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惠鹏
(宜阳县人民医院儿科,河南 洛阳 471600)
哮喘是儿童期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可导致患儿成长发育缓慢,降低患儿生存质量。目前,临床多采用针对性药物、康复护理措施来缓解患儿临床症状,其中间歇无氧运动较为常见,具有运动强度较大、持续时间相对较短的特点,更能节省时间且效果显著[1]。但部分哮喘患儿受生理状态影响,无法耐受间歇无氧运动,影响干预效果,因此,需联合其他措施强化干预效果[2]。互动式护理措施是指让患儿及照顾者参与疾病的护理中,建立一种平等的护患关系,促进患儿与医护人员之间的交流互动,提高护理干预效果[3]。鉴于此,进一步促进哮喘患儿恢复,本研究旨在探讨互动式护理联合间歇无氧运动在哮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宜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42例哮喘患儿临床资料,将采用常规护理联合间歇无氧运动的70例哮喘患儿纳入对照组,将采用互动式护理联合间歇无氧运动的72例患儿纳入观察组,运用倾向性评分配比法(1∶1,卡钳值=0.01),基于性别、年龄、病程等,将对照组与观察组配对,获得组间协变量均衡标本(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纳入标准:(1)符合《实用内科学》[4]中哮喘诊断标准;(2)心、肺功能正常;(3)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呼吸系统疾病;(2)复发性哮喘;(3)存在肢体缺陷;(4)合并自闭症。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3~10(5.24±1.28)岁;病程1~14(8.34±1.26)个月;体质量指数19~24(21.14±1.02)kg·m-2。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3~9(5.01±1.22)岁;病程1~15(8.66±1.37)个月;体质量指数18~24(20.97±1.04)kg·m-2。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接受常规护理联合间歇无氧运动。(1)常规护理。①基础干预:保持病房内环境整洁,定期清洁病房,减少病房内粉尘量,避免于病房内摆放花束;告知患儿及其家长哮喘常用药物,需及时准备,并保持室内干净整洁无粉尘等基础的哮喘防护措施。②饮食干预:根据患儿病情制定饮食计划,主要增加对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为患儿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2)间歇无氧运动。运动方案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于开始训练第1~2周,以70%运动负荷试验最终阶段测定的摄氧量对应蹬自行车30 s后休息2 min,重复训练8次;第3~4周,以80%运动负荷试验最终阶段测定的摄氧量对应蹬自行车30 s后休息2 min,重复训练8次;第5~8周,以90%运动负荷试验最终阶段测定的摄氧量对应蹬自行车30 s后休息1 min,持续训练16次。护理人员于训练过程中密切关注患儿生理情况及不良反应。持续干预8周。
1.2.2 观察组 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互动式护理。(1)环境护理。患儿入院后,护理人员与患儿家长积极开展交流沟通,及早掌握患儿的性格、爱好,并于病房内放置患儿喜爱的玩具以及动漫人物贴纸,并于每天固定时段播放患儿喜爱的音乐、绘制各种卡通图案,为患儿营造出一个温馨且富有童趣化的住院环境,以分散患儿注意力。(2)心理干预。护理人员采用童话故事讲解的方式促进患儿间的交流互动,引导患儿向故事中积极向上的角色学习,并且于每日查房时主动与患儿及其家长进行交流互动,对于表现好的患儿给予鼓励性话语,如:“小朋友恢复很快,状态好多了”“家长辛苦了”等,并且护理人员也应对于患儿家长情绪进行照顾,仔细倾听患儿家长的诉求,向患儿家长展示恢复较好的患儿案例,打消患儿家长顾虑。(3)健康宣教。护理人员结合患儿性格特点制定个性化健康宣教措施,可于病房内通过播放动画、卡通手绘等方式向患儿及其家长展示和讲解哮喘疾病的危险因素、护理知识点,并保证讲解过程中语言尽量诙谐、幽默,积极调动患儿学习兴趣,并于讲解结束后鼓励患儿自主复述疾病相关内容,可准备小红花贴纸、漫画书等礼物奖励复述正确的患儿,对于复述错误的患儿,护理人员需再次讲解,纠正患儿错误认知;对于性格内向的患儿,护理人员可采用诱导的提问方式,鼓励患儿表述对疾病的认知以及自我感受。采取复述正确给笑脸,复述错误给哭脸的方式,进一步强化患儿对疾病知识的理解和记忆。(4)家庭护理。护理人员详细向患儿家长讲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自主护理及运动指导等详细内容,护理人员教导患儿家长如何判断患儿哮喘发作前的先兆症状及处理方法,并借助微信交流平台及时与患儿家长交流沟通;护理人员创建以责任护士为群主的病友微信交流群,鼓励各个患儿家庭之间主动讨论哮喘疾病的认知以及饮食、生活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促进患儿家庭间相互交流,互相鼓励。责任护士定期查看群内聊天内容,并于患儿以及照顾者进行互动,及时解答照顾者提出的疑问,纠正存在的认知偏差,同时也积极鼓励患者以及照顾者的居家护理工作。持续干预8周。
