应的心理状态变化过程,通常表现为不适、紧张与不安[12]。本研究115例EC患者根治术后1个月PSS-14评分为(20.13±3.22)分,压力知觉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分析原因可能为,EC患者在经历手术这一创伤性事件后需一段时间方可恢复生活自理能力,而患者既往多为家庭照护者的角色,此时接受他人照护容易产生强烈的不安、无助、紧张等心理,增加心理压力[12]。此外,患者手术及术后综合治疗费用较高,会使其对家庭产生负罪感与自责感,认为自己成为了家庭的负累,从而进一步加重心理负担,增加其对手术及疾病相关事物的应激反应程度,进而增加其对压力的感知程度,导致压力知觉水平较高[13]。
本研究通过一般线性双变量Pearson直线相关性检验EC患者根治术后压力感知与生命意义感之间的关系发现,EC患者根治术后PSS-14各维度及总分与MLQ评分中的各维度及总分均呈负相关,由此可见,EC患者根治术后压力感知与生命意义感具有一定关系,较高的压力感知水平容易增加患者心理压力,降低生命意义感。分析原因可能为,压力知觉水平较高的患者对癌症及手术造成的伤害敏感度较高,容易把目光聚焦在EC发生的原因、疾病给自身带来的痛苦,反复回忆手术过程及术后出现的各种不适症状,并担心高昂的治疗费用及术后疾病复发会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及精神负担,从而增加恐惧、自责、焦虑等负性情绪体验,怀疑自身存在的价值,失去生活的目标与动力,进而导致生命意义感水平较低[14]。而较低的生命意义感水平又会使患者进一步失去生命存在的意义,加重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增加其对压力的敏感度,从而提高压力知觉水平,形成恶性循环,增加药物滥用、自杀等极端行为发生风险,不利于疾病转归[15]。压力感知水平较低的患者更倾向于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及手术,会将目标聚焦于如何缓解疾病及手术带来的不适、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身体恢复和如何预防术后疾病复发上。患者在不断的正向思考中可找出消除负性情绪的途径与力量,增强对疾病及治疗等创伤性性事件及挫败感的接受力,从而逐渐适应疾病及术后生活,减轻负性情绪体验及心理压力,找到生活目标,更好地认识自己个人存在的价值,进而提高生命意义感水平,积极配合治疗,促进疾病转归。
根据上述情况,建议医护人员应增加对EC患者的健康宣教力度,增加其对疾病、治疗及康复相关知识的正确认知,减轻其不安、恐惧情绪;嘱咐家属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与帮助,使其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减轻其对家人的自责心理;引导患者进行积极向上、有意义的思考,主动寻找解决疾病相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帮助其从负性情绪中走出来,从而降低其压力知觉水平,减轻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健康,提高生命意义感水平。
综上所述,EC患者根治术后压力知觉与生命意义存在密切关系,即压力知觉水平越高患者生命意义感越低,临床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降低患者压力知觉水平,促使其保持心理健康,增加对未来生活的希望与信心,从而提高其生命意义感水平,促进后续治疗顺利开展,促进疾病转归。但本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只分析了EC患者根治术后1个月时的压力知觉与生命意义感水平之间的关系,未能动态描述患者压力知觉与生命意义感在不同时点的变化过程,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可对EC根治术后患者进行长时间量性结合质性的纵向研究,以全方位追踪与探讨患者压力知觉与生命意义感水平的变化规律及发展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