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勰“卖书”

2022-04-14 03:42:08☆李
作文小学中年级 2022年3期
关键词:慧眼识珠沈约卖书

☆李 云

英雄不问出身,英才也不问出身。南朝的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刘勰是在寺庙里长大的,但他的眼光不在寺庙,而是在高邈的文学理论方面。

刘勰呕心沥血,写出了《文心雕龙》,却无人慧眼识珠。当时社会实行举荐制度,而举荐的权力又大多落在贵族豪门之手,像他这样在寺庙里长大的读书人便被排斥在文坛之外。刘勰只能另寻他法。

一天,文坛领袖、吏部尚书兼右仆射沈约从朝中回府,一路上前呼后拥。回到府门前时,他被一群人挡住了去路。人群里有人在大声叫卖:“天下珍本加孤本,价值连城,快来买呀!”

这叫卖也许勾不动其他人的魂,但对于嗜书如命的沈约来说,一勾一个准。他立刻差人把书商唤来,问他卖的究竟是何书。信步来到他跟前儿的不像是商人,而是一位三十多岁的读书人。

读书人手捧书稿,朗声向沈约说道:“学生不是书贩,只因偶有所得 ,写了一本《文心雕龙》,无法呈给大人,才出此下策,请大人拨冗过目。”

原来如此,沈约心里一沉。但书名倒也独辟蹊径,他打开了文稿。

这一翻阅,沈约立即发现刘勰是个人才,像捡到一个大宝贝似的把他带进府中,要跟他谈论这部佳作。

沈约这道门打开了。很快,《文心雕龙》就在南朝广为传播。最终,该书与刘知几的《史通》、章学诚的《文史通义》,并称“文史批评三大名著”,奠定了刘勰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

猜你喜欢
慧眼识珠沈约卖书
小小卖书郎
“慧眼识珠”
——正确认识霍纳综合征
眼科学报(2022年8期)2022-09-19 13:31:32
快来买呀
书迷沈约
沈约“怼”书
沈约“怼”书
知识窗(2017年5期)2017-05-17 13:30:06
卖书
买书
买揍还珠
名实之间
文苑·感悟(2009年9期)2009-06-24 12:38:26