1.3 观察指标(1)临床症状。记录两组患儿咳嗽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及发热消失时间。(2)哮喘控制及生活质量。①于干预前、干预8周时采用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5]问卷评价患儿哮喘控制情况,该问卷包含喘息症状、活动受限、急救药物使用次数、哮喘控制及自我评估5个条目,每条1~5分,总分5~25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哮喘控制越好,该表Cronbach’sα系数为0.804。②于干预前、干预8周时采用支气管哮喘生存质量评估表(asthma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AQLQ)[6]评估患儿生活质量,该表包含活动受限、心理状况、哮喘症状、刺激原反应、自身健康关心5个维度,共35个条目,每个条目均采用1~5级评分,分值为35~175分,分数越高表示患儿生活质量越高。该表Cronbach’sα系数为0.902。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全部计量资料均经Shapiro-Wilk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恢复情况观察组咳嗽、发热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恢复情况比较(±s,d)
表1 两组患者恢复情况比较(±s,d)
组别例数咳嗽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发热消失时间对照组50 10.31±1.34 15.38±2.28 2.87±0.90观察组50 8.27±1.23 13.57±1.45 2.11±0.87 t 7.931 4.737 4.293 P <0.001<0.001<0.001
2.2 哮喘控制及生活质量干预前,两组患者ACT、AQL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时,两组患者ACT、AQLQ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哮喘控制及生活质量比较(±s,分)
表2 两组哮喘控制及生活质量比较(±s,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a P<0.05;与对照组干预8周比较,b P<0.05;ACT为哮喘控制测试;AQLQ为支气管哮喘生存质量评估表。
组别例数ACT评分AQLQ评分对照组50干预前17.03±2.12 121.38±10.97干预8周20.07±2.02a 140.28±10.02a观察组50干预前17.24±2.14 120.54±10.33干预8周21.38±2.17ab 155.38±11.06 ab
由于哮喘患儿处于疾病状态下,对患儿身心发育造成较大的创伤,导致患儿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下降[7]。因此,及早采取干预性措施有助于控制患者疾病进展,缓解患儿临床症状。间歇无氧运动是哮喘人群常用的干预措施,于短期内重复进行无氧运动,可提高患儿摄氧能力,强化呼吸功能[8]。但部分哮喘患儿无法耐受间歇无氧运动,干预效果存在局限性,因此需联合其他方案促进哮喘患儿恢复。
互动式护理是通过与患儿家属建立平等的护患关系的双向性护理方案,通过将患儿及其家长代入到疾病治疗及护理中,促使与医护人员之间的开展交流互动,提高患儿及其家长的护理依从性[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咳嗽、发热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提示互动式护理联合间歇无氧运动可缩短哮喘患儿咳嗽、发热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分析原因在于:间歇无氧运动可通过规律运动来提高患儿的自主运动能力,产生与持续运动相同的健康效果,进而强化患儿的摄氧功能,促进支气管恢复。而互动式护理中护理人员提前清扫患儿病房,消除刺激性粉尘,规避哮喘危险因素,并布置患儿喜爱的人贴纸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护理人员于查房时,向患儿传达积极向上的鼓励性话语,并向患儿家长展示恢复较好的患儿案例,打消患儿家长顾虑,提高患儿及其家长自信心[10-11]。
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干预8周时,两组患者ACT、AQLQ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提示互动式护理联合间歇无氧运动可有效控制哮喘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分析原因在于:间歇无氧运动对患儿生理代谢功能产生强烈刺激,可提高患儿心肺系统的运氧能力,还可促进患儿骨骼肌产生良性适应,进而改善患者肺部功能[12-13]。而互动式护理中护理人员通过动画、卡通手绘等患儿感兴趣的形式来传播疾病护理知识,并鼓励患儿自主复述,护理人员面对复述正确的患儿给予笑脸,复述错误的患儿给予哭脸,并自制卡通手绘奖励给复述正确的患儿,进一步强化患儿记忆,并且于出院时告知患儿家长哮喘发作前的先兆症状以及处理办法,规避患儿发病风险。由责任护士作为群主建立微信交流群,通过微信交流平台增加患儿家长们交流,责任护士及时查看群内聊天记录,纠正患儿照顾者的认知偏差,解答患儿照顾者提出的问题,互相给予鼓励,提高护理依从性,利于护理措施实施,进而促进患儿恢复,提高生活质量[14-15]。因此,互动式护理联合间歇无氧运动可进一步提升效果,可控制哮喘进展,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互动式护理联合间歇无氧运动可有效促进改善哮喘患儿临床症状,控制疾病,提高患儿生活质量,临床可结合患儿实际情况,优先接受互动式护理联合间歇无氧运动干预,促进患儿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